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到2024年,房价还会涨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房价今后走势 2023年到2024年,房价还会涨吗?

2023年到2024年,房价还会涨吗?

2024-06-03 02: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房价还会涨吗?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房价涨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要因为宏观政策有变化,各地频出稳楼市政策,就感觉房价还可能会涨。为什么?我认为,要看清中国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本质,就可以对房价的是涨还是跌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去年以来各地房市整体低迷,即使是房价相对稳定的城市,也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今后楼市要向何处去?

我觉得,决定楼市走势的主要因素,首先要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本质

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本质是什么?是房贷利息的原因吗?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难吗?是居民购房预期下降吗?我觉得以上这些都不是楼市疲软的本质原因。

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本质是中国城镇化已经到达了临界点,或者说已经进入了缓慢发展的最后阶段。

近二十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强势发展,绝大多数城市房价暴涨,虽然有多种原因,比如,人口生育高峰期带动的刚需、大量人口涌入大中城市、炒房客炒房推动房价、学区房暴涨等多种原因,但最本质的原因,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几亿人口进入城市产生的巨大推力。

但是,中国的城市化到目前为止,已经到达了临界点,或者更准确点说进入了缓慢发展的最后阶段。特别是对于楼市来说,城市化对楼市的推动力已经到顶、后续乏力,再难以维系对楼市的推力了。

也许,有人说中国城市化仍在进行中,未到临界点。持此观点的依据是,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5.22%,而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是80%以上。勿容置疑,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停止,但就城市化对楼市的推力,相对于目前的高房价来说,已经“推无可推”,难以支持楼市的上涨了。这是因为,从中国国情看,有两个与房价密切相关的实际情况,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一是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城市化率。主要是指城市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实际上,在城市常住的农村人口要比统计学的数字要多得多。这主要是由于庞大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以及农民对土地的依赖,造成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虽然已经进城十几年、二十年,已经是第三代农民工了,但由于担心失去农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朴素心理,在人口普查高村中,仍然会出现较多的瞒报漏报的情况。

如果去农村看一看,农村的空心化非常严重,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用“十室九空”来形容也并不严重。留下来的大多是老弱人口,他们基本处于留守和养老的状态,青壮年除了春节,基本都很少回去。

但这部分人在统计时,出于担心失去农村土地和其他补贴,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以常住农村人口来登记的。实际上常住农村人口要大大小于统计数。

这样就造成,城市常住人口的统计数要比实际数小,而且这个偏差在某些地区,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单以城市常住人口(实际居住6个月以上)占总人口比率,来判定城市化率的话,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要高于统计数。

二是要看农村进城人口的实际购买力,而不是他们有没有购房的需求。农村进城后的人口有能力买房的,也大多已经买了。有的是得益于拆迁补偿;有的是几代人积蓄,加上做“房奴”的代价。虽然还有很多农民工以及大学毕业到大城市打拚的“北漂、上漂、广漂……们”,揣着梦想、希望能在大城市立足生根,但面对动辄几百万的房价,心中即使有当“房奴”的豪情,但也确实难有当“房奴”的条件。即使现在房价下降了,对开发商来说已形同割肉,但对于这部分人的购买力来说,也仍然是“九牛一毛”、远远达不到买房的条件,只能“望房兴叹”了。没有实际购买力的购房需求只是理论上的或者是虚假的购房需求。

因此,城市化作为推动中国房市的本质因素,这台发动机仅就对房市的支撑作用来说,能量已经基本释放完成。

所以,从购买力的角度分析,城市化带给楼市的巨大需求,与高房价相比,实际购买力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硬性的、决定性的条件。

这是实实际际的经济学。只有有实际购买力的需求,才是最终的需求。如果脱离了普通大众的实际购买力,来空谈供需关系,认为“中国有多少人进城,有多少人结婚,有多少人有改善需要,加起来就是多少购房需求“,那简单说是“学究气”,往深里说是虚言误国。

其次,再说说,除城市化这个主要因素之外,影响楼市的购买力。对于城市的二代以上市民来说,独生子女结婚后,都有几套房子等着继承。加之,一线四五线城市的家庭,有条件的不少已经在省会城市或其它二三线城市买房了。这部分人的购房需求已趋饱和。改善性需求不是没有,而是相对于目前庞大的住房存量和高高在上的房价而言,这个影响因素微不足道。

第三,目前国家在“楼住不炒”的大政策下,稳定房市的政策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供方,通过一些信贷政策,保交楼,支持开发企业尽可能不发生资金链风险;另一方面是对需方,通过降息和“认房认贷”等政策,让有购买力的人满足刚需。这些政策,对楼市的大势,影响是有限的。只能是从大局上稳预期、软着陆。不可能再导致房价继续上涨。

综合以上因素,楼市的走势是“软着陆”。由于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具体表现不一。但总体上“涨”的形势已经是历史了。但“降”的情况,即使是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不同地段,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至于三线以下城市,房价的走势,能基本保持现在的价格,还是能降多少,主要看其是人口注入地,还是人口流出地,其经济发展情况如何,以及过去房价走高的程度。

其实,目前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楼市大势已定,只能静待时机。

关键是开发商要认清大势,放弃幻想。只到去年,很多开发商还存在“捂盘惜售”,还在玩“饥饿销售”的把戏(有的开发商十年以前号称已经售罄,但到现在还在促销)。特别是不要以为国家一有稳楼市的政策,楼市就可能回到从前的状态。拖延越久,代价越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