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英国对德国的情报战,输了还是赢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战前各国兵力 一战前英国对德国的情报战,输了还是赢了?

一战前英国对德国的情报战,输了还是赢了?

2023-06-10 03: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一个有趣的连锁反应:英国担忧德国构成威胁,所以撤回驻防全球多地的军力,专心提防德军,由此引发了德国的过度反应,刺激了海军扩张计划;德国的反应,“证明”了英军的回撤是正确的,所以英国加紧搜集德国的情报,并千方百计作出应激性的安排,设法形成对德国的全方位围堵——德国皇帝虽然鲁莽,却不愚蠢。英德两国明面上的军备竞争,私底下的情报战以及外交领域的角力,最终结果就是让双方已经非常突出的敌意变得更趋浓厚,只待一点点火星就会引爆战火。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以英国名列战胜国、德国战败告终,但英国却相当明显地失去了主导世界的权力。二战战后更是彻底成为了美国的仆从国,在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都不再有超绝于其他大国的优势。所以,英国一战前所成功展开的情报战,类似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情势:赢得了战斗,长远来看却输掉了战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引进出版了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布鲁内尔大学教授马修·塞利格曼所著的《戎装间谍:一战前英国武官对德国的情报战》一书。这本书通过英国军方和政府的档案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考察了英国一战前对德国军力和战争意图展开情报战的具体情况。

根据书作者的考证梳理,英国陆军部和海军部一直竭力向德国方面渗透,获取对方军备生产的情报,并获取了德国通过比利时进攻法国的战术设想以及计划细节。这本书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英国通过常驻德国的领事官员刺探德国海军部署情报的过程。有趣的是,德皇热衷于炫耀德国军力的个性,帮助了英国的这方面工作。

德国政府、军方对于英国派驻在德国的各处领事机构的武官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完全清楚,那就是外交官和军官的双重身份。尽管英国的陆军部和海军部对这种安排感到满意,但英国外交部其实并不情愿扮演这方面的配角,因为刺探行为一旦被德国方面掌握真凭实据,就很可能导致德英关系走向不可控的危险方向。

威廉二世刚愎自用的个性,在对待英国派驻的外交武官问题上表露无疑。德国皇帝对武将的信赖大大胜过于文官,所以他将这种倾向或者感情也平移到对待英国的外交官员,更愿意与武官坦承交流,而将与英国文职外交官的交流当成了公事公办。《戎装间谍:一战前英国武官对德国的情报战》援引史料指出,德皇的这种做法颇为愚蠢,因为英国的外交武官虽然有外交官的身份,但本职工作是刺探情报,而不是帮助改善德英关系。甚至而言,只有当德英关系走向足够糟糕的局面,有擦枪走火的风险,乃至爆发战争,才是军方人士大显身手的机会时刻。

所以,德皇在英国武官面前大谈特谈所谓“谁都知道,法俄同盟完全是针对德国的,现在你们也加入其中。你们在我们和法俄同盟之间选择了后者。英德合作将确保世界和平。我们不想与你们为敌。如果我们鹬蚌相争,谁将渔翁得利?无疑是那些还没有参战的国家”这番话,虽然预见到了美国将从欧洲大国的相争中获利,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话应该拿到与英国外交文官交谈的场合去说,或者发表在德国的报纸上,而不是在一心挑起战争的武官面前浪费唇舌。

书中还提到,英国军方和政府不仅培训驻德武官的礼仪,还设法提高其社交能力。这使得英国武官在德国各地与日本、法国、俄国等其他国家的驻德武官,以及文职外交官,还有德国本国的新闻记者广交朋友,这积极扩展了情报来源。

《戎装间谍:一战前英国武官对德国的情报战》这本书极具史料价值。一战爆发后,驻德使领馆的英国陆海军武官陆续撤离,之后也尽可能保持沉默,较少对外提及曾经系统性地展开对德国情报的搜集。事实上,他们搜集的德国军力、军备情报,对于一战爆发后英国乃至协约国避免被德国迅速崩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德国战前秘密研发的许多新式武器,实际上也早早泄密,并没有起到预期的巨大杀害和震慑作用。正是基于此,德国才不得已扩展了潜艇无差别作战的范围,从而加速了导致美国卷入战争的进程。

另一方面,一些历史学家曾经将一战爆发后,德国以外,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参战国卷入战争都说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行为。但《戎装间谍:一战前英国武官对德国的情报战》却可以证明,英国方面对于战争早有准备,英国政府高层通过军队方面(具体由驻德武官提供)获知了大量德国情报,从而进行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战备安排。当然,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英国的情报刺探、防御部署,与德国的军事冒险部署,从而诱发军备竞赛,究竟谁先谁后,谁为因谁为果,这是一个很难简单定论的问题。

但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那就是一战前的英国外交武官,通过自己的兢兢业业,“成功”地把自己的国家拖到了再也走不出的困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