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博士、博士后, 谁是最高学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的学位等级制度 院士、博士、博士后, 谁是最高学位?

院士、博士、博士后, 谁是最高学位?

2024-06-17 06: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b)学历仅仅证明了一个人学习的时间和过程,但学位却是对这个人所学知识达到一定水平的认可。

(c)因此,学位的价值要高于学历。

2、中国特色的双证制度

(1)区别:与中国不同,欧美国家只有学位,没有学历。

(2)双证:中国采用“双证”(毕业证、学位证)、“单证”(学位证书)制度,并严格区分。例如:在职博士,非全日制学习,需要在职工作,最终只有博士学位而没有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之前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在填表组织上履历表格时,学历必须填写为硕士研究生、不得填写成博士研究生。

(3)学历最重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计划经济下,报道分配单位只认可毕业证书并按此定级(如:大学本科毕业是行政23级),学位证书仅作参考,毕业证书绝对重要,因为毕业证书代表的是国家统招统分的计划内招生指标,代表了学历。

3、各国学位制度比较

欧美国家采用四级学位制度,即: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它们与学历的关系如下:

(1)Associate's Degree (副学士学位),相当于中国的大专文凭;社区学院或专科学院颁发。

(2)Bachelor‘s Degree (学士学位), 大学本科毕业后取得学士学位。

(3)Master's Degree (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硕士学位。

(4)Doctor's Degree (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博士学位。

三、博士学位的种类区别

美英博士学位种类繁多,但按学位性质,分为2大类,即:学术研究(科研型)博士、专业(实操型)博士。可对比联想到:学术型硕士(学硕)、专业型硕士(专硕)。

1、PhD(学术研究型的博士)

PhD ,全称为 “Doctor of Philosophy”,指哲学博士学位,源自拉丁语 Philosophic Doctor。所谓哲学博士,是指拥有人对其知识范畴的理论、内容及发展等都具有相当的认识,能独立进行研究,并在该范畴内对学术界有所建树。因此,哲学博士基本上可以授予任何学科的博士毕业生;哲学博士学位是一种学衔,而不是专业。如:美国授予的学术型博士学位证书上都是PhD,不写生物、数学、化学、电子工程等具体专业。

2、Doctor(专业博士)

Doctor,全称为“Professional Doctorate”,博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如:美国专业博士是授予医学、法律、工程等专业领域的学位。

3、我国的博士学位设置

欧美采用学术、专业博士的2大类博士学位,中国也是如此,如下:

(1)学术研究型博士(PhD),强调创造创新及研究能力,主要面向学科专业需求、培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学术创新,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因此,博士学术学位所表征的主要是学位获得者在相应的学科领域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论的修养水平,职业能力并不被纳入其重点考虑的范畴。

依据国家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的学科、专业目录》,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共分为3个层级:

(a)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12大门类。

(b)一级学科: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

(c)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就授至二级学科,高校的博士点数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二级学科的数目。 所谓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是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综上,按照中国教育部规定,中国目前设置了12种“学术型博士学位”: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国内按这12种的其中一种学位写在授予的博士学位证书上,区别于美国学位证书上只写了哲学博士(PhD)。

(2)专业博士(Doctor),侧重于应用领域,设立专业学位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社会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主要着力于培养受教育者应用型开发性研究与设计能力;博士专业学位表征的主要是其获得者具备了特定社会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按照中国国务院学位办规定,中国目前设置了6种“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中医、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工程博士专业学位。

4、PhD与Dr的区别

(1)称号不通用:PhD都可以被叫做Doctor,但是不是所有Doctor都可以被叫做PhD 。“专业学位”博士不用PhD,部分学科的专业博士毕业生通常有特别的学衔,例如: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常称为医学博士 (MD),教育学的“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常称为教育博士 (Ed.D) 等。

(2)创造与实操:二者核心区别在于PhD 要求为社会创造新知识,而专业博士不需要。专业博士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解决相关领域现实问题;在录取要求上专业博士相对低很多。

(3)科研与治病:专业博士主要以上课为主,也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与PhD比,要求相对低。专业博士3年可以毕业,学术博士一般4年以上。专业博士反映的是高层次的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一般求职领域是非学术圈。举例: MD(Doctor of Medicine),医学博士学位,在国内就是临床型医学博士,授予那些符合当医生条件的学生;PhD(Doctor of Philosophy),医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国内就是科研型医学博士,是一种研究学位,是对获得者全面科研能力的承认。换言之,前者胜任行医看病,后者则胜任医学科研与理论教学。

(4)高校认可度:在中国,高校肯定认可专业博士,因为专业博士也是博士,只是认可度的问题。比如:教育博士(专业博士)和教育哲学博士(学术博士),高校一般更认可后者(学术博士)。

5、单证博士学位

单证博士算不算博士研究生学历?答案是否定的。原因:(1)单证的博士一般招收的都是在职人员,都有固定工作,其学习经历属于在职学习。(2)单证在职博士属于非学历教育,完成规定课程和论文答辩后只能获得在职博士研究生结业证明和博士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故不是博士研究生学历,学历仍是取得单证博士之前的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或本科学历)。

6、 副博士学位

(1)俄制

俄语“Кандидат наук”,苏联时代的高等教育学历制度,相当于中国大陆的博士学位。级别比硕士学位高,低于俄式学制的全博士学位(大体相当于博士后)。在取得副博士学位后,研究生才能够修读全博士。按照《国家教委、人事部关于获得苏联、东欧国家副博士学位人员回国后待遇的通知》:“获得苏联及东欧国家副博士学位人员回国工作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条件,与国内获得博士学位人员相同”,即:在中国,副博士学位(俄制)学位被认定相当国内大学或欧美日各国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如: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获得莫斯科大学经济学副博士学位。

(2)英制

副博士是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一个稍具特色的学位。相当于硕士学位。英文全称Bachelor of Philosophy in English(B.Phil.)或Bachelor of Letters in English(B.Litt.),因为距离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nglish (D.Phil. 文学博士)一步之遥,翻译成“文学学士”是不正确,应该根据其内涵翻译为“副博士”,这样才不会引起误解。文学家钱钟书1937年获牛津大学(B.Litt.)学位,钱先生一直说自己是文学士,钱夫人在出书中写成副博士。此外,为了与美国和英国其他学校相对应,B.Litt.已经停用,并重命名为硕士学位。

四、非博士学位(假博士)

1、JD与LLM、JSD

(1)JD不是博士学位。JD (Juris Doctor/ Doctor of Jurisprudence),是法学本科学位(第二学士,相当于硕士),不是法律博士学位。JD是已拥有其他学科学士学位的法学学生的法律职业文凭而并非高级学衔,这是因为美国高校在本科阶段不设置法律专业,要求获得四年制非法律专业的学士学位才能进入法学院,因为JD中有“Doctor”单词,故很多人翻译成“法律博士”,这是错误的,美国律师协会(ABA)明确规定获得JD学位的人不能使用“博士”头衔。

(2)中国学历认证。2019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公告,将美国和澳大利亚JD证书的学历层次明确表述为硕士层次,将加拿大JD证书的学历层次明确表述为学士层次。

(3)JD学位渊源。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JD也叫“Bachelor of Laws(法律学士)”;后来,所学法律内容加重,更重要的是,JD的就业主体——各大律师楼纷纷要求更名,来避免一种尴尬局面,即:一个提供高端服务的高收费的律师职业群体,不应该是本科学历,因此,就将这种学位改成了”Juris Doctor ”,简称JD。

(4)LLM(Master of Laws),法学硕士学位,1-3年课程学习、不需要毕业论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的LLM学位最热门。

(5)JSD(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 )

这才是真正的法律科学博士学位,专门从事法学研究与理论教学,朝着法学院教授的目标发展,而非律师楼与公司法务。JSD学制3-5年,招生人数极少,把关极其严格, 很少学生能在5年内获得JSD学位。

实际上,实用主义至上,JD是美国法学职业教育的社会主流,LLM、JSD不是主流,因为进入法学院的目的不是获得高学位,而是为了从事法律职业,拥有JD职业学位即可参加美国律师资格考试。

2、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博士)

按照中国国务院学位办规定,不承认海外院校授予的DBA学位,中国不设置DBA学位,目前只设立了6类专业博士学位(见上篇“三、3 (2)”)。实际上,在欧美国家,MBA(工商管理硕士)是企业实务操作的最高学位,虽然也设置了DBA,但招收人数极少,只是为了培养理论研究与教学师资、而不是培养实务操作高级人才。如:2001年,网红教授陈春花仅用1年就取得了“European University Ireland (爱尔兰欧洲大学)”的工商管理博士(DBA)学位,文凭作坊、1年制也不合常理,无法取得中国教育部留学中心的博士学位论证书。

3、名誉博士( Honorary Doctor)

(1)本质区别

名誉博士学位与我们常说的博士学位有着本质上区别;名誉博士是授予的一种称号,不属于学历学位,只是一种头衔,事实上并没有在高校或研究机构读博,也不进行考试和论文答辩。所以,名誉博士其意义重点在于“名誉”,而非“博士”,不具备有实质的学位。

(2)授予对象

(a)在美国,荣誉博士不是真的博士,相当于中国的“劳模”“先进产生者”,与各种专业的博士,并无直接关系。

(b)中国授予名誉博士的条件是国内外著名的学者 、科学家或著名的政治家 、社会活动家在学术、经济、教育 、科学、文化和卫生等领域,以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事业中有突出的贡献。事实上,中国高校颁发的名誉博士,外国的在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占了所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的多半。如:2019年4月清华大学授予普京名誉博士学位。

(c)在影视圈,获得荣誉博士是一件极为普通,也极为正常的事情,无需大惊小怪,如:张艺谋就获得了6个名誉博士头衔。

(3)名誉博士得主之最

(a)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一生获得了35个名誉博士头衔,全球之最,但他最重要的那顶博士帽,当然还是他第一个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博士,关于这个博士头衔,学界却有不少争议?这是历史上更具争议的假博士案,胡适没通过博士学位回国就以博士自居?胡适提前享用了10年的博士称号,这很让人议论纷纷。

(b)分析:胡适在1917年参加毕业答辩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6位答辩委员教授给出论文答辩结果是“Pass with major revision,大修通过”(论文存在较大问题),1917年胡适未获博士学位归国,在蔡元培力挺下,当上了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回国10年成名后,1927年胡适向哥伦比亚大学补交了100册的《先秦名学史》博士修改论文,才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与一般的伪教授不同,胡适的学问的确是货真价实的,所以胡适的假博士问题也就无人深究了。

4、博士课程进修班

目前,很多招生院校开办在职博士课程班,收费制、免试入学、在职学习、非全日制,不承诺保证学员结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三类结果:

(1)结业证。绝大多数人只能获得博士课程结业证书,这不是博士学历。

(2)单证博士。极少数学员获得博士学位(单证,没有博士研究生毕业证)。课程结业后,可以以博士生同等学力身份申请博士学位,但需要:通过申请学校相应学科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位课程考试、通过博士论文被匿名审核、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其难于上青天。

(3)假博士学位。博士课程结业后,部分进修班收取费用后授予了海外院校博士学位,中国政府对这种学位不予承认。如:国内博士课程班结业后学员申请到了美国DBA博士学位,却不懂英文,滑稽之可笑。

5、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单证博士)

(1)申请条件极为苛刻。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

(a)申请资格:申请人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5年以上,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

(b)考试及论文:申请人按申请学校相应学科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通过全部学位课程考试,学位论文评阅采取匿名方式进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最终,授予博士学位。

(2)这种博士学位属于单证博士,不是博士研究生学历,学历还是申请博士之前的学历。

6、博士学位造假典型

(1)方鸿渐,获得克莱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系从爱尔兰骗子手中30美元购买该文凭。

(2)唐骏,获得美国西太平洋大学(一家著名卖文凭的野鸡大学)博士学位,“耍流氓”式的“成功”不可复制?

(3)吴征,获得美国巴灵顿大学(1998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注册成立的远程网络函授大学)博士学位;吴征学位是否造假?妻子杨澜坦言我们没有骗人。

(4)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曾说:“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初中毕业的副部级公安局局长武长顺获工学博士,令同济大学颜面扫地。《2005年11月同济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名单》显示,武长顺的论文为《人-车-路交通安全系统动态控制模式与策略研究》,该论文中复杂的函数以及随后的英文版,绝非一般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朋友能完全读懂的,武长顺根本就没有能力诵读一遍整篇论文,更不要说撰写这篇论文了。

(5)《“假博士”丑闻会搞垮蔡英文吗?丨慢点·观察》报道:2021年11月26日,伦敦政经学院面对英国高等行政法院的调查时,“否认持有”蔡英文的博士论文口试委员及口试报告。“口试”就是我们常说的“论文答辩”,是取得博士论文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蔡英文没有“论文答辩”,因此也不可能拿到博士学历。此外,她母校的三个图书馆,都找不到她在1984年正式“取得”了博士学位的博士论文,这就坐实了,蔡英文是一个“假博士”。因为当年她正是靠着这个假博士学位,进入台湾政治大学当副教授,用财经专才的身份开启政治生涯。而按照台湾的法律,伪造学历、骗取公职、诈领薪资,是重大罪行,数罪并罚,刑期可能将超过100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