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史演义第005回,新总督经略全岛,大决战倾尽余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不列颠岛南北长度 不列颠史演义第005回,新总督经略全岛,大决战倾尽余力

不列颠史演义第005回,新总督经略全岛,大决战倾尽余力

2024-04-20 00: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005回,新总督经略全岛,大决战倾尽余力

    话说公元七十八年,阿古利可拉还没有上任,就惹上了棘手的事情。于是力排众议,决定立马处理这件事。他聚集了一支官军和一小部分辅军,乘着奥多维塞人还不敢下山的时候,率领着军队向山地进发。他身先士卒,以激起其他将士效法他的勇敢精神,来对抗这一共同的大敌。奥多维塞人几乎全部被剿灭了。

    阿古利可拉深知,在一次战役成功以后,必须继续进兵以保持军威,并凭借头一阵的胜利,使敌人望风生畏。因此,他筹划起向西北方的莫那岛再进兵一事。前面说过,保利努斯曾经攻打过该岛,后来因为全不列颠发生叛变而回师了。这时候,由于阿古利可拉的计划尚未成熟,没有来得及准备兵船。然而,以主将的智谋和坚决,终于把军队渡过去了。他从辅军中挑选一些本地的士兵,让他们卸下行装,泅水渡海到岛上去。这些不列颠士兵,都熟悉当地的渡口,并且很擅长游泳,他们在泅水的时候,不仅自己运动自如,同时还能照顾他们的兵器和马匹。而敌人正在观望着海上的兵船,猛地受到这样出其不意的袭击,无不惊骇不已,他们料想像这样的军队,必定会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因此只好献岛归降了。经过保利努斯和阿古利可拉对岛的征服,此后德鲁伊教,基本上就绝灭了。

    阿古利可拉从此威名大振,别人初到任时,都把时间消耗在一些空排场和应酬上面,但他却着手于艰难而危险的工作。而且他并不因功勋而自傲,也不认为镇服一个藩属就是打了胜仗,甚至不在他的捷报上夸耀自己的功绩。然而这样反而使他的声名更盛,人们赞叹他的这种风度,认为他的抱负和前程是不可限量的。

    鉴于前几任总督的疏忽或残暴,让太平日子也和战乱一样可怕,阿古利可拉在到任的头一年,就渐渐实施起他的新政了。他选拔将吏时唯才是任,不为私恩所动。治理家政也很严谨,从不通过仆人和奴隶传达公事。他明察秋毫,但并不事事亲力亲为。他宽恕人的过失,但重大错误必严厉处分。职务尽量分给稳当的人,为了防止有人犯错误,到时候不得不处罚他们。他用平摊的办法减轻人民的贡赋,同时废除了一切巧取豪夺的手段,比如谷仓屯积,哄抬谷价的,还改善一些不合理的纳租地点设置。这样人民总算觉得稍微方便了。

    在任第二年夏季,他调集军马,亲临行阵,褒奖其中军纪严明的部队,严格约束那些涣散懒惰的士兵。他亲自选择安营扎寨的处所,巡视各个河口和森林。经常突然出兵袭击敌人,使敌人的地区荒芜,疲于奔命,然后又宽和地诱劝他们归顺。因此,这时候有许多新的国家都来纳质归降,不再与罗马为敌了。

    阿古利可拉规划在这些地区建立了许多坞堡,驻扎兵马。这些新获得的不列颠地区,不受攻击就归顺了罗马,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冬天到了,阿古利可拉为了让人们安分守纪,设立鼓励政策,把一些分散又野蛮好战的人召集起来,让他们修建庙宇、公共场所或住宅等。勤劳者有奖,游手好闲的受到斥责,这样居民都自动竞相响应他的工事了。他又使酋长的儿子们接受罗马式的教育,这些人居然也能如罗马人,口若悬河地说起拉丁语了。并且他们也都以穿罗马人衣裳为荣,穿拖袈的风气大为流行。他们也渐渐沉醉于花厅、浴池和风雅的宴会当中,被人奴役而不自知。他们却愚蠢地称这些东西为"文化"。

    公元八十年,阿古利可拉又开始进攻新的土著部落,兵分两路直打到了塔淖斯河口为止,军锋所向,敌人毫无还手之力,遍地都成了废墟。塔淖斯河口具体在哪里,没法考证了,总之是在布立根的北方又推进了一步。这一次攻击,使敌人大为惊惧。以致当罗马军受到风暴侵袭的时候,凯尔特人也不敢袭击,还让罗马人有空余时间用来修筑坞堡。久经战事的将士们都说,阿古利可拉极其善于选择适宜的地势,他所建的坞堡没有一个被敌人攻陷过,也没有一个因为败北或逃亡而被放弃过。这些坞堡中,都储有一年的粮草,因此可以对付长期被围的局面。到了冬季,边境没有警报之声,每一坞的戍军都能够自保,而且还可以出兵袭击敌人。那些受挫的敌人,每每惯于在冬季获取胜利,以补偿夏天的损失,而现在他们发现,无论冬夏,他们都同样常被击败。

    第二年夏季,阿古利可拉巩固了已经征服的地方。在布立根往北方走,东部海岸比较直,往北走一段路程,突然有个海湾,深深地向西切入陆地,这里叫波多特里亚海口。它的西边,有一个海湾与之相对,也深深向东切入陆地之中,这里是克洛塔海口。从克洛塔海口向西南行,然后转向东,就进入了布立根西边的海湾,这是一个南北向的海湾,呈长条形。向东进入海湾,再向南沿布立根西岸边一直走,就到了不列颠的西部山区北边了。布立根西边的海湾,其南北长度,和不列颠的西部山区南北沿伸长度,看上去是差不多长的。波多特里亚和克洛塔东西相对,两个海湾把陆地的一大半都切开了,阿古利可拉就在这个地峡建筑了一列坞堡,用来防守。这条防线以南的地方,都已经全部被征服了。所以这列坞堡就像扼住了北方喀利多尼亚的咽喉,敌人仿佛都被赶到了另一个岛上了。

    公元八十二年,阿古利可拉亲自乘一只兵船,领兵渡过克洛塔海口,打了几场仗,都获得了胜利,又征服了一些前所未知的部落。他于是派一支军队,驻扎在不列颠面临爱尔兰的一些地方。离爱尔兰最近的地方,位于布立根地区西北的一个半岛,它在克洛塔和布立根西边海湾之间,半岛尖端向西南伸出。驻军的目的不在防守,而在于进取。因为爱尔兰位于不列颠和西班牙之间,对于控制高卢西方和北方的海域,甚为有利。爱尔兰可以作为帝国各个地方联系的桥梁,因而使它们能互相声援。爱尔兰比不列颠小一些,但比其他岛屿都要大。它的土地、气候、民俗,大多也都与不列颠相似。因为长期通商,对于爱尔兰的港口、通道等等,罗马人也大多熟悉。这个岛上有一些小国,曾有国王因为内乱出奔,阿古利可拉收留了他们。表面上盛情款待,实际上算是扣留软禁,以备将来能用得上他们。阿古利可拉曾经说:"不需要太多军队,只要一个军团加一些辅军,爱尔兰就可以征服。占有爱尔兰对治理不列颠很有利。因为四方八方都是罗马的军队时,不列颠的不法分子就大槪不会再作乱了。"

    次年夏天,阿古利可拉把经略范围扩展到波多特里亚以外地区。为防止远方的部落骚乱,或者阻挠进军,他首次把一队兵船编入大军之列,让他们沿着海岸搜索。于是像这样水路并进,军容非常动人。步军、水军、马军待在一起,竞相自夸起来:这个谈高山密林,那个谈怒海惊涛,这个说陆上追奔逐北,那个说海上乘风破浪,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样子。又从俘虏口中得知,凯尔特人见到大军很是惊惧,无不担心自己的逃生之路。因此喀利多尼亚的部落立即武装了起来,准备了雄厚的军力,并且造谣言加倍夸大自己的声势。

    一时,凯尔特人突然向罗马坞堡进攻,幕僚们都劝说阿古利可拉暂时避开敌人的锋鋩,先撤退到波多特里亚以南,再图后策。阿古利可拉听说敌人分成多路进攻,为防止罗马军全被包围,于是下令分三路迎敌。凯尔特人听到罗马人分兵的消息,立刻改变计划,集中全军之力,在夜间围攻罗马军最弱的第九军团。他们砍倒了哨兵,杀进寨来,两军便在寨里交战。

    而这时阿古利可拉已经从探子口中知道敌人进兵的消息,他跟随敌人的踪迹赶来,命令马步军中的健卒,从敌军背后抄袭,全军沿阵吶喊助威。到了天色渐晓,在晨曦中飘动着阿古利可拉的军旗,不列颠人发觉自己腹背受敌,不胜惊惶。而罗马军队精神倍长,他们不再以安全为虑,奋勇作战,在寨门的狭道里展开激战,外面的罗马军队也猛烈扑击,支援着友军,终于把敌军杀得纷纷溃窜,躲入森林和沼泽。

    不列颠人这次的战败,并没有气馁,他们把年青人都武装起来,把妻室儿女迁到安全的地方去,聚集了各个部落,宰杀牺牲,立约结盟,准备着下次和罗马人的战斗。

    公元八十四年,阿古利可拉在任第七年了。先是在七十八年皇帝韦斯帕先病逝,长子提图斯继位。他在八十一年于庞贝城因火山爆发罹难,又由其弟多米先继任为皇帝。现在已经是多米先在位的第四年了。这年阿古利可拉的一个一岁的儿子夭折了,他伤痛不已,于是借军务以忘怀自己的悲痛。他派遣一支兵船向敌境各处袭击,使敌人处处提防而不知罗马军的意向何在。然后,他率领大军,并挑选一些勇敢善战的不列颠士兵随军前往,他们久经考验,忠实可靠。大军轻装前进,向敌人占据的格劳庇乌山进发。

    话说这格劳庇乌山,就在喀利多尼亚中部,东西向延伸开来。这时的不列颠人,丝毫没有被上次的失利所吓住,到了不力图复仇就要被奴役的时候,他们终于明白了,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抵御共同的危难。所以他们各部之间,彼此互派使节,订立盟约,把全族的兵力集中起来应战。这时候,其军力已经有三万多人,国内的少年人和一些老当益壮的人们还源源不断地赶来,曾立过战功的人都佩戴着自己的奖章。

    他们的首领中,有一个最勇敢又出身最高贵的人,名叫卡尔加库斯,他向四面云集而来的大军作了一场演说,他说这里已经是最后一块自由的土地,不列颠人已经没有退路了,因此现在不管是想建功立名,还是贪生苟活,战争都成了唯一的出路。贪婪的罗马人,到处抢劫财产,奴役人民。如果这片土地上有原野、矿山或海港,大家还能在那里做工而保留残生,但这里甚么也没有。如果大家被俘掳,必定会成为最不值钱的奴隶,远远卖到其他地方,不知所终。而罗马人并不真正作战勇敢,只是不列颠人的内鬨,才造成了他们之前的胜利。罗马军队是由各个种族的人拼凑出来的,他们由于心存恐惧,才服从罗马的指挥,而罗马人只有胜利才能维持现有的状态。而现在不列颠人都团结一心,罗马人必定会被击败,那时被协从的不列颠人必定会知道他们应该为谁而战,那些日耳曼人也会抛弃他们而逃跑。"在这一面,你们有一位将军和一支军队;在那一面,有着贡税、矿山的苦工和种种受奴役的痛苦。你们究竟是打算长期忍受苦难呢,还是想立刻向他们报仇呢?这就要在这个战场来决定了。当你们投入战斗的时候,想一想你们的祖先和你们的后代子孙吧!"听了这篇演说以后,不列颠人都奋发激动起来,他们唱着、高叫着并吶喊着。接着他们就都聚拢来,闪动着兵器,最勇敢的人排列在最前面。

    阿古利可拉巡视着罗马人的阵地,他考虑到,士兵们虽然斗志很高,跃跃欲试,但似乎还应当给以鼓励,因此他向将士们说,他对这几年以来的作战毫无遗憾,大家已经胜过了从前的驻军,他自己也胜过了之前的总督。如今罗马已经发现了整个不列颠岛,也征服了整个不列颠。最勇敢的不列颠人,之前早就被大家摧毁了,现在对面都是一些最不中用的逃兵,卑怯无用的懦夫。之所以大家到最后才遇到他们,不是他们能守住他们的乡土,而只是因为他们被大家追得走投无路了,打算聚集在这里孤注一掷。大家可以在这里立下辉煌的功勋,以光荣地圆满结束五十年的辛劳。阿古利可拉的话还没有说完,将士们的情绪已经非常激动,等他说完,全军报之以热烈无比的欢呼。

    这时两阵摆开,不列颠人屯在高地以借助居高临下之势,前锋在平地上列阵,而其余军队在山坡上由上而下形成一个弧形,两翼排列着车兵和骑兵。阿古利可拉则以辅军步兵八千人为中军,马军三千形成两翼,官军步兵则在其后列成长阵,这样罗马人就能尽量不参战而少流血。又见不列颠人多势众,恐怕己方前锋和两翼同时受敌,就命令八千中军展开来伸入两翼,阵式拉长也变薄了。这时有些军官劝他把官军调上来加强阵势,但他神志自若,不以为意,并且亲自下马,把坐骑送走,自己徒步站在军旗之下。

    战争开始时是远距离交战,罗马军向敌人射出箭石,不列颠人非常镇定,一面熟练地使用长剑和小盾,拨开或挡住箭石,一面向罗马军投掷出密集的标枪。阿古利可拉见两军相持不下,就催促两个巴塔维人和佟古累人的步兵团,冲上前去短兵交战,以决胜负。不列颠人的披着轻甲,使用着笨重的兵器,连剑都是不锋利的,不宜于在平地和敌人短兵作战,于是渐渐感到窘迫不便。巴塔维人逼近敌军以后,用盾牌猛击,打伤他们的头面,将平地上的敌军击退,把阵线向山上推进。这时候,其他辅军步兵立刻一涌而上,争先恐后地砍杀自己附近的敌人。大军迅速向前追击,匆忙中留下了许多半死半活甚至全未受伤的敌人。

    不列颠人的车兵这时已经溃退,于是将骑兵也投入战场,夹杂到步兵中来交战。虽然起先他们使罗马军略感惊惶,但罗马军的行阵很坚密,崎岖不平的地势又令骑兵丧失了机动性,于是很快也被阻挡住了。这场战争中简直看不出是骑兵的交战,因为人马都随着混乱而转动,许多战车无人驾御,许多马匹无人骑坐,惊惶狼狈地四处乱窜,甚至劈面撞进阵来。

    许多不列颠人原先还没有参加战斗,占据在山头,因为看见敌军人数不多,还不以为意,先观望一阵再确定进止。直到这时候看见己方不利,才开始逐渐冲下山来,向乘胜追击的罗马军两翼包抄过来。于是罗马军停下来阻击,形势开始倒转了。

    要知道阿古利可拉如何应对,请看下回。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