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官网 中国城市报

中国城市报

2023-12-22 20: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在国际视野下,我国城市的实力怎样?竞争力又在哪里?又将如何保持城市活力?

  日前,中国社科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了《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跨入城市的世界300年变局》(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结果显示,深圳领衔5城跻身全球经济竞争力前20强,31城入围全球可持续竞争力前200强。此外,依据城市分级新标准,北京名列A等级城市。

  经济竞争力:

  上海首超香港

  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有5个城市跻身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前20强,分别为深圳、上海、香港、北京、广州。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城市经济竞争力首次超越香港,居全球第10位。

  据介绍,城市经济竞争力是指城市凭借经济优势与内部组织效率,不断吸收、控制、转化资源及占领、控制市场,更多、更高效、更快地创造价值,从而不断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城市该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对此,亚洲企业领袖协会创始人兼荣誉主席陈启宗认为,一个城市是否别具风格、能否在某些方面取得建设性突破,对提升其竞争力至关重要。“在城市建设上除满足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基本要求外,还应着重在城市功能、文化、生态上发力,打造有味道的城市。”

  可持续竞争力:

  31城入围全球前200强

  “可持续竞争力是指全球城市体系中通过竞争、合作,令当地和全球的硬件要素、软件环境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可持续地创造财富,以不断满足居民复杂和高级福利效用的能力。” 课题组成员李启航向记者介绍说。

  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一直在稳步提升。报告显示,我国有31个城市进入全球可持续竞争力前200强。其中,2个城市跻身全球20强,分别是香港和深圳;5个城市跻身全球前50强,除了前两名外,还包括台北、上海、北京;9个城市进入全球前100强。与此同时,报告认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已接近世界均值水平,内部差异相对较小。

  在提高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路上,城市又普遍面临哪些问题呢?

  报告发现,几乎所有国家或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上,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短板如住房负担、社会公平、遗产保护、社会安全等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普遍短板。而亚洲城市在零饥饿、饮水及卫生、和平正义等方面的表现好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余则等于或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全球城市分级:

  北京名列A等级城市

  首次推出“全球城市分级新标准”成为此次报告的一大亮点。报告认为,城市分级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全球的城市发展出现了新的内容及趋势。

  记者了解到,基于全球城市的聚集度和联系度,报告提出了一种更通用的全球城市分级框架,并在指标的设计中考虑到智能时代无形的“软”因素和有形的“硬”因素的作用,同时强调了技术创新。

  “特别是因为城市发展中新的技术的发展,城市不再仅仅局限于有形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无形的信息、文化的作用也愈发重要,所以有必要在分级中考虑软因素。”课题组成员曹清峰说。

  据介绍,报告将样本城市分成3层,共2类、5组、10级。即A+,A, B+,B,C+,C,D+, D,E+,E。“第一类是强国际性城市,第二类是弱国际性的城市。第一等为全球城市(A),第二等是国际枢纽城市(B);第三等是国际门户城市(C);第四等是区域枢纽城市(D);第五等是区域门户城市(E)。”

  从不同等级城市的国家分布来看,在A等级城市中,北京成为我国唯一入围A等级的城市。此外,上海被列为B+等级,香港、台北入围B等级城市。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有22个城市进入国际门户城市行列。其中,有4个城市进入C+等级城市行列,分别为广州、深圳、成都和南京。有18个城市进入C等级城市行列,分别为杭州、武汉、天津、重庆等。

  “全球城市中,北京是全球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进入全球A类城市的;全球国际枢纽城市、国际门户城市中,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占的比重较高;印度在国际门户城市C类中排名第三位,我国在国际枢纽城市中占比第二位。以中印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仍然是迅速提升的一个趋势。” 曹清峰分析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