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专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棵大树小说 名师专栏

名师专栏

2023-08-11 19: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名师专栏 | 我是一棵树,如何用万物的视角写作『 钟传祎』

我是一棵树,用万物的视角写作

『钟传祎』

平时我们写文章,“我”是自己,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是亲身经历的,如写一件难忘的事,往往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按照经历的过程写出来;有时把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为了增加可信度,说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用第一人称写出来。这次我们学习用万物的角度写文章,赋予物体以生命、情感和认知,用物体的视角来展开故事。

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是《我的名字叫红》,小说讲十六世纪末,离家十二年的青年黑终于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遇到一件奇特的谋杀案:一位细密画家失踪了,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苏丹要求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就藏在图画某处。小说以谋杀案件为故事主线,用侦探小说的结构展开故事,讲述的却是一段古老的奥斯曼艺术史的往事。

更特别的是小说的叙事手法,故事中的所有存在物都在说话,所有的人,活人和死人,男人和女人,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他们喋喋不休地诉说着。翻开小说的目录就会发现,书中所有章节的标题中都有一个“我”,“我是” “我的名字叫” “人们都叫我”这部小说每一章都是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这就是万物的视角,把一切事物当成故事的当事人,每章的讲述者都不一样,有的是人,有的是物体,有的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一条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等,连死亡、颜色、撒旦等,它们也以“我”的身份在讲述故事。不管活人还是死者、动物、植物甚至抽象的颜色、死亡都成了这部小说中平等的叙述者,每章从不同的叙事视角去聚焦故事。作者运用各种声音来讲述,避免故事因始终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而造成的局促和狭小,而是让各种声音进行自由倾诉。

小说的第十章“我是一棵树”,就以“树”为叙述者,而且这棵树是图画中,没有生命,也不知画家,不知存在哪本图画书,文中写道:

我是一棵树,而且我很寂寞,我在雨中哭泣。请你喝点儿咖啡,不要犯困,睁大眼睛,就当我是精灵一样,听我给你们说说为什么我会如此寂寞。

我身旁既没有其他修长的树,也没有草原上的七叶草,没有层层岩石,也没有天空中卷曲的云朵。只有土地、天空、我和地平线。但我的故事比这要复杂得多。

身为一棵树的图画,我却不是某本书中的一页,这点让我感到有些不安。既然我不是要在书中展示着什么,那么我就想到,我的图画被挂在墙上,而人将会跪倒在我面前拜我。

展开全文

我的寂寞,最根本的原因是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故事。本来我应该是某个故事的一部分,然而我却像秋天的落叶一样,从那里飘落。

……

作者写树的寂寞,从生长环境,树叶飘落,没有朋友,不知身世,让树自己倾诉,读起来特别感人。

这种以万物为视角的写法,拉近了人和万物的距离,赋予万物生命、个性、情感、爱好和独特的故事,站在万物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读起来第一人称叙述法真实可信,亲切感人,具有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帕慕克的创意表达,让他收获了举世瞩目的文学奖。

“我”不是“我”,是一样东西,这就非常特别。“我”可以是建筑物,可以是一本书,一处景物,一颗棋子,一支笔,一块黑白,一个知识点,一次作业,一篇课文等等,眼前所见,心中所想的物体,都可以是“我”,和“我”一样,有自己的家庭、兄弟姐妹、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成长经历、难忘故事,会说,会看,会交往,会流泪,会读书,也上课,参加体育活动,看演出等等。我们可以选择一样物体,站在物体的角度去想一想,它到底有什么独特的经历,不一样的故事,它会如何介绍自己,它生存的环境如何,它有什么样的朋友,平时喜欢做什么,它也读书吗,上几年级,喜欢学什么,遇到什么困难,它是如何参加体育活动的,等等,注意始终要以物体为主角,让物体来叙述,要进入物体的世界,要和物体本身的特点想吻合。

练习设计:

请以自己学过了一个知识点为“我”,如“百分数”“比喻句”“天气”“溶解”“岩石”“音符”“乐器”“名画”“篮球”等,写一篇文章,讲述某一个知识所经历的故事。

请等待美术作文视频课程上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