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烧出了3D数字化重建技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维复原技术是什么 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烧出了3D数字化重建技术

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烧出了3D数字化重建技术

#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烧出了3D数字化重建技术|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片来源:《国家地理》)

这一流程需要在大教堂的每个拍摄点都过一遍,某些地点还需要反复尝试,前后耗时长达数年,最终生成了高达十亿条数据点,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拼接成了一个三维模型,无限接近巴黎圣母院的数字化全貌。换言之,即使巴黎圣母院注定无法再恢复原貌,但它已经被完整地保存在了数字世界。

数据化重建能给我们什么?一个是非常接近真实的三维模型,在建筑重建的过程中,设计师和工人可以利用三维模型,来辅助进行大教堂内部结构的可视化研究,毕竟屋顶的顶部、拱顶的顶部、楼梯间的内部,以及人们通常看不到的所有隐藏空间都被呈现出来了。

(图片来源:《国家地理》)

另一方面是将三维模型结合人工智能、VR等技术,可以推出巴黎圣母院的VR全景游览产品,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实际上,用数据来保存巴黎圣母院的不仅仅只有塔隆一家,像Google Arts & Culture就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高质量地搬到线上,百度百科也推出了全景版的巴黎圣母院。

不只是还原建筑 3D数字化重建技术助力电影工业

前面我们讲述了在给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重建的技术,用激光扫描等手段,可靠性、还原度都远高于铅锤、绳子、尺子和铅笔这种传统方式,这为工作人员利用建模软件形成三维模型提供了基础,而近年来,人工智能、智慧成像的相关技术突破,也使得数字化成像技术不再限于游戏、建筑设计、动画等行业,而是继续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结合。

举个例子,国内做计算机视觉的企业有“四小龙”的说法,其中之一的云从科技近日对外公布了最新成果:其基于单帧图像的3D人体重建技术刷新了三项世界纪录,这意味着在3D重建领域,在设备越少限制越多的前提下,能得到更高精度的3D人体模型。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技术为3D数字化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智能算法弥补了由于设备和环境所带来的的负面干扰,除了前文提及的还原建筑物这种需要高精度数据的场景,其他场景只需要普通光学镜头就能完成3D数模的制作,这大大降低了数据采集的成本。

电影工业也得益于相关技术的突破。在3D重建领域,低误差意味着高精度,云从已经可以实现全身精度误差从75.4毫米降低到52.7毫米,关节精度误差从55.8毫米降低到40.1毫米,3D人体模型的帧率可达200帧每秒,完全可以满足电影24帧每秒的需求。目前电影工业对人体特效需求在大幅增加,诸如《阿凡达》、《阿丽塔》、《猿族崛起》等好莱坞大片,角色大都用特效合成,三维模型重建技术无疑可以大幅降低应用门槛。

(图片来源:《战斗天使阿丽塔》)

3D数字化重建技术运用于泛产业的前景

有意思的是,3D数字化重建技术近年来不再是B端重工业的专属。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见顶,传统产业开始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技术,来进行产品服务的升级进化,对娱乐、零售产业来说,3D数字化重建技术具备天然的落地场景;另一方面,随着设备成本降低和算法技术升级,3D数字化重建技术也开始往C端产业下沉。

比如,近年来,美颜表情、服饰电商的相关产品开始集中爆发:只需要手机前置摄像头(像素一般低于后置摄像头)的图像,美颜APP就可以完成美颜、P图、瘦身、AR表情等;国内外的一些智能化商场,试衣镜屏幕支持一秒换装试衣,这背后无疑是3D成像技术推了一把。

(图片来源:某AR试衣镜)

去年5月,京东就发布了AR试衣镜,通过3D扫描技术和AI技术,在3到5秒时间内可以完成对消费者身高、胸围、腰围、臀围等各身体参数的测量,并生成相应的3D虚拟形象,进行试衣、试妆等操作。这类产品不仅在线上能大幅降低C端用户购买尝试的时间成本,还能将试衣试妆形象分享给好友、家人,从社交角度延伸出更多的玩法与流量入口;在线下也可以助力商家进行更精准的商品推荐,提升导购效率,将零售产业将变得极其可塑化。

另一个例子来自于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二手车行业。有别于买家到线下门店看车购车的刻板印象,优信二手车APP具备VR全景看车服务,这项功能是优信与百度智能云合作打造,包含关门外观、开门外观、内饰三部分全部以360度全景的形式浏览,这样的3D数字化模型非常接近真车,甚至连二手带来的划痕、瑕疵都可以看到。根据相关报道,二手车模型数据的录入仅需七分钟,用户的整体成本也相应减少20%左右,这无疑为二手车行业的业务流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图片来自优信二手车APP)

毫无疑问,3D数据重建技术属于那种“我很早就听说过这玩意但真没想到它还能用在这里”,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与硬件设备的升级进化,3D数字化重建技术正在与各行各业结合,除了建筑设计、电影工业、摄影成像、线上电商之外,还可以广泛应用在医疗、游戏、3D打印、家装、考古等领域,应用场景相当丰富,呈现出非常有潜力的一片市场,也为国内从事3D视觉的企业,提供了大量落地的全新思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