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NB人都能学会的鬼畜二创指北④【UTAU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utau导入midi后看不到 99%NB人都能学会的鬼畜二创指北④【UTAU篇】

99%NB人都能学会的鬼畜二创指北④【UTAU篇】

2024-06-03 09: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一篇99%NB人都能学会的鬼畜教程,多看多学勤勉练习,完全没有乐理知识的人也能制作鬼畜二创。

音源/软件都已经打包分享在网盘里了:https://pan.quark.cn/s/ab8ac0694c1e

【写在前面】

所有与UTAU相关的文件都不要出现中文路径!!!

本篇将不会介绍音源制作、拼字、拆音等内容。但我会贴出相关教程的链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学习,学成之后就能给你喜欢的主播制作音源辣!!

末尾我会贴出自己整理的从入门到进阶的所有教程和相关资源下载的链接。部分网站打不开需要魔法。

笔者还是UTAU新人,如有刊误,敬请斧正。

导入音源

把下载到的音源压缩包解压到UTAU文件夹下的voice文件夹中。然后打开UTAU,点击左上角头像下的蓝字,在弹出的窗口中就能选择音源了。

选择你要使用的音源然后点击音源头像,在弹框中会显示这个音源的相关信息。比如音源的平均音高、适合音域以及采样数量作者留言等等信息,选曲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个,如果歌不适合音源那么可以采用移动一个八度的方法来匹配音源的音域。点击sample可试听音源。

安装插件

将插件文件夹复制到UTAU底下的plugins文件夹中,然后打开UTAU点击上方的工具-插件,就可以找到你安装的插件。(快捷键N)

一些常用插件介绍: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4411177v/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B4y1D7zq/

一些插件下载链接:https://utaujc.jimdofree.com/download1/

https://w.atwiki.jp/utaou/pages/36.html

安装引擎

直接把下载的引擎复制到UTAU的根目录下就好,有些引擎只有单独的exe文件,有些还包含配置文件,全部复制进根目录。引擎的拉伸方式分为循环和线性,或者两者都有,比如moresampler(默认是循环),中文音源推荐用线性拉伸的引擎,避免各种发音问题。图中标注的都是引擎,UTAU的引擎有很多,不同的音源适用不同引擎,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新手用mo引擎练习调音和参数就好,别的引擎实际使用率其实不如mo引擎。

安装好引擎后打开UTAU,点击音源头像下的蓝字进入工程设置,所谓的更换引擎就是更换下方的tool2(重采样),点击初始化工具变回默认状态。

你安装的UTAU应该是自带两个引擎,resampler(默认引擎)和moresampler(后文称mo引擎)。部分引擎比较特殊,它需要工具1和工具2都换为该引擎才能用,比如mo引擎。

简单讲一下合成器和重采样器。和麦乐迪一样,在进行原因设定时UTAU会在本地生成一个记录了这个发音音高的文件,然后重采样器会根据这个文件进行调音。全部音符调音完成后由合成器负责拼接起来。不同的合成器差别不大所以用默认合成器就好。

一些引擎下载链接:https://utaujc.jimdofree.com/download1/

https://w.atwiki.jp/utaou/pages/65.html

认识界面

工具栏

选择工具(快捷键G)

用于选取音符,按住横向拖动会框选被播放线扫过的音符,选中音符后按空格就能播放了,不选中是不能播放的。按住音符还可上下拖动调整音高。

按住音尾拖动调整音长,但被缩短的部分会被休止符替代(休止符就是在UTAU里灰色的,不发声的音符,命名为R或r。UTAU的音符不像麦乐迪可以自由左右移动,音符之间的空隙必须由休止符填充)

如果是按住shift+拖动音尾则后面的部分会往前而不会生成休止符

按住ctrl+拖动音尾,则后面一个音符长度变长,填充前一个音符缩短的部分,总长不变,也不会产生休止符。

铅笔工具(快捷键H)

在钢琴卷帘窗里点击可以添加音符,音符长度时你左边选择的长度。拖动自由选择音符长度。也可像选择工具那样修改音符长度和音高。

左下角两个按钮“P”和“~”分别是显示参数和显示音高线,两个都要点上,点了之后音符从方块变成透明梯形。音符下面的字就是你修改的参数,并且用选择工具或铅笔工具上拉音符的上边就能提高音量。

缩放工具

右边两个放大镜是缩放界面用的,不过不常用。

一般都是用快捷键Ctrl+滚轮纵向缩放,shift+ctrl+滚轮横向缩放,直接滚轮上下移动界面。界面右下角的+-号也可以分别缩放横纵轴。

旁边四个箭头从左往右分别是移动到最前、移动到最后、移动到第一个音符(非休止符)、移动到最后一个音符。个人很少用。

右边的mode2按钮即为模式1和模式2的切换按钮,默认是模式1按下则为模式2,两个模式编辑音高线的方式不同且相互独立,后文会讲。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模式2。

按下模式2后会新增两个按钮,追踪和渲染。追踪模式功能不详。渲染可以把模式2的音高线复制到模式1。不常用。

歌词框

下面的白框是输入歌词的,不过要以拼音的形式中间以空格隔开,比如你好呀就要输入“nihao ya”。右边三个按钮分别是填入歌词,插入歌词和插入休止符。

选中音符点击填入歌词那么歌词框中的歌词就会被填入音符块中。你也可以双击音符块直接填入歌词。

不选中音符点插入歌词则会在工程的末尾的中央C位置生成填入歌词的音符,音符长度就是上方你选择的长度。如果选中音符则会在你选中音符的前面插入歌词。

插入休止符,和插入歌词类似,不过插入的是休止符。

双击歌词框出现的弹窗也是输入歌词的,不同点在于用回车隔开。

右边三个按钮是播放、暂停和停止。不常用。

再右边三个按钮,前两个没用,第三个也没用,讲一下第三个MIDI输出监视按钮。

UTAU默认钢琴窗是不发声的,但是你点击上方工具—选项,在弹窗中的MIDI把MIDI输出里选择微软自带的MIDI输出(微软不自带MIDI输入),再按下MIDI输出监视按钮就能让钢琴窗发声了。

最右边5个按钮,有用!它们是调整包络和音符间的过度的(后面会讲包络),而且要选中多个音符才能使用。

从左往右

第一个自动包络线,如果音符包络线异常时可以点这个。

第二个是p2p3控制点淡出

第三个是p1p4控制点淡出

第四个,不详。

第五个重置包络线。

修改曲速

上方蓝框中就可以输入曲速,不过一般不在这里改。而是在工程左上角最开始的地方右键-设置以后曲速。并且在所有小节线标记下面都能右键修改曲速,这个一般只有在变速曲中才会这样做,很少用到。

和修改曲速相同,在小节线的地方还能添加标签。在小节处右键-移动可以快速移动到标签处。

右下角的“M”方框是批量调整的按钮,此时可以选中多个音符一起移动。按一下会变成什么都不显示就只能单音符移动了。

菜单栏

上方菜单栏写的很清楚了,讲三个比较常用的。

选中音符后点击编辑-移动区域就可以批量上下移动音符了,以半音为单位。往上走就输入正数,往下走就输入负数,在适配音域的时候用到(记住移动一个八度就是12个半音)。篮框中的区域上移下移一次只移动一个半音,多数时候不是很方便。

导出音频

保存工程后,点击工程-输出为wav文件就能把文件输出为wav音频了。

点击播放-保存最后播放的音频,就能把你最后一次听到的音频保存下来,在使用这个之前你需要先试听一段。可以用这个来分段输出你的工程。

调音

导入midi

菜单栏中点击文件-导入,然后选择你的midi文件,导入时要选择你需要的轨道(midi包含多条轨道)就能导入midi了,如果不知道你需要哪一条,就先把midi导入编曲软件看一下。记得随手ctrl+s保存工程。

导入midi后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由于左上角曲速被设定为500000的缘故,把曲速修改为正确曲速就好了。(如果UTAU的音符出现叹号一定不能忽略,否则导出时会出问题)

填入歌词

把你的歌词以拼音的形式填入歌词栏然后选中音符填进去就好了。这里分享一个文字转拼音的网站。使用时可以化身CV战士。

https://aies.cn/pinyin.htm

滑音、转音和颤音

模式1和模式2操控音高线的方法不一样。

模式1:右键音符,然后点击音高。(快捷键ctrl+T)

模式1修改音高线的方式就是这样一个一个点,横向拖动可以框选多个控制点上方蓝框是缩放,绿框是以不同的形状连接所选的控制点。红框内是各种修改方式,甚至可以自由划线,模式1用的不多,模式1的滑音转音和颤音都是需要自己这样画出来,不好用,一般只有在语调教的时候用,这里不多讲,同学们回头亲身体会。

滑音

我们打开模式2,选中多个音符,再右键-音高,把滑音前面的勾点上。点击确定,可以看到音符之间多了红色过渡线

你可以拖动红线两端的控制点来调整滑音的长度,还可以右键后面的控制点来改变滑音线的形状或者添加控制点。

转音

模式二转音的制作和滑音是一样的,右键单个音符,音高,选中滑音,这里选择添加控制点,输入你需要的控制点数量,点击确定。然后你会发现音符上出现了很多红色控制点,把控制点移到目标音高上转音就制作完成了。

颤音

模式二的颤音,右键-音高-选中颤音,点击确定,可以看到音高线变成波浪状,音尾下方出现一个控制块。拖动控制块左边的拉杆(红框)可以调整颤音的长度,上下拉动上边或下边(蓝框)可以调整颤音的振幅,左右移动中间那个点(绿框)就可以调整颤音的频率。

原音设定

点击菜单栏的工具-音源设定。左边是音源的一个一个音,双击文件名可以听这个音。点击右边的打开编辑器。(快捷键ctrl+G)

这是原音设定的具体内容,图中显示了这个音的波形。从左右边界拖动可以拉出红、绿线和粉、紫区域。

我们知道调音的时候要把元音压在节奏线上,而元音前面的部分就是先行发音,红箭头指示的红线就是用来放在辅音和元音之间分割元辅音的。(图中放的位置是错误的,此处为方便演示故意为之)

绿箭头指示的绿线是重叠,意思是前面一个音的音尾可以重叠到图中绿线部分,这样可以提高字间连贯。

粉色区域是遮住不需要拉伸的部分,而白色背景,也就是没被覆盖的部分会参与拉伸。在一些三音节的音进行拉伸的时候,比如端(duan  嘚乌安)拉伸的时候应该拉伸an,变成嘚乌安~~~安,而不是嘚乌~~乌安~~安。所以粉色区域应当覆盖住嘚乌的部分,暴露安的部分。

紫色区域是裁剪部分,被紫色遮住的地方会被软件丢弃,既不发音也不参与调音。

原音设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边调音边修改是常态。

音符属性

右键一个音符,点击属性。也可以框选多个音符后,右键-选取属性。(快捷键ctrl+E)

红框里面保持原样不要动。强度是音量。移调是保留声音原音高线,有点类似麦乐迪里不拉平音高线的操作,但移调值不为零会产生跑调的效果所以要归零。(也就是音符下面显示的

mod 0)

绿框里的是临时调整先行声音和重叠,也就是原因设定中的红线和绿线,不过只是临时调整,并不会改变元音设定中的形态。

绿框是辅音速度,数值是0-200。基础值是100,小于100辅音会被拉伸,大于100辅音就被压缩。这个选项的作用是在一些快歌发音短的时候,或者后音辅音太长挤压了前音的时候就用这个缩短辅音。值得一提的是,辅音速度的值实际上是可以大于200的,而且辅音也会被相应缩短,但是你保存好文件,下一次打开工程这个辅音速度会被清空!所以必要时请及时导出声音。

紫框里是气声参数,也就是B,数值为0-100,默认50,数值越大声音带的气就越多,调气声的时候可以拉满。如果归零则可以产生类似“降噪”的效果。

下方flags就是参数了,不同的参数可以给声音加上不同的效果,flags也是调音的主要内容之一。

参数(flags)

UTAU能输入参数的地方上文已经介绍了选取属性和音符属性。还有一个全局属性。点击音源名字(蓝字)进入全局参数设置面板,下方的输出选项就是全局属性,此处的参数会应用在全局。

不同引擎支持的参数不同,以默认的resampler和moresampler引擎为例做介绍,mo引擎支持resample引擎部分参数并且有自己的特有参数可以调整。下方蓝底图为默认引擎的基本flags,紫底图为mo引擎特有flags,注意区分大小写。红框标记了比较常用的flags。上文说把mo引擎拉伸方式改为线性就是在全局输出选项里输入e。

音量包络

选中一个音符,右键,音量包络。(快捷键ctrl+Y)。此功能是用来调整一个音的音量变化的。

可以看到音量包络用蓝框框住了四个控制点,也就是所谓的P1、P2、P3、P4。点击上方的E可以出现第五个。

左下角pre和ovl就是先行和重叠,你可以在框内输入数值来临时调整先行声音和重叠的位置,和音符属性里的是一样的。右下角联动是指调整P1、P4的时候P2、P3跟着动,取消勾选就相互独立。

这个功能主要用来构建淡入淡出的效果,拼字、拆音的时候也需要调整包络。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突出声音中的某个部分,或者淡化某个部分,可以像图中这样,需要突出的地方包络凸出,需要淡化的地方包络下凹。

参考文献

苏打热可可的UTAU教程,鬼畜大佬制作的详细教程,UTAU新手必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B4y1D7zq?p=1

哈鲁鲁老师的教程站,这个不多说了新手必看,什么插件啊引擎啊小工具啊这里都有。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007842?spm_id_from=333.999.0.0

胡萝卜须儿的教程专栏,详细介绍了音源制作、flags和UTAU小技巧。这是第一篇,总共有10篇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135562?spm_id_from=333.999.0.0

大白熊呀大白熊人力V教程专栏。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07878?spm_id_from=333.999.0.0

Mo引擎flags介绍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007842?spm_id_from=333.999.0.0

放假君的UTAU教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U4y1c7yL

星律动周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