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2024-06-18 12: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一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汉魏元朝文人诗-唐代的古风

新乐府-格律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二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

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

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

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

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

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

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

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

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

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

诗与歌统称诗歌。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

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

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

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

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

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

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

历程。

三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天问》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乐府民歌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

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

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