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红,一点红的功效与作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点红野菜图片 一点红,一点红的功效与作用

一点红,一点红的功效与作用

2023-12-13 23: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一点红 | 中药图典

一点红 Yì Diǎn Hónɡ 一点红 别名 红背叶、叶下红、羊蹄草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溃疡、疮痈。 英文名 Emilia Herb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凉 药味 苦

一点红又名叶下红、红背叶、红叶草、红花草、羊蹄草红背果、石青红等,为菊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方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江西等省区均有野生,一些地方已进行人工栽培。一点红性平,味苦微辛,凉血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其食用部位为嫩茎叶,食法多样,可炒食,也可作汤或火锅用菜,口感清爽,具有类似茼蒿的香味。一点红采摘嫩梢,沸水焯后,加蒜蓉炒食,作汤。食味柔滑,清香可口。

  

目录 1 植物 1.1 形态特征 1.2 生长环境 1.3 化学成分 1.4 栽培技术 1.5 药用 1.6 真伪鉴别 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草本,高20-30厘米。根状茎短而肥厚,稍呈块状,节处有明显环纹,断面红色,有短而弯曲的须状根多条。无茎。基生叶1-2,具长柄,肉质,膜质托叶卵状披针形,棕色,光滑。叶片近菱形或斜卵圆形,长10-15厘米,宽10-12厘米,先端尖,基部斜心形,两侧不对称,上部3-7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有突尖细锯齿,掌状主脉5-7条,上面浅绿色,疏生短刺毛,下面稍带红紫色,可见网状细脉。夏季抽出花葶,与叶柄近等长,可达20厘米。聚伞状花序着生先端,有花5-6朵,花梗纤弱,基部有卵状披针形的小苞叶,花单性同株;雄花花被片4,内外各2,外花被片卵形,内花被片长椭圆形,雄蕊10-25,离生;雌花具花被片3,外2内1,外花被片宽卵圆形,内花被片卵圆形至长椭圆形,浅红色;子房呈纺锥形,3棱,3室,每室具多数胚珠,花柱3,离生。蒴果无翅。  

生长环境

一点红喜温暖、阴凉、潮湿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20~32℃,较耐旱、耐瘠,能于干燥的荒坡上生长,不耐渍,忌土壤板结。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生特碱:克氏千里光碱(senkir-kine),多榔菊碱(doronine)。又含黄酮类成分:金丝桃甙(hy-peroside),三叶豆甙(trifolin),槲皮甙(quercitrin),芸香甙(rutin),槲皮素(quercetin)。还含三萜类成分:熊果酸(ursolicacid),西米杜鹃醇(simia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以及正二十六醇(n-hexacosanol),三十烷(tria-contane),蜂花酸(meliss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  

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选用新鲜、饱满的一点红种子。播种前先把地整细、整实、整平,浇透水,待土略干后进行撒播。每667m2用种500g,播后盖上一层薄薄的细沙土,注意不能盖得太厚,否则影响出苗率。以后经常保持苗床湿润。有条件的最好进行温室育苗。

2.定植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进行定植,定植前3~6天每667m2施入2500kg的腐熟厩肥,并按3:1的比例施入尿素和三元复合肥共10kg作为基肥,作高20cm、宽90cm的畦面和30cm宽的畦沟。移苗前2h,将小苗浇透起苗水,起苗时尽量多带些土,然后按20cm ×20cm的株行距进行种植。定植后马上浇定根水。

3.田间管理 一点红定植后需隔20~30天才可采摘,此期间要注意防止草荒和土壤板结。在生长过程中,应使土壤见干见湿,湿时土壤不超过60%的含水量。采摘后按3:1的比例施入尿素和三元复合肥,浓度为0.5%,并经常松土,发现其开花即将花摘去。一点红病虫害较少,为害较多的虫害只有蚜虫,一旦发现,每667m2用40g的一遍净(吡虫啉含量为10%)或蚜虱净喷雾即可。危害较多的病害有锈病,发现后用1500倍的三唑酮乳油防治即可。一点红怕积水,遇上雨天,一定要及时把水排掉,否则大大影响产量。

4.采收 一般一点红株幅直径达到15cm后即可开始采收其嫩茎叶上市,若环境适宜,4天即可采摘1次,每667m2产量可达1500kg,采收期长达4个月。  

药用

性味:性凉,味微苦。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

制法:去杂质洗净,鲜用或干用。

性味归经:苦,凉。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缚患处。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肺炎。

以一点红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1克)为主,配合其他对症疗法,共治疗上呼吸道感染60例、支气管肺炎26例,年龄以1~3岁为最多。剂量:6个月以下每天用1~2毫升,6个月至1周岁用2~4毫升,2~3岁~6毫升,4~6岁~9毫升,7~10岁~12毫升,10岁以上12毫升,均分2~3次肌肉注射。疗效: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体温多数在2~3天恢复正常,咳嗽逐渐减轻,3~4天全愈出院;支气管肺炎,体温多在3~4天恢复正常,咳嗽气喘及肺部罗音均逐渐消失,5~6天痊愈出院。此外,临床上也可用一点红全草煎剂,每剂0.5~1两,分~3次服,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等;或用全草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治乳腺炎、疖肿等;也可用全草煎液,作为外阴湿疹、阴道炎的局部洗涤剂。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全草长约30cm。根茎细长,圆柱形,浅棕黄色;茎少分枝,细圆柱形,有纵纹,灰青色,基部叶卵形、琴形,上部叶较小,基部稍抱茎;纸质。头状花序干枯,花多已脱,花托及总苞残存,苞片茶褐色,膜质。瘦果浅黄褐色,冠毛极多,白色。有干草气,味淡,略咸。

以干燥叶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菲薄,由数列江壁性木栓细胞组成。皮层薄壁组织中散有草酸钙砂晶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韧皮部有筛管及薄壁细胞。形成层环状。木质部占大部分,由射线间隔。导管与周围的管胞及少数木纤维结成群,散列于非木化的木薄壁组织间(老根木质部,木薄壁细胞多为木纤维所替代)。木质部尚有木间韧皮部。根中央可见二原型的初生木质部。 

叶粉末特征:浅棕绿色。①表皮细胞垂周壁波浪状,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②腺毛有2种:腺头多细胞,以6细胞为多见,叶长椭圆形或梨形,柄单细胞;腺头单细胞,柄2-4细胞。③非腺毛稀少,2-5细胞组成,长150-300μm。④叶肉组织中散有众多砂晶细胞:在砂晶细胞中常有细小簇晶同时存在。⑤导管有环纹、螺纹、网纹及具缘孔等。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10g,加氨水10滴及乙醇60ml,浸泡2h,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蒸干后加5%盐酸2ml,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氯信少许振援,分出氯仿层,用氨水调节酸液至Ph10,再用氯仿提取2次(5ml、3ml)。取氯仿提取液半量,蒸干,加发烟硝酸5滴。置水浴上蒸干,得黄色残渣,放冷,加醇制氢氧化钾试液2-3滴,即显深紫色。(检查莨菪烷生物碱类) 

(2)取本品粗粉0.5g,加氯仿3ml,振摇后,滤过。滤液加氨试液1ml,振摇,用纸片吸取氨液,稍干后,在紫外光灯下观察(254-365nm),可见天蓝色荧光。(检查香豆素类) 

(3)薄层色谱取(1)项所得氯仿提取液,加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作供试品液,另取阿托品、东莨菪碱为对照品,分别上噗样于同一硅胶H-CMC薄板上,以氯仿0-甲醇-氨水(85:14:1)展开15cm,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Bk3gr.jpg 按归经查药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按药性查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按药味查药 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方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电子书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相关 中医百科 中药图典 有毒中药列表 药品百科 归经 四气 五味 中成药百科

出自A+医学百科 “一点红”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4%B8%80%E7%82%B9%E7%BA%A2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一点红”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给一点红条目的留言

--122.118.179.8 2014年7月26日 (六) 09:20 (CST)

留言: 為什麼有時後是紫的?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3个分类: 中草药 | 菊科 | 中药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