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户型10平米”胶囊公寓被拆,断送谁的买房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京塔内部结构 东京“户型10平米”胶囊公寓被拆,断送谁的买房梦?

东京“户型10平米”胶囊公寓被拆,断送谁的买房梦?

2024-02-09 21: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70年代,日本东京银座。市中心的商人、白领谈完业务加完班,想到回家要通勤一两个小时,明早还要早起赶车......真是头都要秃了。

但是市中心买房又太贵了,啥家庭能在银座随便买住宅啊??

1970年代的银座|Glen.H|Flickr

如果,在银座林立的昂贵酒店之间,有一个300万日元的、不用每天预约入住、能节省上下班通勤时间、还有人帮着整理文书的小小秘密基地.......

那简直是打工人的“世外桃源”!

基于“市中心工作商务人士的第二居所”这一概念,日本建筑三杰之一——黑川纪章设计了他眼中的赛博格建筑中银胶囊塔(1972年竣工)。这座出生于经济腾飞、畅想未来时代的塔式公寓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胶囊型集体住宅”。

Tom Blachford摄中银胶囊塔

140个像洗衣机一样的胶囊舱体,以螺旋楼梯的方式错落盘旋在两个棕色混凝土塔身上。

中银胶囊塔

每个胶囊可供单人居住,内部面积约十平米。里面有可拉开变成办公桌的多用途柜子、独立卫浴、舷窗旁边的单人床、当时最先进的内嵌彩色电视、收音机、拨盘式电话等等。

胶囊内部——可以变成办公桌的柜子

此外,公寓内有秘书可在9:00-17:00为住户提供打字、文书整理等收费服务。

设计师甚至展现了这样一幅梦想图景:如果你在小房间里看腻了窗外风景,你还可以将自己的胶囊舱体移动甚至替换,每个住户都可以享受到不同方向的阳光。而主轴,理论上也能不断加高“生长”。

中银胶囊塔图

落成之初,每个胶囊作为独立单元出售。当时每个单元价格在380万日元到480万日元之间(据彭博社按当时汇率计算,为12540至15830美元)。业主购买后享有60年“借地权”(土地归管理会社“中银Group”所有)。

看起来贵,但1973年,由于地价飞涨,日本新建公寓均价已经突破1000万日元。(更别提银座了)。

到2010年,有胶囊只要300万日元。当时银座的一户住宅则需要2000-2500万日元。

故而,尽管空间狭小,地处银座的胶囊公寓一直是某种意义上的“性价比之王”。极其适合商务人士买作提供便利的第二歇脚地。据传所有胶囊在发售一个月后售空。

市场对它的认可不止于此,作为胶囊旅馆的前身,可以说黑川纪章和中银胶囊塔成就了一个风靡全球的产业。

Booking上迪拜航站楼里的胶囊旅馆

文化、建筑界对它也毫不吝啬。 中银胶囊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遗产/重要现代建筑”名单。《纽约时报》建筑评论家 Nicolai Ouroussoff 2009年谈及它:“胶囊塔不仅是华丽的建筑,和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它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化理想结晶。”

然而,现在这一“文化理想结晶”的命运是——在2022年4月12日被脚手架和塑料膜包围拆除。原本预想飞向未来的胶囊舱体,要像发霉的种子一样从母体落下,再无生长的幻梦。

Janko Luin | Flickr

想要挽救、纪念这栋大楼的人们开设“每月胶囊”活动、筹资出书、出影集......但这些都没能扭转中银胶囊塔的最后时间。

已经结束的“每月胶囊”活动

《中银胶囊风格-20人故事中没人知道的胶囊塔》

摄影纪念册《中银胶囊少女》

《中银胶囊塔:最后的记录》列出 140 粒胶囊中的 114 粒

最后,怀念大楼的人开始筹备胶囊塔的数字化,为它寻求新领域的生命力。大楼数字化筹款页面(2022年4月19日截) 为什么这座高塔被建筑设计、文化和市场高度认可?而又为什么,这个理念上的巨塔最后只能依托数字领域继续存在?

1. “新陈代谢”与黑川纪章

还是从塔的灵感来源——新城代谢派和黑川纪章说起。

1987年第九届普利兹克奖(该奖被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得主丹下健三曾在东京大学任教。他在那里影响了一批优秀的日本建筑师。

年轻时的丹下健三与刚竣工的香川县厅舍

黑川纪章就是其研究室的一员。同时,他也加入了丹下健三带领下的“新陈代谢派”。这些青年才俊见过战后日本从残垣到大厦的剧烈更新变化,深感目前的建筑设计和理念亟需迭代。

丹下健三研究室

在1960年的世界设计大会上,“新陈代谢派”向世界亮相,并发表《新陈代谢1960:新都市主义的提案》。该提案指出,为了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和人口的增长,应该把城市和建筑看作能够不断演变的有机体。

围绕提案,“新陈代谢派”创造了“海上城市”、“空间城市”、“人工土地”等天马行空的设计概念。

菊竹清训的“海上城市”

在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新陈代谢派”的先锋建筑师能将自己的构想从理念、图纸搬运到现实中。

丹下健三 静冈新闻广播中心 Tom Blachford摄

黑川纪章也不例外。而经过多个建筑实践和思考,他还在“新城代谢”的基础上发展出“共生思想”。

简言之,他的共生思想不限于建筑设计领域,概念涉及哲学、传统文化等方面。而在《新共生思想》一书中,“共生”更是包括人与自然共生、人与技术共生、抽象与象征共生、传统与先进技术共生等等。

《新共生思想》

至于为什么要提出共生思想来指导建筑和城市规划,这和黑川对未来的设想有关。

覃力曾这样概括黑川对于时代转变的观察——

“黑川纪章将20世纪的现代主义总结为‘机械原理’时代,而将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称作‘生命原理’时代......‘机械原理’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机械的二元论......而生命时代,则是多元共生的”

黑川纪章

个人的哲学思考和对时代变化的敏锐察觉,使得黑川纪章认为,提前思考未来城市和未来人类居住方式极有必要。

对于城市,黑川在过去“树形”结构基础上,提出了“根茎”结构——即许多异质体相互缠绕、互相交织。它们之间没有中心,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按此,黑川纪章规划了1967年的菱野新城建设。

黑川纪章

而中银胶囊塔,蕴含他对未来人类居住形式的探索。可以说,胶囊塔不仅仅是“新陈代谢派”的代表作,它还是黑川纪章发展共生思想的重要里程碑。

2.生长与凋零

新锐的中银胶囊塔如何建成?这一预制建筑和乐高积木一样,提前做好零件后组装。

组装中的中银胶囊塔

中间的两个核心塔负责管道和运输,最早落座。 舱体则被设计为方便单个运输的尺寸(2.67m×4.17m×2.55m),黑川纪章与运输集装箱生产厂家合作,将所有内部构件(床、橱柜、灯等)在大阪预制完毕,再通过卡车运到东京。

中银胶囊塔内部概念图

每个胶囊用四枚高张力螺栓与混凝土塔身连接,然后再通上水电。每次组装大致需要3个小时。理论上,舱体单元之间还可以依照使用需求而合并。

中银胶囊塔概念图

一样外形的舱体错落环绕,可随意变换,不分你我。如此结构,承载当时关于人城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想象。

总之,在当时这就是为不远的21世纪而生的未来建筑。按黑川纪章计划,只要每25年对胶囊进行维护和更换,中银胶囊塔最多可以使用200年。

但,总费时两年,安装胶囊仅耗一个月的的胶囊塔存在一些结构上的缺陷和当时的局限,导致原定于1997年的大规模更换无法进行,也埋下最终被拆除的暗笔。

2022年4月12日 中西祥子摄

想要拆卸更换任何一个低层胶囊,必须从塔楼的顶部拆起,直到拆完目标上方的所有胶囊。

而预计要“胶囊换血”的1997年,日本正经历着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坏账大规模暴露,多个机构破产,还叠加亚洲金融危机。

1997 年 11 月 17 日,一名市民在札幌总行前接获北海道拓殖银行倒闭报告Jiji

非常麻烦又需要大量预算的胶囊更换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无限期搁置。(也许在70年代,这些预算本不值一提)

21世纪,胶囊塔更“满头是包”。首先,两个核心的抗震是否达标已存疑。到2010年,热水供应管损坏、墙壁发霉......渐渐的,越来越多的胶囊无法使用,而能使用的胶囊,也不便取水,同时散发着一股霉味。

无法使用的胶囊舱体

材料上也有难念的经。在施工建设时,石棉还是常见的隔热材料。胶囊塔的主体结构和外板都喷涂了石棉。但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石棉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于是,愿意住在胶囊塔里的人更少了。

据2021年10月东京新闻报道,当时,胶囊塔内只有30个房间还在使用。而胶囊塔保护和再生计划的代表——前田先生介绍,更换胶囊和抗震修复的成本在20到30亿日元。

胶囊塔积重难返,只有个别胶囊能在博物馆、美术馆里活下来。

琦玉近代美术馆展出的胶囊舱体

而最重要的原因,或许在2007年就已揭示。

2007年4月,中银胶囊塔的管理协会批准拆毁,计划在原有地面上建一栋新的14层建筑。

此时,黑川纪章的索尼大厦已于前一年被一栋玻璃外墙的现代商厦取代,73岁的他还处在竞选东京市长失败的阴云中。胶囊塔拆除无疑是又一个重大打击。

为了避免拆除,他提出原定的方案——把所有的居住胶囊换掉,保留基础塔式核心。包括“日本建筑师协会”在内的四个日本主要建筑团体都支持这个方案。

曾经的胶囊之一|Noritaka Minami

但胶囊塔的管理协会依然表示对建筑抗震能力很担心,同时指出最重要的一点——在寸土寸金的银座,中银胶囊塔对土地的使用率太低了。新的建筑物将增加60%的楼层面积。

2007年10月,黑川纪章过世,他的呐喊消失。此后,胶囊塔的拆除计划因种种复杂原因搁置又重启,最终定于2022年4月12日正式拆除。关于保护和重建的,长达15年的努力也慢慢落下帷幕。

中银胶囊塔保护和再生项目

黑川纪章对于用“共生思想”改变世界,一直很有信念感。在《新共生思想》一书末尾,收录相关著述、演讲、电视节目的表格细细密密,长达11页。

许是这种使命和信念的驱使,他决定从政。但最后,从政失败,他的胶囊塔也没能跟上经济的发展,被银座攀升的地价“新陈代谢”掉了。

3.五十年间:胶囊里的人们

2010年,前田先生看到了“售卖胶囊舱300万”的广告(当时,银座需要用2000-2500万日元才能购买新的一室住宅)。尽管它在两三年后可能会被拆掉,前田先生还是决定买下。前田在后来成为该建筑保护和再生项目的代表。

但是这样的人不多。

因为变化的有结构、有材料、有地价,还有人的需求。

中银胶囊塔可以作为第二套房、单人住宅和办公室存在。但是,一开始精准针对市中心打工人的它,在日渐变化和丰富的需求中显得尴尬无比。

考虑到70年代有钱缺时间的商务人士可以在银座的高档餐厅或是居酒屋吃饭,中银胶囊塔的公共区域和胶囊内部都没有设计做饭和用餐的区域。

《搬出前一周。中银胶囊塔楼,最后的“厨房”》

同时,对于人们未来的居住需求,黑川纪章想得.......有些前卫。

“第四条,胶囊旨在树立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家庭形象。以夫妻为中心的住房单元将坍塌,夫妻与父母子女等家庭关系将表现为个体单元空间的对接状态。”——1969 年《胶囊宣言》黑川纪章

被用作个人工作室的胶囊

当赚快钱的涨潮期过去,新的居住模式还未普遍出现。产生于特定时期,又没条件灵活合并和改装的胶囊让住户愈发感觉逼仄和不便。

中银胶囊塔 A806 II 住户,2013年Noritaka Minami

21世纪,胶囊塔的居住氛围和最初的商务精英+“胶囊女士”(塔楼内的付费文书秘书)可说完全不同。

这里成为了个人爱好小工作室(如果不考虑致癌性,也挺适合当直播间的)。

在胶囊里打碟的一位动漫歌曲DJ Cospla Koe

成了青旅一样的同好聚集地。

下图,就是大家不能生火、没有厨房又想开party......只好在擅长做饭的F(住户化名)家里用脸盆取来水,然后用电热板一起做饭用餐的“温馨场景”。

《搬出前一周。中银胶囊塔楼,最后的“厨房”》

成了偶有明星演员“打卡”的网红取景地,被称为“复古未来主义梦想空间”。

配音演员上坂堇表示,从未用过拨盘式电话

然而,如前田先生介绍,小小的房间冬天很冷(三个外墙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夏天又极度闷热。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复古未来主义”的小窝里,创造属于自己私密感和舒适感。

大部分业主,愿意选择告别。

4.胶囊的未来

然而,黑川纪章和他的胶囊,并没有彻底从市场上消失。

1979年2月1日,黑川纪章设计的“胶囊旅馆大阪”在大阪梅田开业。

胶囊旅馆

在比胶囊塔公寓更小的空间里(2m×1m×1.25m),电视、双波段收音机、无声换气扇、漫画杂志......一应俱全。和以前一样,“胶囊”尽力把小而美的周到做到极致。

来到这里的人,可能是疲惫的背包客,受加班文化折磨的年轻人,也可能是其他人。总之,目标客户似乎比中银胶囊塔多。

氢商业也有体验——

牺牲了隔音

胶囊旅馆已经作为一个行业建筑,出现在迪拜等地的机场。

而与黑川纪章在“胶囊”/“舱体”上有共鸣感的人,仍然存在。

德国城市乌尔姆的一个六人设计团队发现,许多人因为不想和狗分开或者害怕暴力而不愿意待在专门的收容所。为了帮助这些人,他们于2021年1月8日推出许多防风防水的未来式睡眠舱,并将这些未来感舱体命名为“乌尔姆巢”。

德国为露宿者打造的“胶囊旅馆”——“乌尔姆巢”

北京也有一位“胶囊公寓之父”。

高级工程师黄日新老人在看到唐家岭“蚁族”的故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通过对日本的胶囊旅馆进行系统研究,2010年时,78岁的黄日新在北京六郎庄自费修建了8间“胶囊公寓”,当时的租金为200元到250元/月。

黄日新老人

他表示,自己想为经济困难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暂时安身立命的场所。

不过,黑川纪章也为他开创的胶囊系列而颇受争议。

有很多人认为,黑川纪章是“鸽子笼”发明者,把人关进了笼子里。似乎有体面的人,哪怕是短时间,也不应该住在小小的“笼子”里。

但不看见不代表没有。在黑川纪章之前,迎接东京银座市中心加班打工人的,是超长的回家路程和可能更昂贵的酒店。而预算不足的旅行者,面临的是长途旅行后疲惫睡下的火车站候车厅。

胶囊内部

想象无比美好——在长期住所之外,每个人还可以用低于普通房子和酒店的价格,拥有一个秘密基地、“第二居所”。大家都住在一样大的格子里,看厌了窗外风景便把格子换一换,美好共生。

或许,中银胶囊塔的未来还没有来。预制建筑的普及、人们的新型居住模式......这些也还没有来。

黑川纪章不是同时期最优秀的建筑师。但在“未来舱体”降落工地的2022年4月,或许有不少人,会想起他改变世界的努力和尝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