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飞行员李卯忠:筑梦蓝天 初心依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南方航空737-800曲阜机场 功勋飞行员李卯忠:筑梦蓝天 初心依旧

功勋飞行员李卯忠:筑梦蓝天 初心依旧

2023-04-21 21: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4月12日,随着中国南方航空CZ6898航班平稳降落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功勋飞行员李卯忠结束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为40年安全飞行画上完美句号。

送走最后一名旅客,李卯忠红着双眼深情望着驾驶舱里熟悉的一切,抚摸着驾驶杆,低声说了句“再见了,兄弟”,才依依不舍地走下飞机。

1983年7月,李卯忠毕业后加入新疆民航事业,先后驾驶过运-5、安-24、图-154、波音757、波音737系列机型,经历了新疆民航跨越发展的3个时代。

2017年1月,李卯忠被中国民航局授予功勋飞行员奖章。在中国民航,要连续安全飞行26000小时以上才能获得这份荣誉。功勋,这两个字的背后是安全零差错的优异飞行成绩。

李卯忠的老家在山西阳泉。毕业后,为响应建设边疆的号召,他只身来到新疆,加入当时新疆民航局第九飞行大队运五中队,开启了蓝天逐梦之旅。

当时的运-5型飞机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灭蝗灭鼠、农业施肥、飞机播种,李卯忠一年当中有三个月在南疆执行任务。到了7-8月份,中午温度接近40度,打开机舱门的一瞬间,舱内温度最高能到70多度,隔着手套也烫手,他的胳膊上经常晒爆皮;驾驶舱门密封性较差,要忍受农药的刺鼻气味儿连续作业,一个起落12分钟,农忙季节一天最多飞了27个起落。

虽然飞行任务很艰苦,但年轻的李卯忠并不觉得累,驾驶着运-5型飞机飞遍了天山南北。3年的风雨锤炼,让他养成了老一辈民航人能吃苦、肯奉献、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

凭借在运-5机型上过硬的专业技术,李卯忠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佼佼者加入了疆内航线开辟先锋机队。后来随着安-24、图-154机队引进,他被选派至前苏联著名的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乌里杨诺夫斯克进行改装学习。

那也是一段难忘的历史。驾驶的飞机要从螺旋式迈进到喷气式,挑战很大。李卯忠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卯足劲要把知识都带回来。没有教材,他就手抄学习笔记,手工绘图。学习结束时,笔记抄了10多本。

2002年,新疆航空加入南方航空集团公司。面对机型结构不断升级,李卯忠始终坚持严谨的飞行作风、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又相继改装学习B757、B737机型。职业生涯中,他共计在4个机型上取得飞行教员资质,多次完成首航、试飞、急救任务,他说“组织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

2004年,四位在境外的中国公民意外受伤,需乘机回国。南航在接到飞行任务后,当时任职B757中队教导员的李卯忠主动请缨执行任务,当地机场导航设施简陋,净空条件差,公布的资料也很简陋,对飞行技术提出了极大考验。作为教导员的李卯忠出发前给全体机组加油鼓劲,“我们一定要,也一定可以将受伤同胞带回祖国!”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他们顺利将四名伤员接回济南机场,荣立集体三等功。

除了一名功勋飞行员,李卯忠的另一个身份则是运行掌舵人——值班经理,航空公司值班经理在当日运行中担负着重要的生产运行任务,特别是在掌控全局、协调内外、快速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李卯忠凭借着炉火纯青的精湛技艺为航空公司运行保驾护航,成功指导处置各类突发特情事件,确保了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在数万次的发动机轰鸣声中,李卯忠找到了40年安全飞行的答案——“不忘初心”。不忘初心,保持热爱,始终归零,随时出发。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 尚杰 赵明昊,通讯员王杨阳)

来源:光明日报全 媒体 记者李慧 尚杰 赵明昊,通讯员王杨阳

责编:王子墨

编辑:张雪瑜 常莹 吴亚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