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销售冠军背后的危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只松鼠致癌吗 三只松鼠:销售冠军背后的危机

三只松鼠:销售冠军背后的危机

2024-05-25 00: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只松鼠,近期表现似乎不错。

在先前双十一电商大促中,三只松鼠拿下了天猫、京东、唯品会等九大渠道休闲食品类目销售第一——事实上,截至2020年的双十一,三只松鼠已经连续八年拿下休闲食品类的销售冠军。

但是,11月3日有媒体报道,先前零食检测出疑似致癌物新闻,外加三只松鼠线下发展力不从心,代工生产质量问题频发,只增收不增利等等问题。①

这一切,就如同沉重的大山,始终压在三只松鼠身上。

01发展模式的困境

三只松鼠发展模式暴露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

据三只松鼠财报显示——在2020年上半年,其推广费和平台费为3.98亿元,整体销售费用为10亿元。而如此高额的平台服务费将三只松鼠的利润蚕食:2020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52.52亿元,同比增长16.42%,但只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同比下降29.32%。

谁都看得出来,三只松鼠出了问题。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自己也说:“事实上,公司很早就有隐患,但我们没有意识到严重性。因为增长能掩盖一切问题,不增长,问题就浮现出来了。”

在这点上,资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在2020年7月,三只松鼠上市一年后的解禁期,IDG资本、今日资本均准备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9%。

而这些问题,从三只松鼠诞生,就一直存在。

2012年,淘宝商城正式改名为天猫不久,对于零食品质升级的潜在需求,逐渐被商家挖掘。实际上,在三只松鼠之前,已经有了诸如来伊份、百草味、良品铺子线下零食连锁经营店铺。这时候,章燎原决定将目光转向电商——章燎原认为,过去中国零食产业的发展被传统渠道所限制,不能直接将商家和消费者相连,以致于消费者花了钱却吃不到合心意的,商家也因为流通链条过长而不能进行更多口味的研发。

而互联网,正好给了零食商这样一个机会:缩短流通链条,直接连接商家和消费者。于是,章燎原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放弃线下,专攻线上。

2012年6月19日的那一天,三只松鼠正式登陆天猫商城,仅仅试运营7天,就完成了一千单销售。在当年的双十一大促中,它的日销售达到了766万,刷新了天猫食品行业日销售额的最高纪录。

此后,松鼠老爹章燎原带着他的三只松鼠一路高歌猛进,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做到44.2亿元的营收规模。

章燎原成功地搭上了电商这个全新的零售渠道快车,用新的商业模式诠释了休闲零食这个传统的行业,让三只松鼠成长为带有浓重互联网印记的坚果零食品牌。

毫无疑问,三只松鼠的成功大半归功于新电商平台的流量红利。可是,红利终会消失——随着电商进入流量存量时代,就有关数据指出,自从2018年开始,休闲食品的全网销售额就已经进入了20%左右的中速增长时期,未来,这个增速还会不断下降。

与之相对的,是近年来依靠互联网生存的三只松鼠,用户量的增长和访问量都在逐步放缓,它已不再是当年平台所倾心的“一枝独秀”。

此外,三只松鼠似乎也与电商们有了间隙。

2015年的11月6日,在距离当年的双十一不到5天,三只松鼠京东旗舰店突然被宣布“死亡”。突如其来的封杀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京东不想因此将事件闹大,试图和章燎原进行沟通,然而章燎原和助理却拒绝接听电话。

僵持之下,两家公司的投资人徐新不得不出面调解,这才让三只松鼠重新上架京东平台。

虽然事情顺利解决,但可见三只松鼠与它所依赖的线上平台之间,并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一团和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各大平台已经不愿意再给三只松鼠更多的流量支持,它们想要寻找能给平台带来更多流量,也更容易“掌控”的新品牌。

甚至有观点认为:没有三只松鼠,平台可以有“三只花猫”“三只小狗”,可是三只松鼠却不能没有平台。如此看来,章燎原当年所选择的专攻线上路线,固然让其凭借好风力一举上青云,却也带来了头重脚轻的隐患。

风光无限的三只松鼠,好像坐到了随时会爆发的火山口上。

02有待改进的质量

火山口最先喷发的第一股熔浆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今年10月29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一份报告显示,在检测的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超过欧盟标准,其中含量最高的品牌是盐津铺子、三只松鼠和董小姐三家。

丙烯酰胺是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2A类致癌物,可能使人致癌。事件一出,三只松鼠立刻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不是三只松鼠第一次曝光出质量问题。近年来,它是抽检黑名单上的常客,更是因为消费者在零食中吃出虫子,或发霉食物等问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从2014年起,三只松鼠基本上每一年都会被曝光出食品安全问题。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2017年霉菌门事件——2017年8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发布公告称,三只松鼠于当年1月22日生产的开心果被检测出霉菌不合格,检出值为70 CFU/g,超出国家标准1.8倍。

尽管在霉菌门事件发生后,三只松鼠就表示公司已全面整改。但截至目前,黑猫投诉上与三只松鼠相关的投诉结果已经达到近700起,其中大多数为“吃出头发”“吃出虫子”“东西发霉”等问题。

而这次致癌事件爆发,更是让消费者看到:相比2017年,三只松鼠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发严重。

面对愈演愈烈的质量问题,难道三只松鼠真的坐视不管,任由危机爆发口碑下降吗?

事实上,他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与传统炒货业公司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不同,三只松鼠自从成立开始走的就是轻资产路线。在其招股书便表示:三只松鼠主要从事自有品牌休闲食品的研发、检测、分装及销售,而产品的加工生产则由供应商来完成②。

这意味着,在三只松鼠的零食从原材料变成成品的过程中,供应商来进行原材料的收购,收购完成后由供应商进行加工。

而三只松鼠要做的,只是筛选供应商,等到供应商完成零食的制作后,三只松鼠再来进行质检、产品筛选和分装。

换句话说,三只松鼠的生产模式,可简单理解为“贴牌”:正如同三只松鼠对自己的定义那样,它们不生产零食,而是零食的搬运工。

也就是在这样的生产流程下,除了前期选择和后期检查,三只松鼠对零食的生产环节根本无法把控。更为重要的是,三只松鼠对于质量把控更是频频出现纰漏。

例如,在2016年年初,三只松鼠就爆发葵瓜子甜蜜素超标事件——彼时,三只松鼠被曝光不合格的产品奶油味瓜子,其甜蜜素含量检测为6.7g/kg ,超出国标所限定的6.0g/kg。

随后,三只松鼠进行了二次检测,并宣称检测结果没有出现超标情况。但是,三只松鼠送检的几个批次的检测结果却十分耐人寻味:它们分别是5.0、4.8、4.7、4.5、3.8、4.1③。且不提有检测值已经十分接近6.0g/kg,只单从这几个数值来看——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添加素,居然会出现3.8到5.0这么大的误差?

这正说明,三只松鼠自己的质检并不稳定,而三只松鼠生产零食的代工厂质量问题或许也是一个巨大问号。

而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或许要回到线下——然而,章燎原当年为三只松鼠所选的发展道路,却几乎堵死了这条路。

03艰难发展的线下

当年章燎原选择线上模式,一是看到了未来电商的发展潜力,二来则是为了避开线下已成气候的良品铺子等零食品牌。

如今三只松鼠线上发展受挫,不得不向线下扎根。可在它缺席线下的八年里,其他零食品牌盘根错节,占据了城市中最有营养的土壤,先天不良的三只松鼠还有机会吗?④

事实上,相比整体行业,三只松鼠在线下的布局明显要半拍:在章燎原选择布局线下渠道之时,市场已是一片红海。

横向比较,早在2006年良品铺子就开设了线下门店,如今更新换代已经演化至第五代。去年,良品铺子再次宣布进行品牌升级,提出“高端零食”的概念,对线下店铺进行了大规模调整。

而十年之后,在2016年三只松鼠才在安徽芜湖开设第一家线下门店。这家店日销售额最高达到了15万元,开业一个月销售额达到了奇迹般的240万,引来业内同行的瞩目,很多人都认为三只松鼠的线下布局成功了。

然而,这样的神话只是昙花一现。

今年双十一后,三只松鼠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共有松鼠联盟小店785家,直营店164家。相比四年前,线下店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但是它的营收增长却十分缓慢。根据其财报显示,在2020年上半年,其投食店营业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45%,占营业收入的5.9%;联盟小店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增166.1%,占营业收入的2.99%。

在三只松鼠近年来快速扩张线下的方案下,它的线下营收增长已经算十分迅速,但是从总占比看,线下收入仅占到公司营收的9%左右。而且,由于三只松鼠的战略方向问题,线上依然是它未来成长的主要动力。

2016年开设第一家投食店的时候,章燎原就曾经说过,线下店不强调买卖的功能,强调体验和互动。而按照他的计划,芜湖店会作为线下门店的模板在各地进行复制。也就是说,他要大规模开设不赚钱的线下店。

与“佛系”销售额相对的,是线下门店急剧上升的管理费用。其三季报显示,三只松鼠目前所有线下门店所实现的销售收入仅占总营收的8.89%。管理费用却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7.17%。

在承担了高昂的门店租金和人工费用之后,居然并不要求线下门店在营收上做出贡献,也难怪门店始终难以有所发展了。

另一方面,想要做出成绩的线下投食店加盟店店主,也被三只松鼠的战略弄得苦不堪言。三只松鼠眼电商基因始终存在,其线下店的大部分意义就是引流线上。因此,为了不损害线上的营收,加盟店内的零食只能跟随线上的产品去定价,加盟店几乎没有控价能力,盈利更是无从谈起。

此外,三只松鼠电商和线下实体店目前仍然共享同一个渠道,但电商渠道的产品一般会比线下店更加优惠。

换句话说,当三只松鼠在线上做活动的时候,线下店铺几乎都在亏本。或许,三只松鼠线下店最大的对手不是良品铺子,来伊份这些老牌零食店,而是它自己的线上店。

线下门店发展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线上的盈利又已经遇到了天花板。此消彼长之下,三只松鼠还能解除危机吗?

(压图照为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

参考资料:

①梨视频《老板联播》官方微博,《三只松鼠等回应薯片被检测出致癌物:国家标准无丙烯酰胺限量要求,目前正常销售》  11月2日

②中财网,《三只松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2019年7月2日

③皖江明珠网,《关于三只松鼠 “甜蜜素超标”一事的说明》,2016年3月2日

④百略网官方,《三只松鼠线上线下双双遇困,三只松鼠为何沦落如此田地》,2020年9月2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