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足球踢得比一些战乱国家的还要烂?因为中国GDP太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男足教练员名单图片高清版视频大全 为什么中国足球踢得比一些战乱国家的还要烂?因为中国GDP太高

为什么中国足球踢得比一些战乱国家的还要烂?因为中国GDP太高

2024-01-20 11: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8年中国注册的足球教练员只有4万多人,其中C级教练11855人、B级教练2298人、A级教练985人,职业教练员158人。

比较一下,西班牙只有4700万人口,拥有欧洲A级教练证书的就有1.5万人;冰岛这个只有36万人口的国家,就有600个教练,其中B级教练就有400多人;至于亚洲足球领先的日本,注册教练人数是8.4万人,是我们的2倍!

中国足球教练员不仅人数少,而且收入也低,大部分基层足球教练的工资只有5000—8000元/月。

这些数据对不对?

都对!

青少年足球教练数量少、水平低是不是对足球运动员水平有极大的影响?

是的。

那么这就是中国男足拉胯的根本原因吗?

不是。

很简单,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为啥中国青少年足球教练数量少、水平低?

是国家不够重视吗?

不是!恰恰相反,国家层面对于发展青少年足球异常重视!

2016年国家发改委(注意不是足协,而是发改委)颁布了《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这是中国体育领域唯一获得国家级部委制定中长期规划的项目,其余的包括篮球、排球统统没有!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不但有规划,还有大力的投入,特别是针对青少年足球层面。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建设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18所(小学10022所、初中7111所、高中3085所),截止到2020年建成校园足球场83726块!

是比赛数量不足吗?

中国从小学到中学年年都有不同年龄组的校园联赛。

是国家不重视青少年后备人才积累吗?

我有一个朋友的儿子,小学就开始喜欢踢足球,在校园联赛中表现出色,小学六年级就被选为重庆市全运会足球队后备人选,然后就参加了一系列的专业训练与比赛。

小学六年级也就是12岁,这个年龄就能进入重庆全运会足球队后备人选——嗯,这不是特例,而是相关条例明文规定地方足球队必须提前8年选拔后备人才!

整整提前8年啊!你还能说政府不重视青少年人才选拔与积累吗?既然国家如此重视青少年足球培养,为啥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人数如此之少?

因为中国愿意踢足球的青少年太少了!

说起来可能都难以相信,中国目前常年踢足球的孩子只有5000人!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青少年足球教练还有4万人,但是对应的常年踢足球的孩子只有5000人,8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这样来看,中国不是青少年足球教练太少,而是太多了!

按:中国常年踢足球孩子只有5000人的数据来源,大家可以去搜索热门话题#中国踢球孩子不足越南百分之一#,在这个话题里是足球名宿张路透露了这个数据。

那为啥中国踢足球的孩子人数如此之少呢?

其实是几个因素叠加的后果: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第二、中国高校超高的录取率;

第三、中国高等教育低廉的学习成本(学费、住宿费)。

这三个因素都是有扎实的数据作为支撑的。

2000年,我国GDP是1.21万亿美元;2021年,我国GDP则是17.77万亿美元,20年里增长了十几倍。

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读普高的孩子比例很低(职高、中专、技校等等分流),所以看上去高考录取比例好像还有20%左右,但其实从适龄人群来看,能获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低得多,大概就是5%以内。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陡然增加。

2005年全国小学生入读人数是1670万,2018年参与高考人数就是975万,录取715万人,适龄人群录取比例高达42%。

这还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大学,如果加上各种函授、成人高考等等,能拿到大学文凭比例还要更多。

不仅高考录取比例高,而且读大学的成本也很低,大学学费一般就是几千元,住宿费每年1千元左右,贫困学生还可以获得无息助学贷款等等。

以上情况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一个孩子如果老老实实读书,那么就有很大概率接受高等教育。

同时,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即使是贫困地区的家庭也是可以承受的,最为重要的是,因为中国这几十年突飞猛进的经济高速增长,孩子一旦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就能获得一份相对比较好的工作!

在中国,还有比读书更容易改变命运的选择吗?

没有。

所以,在中国老老实实读书就是无风险、高收益的选择,这种情况下,有几个家庭愿意让孩子从事高风险的体育专业?

本来贫困家庭应该是从事高风险体育专业的主力军(全世界体育明星家庭条件都不大好,主要是从事专业体育运动不仅容易受伤,而且职业生涯也很短),但是中国却搞了大规模的扶贫攻坚工程,对于贫困地区不但开设大学绿色通道(降低分数录取),还提供了各种绿色免息助学贷款。

与此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孩子不可能有中国如此高的高等教育录取率。

发达国家呢?就算是高校录取比例与我们差不多,但是高昂的学费却是一道巨大的门槛。以美国为例,90%的大学生都要贷款才能完成学业,美国总统奥巴马42岁才还完大学贷款。

另外,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逆天的经济增长率,20年经济总量增长十几倍,否则即使受了高等教育,未来要找一份好工作也是很难的。

最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教育分化太严重,私立与公立完全是两个水平,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大多只能通过成为娱乐或体育明星才能改变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大批的家庭愿意让孩子去从事体育运动。

所以,在多种因素叠加之下,中国足球出现了一个很奇葩的现象——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越快,高校录取比例越高,青少年常年踢球人数就越少。

在1990年—1995年,我国常年踢足球的青少年数量达到历史最高65万人(同期大学录取人数是90万左右);1996年—2000年,青少年常年踢球数量下降到61万人(2000年大学录取人数跃升到200万);2000年—2005年,人数迅速下滑到18万人(2005年大学录取人数超过500万);2007年,更是急剧下降到3万人(2007年大学录取人数为566万);现在呢?青少年常年踢球人数只有5000人(同期大学录取人数达到800万人)。

青少年常年踢球人数下降,直接导致我国注册足球运动员人数急剧下降。这里列举一组2020年亚洲各国人口与注册足球运动员的数据。

澳大利亚2568万人,注册球员195万人;日本12622万人,注册球员100万人;伊朗8399万人,注册球员45万人;韩国5178万人,注册球员35万人;泰国6980万人,注册球员20万人;越南9733万人,注册球员5万人;中国141300万人,注册球员0.8万人。

所以,中国男足在90年代还算是亚洲一流,2002年还能进入世界杯,但是在此之后就一年不如一年了,现在连越南都打不过。

由于足球运动员太少,过去我们还能搞三级联赛,搞升降级淘汰机制,现在呢?足球甲级俱乐部只要不是自己经营不善而破产,基本就不会降级。

今年世界杯预选赛,最大的变化就是出现了一批归化球员,一群蓝眼睛白皮肤的老外批着中国队球衣参加比赛看上去就很别扭,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退后十年,中国男足可能找一批归化球员出场吗?别说球迷会骂娘,就算是中央那里也通不过!

为啥现在上上下下都对看上去很扎眼的归化球员不吭气?

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顺便说一下我朋友孩子的经历。

当年孩子小学6年级就被选入重庆全运会足球队后备人选,是不是很大的荣誉?但这也是相关教练磨破嘴皮子才让家长勉强同意的结果。

在普通家长看来,读书考大学才是正路,专业踢足球风险太大——同期还有一批很有天赋的孩子,结果任是各级教练反复做工作,家长就是不同意。

说说这个孩子的后续。

小学毕业之后就踢专业足球,2016年进入华夏幸福俱乐部,2017年入选国少队,2018年入选中国足协U18男足红队(2001年龄段)集训名单,看上去前途一片美好。

但是2019年受伤,半月板切除,退出国家队。

即便如此,退出国家队之后还是参加了重庆足球队,2021年在全运会上重庆足球队还拿了一个亚军。

一个膝盖严重受伤,半月板切除的孩子还能入选地方足球队,还能参加全运会比赛,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能说明我国专业足球人才匮乏到何种程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