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上海高考数学很难”?考生怎么说?专家评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下午高考数学难不难 冲上热搜!“上海高考数学很难”?考生怎么说?专家评析→

冲上热搜!“上海高考数学很难”?考生怎么说?专家评析→

2024-04-24 01: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昨天,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拉开帷幕,考生们带着自信和憧憬走进考场,迎接这场为梦想而战的青春大考。

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本市共设19个考区、110个考点、2100余个考场,约5.4万名考生参加考试。

南洋中学考点前,送考老师为考生送上鼓励和祝福,考生带着美好祝愿走进考场。浦东新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在建平中学考点外维持交通秩序。

今天是高考第二天

昨天上午语文,下午数学

“高考作文引坊间热议”

“数学难哭考生”

往往成为每年高考首日

经常出现的高频词

6月7日傍晚

数学考试结束不久

#上海高考数学 很难#的词条

就冲上了微博热搜

有考生发帖表示:

“最后一题啥都写不出来”

“21题连第一问都只能瞎证一通”

但在热搜词条中也有网友表示

出考场时很多人都觉得并不难

△数学考完,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

那么今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

难易程度到底如何?

考试结束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评析。专家一致认为,试卷以高中数学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为载体,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考查,试卷结构稳定,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坚持课程改革方向 凸显学科育人价值

——专家点评2023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

一、结构保持稳定,注重基础考查

试卷结构稳定,题型题量与往年保持一致,注重落实“双新”理念,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考试内容覆盖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等主题。全卷有适量的基础题,部分试题源于课本例题、习题,如填空题中的解不等式、数列求和等,对中学数学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遵循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

试卷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聚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引导考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如填空题中的二项式定理,需要考生理解二项展开式,并能联系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决问题;选择题中的三角问题,探讨正弦函数在两个关联区间上最小值的情况,考生可以借助图像进行分析,对选项进行判断;解答题中的立体几何,证明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考生可运用综合法进行推理,也可借助向量工具进行证明。

三、紧密联系生活,立足实际应用

试卷结合新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注重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发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关注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建设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试题的设计有真实的数据,也有合情的假设。题材涉及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等,体现数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如以某地区的GDP数据考查对统计中的相关概念的理解;以公园的坡道修建考查阅读理解、根据假设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模型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数据为研究对象,考查对相关统计概念的理解和解读统计图表的数据分析素养;以汽车企业策划抽奖活动考查对有关概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等。

四、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创新思维

试卷以问题为抓手,创新设问方式,搭建思维平台,引导考生思考,在思维过程中领悟数学方法,自主选择方法和策略去解决问题。如填空题中的立体几何,通过正四棱锥的“摆放”,考查正四棱锥的性质与考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从局部到整体,想象出满足特定条件的几何体的可能情形;选择题中的解析几何,给出了某性质的新概念,引导考生理解新定义,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两种圆锥曲线是否具备该性质作出判断;解答题中的数列与导数新内容相融合,以层层递进的设问方式探究相关性质,引导考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推理与论证过程,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素养。

数学题目反映上海一贯风格

在上海市向明中学考点,记者注意到第一个走出考场的是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的陆同学。“数学难吗?”门外等候的家长们异口同声地问,“还好呀,我觉得不难。”陆同学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考生走出考场,交谈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同样来自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的王同学向家长报喜:“比起上午的语文,感觉数学不那么容易,不过我都做出来了。”

△临近五点,徐汇中学考点外聚满了迎接考生的家长

记者咨询了几位送考的数学老师,从他们反馈的情况看,上海高考数学的题目还是能反映上海一贯风格的,即依据课程标准,尊重教材,整体稳定平和。

也有考生表示,“上海高考数学很难”上热搜有点出乎意料。还有考生调侃:“一边说着数学难,一边出分时一堆140以上的高分,甚至满分也遍地走。”

历经风雨,笑对艳阳,一路走来,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心中大都多了一份淡定与坚强。记者在多个考点采访时发现,候考的学生中,低头看书的少了,互相聊天祝福的多了;考生眉头紧锁的少了,舒展的笑容多了。

家长“雇”ChatGPT送祝福

昨天一早,复旦实验中学高三考生信心满满,依序走进考场。考场外,高三年级组的老师们身着“金榜题名”的上衣,手执“旗开得胜”的小旗子,与考生逐一握手、拥抱、击掌。“愿你们合上笔盖的那一刻,有战士收刀入鞘的骄傲。愿你们此行,终偿所愿!”一位送考教师情真意切地说。

“卷帙浩渺志勃勃,笔耕不辍梦滔滔。金榜题名犹在眼,才子佳人终非嘲。祝你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前程似锦。”在南洋中学考点前,位育中学高三学生家长陈女士手捧向日葵来为考生加油。她告诉记者,为了给孩子加油、鼓劲,她特地“雇”ChatGPT送祝福。“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祝愿考生们能在高考中考取心仪的学校。”

前来送考的家长陈先生穿着一件自己设计、定制的红色T恤。陈先生说,孩子学习很自律,高中三年几乎没让家里人操心。高考前,他特地设计了“鱼跃龙门”图案并印在T恤上,用这种特别的方式给孩子加油打气。“高考是人生的里程碑,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更要为他们减压,祝福他们能笑傲考场。”陈先生说。

“爱心补给包”护航考生

早晨7点刚过,向明中学考点附近的长乐路上,已停满了送考车辆。由于今年高考全面采用“智能安检门+手持金属探测仪”模式进行入场安检,向明中学考点早在7点半就打开了大门,让考生依次排队入校进行安检,并在完成安检后就进入教室候考,大大减少了学生在校外的等候时间。

今年,向明中学考点的考生来自卢湾高级中学和五爱高级中学。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袭红衣的卢湾高级中学送考团队中不仅有校领导、各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还有好几位全员导师。有些导师尽管早已没了高三的授课任务,但她们依旧带着期许,早早赶到考点前,为自己的学生加油打气。

五爱高级中学的高三班主任陆健,十年前正是从这所中学毕业,踏上了高考考场,顺利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并最终成了一名老师。此次踏入高考考场的,就有陆健所带的第二届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在他看来,当老师不仅是一份工作,更藏着一份情怀。当初,因为难忘高中老师的恩情,陆健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师范专业,并最终回到母校任教。“目送一个个学生进考场的时候,我不断提醒他们,要用平常心对待,不要把高考看得太重,不管你们发挥得如何,老师都会在考场外默默为你们加油,等待你们的好消息。”陆健说。

为了给考生加油鼓劲,昨天一早,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的送考家长,和已经被录取的高三学生们共同组成了“加油团”,他们手持暖心加油卡为高考学子加油鼓劲。记者看到,送考队伍还特别定制了“爱心补给包”,内含一次性雨衣、透明文具袋、考试文具、矿泉水、口罩和避暑用品等,用心守护每一位考生。

高考还在进行中~

同学们继续加油!

文汇报(id:wenhuidaily)综合文汇、东方网、澎湃新闻、上海国子监发布等

编辑|王秋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