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收藏家彭援军:创刊号复刻版极具收藏和史料研究价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收藏家” 报刊收藏家彭援军:创刊号复刻版极具收藏和史料研究价值

报刊收藏家彭援军:创刊号复刻版极具收藏和史料研究价值

2023-03-21 18: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太有创意了!我收藏报纸已超过半个世纪,珍藏的各种类型报纸也有1万多份,头回见复刻创刊号的纪念形式,一下子把时间拉回到了北京晚报创刊时,在形式上非常新颖独特。”66岁的彭援军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报刊收藏家,也是北京晚报的老读者了。昨天下午,拿到新鲜出炉的北京晚报,他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忍不住为晚报别出心裁的创意点赞。

彭援军一边说着,一边仔细阅读着创刊号复刻版。“我有印象,在创刊号头版,同样的位置,也登了赵堂子胡同居民的故事。”彭援军指着复刻版1版右上角的《赵堂子居民有事好商量》一文说,复刻版虽然沿用了65年前同样的报头和排版形式,内容却是新的,无形中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65年过去了,当年的读者、被采访者或他们的后辈,从极具时代特色的报道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细微的变化,自然会倍感亲切。“就复刻版本身而言,也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通过报纸收藏这种形式,我们就会清晰地看到,除了重要时刻、重大事件,北京晚报还见证着城市的细微变化和充满时代感的细节。”彭援军很关注学雷锋的剪报,他向记者展示了6份不同时期北京晚报上刊登的学雷锋报道。“比如,1963年2月28日,北京晚报第三版上刊发了《一封表彰雷锋的信》,信中赞扬了雷锋的高尚品德,是最早宣传雷锋事迹的报道之一,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彭援军感慨地说:“当年可能只是边边角角上一个不起眼的‘豆腐块儿’,几十年后再看,则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

“复刻版虽然只有4个版面,但它的收藏价值和史料研究价值却很厚重。”彭援军说,在收藏领域,早些年由于通讯手段不发达,为了赶时效,临时增发的号外是收藏爱好者的心头好。现如今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号外的出版形式也越来越少。北京晚报的复刻版,勾连起了65年间几代读者、市民和报人的独特记忆。“报友群里好多集报人都说,要去多买几份,拿回来收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师悦

流程编辑:u008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