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名宿张国伟 传奇因何而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女子长跑5000米10000米名将排名现役 田径名宿张国伟 传奇因何而强?

田径名宿张国伟 传奇因何而强?

2024-06-18 19: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2月05日,2021年澳门国际马拉松顺利落幕。最终,代表中国国家田径队出战的两位云南名将杨绍辉、张德顺分别以2小时13分04秒,2小时29分09秒的成绩夺得男女全程冠军。

  这也是继2020澳门马拉松两位云南选手董国建、张德顺包揽男女冠军后,云南选手再次为中国队包揽澳门马拉松男女冠军,这也显示出云南马拉松的深厚底蕴。

  近年来,董国建、杨绍辉、张德顺等云南马拉松运动员能够屡次在大赛创造历史性突破,除了运动员自身努力外,最重要的是他们身后有一位重量级伯乐,他就是屡次创造中国男子中长跑历史突破的我国著名中长跑运动员云南中长跑名宿张国伟指导。

  众所周知,世界三大赛代表着世界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赛事,成绩含金量也是最高的。所谓的世界三大赛指的是“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运动员只有在世界三大赛上拿到冠军,才是真正意义的世界冠军。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决赛,云南名将杨绍辉以2小时14分58秒的成绩夺得第19名,创造中国男子马拉松奥运会最佳成绩和最佳名次。而中国男子中长跑田径世锦赛、世界杯最佳名次是杨绍辉的恩师中国中长跑名宿张国伟指导在80年代创造的。

  1985年世界杯田径赛男子10000米决赛,云南名将张国伟以30分26秒58的成绩夺得第八名,这是中国男子中长跑首次进入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前八名。

  1987年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00米决赛,云南名将张国伟以28分30秒00的成绩夺得第14名,这不仅是中国男子10000米境外最好成绩,也是中国男子中长跑在田径世锦赛上的最好名次。

  随着杨绍辉在2020东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中国男子中长跑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历史最好名次全部来自于云南中长跑队,而且全部与张国伟指导有关。

  张国伟到底强在哪里?

  张国伟,1959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金墩乡积德村,中长跑国际级运动健将,中国男子中长跑运动员标志性人物。

  张国伟指导是中国第一个夺得亚运会金牌的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生涯不仅多次夺得男子5000米、10000米亚洲冠军,还多次打破男子30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全国纪录。

  张国伟指导还是中国全运会史上首位包揽5000米、10000米、马拉松三枚金牌的男子中长跑运动员。

  大赛发挥稳定性强

  3000米:7分56秒19(创造于1987年),布拉格

  5000米:13分31秒01(创造于1986年),伦敦

  10000米:28分24秒85(创造于1986年),神户

  马拉松:2小时12分03秒(创造于1989年),伦敦

  与中国男子长跑运动员遇到世界大赛发挥欠佳相比,张国伟指导的各项PB全部都是在境外举行的国际比赛中创造的,成绩非常有说服力。而且,在80年代训练条件和运动装备都比较落后的年代,张国伟指导跑出3000米(7分56秒19)、5000米(13分31秒01)、10000米(28分24秒85)的成绩,如今国内也很难有人抗衡。

  国际大赛发挥稳定性强,不仅说明张国伟指导具备较强的专项能力,也能看出张国伟指导永不服输的比赛作风,这些都值得年轻一代的中长跑运动员学习。

  综合运动能力强

  作为中国男子中长跑最具代表性的运动员,张国伟指导出道时的主项是场地赛项目:3000米、5000米、10000米。他也是中国第一个3000米突破8分大关(7分56秒19,依然是男子3000米全国纪录)、5000米突破14分大关和10000米突破29分大关的人。

  张国伟指导也是中国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唯一一位拿到5000米、10000米亚洲冠军的人。运动生涯后期,张国伟指导开始尝试马拉松项目,并在1989年伦敦马拉松跑出2小时12分03秒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得男子组10名。

  我们都知道,中长跑运动员要想达到顶级水平,绝对速度、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等能力都要具备,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以长促短、以短促长”训练模式,从而实现不同的训练理念在相互促进中产生较好的训练效果。

  张国伟指导能够在3000米~马拉松等多个项目上有所建树。除了具有一定的运动天赋以外,更多的是在不同的训练阶段都能贯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训练理念,能够抓住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重点。比如:3000米考验的是运动员高速奔跑下机体的耐乳酸能力,5000米、10000米更多的是考验运动员长距离奔跑下的速度耐力。

  执教思路前瞻性强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张国伟指导在比赛中不幸跟腱断裂,只能被迫进行手术治疗。在将近三年多的时间里,张国伟指导的跟腱一直未能康复,不得不遗憾地选择退役。

  1993年,张国伟指导开始担任云南省中长跑队教练,从此将心血倾注于培育新一代中国中长跑运动员。在长达28年的执教生涯中,张国伟指导为国家培养出:朱荣华、李有才、邓海洋、董国建、杨定宏、杨绍辉、粟国雄、张德顺等一大批优秀马拉松运动员。

  从2004雅典奥运会开始,张国伟指导执教的弟子已经连续五届奥运会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

  2004雅典奥运会:朱荣华; 2008北京奥运会: 邓海洋; 2012伦敦奥运会: 董国建; 2016里约奥运会: 董国建; 2020东京奥运会: 董国建、杨绍辉、张德顺。

  张国伟指导执教的云南中长跑队之所以长期保持国内顶尖水平,得益于张国伟指导的执教理念前瞻性比较强。张国伟指导在培养运动员时,不会采用一套固定的训练理念来培养所有队员,而是会根据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和发展空间,采取不同思路的培养模式和训练手段。

  例如:对于先天绝对速度一般(发展空间要低于先天速度好的运动员)的杨绍辉、朱荣华、李有才等人的培养上,张国伟指导的定位很明确:主攻马拉松项目。

  对于这部分运动员,初期训练阶段长距离有氧耐力训练和混氧训练会抓得更加牢固,运动负荷也要大于场地赛项目运动员,通过大运动负荷来提升专项能力,从而弥补速度上的缺陷,是速度一般的运动员赢得比赛的唯一途径。

  杨绍辉的10000米最好成绩仅为29分34秒11。 但是全程马拉松可以跑到2小时08分56秒,两个项目不成正比的成绩对比,不仅说明马拉 松训练理念和场地赛项目有所不同,也能看出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产生更加有效的训练效果。

  而对于具备一定速度能力的董国建、杨定宏、张德顺、邓海洋、粟国雄等人培养上,张国伟指导的定位也是很清晰:场地赛项目(兼马拉松项目)。与马拉松训练更注重大运动负荷训练模式相比,场地赛项目的训练强调的是运动员全面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耐力训练、还要注重速度训练。

  从运动训练负荷需求和大强度训练带给机体的生理反应看,场地赛项目的训练负荷要低于马拉松项目,但是训练强度要远远高于马拉松项目,这就促进了场地赛项目的运动员在5000米、10000米能力上要远远强于马拉松项目的运动员。

  因 此,场地赛项目的运动员有了较高的5000米、10000米能力,转战马拉松赛场更容易跑出好成绩。

  放眼世界中长跑,基普乔格、贝克勒等名将都是很好的场地赛转战马拉松赛场的成功案例。而现役中国男子马拉松第一人34岁的云南名将董国建也是如此。

  董国建的各项目PB:5000米(13分43秒47),排在中国男子5000米历史第18位;10000米(28分17秒60),排在中国男子10000米历史第5位;半程马拉松(1小时02分51秒),该项目全国纪录;全程马拉松(2小时08分28秒),排在中国男子马拉松历史第2位。

  超强的速度耐力(5000米、10000米)能力,让董国建即便到了运动生涯末期,依然可以在2019年柏林马拉松跑出2小时08分28秒的中国男子马拉松境外最好成绩。

  回顾张国伟指导三十多年的执教生涯,张指导能够将自己丰富的运动训练经历和宝贵的国际大赛经验延伸到自己的执教训练理念中,能针对不同队员的身心特点和运动类型,采取不同的培养思路,并且均在国际大赛取得历史性突破,这种孜孜不倦的专研精神非常值得新一代中国中长跑教练员学习。

  同时,我们也更期待云南中长跑队在张国伟指导的带领下继续创造传奇。

  (98跑)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