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这座有百年历史的绞圈房子,修缮如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闵行特色建筑 闵行这座有百年历史的绞圈房子,修缮如旧

闵行这座有百年历史的绞圈房子,修缮如旧

2023-06-14 16: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上观新闻

今天是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文博圈内的重要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将使文物受到更多关注。近日,闵行区有一处不可移动文物完成了修缮,准备肩负起全新的使命。它就是浦锦街道庞家南荫堂住宅。

庞家南荫堂住宅拥有四合院式的布局。它始建于清末,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2016年9月,庞家南荫堂住宅公布为闵行区文物保护点。

庞氏家族的生活空间——庞家圈

明末,来自外省的庞姓三兄弟在黄浦江畔落脚,以收旧货、换糖谋生,后造屋娶妻定居。逐渐形成庞信隆、庞家圈、庞家宅3个村宅,统称为“庞兴隆”,按位置称为南庞、中庞和北庞(即今浦东新区三林镇临江村、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一带)。庞家南荫堂住宅与三林镇的临江村的庞家宅是同一个家族。(三林镇的庞家宅原名康庞宅,原来是三林乡市的最大者,后来庞姓事业超过康姓,遂改称为庞家宅)庞家南荫堂住宅的建造者据说是庞氏十世祖庞允恭(字云槎)。

庞氏子孙绵延至今有二十四代,成为当地望族,出名的后裔有庞松舟(南京国民政府主计处主计长)。村民世代务农,种植稻麦、棉花、油菜、蔬菜。如今的庞姓后人生活在以庞家宅为中心的周边农村,在芦胜村八组有庞家诵德堂住宅。

庞家南荫堂住宅是本地体量较大的绞圈房子,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正屋面阔七开间。占地面积904.3平方米,建筑面积574.7平方米,有房屋22间。

绞圈形制

说起绞圈房子,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陌生。它是上海古建筑中一种苏南地区的极具特色传统民居建筑。可以用“埭”形容其中的一排房子,一般为砖木结构,榫卯衔接,四面有房。庞家南荫堂住宅为两埭。可以说,四合院是北方民居住宅的代表,那绞圈房子是南方民居住宅的代表。

绞圈房子(照片来源:网络)

庞家南荫堂住宅前后进深6界(即屋架前后两根檩条的水平距离),穿斗式梁架,歇山顶,青瓦屋面。庞家南荫堂住宅墙门间有15豁椽子(即按一定间隔竖向放在梁木之间、并承载屋面荷载[瓦板、瓦片]、规格相同的长木条,其断面一般为半圆形状)客堂为21豁椽子。第二进与东西厢房交界处屋面有哺鸡脊,后埭屋面为滚筒脊。

庞家南荫堂住宅的哺鸡脊(照片来源:《陈行镇志》)

东西厢房原各有两间(南端已拆除),由于建造新房需要拆除。均有客堂,客堂北有一正间,南有一正间,与门埭相连。

庞家南荫堂的近年照片

建筑的三面有竹戗篱护墙,颇具浦江民居特色,可以防止小偷拆掉壁脚入户偷盗,并且遮挡雨水直接冲刷壁脚。

庞家南荫堂住宅的竹戗篱

庞家南荫堂第二进正屋厅堂梁架、额枋均有精细的雕花。尤其是枋木上的故事人物图非常特别,细致浮雕出当地民众的生活场景。其中一段“七人舞龙”图案,为本地仅有,七人高高举舞龙器具,龙在上空翻腾,活灵活现。

庞家南荫堂客堂的枋木

本土的雕花作为门窗、房梁、床具、桌椅及庙堂挂落、地罩的装饰,图案为花鸟鱼虫、龙凤麒麟、山水凤景、人物戏文一类,有《西厢记》《凤凰牡丹》《狮子滚球》《双龙戏珠》《喜鹃登梅》《松鼠采葡萄》《三星高照》《早生贵子》《荣华富贵》《天官赐福》《麒麟送子》等。作者大多为细作木匠。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庞氏和浦东新区三林镇临江村庞氏原为同一文化生活圈,两者文化风貌相同。庞家南荫堂所雕刻的场景,深受三林地区木雕的影响。

庞家南荫堂住宅雕花

庞家南荫堂住宅的庭心宽大,面积约为198平方米,在本地实属罕见。庭心是天井的方言叫法,就是绞圈房子中前后正屋与厢房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每栋绞圈房子的庭心面积不同,小的庭心可以为十几平方米,庭心地面用青砖或石板铺成,四角均有出水口,下面为通向河道的阴沟,可以排水。庞家南荫堂的宽阔庭心,增加房屋的采光效果,还能当晒场使用,是绞圈房子里的小天地。

建筑蝶变

2022年,庞家南荫堂迎来了保护修缮。原先客堂间、东西后厢房和后埭完整,前埭的西落檐间和东西前厢房缺损,并且有沉降、倾斜等结构问题。

修缮工程对重点保护部位和历史原物进行原真性保护,尽可能地保留原有木构件。对已经损坏的历史原物,按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和修复。在修缮过程中对建筑的各个要素进行完整的保护,并恢复绞圈房子的完整格局,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化传统。

修缮前

修缮后

修缮工程满足使用功能而增加的辅助空间和设施,满足可逆可识别原则,不对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造成影响。充分利用庭心宽大这一特点,布置庭心景观。庞家南荫堂将得到活化利用,并且植入文化展览、休闲活动等使用功能。

庞家南荫堂住宅的周边,有两处老宅庞家诵德堂住宅、康家师济堂住宅。

庞家诵德堂位于芦胜村8组14号,坐北朝南,面阔七开间,是一栋庭心宽大的绞圈房子。

庞家诵德堂(照片来源:《陈行镇志》)

芦胜村9组28号康家师济堂住宅,典型的绞圈房子,有“竹戗篱”护墙。人称“康家里”,在芦胜村最北部,和三林镇临江村隔着一条三林塘港。

康家师济堂(照片来源:《陈行镇志》)

和庞家南荫堂一样,庞家诵德堂和康家师济堂也在2016年9月公布为闵行区文物保护点。

作为传统的绞圈房,庞家南荫堂保留着传统民居的特点,又在细节上展示着庞氏先辈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建筑风格具有地域性和代表性,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如果您也对绞圈房子感兴趣

那不要错过

今天6月10日12:00-12:45

这场直播哦

《话说闵行绞圈房子

——闵行区文物保护点庞家南荫堂住宅保护修缮项目纪实》

本次直播导览将邀请上海方言学家、闵行地方史专家、《话说绞圈房子》作者褚半农,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建筑师,闵行区文物保护点庞家南荫堂住宅修缮保护项目设计负责人沈晓明为大家讲述区文物保护点庞家南荫堂的前世今生及修缮保护中的故事。

作者:倪婧(闵行区博物馆)

编辑:方佳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