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978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架飞机的质量用什么单位 请回答1978

请回答1978

2024-06-10 03: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民航四十年

这是民航局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国民航40年间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航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机队的变迁 1978-2018

1978年,全国仅有运输飞机144架,统一以中国民航的名义运行。

改革开放初,707是中国民航唯一一款波音飞机

1982年,波音737-200进入中国,图中飞机加入厦航机队

1985年,民航上海管理局引进A310,

是中国民航的第一款空客机型

1991年,东航引进麦道-11,

是三大航中唯一一家引进该机型的公司

2018年,全国有大型飞机运输航空公司52家,在运行的运输飞机3551架。

南航拥有全球最大客机A380

国航成为内地首批运营A350的航司

隶属东航集团的上航引进787,

标志着四大航均已拥有该机型

中国民航机队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蓬勃发展。2018年,中国民航业开启了客机退役大潮,许多飞机在国内都看不到了。

一般来说,一架民用客机的使用寿命在25年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超过30年。但是,大多数航空公司都不会将一架飞机用到报废为止,主要是考虑到维修成本、油耗、翻新的费用、飞机零部件市场缺乏、旅客舒适度、公司品牌,以及国家对于碳排放监管等多种原因,大部分飞机都等不到“寿终正寝”的那一天。

===波音777-200客机一代名将功成身退===

2018年8月31日傍晚19点34分,国航CA1316航班平稳降落到首都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波音777-200客机完成了其最后一个商业航班,一代名将功成身退。这也是中国民航的最后一个777-200客机商业航班,自此中国民航全面进入了波音777-300ER的时代

===波音757-200客机再见,空中美男子===

中国民航从1987年开始引进波音757-200客机,至2006年3月底,共有四家航空公司运营63架757-200飞机。12月1日,厦航机队最后的4架757-200飞机结束商业运营正式退役,这4架757也是中国航司运营的最后四架757客机,自此,中国民航757的客运时代已离我们远去。

===波音767-300客机不舍“老伙计”===

2018年12月5日凌晨2点半,注册号B-2570的波音767-300飞机呼啸着从浦东机场腾空而起,飞赴美国,这也是国内767机队最后一架退役的飞机。在之前的9月30日,B-2570执行完了它在上航的最后一个商业运行航班,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飞行爱好者为它送行,上航也为它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欢送仪式。

队伍的壮大 1978-2018

民航飞行人员从1978年的3900余人增加到6万余人,增长近15倍;机务维修人员从2200人增加到11万余人,增长近50倍;客舱乘务员从不到500人增加到10万余人。另外,自1987年设立飞行签派员岗位以来,现有持照签派员7500人。

70年代的少数民族空乘

90年代的深航空乘

90年代的东航空乘与东航第三代制服

四十年间飞行员队伍的变化

四十年间空乘队伍的变化

四十年间南航空乘制服的变更

服务的提升 1978-2018

说到40年前的机上服务,“能喝茅台”应该是不少人的第一印象。1975年开始,乘坐中国民航国际航班的旅客都免费赠送茅台酒一瓶。后来改为免费供应,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取消。

虽然今天我们在飞机上喝不到茅台酒,但能吃到国内各地风味、世界各国美食,我们的飞机硬件也是全球领先的。

川航熊猫餐

四十年间东航客舱的变化

机票的变迁 1978-2018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购买机票的程序都极为繁琐,只有职务到达一定级别的人,才可以凭借单位的介绍信,来现场预订机票,购票不能用现金,必须使用单位的财务支票。而那时的机票,全靠人工手写。

图片来源 | 携程旅游

80年代末,民航企业化进程拉开大幕后,乘机必须具备干部身份的限制被打破,仅需县团级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即可购票乘机。1993国家取消了购票乘机需持介绍信的规定,乘机出行正式向普通民众打开大门。

而在今天,我们可以通过航司、OTA的网站和应用,借助移动支付等科技,随时随地购票,纸质机票也变为了电子客票,甚至是身份证登机。

市场的开放 1978-2018

在80年代的民航企业化进程中,国内市场的航空承运人突破了“1”,国航、东航、南航等国家航空公司诞生,厦航、上航等地方航空也开始出现,再后来,民营航空也出现了。

1985年1月1日,厦航正式开业

厦航成立初期使用的办公楼

80年代,上海春秋旅游社成立

从70年代引进远程飞机开始,中国民航不断拓展国际航线。如今,我们不仅能从北上广等大城市飞出国门,二线城市也能直达欧美澳。截至今年10月,我国航空公司已通航61个国家的167座城市,国际航线总数达到844条。

1981年,中国民航开通北京-上海-旧金山-纽约航线

2018年,我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

枢纽的奠定 1978-2018

80年代的时候,首都机场和虹桥机场都已投入使用,并各自建成了第一座航站楼。40年后,如今首都和虹桥都已经今非昔比。北京和上海也都进入全球十大航空大都市的行列。

1980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启用

80年代的虹桥机场

如今国内已经有11个“航空+高铁”枢纽

国产飞机的进步 1978-2018

在中国民航腾飞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忘记了中国的航空制造业。

70年代,运十项目立项,80年代,运十完成首飞、中美合作生产麦道飞机。虽然国产飞机的发展经历了波折,但如今,我们的ARJ21已经安全运行超过2年,C919也成功飞上蓝天。

70年代,运十飞机中外翼在上飞总装

2018年,上飞车间内的ARJ21总装线

ARJ21的驾驶舱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是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

部分内容来源 | 航旅圈

本文编辑 | 崔晨 董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