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通识》:带你亲自“腰斩”三国,重塑小说人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国演义》人物了解 《〈三国演义〉通识》:带你亲自“腰斩”三国,重塑小说人物

《〈三国演义〉通识》:带你亲自“腰斩”三国,重塑小说人物

2024-06-18 10: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何进入古典

大多数人都阅读过《三国演义》的衍生读物,比如白话译本、连环画本等等,或者至少接触过戏剧、影视、电子游戏等其他文艺形式的衍生作品。而《三国演义》原著的普及度,想必大为逊色。现在所谓“四大名著”中《水浒传》讲起义,《红楼梦》讲情爱,《西游记》《三国演义》的“正义战胜邪恶”看起来确实是最适合童蒙的古代白话小说了。《三国演义》的“启蒙读物”化,使得原著中一些深邃的彩蛋与现代读者失之交臂。因为,让一个儿时把连环画版《三国演义》翻得韦编三绝的读者,成年之后再找到一部《三国演义》原著,从头读过,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蔚副教授的这本《〈三国演义〉通识》(中华书局2023年7月出版)不仅引人入胜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证明了不读《三国演义》原著,多是一件憾事。

《〈三国演义〉通识》,许蔚 著

本书不仅邀请大家担任读者,还别出心裁地引导读者展开一场“思想习练”,化身成古代书商,亲自设想如何“腰斩”《三国演义》原著。当然,从枯燥且苛刻的版本学立场上讲,《三国演义》何来所谓“原著”。这里姑且说“原著”,主要是指各种版本的白话小说《三国演义》(包括明清两代系统复杂且不那么容易捧读的诸版本古籍实物,以及它们的影印本和排印本)。本书不仅让读者轻松地领略了一些《三国演义》版本知识,也有助于读者对这样一个部头不小的“古代文学”的结构(以及可能的结构)有所把握,不至于望洋兴叹。

《〈三国演义〉通识》目录

为了方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三国演义》,并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深造的信息,本书在倒数第二章指出:“尽管我们不主张读者用史书的标准来对待小说,但是读者阅读小说之后产生对史书的兴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这一章就是讲了一些小说与史实有重要差异的例子,可以算是《三国演义》读后指南。同样的,最后一章则介绍了中国本土以及亚洲、西方的《三国演义》相关研究以及“三国热”。首尾三章合观,便是该书使人走近古典、继而走进古典的“法门”。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人物与情节是小说读者最关心也最有趣味的主题,但是就前者而言,我们脑海中的三国人物并不见得是小说文本所呈现的原貌。本书用了三章分别介绍被毛宗岗塑造的关羽、吕布、孙策、于禁以及诸位女性人物,与各种明代版本《三国演义》中的差异,以此让读者摘下有色眼镜。这是文学研究者的胜场。毕竟三国故事通过各种媒介深入人心,翻开《三国演义》原著时,难免忽视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好处与败笔。

本书开辟一个专章来讨论关羽,待遇未免太过特殊。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是因为“关羽在小说诞生以前,就是民众崇拜的对象”,而近世道教史是作者许蔚副教授深耕多年的领域。读者既可以把关羽当作《三国演义》领衔主演的典型,举一反三,又可以从中领教大家治学风采。因此乐见关羽“独领风骚”。在这一章里,已经粗具《三国演义》版本、结构大致印象的读者们,可以比较游刃有余地进入三国故事“文本群”,本书徐徐展开手卷,将不同文本中关羽形象的多元差异和盘托出。正如本章引言中所说:“如果我们与明代版本对读,会发现关羽的故事原来还有许多隐含脚本。”多副本的《三国演义》读法,想必已使一些三国爱好者兼电子游戏玩家蠢蠢欲动。

关羽“单刀赴会”

本书第三章用类似的方式讲述了“主要配角”吕布、孙策、于禁丰富多面的形象。不同于第二章,这一章之所以动人,是因作者慧眼,择取这三位“差一点成功人士”,勾出许多意味深长的旨趣。从人物形象出发,直击小说的思想内核,有的绝非是罗贯中或某位创作者的本意,但文字自有其灵魂。

第四章是从女性人物切入,为读者提供一种批判性、创造性的《三国演义》读法。本章第一节分析并对比何太后、蔡夫人两个“后宫掌权”型人物,第二节专论貂蝉,第三节钩沉“小人物”孙权弟妻徐氏。这一章得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之精髓:面对《三国演义》原著,大可以将“领衔主演”之外的各色人物作为某一次阅读的主线,完成一番巡礼。

常新所以常读

人们反复品味同一件事物,大抵是把这件事物最基础的底料,品得烂熟后,以便腾出五感,察觉到个中滋味的复调。本书一面给还没翻开《三国演义》原著的读者提供方方面面的导航,一面为熟悉《三国演义》或笼统而言的三国故事的读者抖开十段锦,端出来几道新鲜的佳肴。这部“许园食谱”中间,最勾得老饕垂涎的,要数这“纸面上的堂堂军阵:战争描摹的艺术”一章。

在1994年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战争的大场面,恐怕远比不上2010年新版,或者电影《赤壁》,但并不妨碍前者口碑上的优胜。就小说《三国演义》而言,姑且抛开古籍中精粗不一的版画,单就文字而言,赤壁、官渡等几场最有名的大战,美感其实未必输给视觉艺术。本书用几个战争艺术的专题,将全书有关描写关联起来,在拆解、对照的过程中呈现出线性阅读所忽略的景观。

本书所点出的“战争描摹的艺术”很有延展性与话题度。最近在地铁站看到数张大幅海报,宣传明年即将发布的某著名三国主题电子游戏的最新版本。该版本以潼关之战为主要场景,不难发现“战争描摹的艺术”是它用来吸引玩家的一张王牌。值得一提的是,潼关之战也涉及到《三国演义》与正史的重大分歧,所以该游戏海报中频繁使用“再现”、“考证”、“虚构”、“还原”等一众文学术语。

潼关城内鸟瞰图

关于“战争描摹的艺术”也有一点愚见,当成读后作业,附骥于此,庶几不辜负这本新见迭出的《〈三国演义〉通识》。火烧赤壁中所谓“连环计”可算是脍炙人口的重要情节,但《三国演义》两次“连环计”的性质截然不同,《三国志平话》中的“连环计”只有王允、貂蝉那一出,而没有庞统在赤壁战前的发挥。但是在明刻本《三国演义》出来之前,我们偶然发现水战中用“连环计”的史料:

友谅列巨舟以当我师。上见之,谓诸将曰:“彼巨舟首尾连接,不利进退,可破也。”乃分舟师为十一队,火器弓弩以次而列,戒诸将,近寇舟先发火器,次弓弩,及其舟则短兵击之。

这是出自《明太祖史录》中的一段,记载的是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的鏖战。根据一位士兵在明初写的笔记,当时人已经在借三国故事比附朱、陈水战了:“上大悦,谕众曰:‘友谅中箭而死,将士之功胜于赤壁走曹操远矣!稠人难辨射中者,均给重赏,以劳汝等。’”(俞本《纪事录》癸卯至正二十三年〔1363〕第四条)因为朱元璋与逐鹿敌手陈友谅、张士诚诸势力多次决战于舟舰,当时影响颇大而且《纪事录》中不少条目都能反映杂剧、话本在军阵中的流布,所以《三国演义》中“庞统巧授连环计”的本事,或许就出自元末水战“新闻”,亦未可知。

附记

这篇感想延宕日久,捧读时尚在版权页标注的“2023年7月”稍早,交稿却已到年末,是因为总想着如何写出点有趣的文字,招蜂引蝶,请君入瓮。搜肠刮肚一番,才发现知识与兴味,都远逊原书,则又何必徒劳。不如恳请读者在这本书中自寻林中路吧。后学张芾谨识于海上挛盦。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古籍所)

通分合大势,识忠奸智愚,

跟着许蔚老师读通《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许蔚 著

978-7-101-15729-1

49.00元

丨相关阅读

原标题:《《〈三国演义〉通识》:带你亲自“腰斩”三国,重塑小说人物》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