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西】霞浦,光影中的滩涂摄影圣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滩涂摄影 【走进海西】霞浦,光影中的滩涂摄影圣地

【走进海西】霞浦,光影中的滩涂摄影圣地

2024-06-18 19: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赤岸村 在霞浦滩涂采风

  在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本网记者近日走访邻省的福建,专题报道海西前沿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文化旅游等亮点,学经验、树榜样、找差距。

  记者 陈君/文  剑竹/摄

  有人说,霞浦的美是属于胶片或是绘画的,因为那种光与影、点线面的构图、赤橙彩练当空舞的画面,和那个如梦似幻、云谲波诡、色彩斑斓的世界,任何语言都显得贫瘠。

  初见霞浦,一块以滩涂为背景,“打造国际滩涂摄影基地”的巨大广告牌迎风而立,便构成了对霞浦的第一印象。

  霞浦,一座与大海相邻的城市,它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现有12个乡镇、2个街道,全县总人口53万。有着绵延的滩涂,海域面积29592.6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104万亩,大小岛屿194个,海岸线长480公里,

  霞浦赤岸,我们的精神家园

  霞浦县赤岸村,是中国东部沿海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这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每年却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朝圣旅游,这其中有温州人,还有日本人,温州人以平阳人、苍南人最多。

  很多苍南人心目中有一个神圣的地方,它就是福建长溪赤岸。翻开我们的家谱,会发现很多都记载着自己家族先辈是从福建长溪县赤岸搬迁来的。苍南各姓在唐宋年间的移民大部分来自长溪赤岸。

  和明清时入迁浙南的闽南渔民不同,古代迁入瓯江和鳌江流域的长溪移民以官宦士族为主,比如福建唐代首位进士薛令之的后代就迁入温州地区。在民间信仰上,温州和福州、闽东都信仰陈靖姑(在温州叫做陈十四娘娘,福州称作临水夫人),陈靖姑是闽国时代人,是浙南闽东族群共同信仰的守护女神,也间接说明了两地人民在历史传统上的联系。。

  据学者研究表明,唐末共有闽人迁温28族,五代时有78族,可以明确其中迁自长溪赤岸的就有51族,占了48%,即唐末、五代时近半的福建移民都来自长溪赤岸。从福建的地名变迁来看,一般认为古长溪县治在今霞浦,赤岸在现霞浦城关东10华里,为行政村。无论作为唐朝的“里”还是现在的行政村,赤岸的地域范围应当是很有限的,我们的先祖跨越近千年,迁徙路径却共同指向一个行政村,这让我们非常好奇。

  好奇自然不必说,温州无论官方的或民间的学者就多次前往霞浦赤岸调查研究并带回丰硕成果,一些大姓宗亲也纷纷组织人员去认亲祭祖。

  特殊的地理环境成就了“赤岸”在我们先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赤岸曾经是浙南与闽东最重要的水上陆上通道,是闽东地区的天然良港,越过赤岸就是一片蛮荒,所以前往温州寻找生路的先人都要在这里拜别相送的亲友,官方组织的移民要在这里集合。或坐船、或步行的都依依不舍离开赤岸,或许就这样赤岸成了我们后人的精神家园 。

  而日本人来赤岸,则与一个和尚有关。时光拨回到一千多年前,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国高僧空海(774—835年)随第十七次遣唐使船到中国,途中遭风浪后漂流至赤岸,受到当地官民救援,后返航经福州入唐都长安,拜高僧惠果为师,学习佛法,并学习中国书法、诗文、绘画、雕刻等传统艺术。回国后,在高野山创立佛教真言宗,并积极传播唐文化,被誉为“日本文化史友好交往之先驱”。真言宗在日本拥有1200多万名信徒,寺庙达4000多处,是日本最大佛教宗派。自1984年3月以来,日本真言宗信徒为虔诚怀祖,寻踪追迹到霞浦县赤岸访问。至1992年已达33批,595人次。形成了一条“空海之旅”专项旅游项。1986年10月1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霞浦县赤岸村辟为对外旅游开放点。

  从霞浦县城往东出发大约5公里,便到了赤岸村。在树荫的遮蔽中,有一座典雅、庄严的仿唐式建筑物,便是空海纪念堂。

  时至今日,霞浦赤岸成为日本真言宗佛教徒心中的圣地。从1984年3月以来,每年都有不少真言宗信徒为了虔诚怀祖、寻踪追迹来到赤岸参拜访问。1994年5月21号,中日两国携手在赤岸建立了“空海大师纪念堂”,与西安的空海大师纪念堂遥遥相对。

  光与影中的滩涂景观

  福建滩涂面积广袤,尤以霞浦最为著名。位于闽东北沿海的霞浦,拥有480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大小岛屿194个,浅海滩涂104万亩。优越的自然条件,近代海耕文明与商禹农耕文化的影响,霞浦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摄影人的目光,被海内外摄影人誉为“中国最美的滩涂”,成为了各类重大摄影赛事的理想举办地,每年吸引国内外近三十余万的游客。

  滩涂在潮水和光影的作用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景象,再加上海面上或滩涂面上劳作在人们、船只,让画面更具有动态和表现力。潮汐每半个月一个轮回,在这个半个月的时间段里面,你如果早晚在同个摄影点拍摄,大自然这位魔术师会让你在潮涨潮落、日出日落间拍摄到不一样的画面。人们经常说来霞浦摄影要在农历初一和十五的前后,这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摄影点有不同的潮汐要求,不同的潮汐又会让摄影画面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有人说霞浦是常拍常新就在于这些因素。往往是同样一个场景,在不同在时间段拍摄,就显现出了不同的色彩。

  2004年起,当地的摄影爱好者纷纷把镜头对准家乡的海岸,并且获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郑德雄《心中那片海》、何兴水《海上渔村》、夏东海《故乡的海》在摄影比赛中纷纷获奖……一幅幅水墨画般秀美的霞浦滩涂摄影作品,不断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国家地理》等专业杂志上刊登。2007年霞浦县与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大众摄影》杂志社举办“霞浦·我心中的那片海”全国摄影大赛,并一举将霞浦滩涂摄影推上了国际摄影界。2010年10月,美国摄影学会在霞浦建立了中国首个创作基地。2012年12月12日成功举办第四届海峡(霞浦)摄影节。2013年3月21日,霞浦滩涂风光还登陆QQ登录窗口“画卷·中国”中福建入围的三幅作品之一,当日,全球10亿网友只要登录QQ,无论身处世界何处,都能看到如诗如画的霞浦滩涂景观。2013年5月19日,霞浦滩涂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景观,入选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美丽中国》一套六枚普通邮票。

  逐步打响的“中国最美的滩涂”品牌,每年吸引数十万人次的海内外摄影爱好者来到霞浦观光摄影。近年来,霞浦也着力打造国际滩涂摄影基地规划、布局、建设,推进宁德(霞浦)国际滩涂摄影基地项目和摄影点基础设施建设,在成功举办第四届海峡(霞浦)摄影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响“中国最美滩涂”品牌,推进霞浦滨海旅游与摄影文化的融合,努力打造成霞浦旅游的金名片。霞浦正在把打造国际滩涂摄影基地工作作为霞浦县旅游文化建设的龙头,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积极申报中国摄影家协会霞浦创作基地,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打响“中国最美滩涂——霞浦”这一品牌,不断通过充实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工作,努力使之成为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基地品牌。

  对台贸易口岸的前沿

  霞浦作为我国的沿海经济开放县,是福建最早开放的对台贸易口岸。其中三沙港与台湾基隆隔海相望,相距仅126海里,历史上就是福建省最早开放的对台小额贸易点、对台短期渔工劳务输出点、台轮停泊点和海上台货快运试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三沙与台湾往来十分密切。最繁忙的时候,一天有700多艘台轮停靠。”当地的林姓老渔民回忆说,台湾人把手表、收音机等小商品卖过来,又从三沙收走鱼、香菇等农副产品。

  这得益于霞浦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福建沿海县中,海岸线最长,海域最大,滩涂最广,盛产海带、紫菜、大黄鱼、海参、鲍鱼等海产品。而且霞浦虽属宁德地区,却讲闽南话,与台湾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交往频繁,还有不少姻缘关系。

  2006年6月,国台办在此批准设立了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对台贸易进入新阶段。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的定位是以水产品(食品)加工、冷藏、中转、冷链物流为主,兼有生活居住、商业贸易等综合性园区。目前,田澳避风港一期基本完工,可停泊600多条大马力渔船;五澳物流港一期码头基本建成、福建霞浦县三沙中心渔港进展顺利……大陆首家台湾水产品加工、贸易基地——福建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让台湾水产品登陆大陆日益方便。?据悉,该园区内现已落户企业18家,项目总投资30亿元,2013年园区完成产值16亿元。

  台企福建钦龙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产品加工销售,超低温速冻技术是其优势。公司总经理洪春寿表示,台湾的鱿鱼、秋刀鱼、带鱼等鱼品,质量比较好,规格比较标准,价格也不贵,公司加工后再卖到西安、郑州等内地,很受欢迎,一年可销售一万多吨。

  现在三沙港正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2013年5月,三沙被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列为第二批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对台小额贸易口岸名单,自7月1日起解除对台小额贸易“两限”,即解除原规定的对台小额贸易船舶吨位限制在100吨以下、贸易金额限制在10万美元以下,将大大扩大对台的贸易规模。同时,三沙港被台湾渔业主管部门列为台湾活鱼进入大陆的贸易港,为两岸水产品互通拓展了渠道。现今三沙港从二类口岸升级为一类口岸的工作已进入海关总署的审理程序,口岸获准升级后,也将进一步开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