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连续26年斩获“国字号”荣誉,这个派出所是怎么做到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的青年指的是哪个年龄段 厉害!连续26年斩获“国字号”荣誉,这个派出所是怎么做到的?

厉害!连续26年斩获“国字号”荣誉,这个派出所是怎么做到的?

2023-04-21 18: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果出现一起违法违纪案件,那么72年来所有的荣誉都将毁于一旦;如果有一位民警发生违法违纪案件,那么全所49位民警的所有努力,就将前功尽弃。”林晨熙说,作为东街派出所的青年民警,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成为那个“-1”的角色。

今年年初,林晨熙接到一名培训机构负责人的报警求助。该负责人因机构经营不善,无法为学生提供课程也退不了款,被学生家长围了起来。

接警后,林晨熙把双方带回派出所了解情况,并向双方陈述了各自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从下午5点多接警,到晚上10点多促成双方取得意见一致的解决方案,林晨熙虽然觉得累,但是心里踏实。

做社区民警要像小吃锅边糊

作为派出所青年民警,如何跟群众接触是必修课。

“刚来时师傅就教我,跟群众接触,文明理性摆在第一位。”林晨熙说,协调群众矛盾纠纷时,要弄清情况,在双方诉求中找到共通点。协调过程中,要讲法、讲理,也要动之以情。

让有经验的民警带新手民警的师徒结对模式,是公安系统的优良传统。在东街派出所,除了这种“1+1”的师徒结对培养模式外,还有“1+N+1”的带教机制。

“‘1+N+1’的带教机制,是‘1名政工领导+N名警组业务骨干+1名新录用民警’。”东街派出所所长郭仕海介绍,因为基层民警工作种类多,遇到各类突发情况复杂,从居民户籍管理到刑事案件侦查,新录用民警只要遇到业务难题,就可跟相关业务骨干求教,政工领导则是在思想政治方面等大方向为民警提供教育指导。

王平是东街派出所辖区内大根社区的青年民警。他此前在东街派出所巡逻防控中队、案件审理一中队和二中队工作过,拥有丰富的行政和刑事案件处理经验。但在进入社区后,王平又开始跟着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林春兰虚心学习如何开展社区警务工作。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林春兰把它比作十指弹钢琴。她经常跟王平说,要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才能有条不紊。

在林春兰警务室,能看到她自己制作的网格社区区域图。“做社区民警要像小吃锅边糊,在哪儿都能贴住。”林春兰说,要成长为一个处变不惊的社区民警,踏踏实实走街入户这项‘笨功夫’是避不开的。

虽然已经工作多年,王平还是像新入职的民警一样,根据师傅林春兰的建议,花了几个月时间挨家挨户熟悉情况。社区居民说,在小区经常能看到林警官和王警官,他们看到居民也会主动询问大家最近的生活情况。

斩获“国字号”荣誉的“法宝”

在福州,骑电动车出行的人很多。小区居民吴阿姨看到自家楼下有乱搭电动车充电插座的情况,因担心火灾隐患,便给林春兰和王平打了电话。

虑到邻里日后相处,林春兰和王平建议吴阿姨不要出面,而是由警方去做工作,等工作做完她去“验收”就行。

为推动基层党建与群众工作深度融合,东街派出所深化“近邻党建”工作模式,用“e体+”智慧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整合辖区内党政部门、群众团体、社会组织以及企业单位等资源,成立了“东街警邻e家党建联盟服务中心”。

“这项工作不仅丰富了派出所开展党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帮助民警更深入地了解辖区内各企业单位的情况,在办案时更加迅速。”郭仕海说。

得益于这种党建联盟的形式,民警王琦斌在处理一起医院药品失窃案时,仅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

王琦斌说,案件发生后,他和同事第一时间同院方取得联系,就药品运输、储藏、出库等环节进行了解沟通,梳理了几条流程线索,找到可能造成药品丢失的环节和有关工作人员。在警医联动下,民警对梳理的线索循线追踪,很快就找到了盗取药品的嫌疑人。

如何连续26年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郭仕海认为,首先是“72-1=0”“49-1=0”两道命题的传承。派出所将两道命题当作每一名新录用民警要学的第一课,要系的第一颗纽扣。其次就是工作机制创新。“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机制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让青年民警在基层工作中得到学习锻炼,成长成才。”

相关报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