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与鼎盛时期的苏联比较,谁更强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现在的强大吗 现在的中国与鼎盛时期的苏联比较,谁更强大?

现在的中国与鼎盛时期的苏联比较,谁更强大?

2024-04-15 17: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苏联早已不复存在,彼时的苏联和现在的中国毕竟不在一个“坐标内”。所以,“类比性”并不强。不过,由于都有美国这个“参照物”,也能纵向比较一下。再者,毕竟都是世界“第二”,似乎也有些许的现实意义与启迪作用。

一,相同和不同之处

彼时的苏联,其国土面积为2240万平方公里,排在世界第一。人口2.8亿,位列当时的世界第三。

现在的中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人口14亿,世界第一。

彼时的苏联,其综合实力排在美国之后,名列世界第二。现在中国的综合实力也排在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二。

彼时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的中国也是。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彼时的苏联和现在的中国在基础条件,综合实力,政治制度上有着共同点或相似之处。

当然,彼时的苏联和现在的中国也有不同之处。比如说称谓,那时的苏联和美国一起并称“超级大国”。而我们的称谓中目前还没有“超级”二字。尽管实力可能已经达到,但在与美国这个“参照物”比较时,我们和原苏联相比,给予美国的压力可能是方向不同,也可能是力度不够。比如说军事压力不够,政治压力不同等。

二,方向上的差异

二战结束后,苏联在很多方面与西方的分歧加大。特别是意识形态和军事方面,西方国家感觉到了苏联的压力和威胁。在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后,1946年3月,世界正式进入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基于博弈的需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组建了军事同盟北约组织,而苏联也成立了华沙集团与之相抗衡。在苏联组织的华沙集团中,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双方意识形态的博弈。

中国一直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直白的说,也就是实质上的“不结盟”。所以,尽管我们有不少朋友,但却并非军事上的盟友。同时,我们也并非苏联那样的“输出”意识形态。所以,基于美国这个参照物来说,我们既没有与美国形成像苏联那样的军事集团性质的对抗,也没有与美国进行大张旗鼓的意识形态博弈。这也是我们与原苏联的方向不同之处。

三,侧重点不同

彼时的苏联以及现在的中国,其综合实力都排在世界第二位。但是,尽管都是世界第二,但侧重点不同。可以说,现在的中国更全面,彼时的苏联在层面上更突出。在经济和军事上,我们更平衡,而原苏联则更突出于军事。

从经济层面来说,现在的中国和彼时的苏联,其GDP都排在美国之后名列世界第二。苏联鼎盛时期的GDP达到了美国的60%左右,而我们的GDP,2018年是美国的66.5%,2019年的GDP是美国的67%。直白说,与那时的苏联相比,其在世界GDP中的份额基本相当。不过,GDP的产生方式却有着明显的差别。

苏联鼎盛时期的GDP主要于能源及军事工业。而现在中国的GDP则主要于制造业。1953年2月斯大林病逝后,赫鲁晓夫于1953年9月正式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尽管赫鲁晓夫这个人有点“不靠谱”,但他却非常重视科技与科技人才。所以,苏联在此后几年里的科技水平,特别是军工科技水平及能力有了“颠覆性”的提高。

1957年10月,苏联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到达太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太空的宇航员。自此后,在军事科技领域,苏联与美国“并驾齐驱”了,甚至在有些方面超越了当时的美国。而现在的中国,虽然在军事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毕竟是“追赶者”的身份。若与苏联当时的军事科技地位相比,我们在自主性,特别是创新性上,不得不说,还是有些差距的。在武器制造方面亦是如此。

冷战时期,苏联制造了大量的飞机,坦克,大炮,潜艇,包括航母在内的各式舰船。其几乎都是苏联自己设计和建造。而我们现在虽然也能建造,甚至制造能力更强,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都是使用已经成熟的技术,其有的零部件尚需协购,比如发动机等。而苏联大多都是“一条龙”。所以,在自主性和创新性上,与鼎盛时期的苏联相比,我们还是有些不足的。

四,与美国对抗性上的差异

冷战时期,原苏联被美国视为了唯一的对手。而现在,我们并不是美国的唯一对手,因为俄罗斯也是美国的战略对手。直白的说,由于苏联有着足以与美国对抗的军事实力及盟友集团这两大因素。所以,原苏联给美国造成的压力更直接,更紧迫,对抗也更激烈。也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对抗。而我们给美国制造的压力则更侧重于经济层面和不多的科技单项。也许正因为这些因素,我们才没有被冠以“超级强国”。

从冷战时期的军力来说,从航母到大炮,苏联是应有尽有,而且都是自主创新和自我品牌。鼎盛时期的苏联,有5.3万辆坦克,6.3万辆装甲车,3万门火箭炮,1570套战术导弹。海军方面,苏联有包括航母在内的各类主力战舰193艘,潜艇79艘。空军方面,苏联有752架轰炸机,各种战机5167架。运输机620架,直升机2207架,以及若干数量的侦察机。核武库方面,鼎盛时期的苏联有45000枚核武器,而美国最高峰时也不过有33000件(1967年)。如果以现在的眼光看,苏联的这些武器数量也许不算什么,但在那时,已经足以与美国不相上下。

从军队规模来说,苏联有199万人规模的陆军部队,海军45万人,空军45人,战略火箭部队29万人,国防军63.5万人。对于只有2.8亿人口的苏联来说,这样规模比例已经很高了。所以,从军队规模,武器数量,性能,以及作战素养来说,鼎盛时期的苏联完全具备与美国“一决雌雄”的能力,甚至可以说具备了主动进攻的能力。而我们,由于“专守防御”的战略,防守自然没有问题,但若与美国全面对攻,似乎还“力有不逮”。所以说,现在的我们与彼时的苏联,若以美国这个“参照物”来对比的话,我们在军事上对美国的压力,显然没有那时的苏联对美国的威胁大。

五,战略层面对比的启示

毫无疑问,从政治,安全,对抗等战略层面来说,彼时的苏联在与美国的博弈中更直接,也更惨烈。如果同现在的中国比较,尽管在战略博弈的地位上苏联略高一些,但苏联的博弈方式也给自己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比如,在制造业的GDP中,苏联的军工业占比为60%,最高时甚至达到过80%。而军费开支方面,苏联的军费开支为GDP的23%。正如一些专家的形容,说苏联在与美国对抗中,虽然曾“光芒四射”,但那却是在将“所有的一切一并燃烧”得来的短暂“亮光”。而现在的中国就非常“理性”。所以,博弈的韧性会更强。

尽管与原苏联比较的“类比性”不强,现实意义也不大。但是,启示还是有的。比如,发展的“均衡性”,竞争形式的“理性”,战略博弈的“艺术性”等。而最主要的启迪是:像苏联那样跟着美国“节奏”的博弈方式不可取,因为那是美国的“圈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