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高铁是我国规划建设的高铁大通道,北起辽宁,南至广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高铁八横八纵什么时候完成建设 沿海高铁是我国规划建设的高铁大通道,北起辽宁,南至广西

沿海高铁是我国规划建设的高铁大通道,北起辽宁,南至广西

2023-12-25 14: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高铁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进入成熟化,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已成为一个亮丽的名片,向全世界宣示着中国铁路的崛起。

   高铁在铁路发展上具有深远意义,改变了铁路以往的“一票难求”的境况,以安全、方便、温馨为主题的出行服务,得到广大旅客的赞誉,同时,高铁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四纵四横”的高铁客运专线的成型,拉动了沿线周边地区的发展,让更多的群众,知道高铁,享受高铁,受益高铁。

铁路新政可谓是席卷全国,各地尚在规划或者还未开建的铁路项目都有可能受到影响,铁路建设的冷冻期将来临,所以很多项目都得抓紧推进,不然等到新政真正落实的时候已经晚了。

沿海高铁不是一条完整的高铁,其实目前已基本实现动车以上列车通行,因为沿线已经建设了很多200km/h时速的快铁或者250km/h时速的电气化铁路,所以沿海高铁通道本就有,那么为何还要再修建沿海高铁通道呢?因为现有的铁路标准不高,沿海属于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铁路的设计时速也得跟得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沿海高铁的建设势在必行。

沿海通道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主通道之一

沿海通道:大连(丹东)-秦皇岛-曹妃甸(唐山)-天津-东营-潍坊-青岛(烟台)-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深圳-湛江-北海(防城港)高速铁路(其中青岛至盐城段利用青连、连盐铁路,南通至上海段利用沪通铁路),连接东部沿海地区,贯通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东陇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城市群 。

2020年12月30日,江苏盐城至南通高速铁路(盐通高铁)开通运营,这意味着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的沿海通道基本实现全线拉通,高铁动车组可以从我国东北地区出发,一路沿着渤海湾、黄海、东海,直达中国南海北部湾 。

盐通高铁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北起盐城市,向南终至南通市,线路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重要组成,是京沪高铁第二通道的关键路段。盐通高铁开通后,连云港、盐城至上海最快分别3小时54分、2小时7分可达。

沿海通道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主通道之一 ,由北自南途径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这8省2市。盐通高铁建成通车使得沿海铁路除个别路段外(已有其他铁路线衔接)基本实现全线贯通。我国辽东半岛、京津冀、山东半岛、东陇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城市群已经可以通过高铁动车组实现紧密连接。

沿海通道线路全长超过5090公里,基本线路为:大连(丹东)-秦皇岛-天津-东营-潍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深圳-湛江-北海(防城港)高速铁路(其中青岛至盐城段利用青连、连盐铁路,南通至上海段利用沪通铁路)。

下面,从北向南依次介绍一下高铁沿海通道各段的开通及建设具体情况:

环渤海高铁

环渤海高铁将串起威海、烟台、潍坊、东营、滨州、德州、天津、秦皇岛、大连等地。时间约为3小时,比目前15个小时的运行提速12个小时,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环渤海高铁建设有助于建立起环渤海经济圈内快速、高效、便捷的交通联系,特别是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之间以及三大板块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缓解京沈、京沪、京广三大铁路干线的运输压力。根据相关报道,环渤海高铁将在河北设立山海关站、秦皇岛站、北戴河站、昌黎东站、京唐港、曹妃甸、黄骅共七站。

1.丹大快速铁路(丹东至大连)

丹大快速铁路 是一条连接辽宁省丹东市与辽宁省大连市的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快速铁路通道,是中国东北铁路网“大三角”主骨架,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条客货混跑的快速铁路干线。丹大快速铁路于2010年3月17日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11月,丹大快速铁路全线试行; 2015年12月17日,丹大快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丹大快速铁路由丹东站至大连北站,全长293千米,设15个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设计的最高时速200千米/小时。 截至2018年8月,丹大快速铁路的运行速度为200千米/小时。截至2016年12月17日,丹大快速铁路累计运送旅客464万人次。

丹大快速铁路全线共设15个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分别是丹东站、丹东西站、东港北站、北井子站、大孤山站、青堆站、庄河北站、花园口站、城子坦站、皮口站、杏树屯站、登沙河站、广宁寺站、金州站、大连北站。

丹大快速铁路通过衔接沈丹高速铁路、沈大高速铁路,形成了辽宁中南部铁路网的“大三角”主骨架,结束了丹东与大连间没有直通铁路的历史,极大提升了大连和丹东两个城市间的交通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促进港口经济和海铁联运快速发展,服务东北经济振兴发展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2.哈大高铁(大连至营口)

哈大高铁大连至营口段也是沿海通道一部分,线路长199公里。

哈大高速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辽宁省大连市的高速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 哈大高速铁路于2007年8月23日动工建设; 于2010年12月28日全线完成铺轨;于2012年12月1日竣工运营; 沈哈段于2013年纳入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线路京哈高速铁路。哈大高速铁路北起哈尔滨市,向南依次经过松原(扶余)、长春、四平、铁岭、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南至大连,线路纵贯中国东北三省。

哈大高速铁路北起哈尔滨西站、南至大连北站,线路全长921千米,共设22座车站;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列车运营速度300千米/小时。 截至2017年12月1日,哈大高速铁路累计运送旅客超过3亿人次。

哈大高速铁路车站由南到北依次为:大连北站、金普站、瓦房店西站、鲅鱼圈站、盖州西站、营口东站、海城西站、鞍山西站、辽阳站、沈阳南站、沈阳站、沈阳北站、铁岭西站、开原西站、昌图西站、四平东站、公主岭南站、长春西站、德惠西站、扶余北站、双城北站、哈尔滨西站。

哈大高速铁路不仅极大缩短中国东三省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为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而且能释放东北地区铁路货运能力,沈大线每年可增加货运能力1150万吨,京哈线沈阳至哈尔滨区段每年可增加货运能力1000万吨,极大缓解哈大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紧张局面。截至2017年12月1日,哈大高速铁路累计安全开行动车组列车33万趟,成功应对102场风雪考验,彰显了中国高铁的非凡实力;以哈大高速铁路为南北主轴的东北铁路网,通过与秦沈客专衔接,融入中国高铁路网,形成以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为中心2小时经济圈、各主要城市到北京4至6小时经济圈,为东北的振兴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3.盘营高速铁路(营口至盘锦)

盘营高速铁路,或称盘营客运专线,是一条连接辽宁省盘锦市、鞍山市和营口市的高速铁路,为秦沈客运专线与沈大高速铁路的重要连接线、中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

2009年5月31日,盘营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2013年9月12日,盘营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2015年12月1日,盘营高速铁路不再调整冬季运行图,全年运营速度按300千米/小时运行。

盘营高速铁路西起盘锦北站,东至营口东站,通过中海联络线接入海城西站,共设4座客运车站(含海城西站),正线长89.314千米,设4个车站,设计速度为350千米/小时;截至2019年9月,盘营高速铁路运营速度为300千米/小时 。

盘营高速铁路为开行盘锦至沈阳、大连、营口、锦州、朝阳、赤峰等地区的城际客车提供了便捷途径,从而促进辽宁省中南部各城市资源优化配置的扩大、区域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为辽中南城镇群的尽早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盘营高速铁路与秦沈客专、沈大高铁示意图

盘营高速铁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充分释放既有沟海铁路货运能力,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西接秦沈客运专线及京沈客运专线,东连哈大高速铁路,沿途经过锦州、盘锦和鞍山市,是促进辽宁省“五点一线”区域经济建设、连接辽东半岛与辽西走廊和关内的快捷便利通道

4.秦沈客运专线(盘锦至秦皇岛)

盘锦至秦皇岛走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设计时速2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快速客运专线,目前已成为京哈铁路组成部分,线路长241公里。

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内地第一条高速铁路 ,现属于京哈铁路组成部分,为衔接中国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 也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通道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沈客运专线位于中国辽西走廊,西南端与京山铁路、京秦铁路、大秦铁路相连,东北端与哈大铁路、沈吉铁路、沈丹铁路、苏抚铁路衔接,为串联关内和关外通道。线路起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秦皇岛站,东出山海关,途经绥中、兴城、葫芦岛、锦州、穿越辽河平原,经凌海、台安、辽中,止于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北站。

秦沈客运专线于1999年8月16日全线开工建设;于2002年6月16日完成全线铺轨;于2003年10月11日竣工运营; 于2006年12月31日并入京哈铁路。 秦沈铁路南起秦皇岛站、北至沈阳北站,线路全长404千米,共设13座车站,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列车最高运营速度210千米/小时

秦沈客运专线车站由南至北依次为:秦皇岛站、山海关站、东戴河站、绥中北站、兴城西站、葫芦岛北站、高桥北站、锦州南站、凌海南站、盘锦北站、台安站、辽中站、皇姑屯站(已停用)、沈阳北站。

秦沈客运专线的成功建成,不仅构筑了中国首条快速、安全和舒适的客运通道,彻底解决进出山海关运输能力紧张的局面,开创了中国铁路运输客货分流的新模式,而且使中国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200千米/小时等级客运专线成套技术装备,培养了大批科研、设计和施工等技术人才。同时,秦沈客运专线的建成通车推动了中国铁路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中国铁路的建设和制造水平,缩短了与世界高铁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从而为后来兴建高速铁路打下坚实技术基础。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第一条标准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

5.津秦高速铁路(秦皇岛至天津)

津秦高速铁路,简称津秦高铁,又名津秦客运专线,是一条连接天津市与河北省山海关区的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一部分,并与京哈铁路秦沈段(原秦沈客运专线)相连。 津秦高速铁路线路起自天津市滨海新区,沿既有京山线折向东北,跨津滨、唐津、京津塘高速公路至宁河区后跨越北环铁路、杨北公路、京津高速公路二通道,经河北省丰南县、唐山市、滦县、昌黎县、北戴河区至秦皇岛站, 正线全长261千米。

津秦高速铁路于2008年11月8日正式动工建设; 2013年05月10日,津秦高速铁路接触网全线贯通; 2013年8月3日,开始联调联试; 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截至2008年12月,津秦高速铁路全长261.3千米, 共设车站9个,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运营速度350千米/小时。津秦高速铁路全线设天津西站、天津站、军粮城北站、滨海西站、滨海北站、唐山站、滦河站、北戴河站、秦皇岛站共9个车站。

津秦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后,北可连接京哈铁路、哈大高速铁路,西可连接京津城际铁路,南接京沪高铁,形成贯通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一条快速客运通道。津秦高速铁路的开通将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连接成网,大大缩短了东北到关内地区的铁路交通时间。津秦高速铁路建成后将与秦沈客运专线和京沪、京广、哈大客运专线相连,构建成东北至华北、华东等地区便捷快速的客运通道,将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聚集京津冀,从而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

6.津潍高速铁路(天津至东营至潍坊)

津潍高速铁路(天津—滨州—东营—潍坊),简称津潍高铁,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

津潍铁路天津至潍坊段位于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境内,线路起自天津枢纽滨海站,经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沧州市,山东德州市、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引入济青高铁潍坊北站,正线长度349.12km。

本线路利用京津城际延长线到达滨海站,新建线路向南经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于大港以东5.4km设滨海南站,西绕南港工业区、大港油田及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进入河北省,于黄骅市黄骅城区和中捷城区之间设渤海新区站,向南跨朔黄、邯黄铁路于海兴县以西4km设海兴西站,沿荣乌高速西侧进入山东省,跨马颊河于无棣县以东10km设无棣东站,跨徒骇河后沿德大铁路引入既有滨州站,折向东南跨越黄河,于东营市以南7.5km设东营站后,折向东南跨黄大、德大、益羊铁路,于寿光市东北侧24km设寿光北站,跨白浪河后引入济青高铁潍坊北站。线路长365.372km。

天津至潍坊段共设车站11个,分别为滨海西站、塘沽站、滨海站、滨海南站、渤海新区站、海兴西站、无棣东站、滨州站、东营站、寿光北站、潍坊北站。

天津至潍坊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沪高铁二通道的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完善高速铁路网”的要求,铁路总公司、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拟合资建设本项目。

7.潍烟高速铁路(潍坊至烟台)

潍烟高速铁路,简称潍烟高铁,是一条连接山东省潍坊市与烟台市的高速铁路。由昌邑站至芝罘站,正线全长236.452千米,设9座车站,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已经于2020年10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

潍烟高速铁路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潍坊、青岛、烟台市境内,新建线路采用方向别形式由昌邑站引出,出站后向北走行绕避东辛庄铁矿和平度新河化工园区,于206国道南侧设平度新河站,出站后折向东并行大莱龙铁路,走行至沙河镇北侧,于莱州收费站西侧设莱州站,出站后走行于饮马池水库南侧上游端部,并行荣乌高速公路北侧行进,依次上跨S306省道、王河、烟台莱州疏港高速公路,于荣乌高速公路招远服务区北侧约1.9千米,招辛快速路以西设招远站,出站后沿荣乌高速公路北侧先后跨越招辛快速路、界河、龙青高速公路,之后折向东,并行既有龙口市站南侧设高速车场,出站后并行荣乌高速公路折向北,绕避丛林采石场,北绕平山水库,于龙烟铁路蓬莱站南侧新建高速车场,出站后并行龙烟铁路中穿小院水库,北绕君顶酒庄高尔夫俱乐部,继续并行龙烟铁路向东走行,于刘家沟镇南侧折向东南方向,走行至潮水镇和蓬莱机场东北侧,之后沿龙烟铁路走行并大季家设站,出站后折向南跨越荣乌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绕避福山工业区后下钻荣乌高速公路,于东厅收费站西侧设福山站,出站后北侧并行王懿荣大街,跨越内外夹河,于芝罘站北侧引入青烟直通线,同时修建烟台站方向联络线、烟台南立折反到线、烟台南动车走行线,新建贯通正线线路长度236.452千米(其中潍坊市境内19.17千米,青岛市境内13.95千米,烟台市境内203.33千米)

潍烟高速铁路全线共设9座车站,分别为昌邑站、平度新河站、莱州站、招远站、龙口市站、蓬莱市站、大季家站、福山站、芝罘站。

潍烟高速铁路是山东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补齐胶东半岛地区高速铁路发展短板,构建胶东半岛环状高铁网,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打造轨道上的半岛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8.青荣城际铁路(荣成至威海至烟台至青岛)

青荣城际铁路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条连接青岛市、烟台市与威海市的城际铁路,线路呈西南至东北走向;为胶东半岛地区城际铁路的主干路段,也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青荣城际铁路从自青岛北站引出,沿胶济铁路左侧,经城阳后跨过胶济铁路;折向东北从即墨西侧经过,然后向北跨过既有蓝烟铁路;基本并行于蓝烟铁路西侧,引入既有莱西、莱阳站后,经桃村至西陌堂,一路向北进入烟台站;另一路向东沿烟威高速公路到达威海市,后折向东南到达威海荣成站

青荣城际铁路于2010年10月10日动工建设;2014年12月28日,青荣城际铁路即墨至荣成段建成通车;2015年2月4日,青荣城际铁路青烟直通线和烟荣联络线竣工运营;2016年11月16日,青荣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截至2016年11月16日,青荣城际铁路南起青岛站、东至荣成站,线路全长316千米,共设15座车站;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列车最高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 [2021年1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届时,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动车组将按时速250公里达速运行。

作为中国山东省境内第一条城际高速铁路,青荣城际铁路改变了胶东地区的“经济版图”,成为胶东半岛的“黄金走廊”;借助城际高铁,胶东半岛从沿海边区变成门户城市,成为对接中国辽东半岛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区的“桥头堡”。青荣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拉近青岛、烟台、威海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胶东半岛地区开启同城生活模式以及“青烟威荣四市的1小时交通经济圈”;借助快捷的高铁路网,“仙居”“养生”“美食”等“仙境海岸”旅游产品初具规模,胶东半岛新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江北沿海高铁(山东、江苏东部沿海高铁)

9.莱荣高速铁路(荣成至莱阳)

莱荣高速铁路,简称莱荣高铁,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南部沿海地区,线路西端起自青岛的莱西站(原莱西北站)向东经烟台莱阳市、海阳市、威海乳山市、文登区,东端至青荣城际荣成站接轨,青岛段全长7.1公里,青岛莱荣高铁是青银高铁通道向山东半岛地区的延伸,正线长193公里,总投资297亿元,全线设莱西站、莱阳南站、海阳站、乳山南站、威海南海站、文登南站、荣成站7座车站。 线路全长192.36km ,设计速度350km/h。

莱荣高铁西端起自潍莱铁路青岛莱西站,向东经烟台莱阳市、海阳市、乳山市、文登区,东端至青荣城际荣成站接轨,设莱西站、莱阳南站、海阳站、乳山南站、威海南站、文登南站、荣成站7站,新建线路长度192.36公里,项目设计标准为客运专线,采用CRH2、CRH3型动车组,牵引种类为电力牵引,速度目标值350km/h,采用双线无砟轨道,正线间距为5.0m,最小曲线半径采用7000m,全线桥隧比10.5%, 总投资约297 亿元 ,工期3.5年,全线新建莱阳南、海阳、乳山南、威海南、文登南5座车站。

莱荣高铁西连潍莱高铁,东与青荣城际铁路荣成站并站,共同构成环胶东半岛的快速客运通道,是济青高铁、潍莱高铁的延伸通道,莱荣高铁是山东省“四横六纵三环”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省2020年重大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有效补齐胶东半岛地区全国路网短板,对发挥沿线经济社会和旅游资源优势,构建现代化高铁路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半岛1小时,省内2小时,与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4小时快速交通圈。

山东省将形成“三纵三横”快速铁路网,规划建设以省会为中心的1小时、2小时、3小时快速铁路交通圈。莱荣高铁通过青荣城际铁路与青岛枢纽相连,通过潍莱高铁、济青高铁与济南枢纽相连,快速融入全国铁路网,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快速发展、加快山东省城际铁路网建设、满足沿线地区对外快速客运需求,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青盐铁路(青岛至盐城)

青盐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山东省与江苏省的区际干线铁路、国家Ⅰ级客货共线铁路,呈南北走向;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沿海通道北段的组成部分之一。 青盐铁路北起青岛市,沿海岸线依次经过胶州湾、海龙湾、海洲湾和青岛港、黄岛港、董家口港、岚山港、日照港、连云港等地区,南至盐城市;线路向北与济青岛高速铁路、青荣城际铁路连接,向南与在建的徐盐高速铁路、盐通高速铁路相通,并与胶济铁路、日兰高速铁路、兖石铁路、徐连高速铁路、陇海铁路、连镇高速铁路连通。

青盐铁路分青连铁路和连盐铁路两段建设; 连盐铁路于2010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青连铁路于2014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全线于2018年12月26日竣工运营。

青盐铁路北起青岛北站、南至盐城北站,线路全长428千米,共设19座车站; 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列车最高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 (洋河口至日照西为160千米/小时)。青盐铁路沿途车站由北至南依次为:青岛北站、红岛站、青岛西站、董家口站、两城站、日照西站、岚山西站、赣榆北站、赣榆站、连云港站、海州站、董集站、灌云东站、响水县站、滨海港站、阜宁东站、射阳站、盐城北站。 其中,红岛站、洋河口站、两城站、赣榆北站、海州站和灌云东站暂不启用,盐城北站停运,所有业务调整至新盐城站。 【青盐铁路客运业务由盐城北站引出青盐铁路客车联络线(1.8千米)接入圩洋线路所经徐盐高速铁路正线至盐城站;青盐铁路货运业务由盐城北站接入新长铁路至盐城站共10.4千米】。

中国正在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而"八纵"之一的沿海通道和"八横"之一的陆桥通道在连云港交会。从全国铁路网来看,无论是连盐铁路、青连铁路,还是合并后的青盐线,都属于"八纵"之一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盐铁路将为沿海港口疏港货物运输提供有力运输保障。

11.青盐高铁(青岛至盐城)

2020年盐通铁路开通后,青岛可以沿海边走青盐铁路-盐通高铁-沪通铁路直达上海,步入上海5小时经济圈。由于青盐铁路战略定位是客货兼顾,时速只有200km/h,属于快速铁路,远不及高铁客运专线效率高。盐城至南通高铁已经通车,再加上即将建设北沿江高铁也过南通,青岛至上海高铁只差青岛至盐城路段,青盐沿线建设一条时速350km/h的高铁,原有的青盐铁路可以作货运线以及部分城际客运通道。

根据2021年2月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全国将形成“6轴、7廊、8通道”的通道连接,这是未来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主骨架。在6条主轴规划中,“京津冀—长三角主轴”是经过山东和江苏的交通主干道,经青岛至杭州的道路是第1路径,线路走向为北京经天津、沧州、青岛至杭州。

未来,青盐铁路将实现客货分线,充分释放货运能力;同时还将进一步补足沿海铁路,串连起中国沿海铁路大通道,与徐宿淮盐铁路、盐通高铁、沪苏通铁路等无缝对接,提高中国沿海铁路通道整体运输能力。

新修青岛至盐城客运专线,将形成“青岛-日照-盐城-南通”的高铁线路格局。此外,2020年9月,沪苏通铁路二期(上海至南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初步设计获批复,将打开从北面进入上海的第二个通道。以往铁路进入上海都是进浦西,今后可以直接到达浦东新区,这也意味着未来从山东青岛坐沿海高铁可以直接到达上海浦东。

12.南通高速铁路(盐城至南通)

盐通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江苏省盐城市与南通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修订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1月16日,盐通高速铁路开工动员会召开 ;2018年5月,盐通高速铁路全面开工建设;2020年12月30日,盐通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截至2020年12月,盐通高速铁路由盐城站至南通西站,正线全长157.098千米,设6座车站,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盐城站至国道村所)、250千米/小时(国道村所至南通西站)。截至2020年12月,盐通高速铁路设6座车站:盐城站、盐城大丰站、东台站、海安站、如皋南站、南通西站。

盐通高速铁路是中国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盐通高速铁路的建设将补足沿海铁路“缺失的重要一段”,串连起中国沿海铁路大通道,将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对促进苏中、苏北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盐通高速铁路建成后,江苏高速铁路网将基本织就。省会南京与12个设区市及周边大中城市的放射状“1.5小时交通圈”也将形成。

盐通高速铁路建成后,与青盐铁路、沪苏通铁路、徐盐高速铁路、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和通苏嘉甬高速铁路形成无缝对接,它不仅有利于缩短江苏沿海城市间的空间距离,改善江苏东部地区的交通条件与投资环境,为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而且对完善长三角地区城际网布局,提高中国沿海铁路通道整体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盐通高速铁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第一纵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串联“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交通脉络。加快盐通高速铁路建设,对完善中国沿海铁路动脉,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促进苏中、苏北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沪苏通铁路(南通至上海)

沪苏通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上海市与江苏省南通市的国家Ⅰ级客货共线双线电气化快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修订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之一“沿海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承担上海、江苏城际旅客交流为主,兼顾货物运输和中长途旅客交流的铁路通道 。

沪苏通铁路一期工程从宁启铁路赵甸站引出,经南通市九圩港上游2千米处,跨长江天生港水道接南岸的张家港十三圩,沿途经过南通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上海市嘉定区,接入安亭西站。

2014年3月1日,沪苏通铁路开工建设 ;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铁路一期工程开通运营 。沪苏通铁路由赵甸站至安亭西站,全长143千米,设9座车站(其中6座办理客运业务),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沪苏通铁路一期工程全线共设9座车站(其中6座办理客运业务):赵甸站(不办理客运)—南通西站—张家港北站(不办理客运)—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港站(不办理客运)—太仓站—太仓南站—安亭西站 ,预留常熟东站。安亭西站新建京沪铁路三四线至黄渡站,继而通过京沪铁路引入上海站,通过黄封联络线、封虹联络线引入上海虹桥站。沪苏通铁路隶属管理。

沪苏通铁路是中国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苏北至苏南、沪杭地区的便捷铁路通道,对提高过江通道运输能力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和辐射带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沪苏通铁路建成后,沿海铁路大通道将全面贯通,将极大缩短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对于江苏沿江两岸产业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后,向北与盐通高速铁路和青盐铁路、宁启铁路、新长铁路连接,向南与沪昆高速铁路等连接,在鲁东、苏北与上海、苏南、浙东地区之间形成了一条便捷的铁路运输大通道,大大缩短了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极大便利了沿线群众出行,对发挥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南沿海高铁

14.沪杭高铁(上海至杭州)

沪杭高速铁路,即沪昆高速铁路沪杭段,简称沪杭高铁,又名沪杭客运专线,是一条连接上海市与浙江省杭州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与杭长高速铁路、长昆高速铁路共同构成纵贯中国东西向的沪昆高速铁路。沪杭高速铁路自上海虹桥站引出,途经上海市闵行区、松江区、金山区、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余杭区引入杭州东站,正线全长约159千米。同时,在上海枢纽建设至上海南站连接线11千米,在杭州枢纽建设至杭州站连接线3.5千米

2009年2月26日,沪杭高速铁路正式开工; 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沪杭高速铁路由上海虹桥站至杭州东站,全长158千米,设9个车站,设计的最高速度为350千米/小时 。截至2019年11月,沪杭高速铁路的最高运营速度为310千米/小时。沪杭高速铁路全线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数为9个,其中,上海段3个、浙江段6个:上海虹桥站—松江南站—金山北站—嘉善南站—嘉兴南站—桐乡站—海宁西站—余杭站—杭州东站,另通过联络线连接上海南站、杭州站。

沪杭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是沪昆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条时速350千米的高速铁路,沪杭高速铁路将在上海与杭州间构筑起一条安全、方便、快捷的大能力客运通道,对于形成区域快速客运网络、加快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有效缓解运输紧张状况,促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沪杭高速铁路建成后,与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杭长高速铁路和沿海高速铁路紧密衔接,并与杭甬高速铁路、沪宁高速铁路、宁杭高速铁路等城际铁路一起,组成覆盖长三角地区并向其他区域辐射的快速客运网,不仅对上海、浙江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辐射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杭甬高速铁路(杭州至宁波)

杭甬高速铁路,简称杭甬高铁,又名杭甬客运专线,是一条连接浙江省杭州市和浙江省宁波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长三角”城际客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杭甬高速铁路于2009年4月1日开工建设; 2013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 杭甬高速铁路由杭州东站至宁波站,全长150千米,设7站,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截至2013年7月,杭甬高速铁路的运营速度为300千米/小时。杭甬高速铁路全线设杭州东站、杭州南站、绍兴北站、绍兴东站、余姚北站、庄桥站、宁波站共7个车站。

杭甬高速铁路与沪昆高速铁路沪杭段、沪宁城际铁路、宁杭高速铁路构成长三角的城际铁路主骨架,形成沪、杭、宁、甬等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杭甬高速铁路缩短沿途各城市间居民出行的时间,显现出城市间的同城效应,促进了浙江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16.甬台温铁路(宁波至温州)

甬台温铁路,是连接宁波、台州、温州三地的国铁Ⅰ级铁路,为中国沿海大通道杭深铁路中浙江境内的重要控制性项目,是中国国家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海通道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甬台温铁路从宁波站与既有的北仑支线并行至宁波东站,从宁波东站出岔,经奉化、宁海、三门、临海、黄岩、路桥、温岭、乐清、永嘉等县市区,终于温州市瓯海区

甬台温铁路于2002年1月开始勘察设计工作;200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建议书;200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8月,初步设计批复;2005年10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

甬台温铁路自宁波站至瓯海站,全长282.39千米,全线设站15座,项目总投资概算155.3亿元,设计时速为250千米,运营时速为200千米;2017年,旅客发送量达9100万人次。甬台温铁路全线共设15座车站,自北向南分别为宁波站、宁波东站(已停运)、奉化站、宁海站、三门县站、临海站、台州西站、台州南站(货运站)、温岭站、雁荡山站、绅坊站、乐清站、永嘉站、温州南站、瓯海站(货运站)。

甬台温铁路是国家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海通道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浙江东部地区、沪苏南地区与福建、粤东地区的客货交流,对于形成沿海铁路快速通道,加强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交流,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闽台经济区的协同发展,维持沿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均有重要作用,对加强国防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

17.温(州)福(州)铁路(温州至福州)

温福铁路,是连接温州、福州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国家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海通道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闽两省便捷的铁路通道。温福铁路北起温州南站,经浙江省的瑞安、平阳、苍南,穿越浙闽交界分水关,进入福建省,经福鼎、太姥山、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至福州,终于福州站。

温福铁路于2002年9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200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11月,初步设计批复;2005年8月,全线开工;2009年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 温福铁路自温州南站至福州站,全长302千米,全线设站12座,项目总投资概算174.8亿元,设计时速为250千米,运营时速为200千米。温福铁路全线共设12座车站,自北向南分别为温州南站、瑞安站、平阳站、苍南站、 福鼎站、太姥山站、霞浦站、福安站、宁德站、罗源站、连江站、福州站。

温福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长江三角洲、海峡两岸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的最便捷通道,也是沟通闽浙两省的快速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制约,完善了路网结构,提高了综合运输能力,对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推进两岸“三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温福铁路的开通,不仅填补了浙西南与闽东地区之间的铁路空白,也为闽东地区的人们带来了多样的出行交通选择。

甬台温、温福铁路的建成运营,不仅可以推动宁波、台州、温州、福州等地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加速流转,还可以密切该地区沿海港口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的经济交流,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缓解运输压力,为该地区临海工业、能源、原材料等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持和较低的物流成本。甬台温、温福线是一条沿海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填补了东南沿海快速铁路干线的空白,“集聚”了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并实现了长三角向泛长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延伸。通过衔接珠三角地区,还将增强长三角的经济辐射能力。

18.甬台温福高铁(宁波-台州-温州-福州)

甬台温福高铁为宁波经台州、温州至福州高铁的简称,设计时速为350km/h,是一条高等级客运专线,目前拟定于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甬台温福高铁为国家级高铁通道“沿海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接在建的南通至宁波高铁,南接在建的福州至厦门高铁,共同组成我国东部沿海高铁大通道。

甬台温福高铁路线基本沿着原有甬台温铁路以及温福铁路建设,只是福建路段尚未公布最终走向,在此之前的规划图中不再经过霞浦县,而是经过北部的柘荣以及福安。目前甬台温铁路的设计时速为250km/h,也基本具备沿途县市的通勤需求,此次甬台温福高铁的修建应该会减少一些站点的设置,比如奉化、宁海、三门等地最终是否会继续设站不得而知,不过沿途民众是肯定不同意的,毕竟时速350km/h的高铁更快。

19.福厦高铁(福州至厦门)

福厦高速铁路,又名福漳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福州市与漳州市的高速铁路,是福建省第二条快速铁路。福厦高速铁路北起福州市,途经莆田市、泉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北端衔接合福铁路、温福铁路,南端衔接厦深铁路、龙厦铁路,既可构建京福厦高速铁路客运通道,也是东南沿海铁路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小时,正式工程长度294.1千米,全线桥梁85座191.4千米,隧道33座56.5千米,桥隧比为84.3%,沿线设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南、厦门北、漳州7座客站,项目投资估算总额530.4亿元,项目建设工期5年

2017年1月15日,福厦高速铁路先行工程在漳州台商投资区开工 ,预计2023年开通 。福厦高速铁路北起福州站、南至漳州站,正线全长300.483千米,客运站点9个,设计速度每小时350千米。福漳高速铁路客运车站共有9座,由北向南分别为:福州站、福州南站、福清西站、莆田站、泉港站、泉州东站、泉州南站、厦门北站、漳州站,其中福州站至福州南站利用福平铁路。

福厦高速铁路专建成后,将成为福建省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 。随着福厦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将缩短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之间的时空距离,厦榕宁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厦漳泉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推进海西城市群快速发展。

20.厦深铁路(厦门至深圳)

厦深铁路,简称厦深线,也称杭深铁路厦深段,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带连接福建省和广东省之间的省际快速铁路、国家Ⅰ级客货干线铁路,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沿海通道南段的组成部分之一。 厦深铁路于2007年11月23日动工建设,2013年12月28日全线通车运营。

厦深铁路北起厦门北站、南至深圳北站,正线全长514千米,含汕头联络线543千米,共有车站22个, 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千米,列车初期运营速度每小时200千米,2021年4月10日提速至250km/h 。截至2017年9月,厦深铁路通车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过5300万人次。

截至2019年1月7日,厦深铁路客运车站共有19座(含汕头联络线),货运车站1座,编组车站1座,预留车站1座。

福建境内

客运车站:厦门市:厦门北站,漳州市:角美站、漳州站、漳浦站、云霄站、诏安站;纯货运车站:厦门市:前场站; 编组车站:厦门市:东孚站; 预留车站:漳州市:洋奎站。

广东境内

潮州市:饶平站、潮汕站,汕头市:汕头站(汕头联络线)、潮阳站,揭阳市:普宁站、葵潭站,汕尾市:陆丰站、汕尾站、鲘门站,惠州市:惠东站、惠州南站,深圳市:深圳坪山站、深圳北站。

厦深铁路通车标志着整个东南沿海快速铁路贯通,连接起闽东南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发达板块,对于加快海峡西岸、长三角、珠三角三个经济区的人员、物资、信息、资金交流,以及完善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厦深铁路这条交通大动脉把深圳、汕头、厦门3个经济特区连成一体,形成一条“黄金走廊”,催生出东南沿海旅游的大格局;不仅缩短了时空的距离,而且改变着铁路沿线人们的旅游出行方式,“3小时旅游圈”成为实实在在的生活图景。

作为中国“四纵四横”高铁路网的最后“一纵”,厦深铁路不仅使宁波到深圳的沿海快速通道一气呵成,而且将与内陆路网相连的所有末梢尽头式铁路联系贯通,沿海铁路的网络效应充分发挥;不仅结束了沿线漳浦、云霄、诏安、饶平、普宁、陆丰、汕尾、惠东等8个县市不通铁路的历史,而且以其快速、安全、舒适、准点、大能力等众多特点对沿线客货流产生强大吸引力。

两广沿海高铁

21.深湛铁路(深圳至湛江)

深湛铁路,是中国广东省境内一条连接深圳市与湛江市的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 。2009年9月28日,深湛铁路开工建设;2013年12月28日,深湛铁路茂湛段茂名至黄略区间通车运营;2018年7月1日,深湛铁路江湛段通车运营。

深湛铁路由西丽站至湛江西站,全长约495千米,其中江湛段全长357千米 。2020年7月6日深圳至江门段开工建设。深湛铁路共设19座车站,分别为西丽站、深圳机场东站、滨海湾站、南沙站、中山北站、横栏站、江门站、双水镇站、台山站、开平南站、恩平站、阳东站、阳江站、阳西站、马踏站、电白站、茂名站、吴川站、湛江西站。

深湛铁路填补了粤西地区无快速铁路的空白

22.合湛高速铁路(合浦至湛江)

合浦至湛江高速铁路处于广西北海合浦和广东省交界的南部沿海地区,线路西起北海市合浦县,向东经平阳镇、福成镇、闸口镇、白沙镇、山口镇进入广东省廉江市的青平镇和横山镇,由遂溪县北侧引入湛江枢纽。正线线路全长137.82公里,联络线长度25.97公里(北海联络线),其中广西段63.62公里,用地面积4025亩,项目工程估算总投资210亿元。铁路等级为高速铁路,正线数目是双线,速度目标值为350公里/小时。项目业主为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由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代建。建成后北海到湛江只需30分钟,到广州仅2.5小时。

合湛高速铁路是我国沿海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的便捷快速客运铁路通道,是张家界至海口旅游高铁组成部分,是北海与湛江两市间强化战略合作、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重要纽带

新建铁路合浦到湛江线位于北部湾腹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交界的南部沿海地区北海市和湛江市。线路西接既有邕北线,东至湛江枢纽与茂湛铁路及规划的广湛客专、湛海客专等连通,中间分别预留玉北城际、贵北城际等规划线路的衔接条件,并以联络线连接既有邕北线北海站

23.钦北铁路(北海到钦州)

钦北高铁属于广西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北部湾地区主要铁路运输通道及广西和西南地区重要的最主要的出海通道,同时也是我国沿海铁路网中最重要的一段。线路北接在建钦州北站,经钦州市的钦南区,北海市的合浦县、银海区、海城区,止于北海站,正线长度99.474公里,自钦州北经钦州东、大马至合浦新建双线76公里,合浦至北海增建二线23.6公里,正线全长99.6公里,桥隧比35%。工期3年,国家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基础设施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已于2009年6月23日正式开工,2013年12月30日正式通车,南宁至北海只需1小时21分,一等座73元,二等座61元。

北部湾同城化提速

项目建成后,与在建的南宁至钦州铁路共同构成南宁至北海高速铁路,从南宁至钦州约25分钟、南宁至北海约50分钟,将显著提高广西沿海城市及港口的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明显改善投资环境,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实现同城效应,将使人民群众出行、工作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加大北部湾经济区4个城市“同城化”的建设,甚至可以组成一个大北部湾市,实现一体化,最终实现北部湾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这个设想虽然很难实现,但“同城化”的概念,多少考虑了经济要素在经济区内的快速、自由流动,目的也是突破行政、距离之间的障碍,四市形成合力。

加速北部湾发展

设计时速超过250公里每小时的钦北高速铁路建成后,可与在建的南宁至钦州铁路共同构成南宁至北海高速铁路,从南宁至北海约50分钟,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实现同城效应。铁路还与南昆铁路、云桂高铁、金南高铁及柳南高铁等铁路相衔接,广西区外可通达我国中南、华东、华北等广大地区等,是我国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对于促进北部湾地区沿海组合港建设,加快环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钦防高速铁路

钦防高铁是广西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部湾经济区最便捷的交通大动脉,也是我国南部沿海铁路的重要一段。以货为主客货共线铁路,线路自钦州北引出,北接在建的钦州东站,经钦州市钦北区、钦南区,防城港市防城区、港口区,止于防城港北站,正线全长62.6公里。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总投资49.9亿元,工期3年,已于2010年4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30日正式通车,南宁至防城港只需1小时,一等座56元,二等座46.5元。

2013年年通车后,与通车的南宁至钦州高铁共同构成南宁至防城港高速铁路,从南宁至防城港用时1小时15分,将显着提高广西沿海城市及港口的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明显改善投资环境,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实现同城效应,将使人民民众出行、工作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

26、防城至东兴铁路

防城至东兴铁路,属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项目。线路自防城港北站起,经防城区、鲤鱼江、江山乡、江平镇、松柏至东兴,正线全长58.8公里。防城至东兴铁路是一条以客为主、客货共线的快速铁路。

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I级、单线、电力牵引、速度目标值160公里/小时。 防城至东兴铁路是中国—东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是北部湾经济区、粤西地区和海南地区通向越南及东盟国家重要的铁路通道,对促进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以及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跨海大桥设计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辽宁省与山东省: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中国境内规划建设的跨海通道,于1992年首次提出,其构想是:从山东蓬莱经长山列岛至辽宁大连旅顺,以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或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建设跨越渤海海峡的直达快捷通道 。

长期以来,由于海峡相隔,渤海南北两岸的客货交流和经济来往一直受到交通瓶颈的制约,东北与山东乃至长三角、珠三角的联系都因此受限。由于路途遥远,过去“闯关东”是一次充满艰辛的人口迁移。渤海海峡南北两岸最短直线距离只有106公里,两端分别是辽东半岛的旅顺和胶东半岛的蓬莱。柳新华说,如果能修通这两地之间的大通道,那么原来的绕渤海“C”型运输就变为“Φ”型运输,进而形成纵贯我国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十省(区)一市的东部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经此大通道,东北至山东和长三角的运距,比原绕道沈山、京山、京沪、胶新、陇海线等缩短400公里至1000公里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设计的方案是跨渤海湾大通道,在山东蓬莱至辽宁旅顺之间修建渤海海峡跨海公路和铁路两用通道。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研究按公路、铁路双通道计算,总投资约2000亿元-3000亿元,投资规模堪比三峡工程。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建设,将使环渤海由原来的“C”形环绕运输变为“I”形直达运输,渤海经济圈与胶东乃至长三角经济圈紧密结合,对东北振兴、中国经济的再腾飞意义重大。直接受益的就有东三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广西等10个省市自治区。

沿海通道示意图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广东省与海南省:琼州海峡跨海通道,连接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西连北部湾、东接南海北部,是一条公路和铁路两用的跨海通道。琼州海峡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29.5公里,最宽处直线距离33.5公里,最窄处直线距离约18公里,通道总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 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由海南省跨海办负责。 从1994年开始,广东、海南两省就联合开展了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前期研究工作。2009年10月16日正式开展琼工程可行性研究和15项专题研究工作。

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中国的三大海峡之一,其东西长约八十公里,南北平均宽度为二十九点五公里,最窄处直线距离约为十八公里。琼州海峡阻碍了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陆路交通,直接影响了海南经济的发展,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迫在眉睫。

预算

一是西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工程总投资1236.78亿元,其中静态投资1063.14亿元。

二是单建西线公路桥梁方案,工程总投资668.44亿元,其中静态投资584.30亿元。

三是单建西线铁路桥梁方案,工程总投资788.45亿元,其中静态投资681.76亿元。

四是单建中线铁路隧道方案,工程总投资748.99亿元,其中静态投资634.54亿元。

跨海大桥的建设不仅对海南和粤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南海资源开发、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促进北部湾地区发展、加快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建成后,海南省省会海口的6小时经济圈,由此可延伸至广州、桂林、南宁,12小时经济圈可延伸至武汉、上海, 运输时效性提高甚为明显。除此之外,海南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中国维护南海领土主权的完整。建设琼州跨海大桥对于国家南海开发战略举足轻重,可以带动泛北部湾经济带的长足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