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一cn一一 科学网

科学网

2024-04-07 17: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叶企孙一一解答柴静受到质疑的问题

已有 20404 次阅读 2018-7-16 20:56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叶企孙, 杨龙生, 柴静, 钱临照

 

    今天是叶企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有写点纪念文字的强烈冲动。下面这段往事十分重要,选这个时间点讲述也许是合适的。

531EF062-C665-4D5D-BB12-846F5E2548C4.jpeg

    柴静一篇有极高关注度的博文被公众质疑了几个问题,这段往事也是对这些公众质疑的回复。

    2010年3月,柴静写了一篇博客,《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以名记者的影响力,把叶企孙先生带入了一个广泛的公众视野,这篇博文的点击量超过了30万,据估计,通过各种媒体转载,总阅读量超过千万。柴静博客中下面这段描述触及了公众痛点,其后被各种媒体大量引用:

    当时的中关村一带,有不少人都看到他(叶企孙)穿着一双帮裂头缺的破棉鞋,有时到一家小摊上,向摊主伸手索要一两个小苹果,边走边嚼。如果遇到学生模样的人,他伸手说“你有钱给我几个”。所求不过三五元而已。

    柴静这篇博文在受到极大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比较集中的几个点在于:

    1.“到底是买苹果还是索要苹果”?

    2.“到底是向熟悉的学生伸手要钱还是向学生模样的人伸手要钱”?

    3.“所求不过三五元而已”,在当时的中国普遍的收入状况下,这样说是否妥当?

    柴静回答如下:"查了一下,这段话的原文出自刘克选、胡升华《叶企孙的贡献与悲剧》,登在《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年3期上。"结果柴静把我推向了始作俑者境地。

    最近听说,有严谨的学者也质疑这个场景,我觉得有必要交待一下这个故事的来历,以及我文章本来的说法。

    1985年我在中国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我以叶企孙先生生平为题做硕士论文,这其实是钱临照院士指定的一篇命题论文。拜访叶先生的学生是论文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的釆访笔记记载,1987年9月23日,我在中关村812楼采访了物理学家杨龙生先生,杨先生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是叶先生熟知的学生之一,关于叶先生"文革"中这段痛心往事出自他的讲述:"我在海淀遇到他(指叶企孙),他穿着破学生装,趿拉着破棉鞋,在一个铺子里买水果,对我说,你有钱给我几个,要得不多,五六元,他不能在饭厅排队,所以在校外买。我告诉陆学善,碰到叶老师带些钱给他,后来我也告诉了吴有训,吴有训告诉了周培源。"

    杨先生的讲述让我五味杂陈,我于是把叶先生这种境遇写进了文章:"当时不少人在海淀中关村一带见到这种情景:叶企孙弓着背,穿着破棉鞋,踯躅街头,有时在一家店铺买两个小苹果,边走边啃,碰到熟知的学生便说:你有钱给我几个,所求不过三、五元而已!"

    此篇昨晚在手机上匆匆完成,文章没有写好,意犹未尽,今天重新修改完成:

《纪念叶企孙先生兼及柴静受到质疑的几个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b164db0102y7xt.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80214-1124385.html 上一篇:中兴事件,三个层面的问题下一篇:欧洲梦:“没有出版付费墙阻隔的科学”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