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那些官爵(四): 官职品级 (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七品官是什么官职级别 《红楼梦》里的那些官爵(四): 官职品级 (下)

《红楼梦》里的那些官爵(四): 官职品级 (下)

2024-06-01 01: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郎中是各司的一把手,正五品官职,主管司中一切事务,营缮司又向来是油水富足的去处,作为油水衙门的主管领导,岂会“宦囊羞涩”到连二十四两银子都要去东拼西凑的境地呢。

因此秦业可能是一个别人吃肉他却连汤都喝不上的正七品“郎官”。清代七品官员的俸禄一般为四十五两银子,一下子拿出一大半年收入来投资儿子的教育确实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再把目光投向与荣国府相关的诸位官老爷身上。先说一下贾母最偏爱的小儿子贾政,政老爷的履历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他先后任过工部主事和员外郎之职,之后又因工作表现突出,又被圣上点了学差。

工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加水利部,前文已经说过六部的司官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郎中,员外郎和主事。

主事是司官中最低一级的官员,相当于郎中(司长)助理,正六品官职。

员外郎为六部各司的副主官,相当于副司长,从五品官职。

学差又叫学政,省教育厅厅长,主管某一省的教育科举工作并督察省内学官和生员。学差一般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无固定官品,被点了学差意味着升官将近,只要该官员在任内没有违规违纪的行为,一般在任满回京之后都会得到一定的晋升。

主事是司官中最低一级的官员,相当于郎中(司长)助理,正六品官职。

员外郎为六部各司的副主官,相当于副司长,从五品官职。

学差又叫学政,省教育厅厅长,主管某一省的教育科举工作并督察省内学官和生员。学差一般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无固定官品,被点了学差意味着升官将近,只要该官员在任内没有违规违纪的行为,一般在任满回京之后都会得到一定的晋升。

政老爷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他的亲家和妹夫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

亲家公李守中官居国子监祭酒,也就是国立最牛大学的校长,总管全国各类官学,从四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领导干部。

东府的蓉哥儿当年也曾在国子监游学,按理也算是李校长的门生了,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妹夫林如海就更了不得了,官至兰台寺大夫,后又被钦点为巡盐御史。

兰台寺大夫是汉代的官职,主管纠察、弹劾官吏,相当于清代的都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跟各部尚书平级。

巡盐御史是清代盐区的最高盐务官员,任期为一年,无定品,一般由朝中高品级官员兼任,任满之后一般也会有所升迁。写到这里不禁让人感叹生子当如林如海啊。

另一位学霸贾雨村也是个厉害角色。雨村被分配到地方上没多久就当上了大如州市(地级市)的市长,从四品官。复职之后换到南京继续当市长,虽然城市的档次上去了,但官职依旧是从四品。之后雨村做了京官,升任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大司马是古代对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明清时期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从一品官职。既然已经是兵部尚书,且能够协理军机参赞朝政,显然雨村已是内阁要员了。

大老爷贾赦那里已经没有更多的料可以爆了,不过可以稍微说一说他的女婿——那匹来自中山的狼。

孙绍祖承袭的官职是指挥,指挥是明代的武官官职,等同于清代的参将一职,正三品,地位仅在总兵和副总兵之下,相当于现在的师长。纵使孙指挥弓马娴熟、应酬权变但也只是个名誉上的正师级干部,要想真正统领兵马还得每日去兵部排队候缺。

说完贾家我们再来说一说王家,为王家挣下偌大家业的王公曾任都太尉统制,古代无此职衔,是曹公杜撰出来的高级武官官职。从字面上分析,“都太尉统制”是由“太尉”和“都统制”拼接而来的,太尉是秦汉时期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位列三公。

都统制是宋代临时职衔,一般出兵作战前临阵选拔,统制总管诸路军马,兵罢则立即卸任。曹公糅合两个顶级军事主官而创造出都太尉统制这个官职,应是意在突出王公的位高权重。孙辈王子腾的仕途也同样出彩,曾先后做过京营节度使、九省统制、九省都检点。京营节度使上文已经介绍过了,不再重复了。

九省统制和九省都检点都是级别相当高的官员,应属于从一品甚至正一品的官职。统制一般为省级的军事主官,都检点为省内的军事主官兼行政长官,当时清廷将全国划分为十八个省,九省则是清朝的半壁江山了,可见当日王大人是何等的声势显赫。

至此,《红楼梦》中出现过的主要官职基本已经介绍完毕了。为官作宰固然能够光宗耀祖、留名青史,但荣耀与风险并存,与其每天在官场费尽心机地去争名逐利,倒不如甘于平凡地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借用曹公好了歌上的名句来结束此文吧。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作者:小苦,曹公本家,80后,咨询公司顾问,兴趣广泛,热爱生活;30岁之后结缘《红楼梦》,之后便为之欲罢不能,将《红楼梦》视作须“终身阅读”之书。

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