为什么美国和西方要坚持联合遏制俄罗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为什么不好呢 为什么美国和西方要坚持联合遏制俄罗斯?

为什么美国和西方要坚持联合遏制俄罗斯?

#为什么美国和西方要坚持联合遏制俄罗斯?|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而二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战争受重创的世界经济需要时间才能慢慢缓过劲来,英法等西方老牌强国也在二战后相继衰落,失去大片殖民地,经济下滑严重。

这一切对美国来说都是夺得世界霸权的绝佳机会

那时发展势头较为迅猛的大国,唯有苏联和美国,所以,短期内能够跟美国争夺世界第一强国宝座的只有苏联,能最大程度上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和美国争夺利益的也只有苏联。

美国为了对付这个北方大国实实在在的威胁,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强力举措可谓一个接一个。

首先美国自己在本身就是工业强国的前提下,借助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着重发展科技实力,计算机、航空航天、生物、能源等等高新产业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兴起。

美国当时有大量本国和犹太科学家在那次的发展中贡献力量,雄厚的工业,得以与先进的科学技术齐头并进,势不可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苏联在这方面表现优秀。

早在1957年便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美国当然不肯落后,双方的太空竞赛如火如荼,极大刺激了两国的科技发展,这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一次激烈的交锋。

此外,战后的日本,羸弱不堪,但地理位置重要,用来遏制苏联最佳,美国对日本的扶持使其毫不意外地对美国言听计从。同时,因为一众欧洲老牌强国们的钱包都被战争掏空,恢复经济急需资金投入,眼观世界的美国人以复兴欧洲的名义推出马歇尔计划。

1947年开始,参与其中的西欧国家们,在4年间累计接受了价值130多亿美元的各类援助,这些援助对于欧洲经济的恢复作用不小。这使得美国得以开始在欧洲,主要是西欧,培养自己的盟友,与苏联和以她为首的华约成员国势力对立态势形成。

此外,美国早在二战末期的1944年7月便下了一步大棋,那便是和44个国家签订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著名的协议,主要规定了美元需要与黄金直接挂钩,当时美国手里握有相当数量的黄金储备,占全球黄金储备量的四分之三之多。

这给了美国底气,强势推动了黄金和美元的挂钩后,两者换算方式被规定为为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也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此举意图很明显,美国要影响、主导世界经济,甚至说要确立美元在国际上的特权地位,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开国际市场。

更深一步地说,美国在经济上将占有主动权。

以上的种种举措,无一例外都体现了二战后美国那日益膨胀的野心,这一点不论是当年的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都是心知肚明的。而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主要衣钵,长期被认为是世界各国中唯一具备和美国掰手腕的国家。

同时西方对苏联这个曾经的北方大国的恐惧也被转接到了俄罗斯身上。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和西方要坚持联合遏制俄罗斯?

俄罗斯该如何应对?

多年来,俄罗斯就像一颗在风中坚挺的大树,东风刮过来,西风刮过去,这颗大树如果想要屹立不倒,需要长出稳固的根茎和茂密的枝叶使之难以撼动,或者需要将独木变成林。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崩溃,官员腐败,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众们陷入艰难的境地,那时的俄罗斯摇摇欲坠,甚至有人担心俄罗斯会二次分裂。然而这一切随着一位强有力的总统的上任而迎来了转机,他就是普京。

面对内忧外患,这位总统冷静面对,俄罗斯有一系列危机,普京就有一系列举措,能够将濒临崩溃的俄罗斯一步步带入正轨。

在国内,普京推动俄罗斯去工业化,摆脱原来一味追求重工业的旧思路,慢慢将国家转化为资源出口型国家,这一点可以说发挥了俄罗斯的优势,因为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丰富,如今就连欧洲很多国家都很依赖从俄罗斯进口能源。

普京加强俄罗斯联邦中央政府的权利,弱化地方自治权力,大量普京的亲信进入中央政府和地方部门,普京所在统一俄罗斯政党在议会占据绝对的主动地位。同时,普京重拳痛击国内的不听话的寡头们,这些人不光想要发财,还妄想通过控制资源来攀登政治席位,这是普京无法容忍的。

支持普京的寡头可以继续发自己的财,不听话的则被普京一个接一个拿下,同时一个又一个头部企业,比如俄罗斯重要能源企业尤科斯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等等接连被收为国有。

加之本世纪初2000年开始,国际油气价格的大环境着实让俄罗斯尝到了甜头,油气价格持续上涨长达12年之久。俄罗斯全力出口能源,同时转型发展金融业和地产行业,经济得以提高不少,社会保障体系得以进一步建立,民众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到较为正常的水平。

面对车臣、高加索地区的分裂分子,以及他们阴谋策划的恐怖袭击,普京从不屈服,他那句“将恐怖分子呛死在马桶里”的名言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普京的硬汉形象带给了俄罗斯民众以信心。

叶利钦指挥的第一次车臣战争虽然失利,但这不能影响普京维护国家稳定的决心。冷静分析失败原因后,俄军在普京的授意下以更加猛烈的攻势杀回车臣,巷战吃过亏那就将车臣人包围起来打,避免巷战。

同时普京在还扶持支持俄罗斯的车臣人艾哈迈德·卡德罗夫担任车臣总统,后来他的儿子拉姆赞·卡德罗夫同样效忠于普京,并帮助普京稳定了车臣局势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以上种种举措,让俄罗斯国内局势得以逐渐稳定,国家的根基终于得以建立,但这并不是终点。

在国际上,俄罗斯的麻烦也不小,北约要东扩,美国在亚太和欧洲也步步紧逼,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不断被压缩,俄罗斯当前的常规军力以及庞大的核武库虽然仍然对北约和美国有较大威胁。

但是单打独斗显然是不明智的,俄罗斯也需要有自己的盟友。

普京上任之初,曾经三次试图推动俄罗斯加入北约,然而这一决定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甚至是天真的。俄罗斯的军力尤其是核武库可以与美国匹敌,令欧洲国家们无法相比,北约成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共同仿制苏联可能的入侵,一旦允许俄罗斯加入北约,不免违背了北约成立的初衷。

而在美国看来,怂恿欧洲国家们成立北约,背后的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将北约当做自己控制欧洲的工具,美国在北约成员国有绝对的领导力,怎么允许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和自己同样身处北约的大旗下呢?

直到2014年,北约染指的乌克兰的举动实实在在触怒了俄罗斯。在俄罗斯和欧洲之间,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两个前苏联加盟国从地理位置上看,堪称俄罗斯的重要屏障,但是面对曾经的老大哥俄罗斯,两国的态度不尽相同。

白俄罗斯人普遍苏联情节强烈,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关系多年来不断升级。虽然西方在白俄罗斯国内培养反俄势力,并试图培养反俄总统。但是亲俄的现任总统卢卡申科依然在俄罗斯的力挺下力挽狂澜,不使白俄罗斯倒向西方。白俄罗斯对于俄罗斯来说是重要的战略缓冲空间和屏障,不可失去。

而乌克兰则不同,自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国内倒向欧洲的声音一直很高涨,这一现象在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后,变得愈发严重。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自己国土就等于向北约敞开了,最后的屏障也被北约打破,这使得俄罗斯不能接受。

于是普京推动了克里米亚半岛的公民投票,结果克里米亚半岛的大部分居民都表达了亲俄的态度,普京在这样的情况下毫不犹豫,迅速将克里米亚宣布将划为俄罗斯国土,收回克里米亚,挫败了北约和美国控制乌克兰、控制黑海同时威胁俄罗斯本土的阴谋。

同时,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五国,仍将俄罗斯视为第一战略合作伙伴,亚美尼亚、塞尔维亚当下同样对俄罗斯忠诚不二。

在另一个方向,中东地区,叙利亚的存在使得俄罗斯在中东有了牵制美国的力量。共同的对手美国也使得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近年来也逐渐缓和。更为重要的是,在东方,迅速发展中的中国也是俄罗斯的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中俄友谊正逐渐深厚。

俄罗斯这颗屹立在北方的大树,依然顽强地挺立着,一方面虽然当下饱受围堵和排挤,但不妨碍它用力生长,稳定根基,向世界书写着俄罗斯的不屈决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