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陂”怎么读?寿县安丰塘告诉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pell怎么念 “芍陂”怎么读?寿县安丰塘告诉你

“芍陂”怎么读?寿县安丰塘告诉你

#“芍陂”怎么读?寿县安丰塘告诉你|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新安晚报

安丰塘。

  对于“芍陂”这两个字,大家一般的读法就是(shaopi),而“相约安徽·向春而行”风情淮河采风团一行人员前往淮南市寿县安丰塘(芍陂)后,才知道这两个字真正的读法是(quèbēi)。

  安丰塘在寿县城南30公里处,为四面筑堤的平原水库。古名芍陂,今名安丰塘。芍陂之名,始见于《汉书·地理志》:“庐江郡,……水所出,北至寿春入芍陂。”至于安丰塘之名,则始见于《唐书·地理志》:“寿春……安丰……县界有芍陂,灌田万顷,号安丰塘”。但自唐至明,通常仍称芍陂,清朝以来,才称安丰塘。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芍陂、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芍陂创建于春秋楚庄王时,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史载,为楚相孙叔敖所建。芍陂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它的创建,为后期的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芍陂兴建后,历代都有修治,东汉王景、刘馥,晋刘颂,南北朝刘义欣,隋时赵轨,以及其后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竣。

  新中国成立以来,芍陂灌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对芍陂进行了综合治理,沟通了淠河总干渠,引来了大别山区的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3大水库之水,成为淠史杭灌区一座中型反调水库,蓄水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7万亩,素有“天下第一塘”之美誉。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同年11月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采风团在芍陂景区了解到,作为我国较早的人工水库,芍陂施工技术讲究,选址合理,蓄灌关系考虑周全,被誉为“神州大塘”。如今的安丰塘水域面积达5万亩,灌溉着江淮大地63万亩良田,堤坝内坡由石块铺砌,塘内烟波浩渺,堤岸绿柳成荫,不少国内外水利专家和国际友人来这里参观考察过。

  与之相邻,北堤外有孙公祠,乃为纪念孙叔敖所建。孙公祠现存殿宇、碑库各3间,石刻19块,碑文记述芍陂地理位置、水源、灌区分布、用水规划及历代整修情况,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市级廉政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对外实施免费开放。

  由于安丰塘景区人文资源丰富,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前,寿县正在加强安丰塘区域内环境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在符合历史、文化、民俗和当地实际的基础上,找到与旅游发展的契合点,不断擦亮“天下第一塘”的金字招牌,提升寿县旅游的整体水平。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勇摄影报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