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从飞碟头盔马克 看清敦刻尔克撤退背后的真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战英军头盔和二战头盔区别 「武器装备」从飞碟头盔马克 看清敦刻尔克撤退背后的真相

「武器装备」从飞碟头盔马克 看清敦刻尔克撤退背后的真相

2023-11-19 16: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众所周知战争大片《敦刻尔克》在国内上映,这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反映了二战初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铁蹄已经迈向德波边境,9月3日英、法两个盟国对德宣战,由此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

区区几个月德军闪击了西欧各国,1940年4月德军轻松占领了丹麦和挪威并决定于5月初闪击西欧,此时部署在法国北部地区的英法联军,已经“静坐”了半年之久,他们原本打算进入比利时北部来阻止德国人的进攻,德军在闪击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之后,又准备入侵法国。英军钢盔二战期间用的最多的就是MkII军用钢盔了,它虽然看起来不够帅气,但十分具有代表性,因为它的外形看起来像是“草帽” “飞碟”。

MkII军用钢盔的设计基本沿袭了一战时期的MkI军用钢盔,MkI军用钢盔看着像“草帽” “飞碟”,其原因很简单,这种头盔边缘放大的设计能够在一战堑壕战这种战争形式中对空炸时自上而下溅落到堑壕内的弹片进行抵挡,对士兵头部和颈部提供有效防护,在那个时代它算得上是成功设计了。

基于对当时战争形势的评估,英军继续在二战时期大量装备的这种钢盔,仅是将钢盔内侧的悬挂系统及下巴固定带等区域做出一定改良。那么英国人为什么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装备呢?有人说 这可能是英国人归于迂腐、保守,也可能是在消耗一战时的战争库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英国人并未准确评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战术和战争形势,还在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些老套思路来应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此当时很多欧洲国家也都吃了亏。

战争电影《敦刻尔克》片中英军士兵佩戴的就是MkII军用钢盔,二战中没有大规模的堑壕战。英军的MkII军用钢盔自然变得落伍,如果说一战是以战壕作为重点,那么二战就是以石油为“核心”了。道理很简单,二战的中心思想是“闪电战”,大规模装甲集团军群、摩托化部队的推进都需要石油。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军用钢盔根本不能将满足堑壕战的作战需求。

对于很多事情都可以以小见大,从某个小点来影射全局,我们从一顶不合时宜的英军钢盔,似乎就能够看到在二战期间英国对大战略判断的失败。当然,英国并不是最惨的,只能说法国更悲剧罢了。令人出乎意料,德国装甲师竟从英法联军防守最为薄弱的比利时和卢森堡阿登森林进入了法国中部,然后一路北上直接切断了比利时境内联军的大后方,最终德军将会逼近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敦刻尔克。由此,才有了后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可见MkI军用钢盔在一战时有效,在二战时便没什么用了。

原创文章

欢迎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