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社科院「新闻写作教程」历年真题分析+学习方法总结,来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流辛弃疾雕像 川社科院「新闻写作教程」历年真题分析+学习方法总结,来啦~

川社科院「新闻写作教程」历年真题分析+学习方法总结,来啦~

2023-12-01 10: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虽然2019年参考书不是这本,但仍能在此书中找到答案,故一起列出以供参考

真题是新传考研的精华,它能够让我们准确把握考试方向、找准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所以,研究真题、分析考情是必不可少的。小田心也建议大家将社科院的所有真题都进行练习,并掌握与题目相关联的知识点。

通过对「新闻写作教程」相关真题的分析,小田心有以下发现:

1.每年都涉及,分值占比很大。从2019年社科院开始招收新传硕士开始,一直到刚刚过去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与新闻写作相关的题目每一年都会出现在真题中;而且,从分值来看,分数占比很多,在2020年所占分数最高,大概在55分左右。这足以说明「新闻写作教程」是一本极其重要的书。

2.各种题型都可能考到,且具有不稳定性。在近三年的考题中,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实务题皆对「新闻写作教程」进行了考察,分别考过7个题、10个题、5个题、7个题、3个题。同时,大家还要注意到,每一年的题型和分值又会发生变化,如在2019年和2020年中334都有设有的判断题题型,在2021年的考题中没有,而是增加了论述题的分值。

3.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必考实务题。在具体的考察方向上,真题偏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大多只是要求考生写出基础概念、特点等,但有时也会考察一些细节(即一般看书会忽略的地方)。因此,书中的大大小小的知识点都要牢固掌握,可以说,如果把书上很细的点都能够抓起来就算是复习得差不多了。此外,实务题是每年都必考的题型,主要是撰写评论和改写消息两种。这两种题型,建议大家在学完基础知识以后,以专题的形式学习写作,并进行练笔和批改,写出一篇“应试型”消息和评论是不难的。也欢迎大家关注暑假小田心会在公众号推出的免费批改实务题的活动,以及「消息评论写作训练营」课程。

02 备考方法

分析了真题,明确了考点。那么,「新闻写作教程」这本书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小田心建议大家将其复习分为以下几步。

1.通读整本书。新闻写作教程内容比较详细,也有大量的案例帮助考生学习和理解,通读起来会比较容易。而通读的目的是理解,大家读完之后大体了解这本书在讲什么,能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即可,如此可以为精读做好充足准备。

2.精读此书,反复阅读理解。这一轮的目的是加深理解,为后期背诵做准备。建议大家将此书分主次进行深度理解,做到关上书能大致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每个知识点的框架和要点,亦可边读书边整理自己的笔记。

3.背诵。即利用第二轮做的笔记或购买的「重点笔记」,对重要的、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进行记忆,这里大家要注意,一定是理解性记忆,而非死记硬背。

4.反复记忆+实务专题突破。这里小田心要提醒大家,背书一定是在充分理解后进行反复地背诵,大家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强大内心,不要急于求成。此外,在完成基础知识的背诵后,即可辅以「田心·实务课程」或其他资料,开始实务写作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仅仅是下笔写,还要找人帮你批改,可以是本科老师,也可以是学长学姐,然后再对批改的作业进行总结。相信小田心,只要不断的重复写作——批改——总结,实务部分是能轻松取得高分的~

03 逻辑梳理

看参考书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知道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要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然后再形成每一部分的框架,最后形成每一个知识点的框架,如此才能逻辑清晰、层级分明,有体系的掌握整本书的知识点,也能避免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混淆。

△ 点击图片可保存或看大图

小伙伴们要注意,小田心给的框架仅供参考,如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画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就更好啦。另外,在学习每一章的时候,也可以再把每一章节的框架打开哦~背诵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框架往里面装知识点就好啦~

04 重点抓取

看完上面的内容,大家可能对《新闻写作教程》的内容有了个大致的了解,那么有小伙伴可能会问,我该如何分清这些知识的主次呢?下面小田心就告诉你~

章节的重要程度用☆表示,☆数量越多表示这一章越重要;知识点的重要程度用☆、△和□表示,☆代表非常重要,△代表一般重要,□代表了解即可。

怎样学习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

功夫在笔外(□)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新闻为何要用事实说话(△)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种受限制的写作(□)

时效性:新鲜 快速 简短(☆)

可读性:具体 生动 通俗(☆)

针对性:信息 知识 思想(☆)

新闻角度☆☆☆☆

一个关系成败的切入点(△)

寻找最佳新闻角度(☆)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新闻跳笔☆☆☆☆

何谓新闻跳笔(☆)

如何运用新闻跳笔(☆)

新闻语言☆☆☆☆

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

如何使用白描语言(△)

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

消息体裁的特点(☆)

消息体裁的优势(☆)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导语☆☆☆☆☆

导语的定义与任务(☆)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导语的大致类型(☆)

导语修辞技巧(□)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主体与结尾☆☆☆☆☆

主体重任在肩(□)

主体的结构方式(☆)

消息结尾(△)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新闻背景☆☆☆☆☆

写消息切记交待背景(☆)

精选背景材料(☆)

巧妙穿插(□)

事件性消息☆☆☆☆☆

报道事件是消息的基本使命(☆)

报道事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动态消息(☆)

简讯(△)

非事件性消息☆☆☆☆☆

非事件性消息日益受到重视(△)

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预测性消息(☆)

服务性消息(☆)

描写性消息☆☆☆☆☆

描写性消息的定义、功能(☆)

描写性消息写作的几点要求(☆)

新闻素描(△)

花絮(□)

分析性消息☆☆☆☆☆

分析性消息的特点、地位(☆)

分析性消息的写作(☆)

解释性消息(☆)

新闻述评(☆)

通讯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通讯(☆)

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

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

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通讯的主题☆☆☆☆

什么是通讯的主题(△)

通讯主题的要求(△)

通讯提炼主题的方法(△)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通讯的选材☆☆☆☆

通讯选材的特点(☆)

通讯选材的类型(△)

通讯感性素材采集的渠道(△)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通讯的结构☆☆☆☆

通讯结构的特点(☆)

结构通讯的原则(☆)

通讯结构的表现形式(☆)

通讯的开头与结尾(△)

人物通讯☆☆☆

我国人物通讯的发展轨迹(□)

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若干类型(△)

人物通讯的采写特点(△)

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报道对象的基本类型(△)

怎样写好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

工作通讯的写作(△)

风貌通讯☆☆☆

风貌通讯的分类(△)

风貌通讯的写作(△)

社会观察通讯☆☆☆☆☆

社会观察通讯的主要功能(☆)

社会观察通讯的基本类型(☆)

社会观察通讯的采写要求(☆)

专访☆☆☆☆☆

专访的文体特征(☆)

专访的文体类型(☆)

专访的写作要领(☆)

专访成功的决定性环节(☆)

新闻特写☆☆☆☆

特写的文体特征(☆)

特写的取材与分类(△)

特写的写作要领(☆)

网络新闻写作☆☆☆

不可忽视的新媒体(□)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网络新闻的种类(□)

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网络新闻写作需注意的问题(☆)

培养数字化记者(□)

以上重要程度的划分仅为以章节为单位的粗略的划分,仅供参考。

/ 祝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