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摩托车头盔品牌知识全解读,看这一篇就够了!AGV/ILM/SHOEI/Shark/NOLAN/Bell/Arai/Caberg/Lazer/MT/马鲁申/HJC/Scorpion蝎子/LS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hark头盔尺码选择 2023摩托车头盔品牌知识全解读,看这一篇就够了!AGV/ILM/SHOEI/Shark/NOLAN/Bell/Arai/Caberg/Lazer/MT/马鲁申/HJC/Scorpion蝎子/LS2

2023摩托车头盔品牌知识全解读,看这一篇就够了!AGV/ILM/SHOEI/Shark/NOLAN/Bell/Arai/Caberg/Lazer/MT/马鲁申/HJC/Scorpion蝎子/LS2

2024-03-29 15: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玩摩托车有7、8年了,市面上主流的摩托车装备我基本上都用过,平时也爱折腾摩托车、汽车,出过几次车祸,也爆过几次胎,所幸都无大碍,身边的朋友买车用车都喜欢先问问我,我是 @阿周的日常 ,分享摩托车各种小知识。

本文主要介绍各大摩托车头盔品牌的起源知识以及各个品牌的主打头盔系列,更多摩托车装备请看 :

摩托车装备:摩托车手套 | 摩托车骑行服 | 摩托车骑行靴

摩托车保险:摩托车车辆保险险种

一些问题解答:骑摩托车到底安不安全? | 摩托骑行中骑行服有多重要? | 怎么看一辆车是机车还是地平线呢 | 上下班骑行摩托车。只用来通勤。护具怎么选。需要骑行服吗? | 小白入门级的头盔(全盔)手套护膝怎么选择?

本文干货较多,可以点赞收藏以免后续找不到!文章介绍品牌速览 1.AGV-意大利 2.ILM-美国 2.SHOEI-日本 3.Shark-法国 4.NOLAN-意大利 5.Bell贝尔-美国 6.Arai-日本 7.Caberg-意大利 8.Lazer-比利时 9.BMW/宝马-德国 10.MT-西班牙 11.Marushin马鲁申-日本 12.HJC-韩国 13.Scorpion蝎子-美国 14.LS2-中国

品牌排名不分先后,请勿误解!!!

文末还附“世界头盔认证标准”,感兴趣的摩友可直接点击目录即可直达。

正文开始

头盔算是所有骑行护具里面最重要的一项,没有之一,所以,如果骑行装备里面只允许买一样的话,那就是头盔,如果问买多少钱的头盔合适,那一定是选择你能买的起的最贵的那个。因为,最贵的头盔也比开颅手术便宜很多很多。

1.AGV-意大利

大多数车友都不会对AGV感到陌生,在顶级摩托竞赛MotoGP中,许多车手用的都是AGV头盔,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意大利职业车手九冠王罗西,在职业生涯中一次次地戴着AGV头盔登上领奖台。AGV的品牌效应加上罗西的粉丝效应,使AGV头盔一度成为市场上最热门的产品。

AGV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是行业标杆,现代概念的第一顶头盔和第一顶玻璃纤维头盔都出自AGV之手,其头盔一直保持着极高水准。权威头盔测评机构SHARP的最新数据显示,除K Series是3星评级,其余31个型号评分均在4星及以上,10顶头盔更是获得最高的5星等级,这样的成绩无出其右者。

AGV的产品线非常专业,可囊括市面上所有的摩托车头盔类型,但对摩托骑手而言,半盔是最鸡肋的产品,无法有效保护面部,仅适合低速骑行/轮滑使用,连每年最火热的红牛山地自行车坠山赛都需要佩戴全盔,权威测评机构SHARP和SNELL都不对这类头盔进行测评,所以并不建议AGVK-5 JET、AGV X70这种半盔。

而AGV全盔中热度最高的莫过于售价为1000英镑左右的罗西同款——PISTA GP系列,该系列头盔所有产品都采用碳纤维材质,质量轻强度高,号称用上了AGV目前所拥有的所有高科技,获得了SHARP测评5星满分。

该系列风道设计也十分优秀,前风道采用胶片拉脱式设计,可自主选择进风口数量,配备的Pinlock镜片具有防雾和防划功能,内衬和面颊垫也都可拆洗和替换;导流尾翼则可在高速骑行下增加头盔稳定性,避免漂浮感甚至掉盔。不过,尾翼在低速骑行下作用不大,普通骑手无须在意。

PISTA GP系列内部还包含许多小细节,比如可以外接饮水袋、带有内胆快速拆卸(紧急救助)功能、支持前后侧内胆轻微调整等,隔段时间还会推出罗西纪念限量版,均彰显了世界第一全盔的综合素质,附赠的竞技耳塞在跑赛道时非常实用。

Corsa系列全盔定位比PISTA GP系列稍低,使用复合纤维材质,略重,但同样具备如多孔通风、面罩防雾防划痕、内衬可拆洗等实用功能,该系列的两款头盔在SHARP的测评中同样获得了5星满分,安全性很高,其实不管外壳采用哪种材质,能在SHARP中获得高星级评分的头盔就是好头盔,售价则均为800英镑左右。

如果追求性价比,可以选择平民化的VELOCE S、K两大系列全盔,这三款全盔各有特色,其中曾获SHARP 5星评级的VELOCE S的安全系数最高,官方售价380-450英镑,不过VELOCE S的镜片仅可防雾,不含防紫外线等功能。而400英镑左右的K系列多为4星评级,其镜片功能全面,防雾防划,内置遮阳镜,在烈日下骑行体验更为舒适,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

揭面盔则推荐200英镑左右的Compact系列,采用热塑性塑料外壳,在SHARP碰撞破坏实验中获得4星评价,非常不错。Compact系列不仅具有多孔通风、内衬可拆洗、快速更换镜片等相当实用的功能,其镜片也具有防雾、防划痕、遮阳的功能。

天猫-agv摩嗨专卖店

2.ILM-美国

可能大多数骑友对ILM有点陌生,但其实在国外市场ILM已经深耕很久,2017年时就已经遍布美国、欧洲、英国等国家,国外已经有200多万摩友粉丝,建立了不俗的品牌影响力,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是欧美最受欢迎的骑行品牌之一,但是他们很重视中国市场,也在积极的开拓中国市场,版画颜色深得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包括我在内)

在北美市场头盔占有率名列前茅,从知名度、购买意向、成交客户数来看,均领先其他同类品牌,ILM最大特点是镜片具有防雾防划痕、头盔通风良好,还有非常实用的内衬拆除技术,后期可方便地进行内衬的更换和清洗,而且头盔还可以免费更换一次内衬以保证骑行者的佩戴体验,主打一个体验感,很多摩友买了头盔回去,可能会感觉夹头,或者佩戴不舒适,这个时候换个合适的内衬绝对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ILM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他们还耗费极大精力建立了头盔开发与检测实验室,特别针对DOT, ECE, SG, CCC, SNELL,NTY8776....等检测,从这个方面就可以看出,对待头盔的安全问题,ILM是很严谨的态度,绝对不允许在质量问题上有任何漏洞,安全骑行始终是ILM第一关注的要点,同时还自主研发了安全防护性极高的骑行护具,为摩友们带来骑行防护性装备更多的选择。

2018年:与Pinlock和MIPS建立战略合作,成为MIPS防护解决方案的主力品牌之一。2022年:ILM的头盔产品快速通过SNELL SA2020赛车头盔标准,成为标准认证的品牌之一,多款头盔已经通过了ECE.22.06标准,并成为全球最早推出欧洲NTA 8776标准头盔的品牌之一。2022年全球最早推 出欧洲NTA 8776标 准头盔的品牌之一

提到ILM头盔,不得不提MIPS撞击缓冲技术,MIPS技术广泛用于自行车头盔,摩托头盔比较少见,它是一套多方位冲击保护系统,只用在LIM-129MIPS这款全盔上,头盔内衬中有一种特殊的保护层,可降低撞击强度。

给摩友们普及一下什么是MIPS呢?

MIPS是“多向碰撞保护系统Multi-direction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的首字母缩写,当头部发生剧烈撞击时,MIPS首当其冲,大幅吸收碰撞所产生的能量有效应对任何类型的旋转冲击。

LIM-129MIPS头盔不仅通过了MIPS安全认证,同时国内3C认证也是稳稳的通过,三层缓冲保护(DOT外壳-EPS泡沫-内衬缓冲层),像内衬可拆洗、多孔通风和镜片防雾防划痕等实用功能都是有的。

淘宝官方旗舰店链接:

京东官方旗舰店链接:

3.SHOEI-日本

SHOEI是日本著名头盔制造商,世界公认最好的摩托车头盔品牌之一,与AGV一样属顶级头盔品牌,牢牢占据超过50%的专业级别头盔市场份额,其大部分的产品主要针对欧美市场,实力雄厚。

不过同为顶级厂家,SHOEI产品力比AGV稍弱,在SHARP的碰撞试验中,12顶SHOEI头盔获得5星满分的只有5顶,其中还有3顶仅获得3星,这样的成绩难免让人失望。

SHOEI摩托头盔一直以来分为欧美市场和亚太市场两大阵营,这也是业内通行做法,主要与亚欧人种的头型有关,亚洲人使用欧版可能会有夹头感。而其中欧美市场又是主要根据地,哪怕是日本品牌,欧版涂装花色会更加丰富,上市时间也早,亚洲市场更新换代有一定滞后性。

SHOEI头盔分为全罩、揭面、半盔等六大款式,主打全罩式头盔,分为X、GT-Air、Z、RYD四个系列,其中售价高达470英镑的GT-Air在SHARP碰撞测试中只获得了3星,X-Fourteen和RYD分别获得了Snell M2015认证和SHARP 5星认证,Z-7虽然在SHARP和SNELL都没有测试数据,但官网信息显示符合中国国家标准GB811-2010 ,适合预算较少的低速骑手。

X系列是SHOEI的旗舰产品线,这个系列采用AIM+材质(玻璃纤维+有机纤维),在增强头盔刚性和弹性的同时质量更轻,只有约1.2kg。X-Fourteen是该系列最新型号,引入了空气动力性能,风洞试验显示,X-Fourteen全盔在抬升力、阻力和横摆力矩都有明显改良,大幅改善骑手的疲劳感,售价890美元左右。

X系列还有专门为儿童打造的X-KIDS头盔,其外壳材质与X-Fourteen相同,内衬采用可根据儿童头部尺寸成长自由调整衬垫。由于儿童的出汗量较大,X-KIDS在下颌和侧面都有专门通风口,换气性能不错。

SHOEI的揭面盔Neotech系列表现也不错,第一代产品获得了SHARP 4星评分,目前已更新到NeotecⅡ,外壳为玻璃纤维材质,重量约为1.6kg,还拥有内衬可拆洗、双镜片、多孔通风等非常实用的功能,售价为700美金左右。

SHOEI的半盔有J-FORCE IV、J-Cruise、J·O和FREEDOM四款,国内售价在1800-4099元之间。其中,J-FORCE IV、J-Cruise拥有较长的风挡,因为看起来像战斗机头盔,又被称作JET。J・O和FREEDOM是典型的3/4盔,外形复古,配备遮阳镜,而FREEDOM没有任何镜片,需另行购买护目镜,不过如之前所说,半盔安全性能不佳,原则上并不建议选购。

SHOEI目前已经入中国市场,由北京风火轮和厦门创见代理,香港由嘉利贸易代理,两地产品型号基本同步,不过香港头盔花色更多。

这里我推荐几个官方授权的店铺选购,避免踩坑!

下方商品链接为此品牌电商销量最多的款,请大家放心选购即可!

京东-明逍车品旗舰店

京东-佰丈利车品旗舰店

4.SHARK-法国

SHARK一直以极高的安全性能及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闻名于世界各大赛事。SHARK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制造的头盔品质一流,在30顶参与SHARK测评的头盔中,有29顶头盔获得4星及以上评分,其中5星满分盔7顶,数量仅次于AGV的品牌。

SHARK产品线涵盖全盔、揭面盔及半盔三种,全盔产品力最优秀的是Race-R系列,该系列有Race-R、RACE-R PRO、Race R Pro Carbon多种型号,售价分别为339英镑、499英镑以及431英镑。

在SHARP的碰撞试验中,上述三款头盔均为5星满分,表现十分优异。这三款头盔都具有非常实用的内衬可拆除及快速拆镜的技术,方便对头盔进行后期维护。不过,Race-R相比其他两款缺少风道口,通风较差。

S系列是SHARK最具性价比的全盔系列,全系均获得SHARP 4星评分,其中S600表现十分出彩,除了具有内衬可拆洗、多孔通风和镜片防雾防划痕等实用功能之外,99英镑的售价更是让它成为SHARK性价比之王。

揭面盔推荐Evo-One系列,除内衬可拆洗等实用功能外,还有蓝牙和快速拆镜技术。

SHARK的半盔产品线也非常丰富,双镜片的RSJ和SHARK Nano、复古风格的Heritage和Micro能符合大部分消费者的口味,其售价在100-200英镑之间。

5.NOLAN-意大利

NOLAN是欧洲最大的头盔制造商,旗下拥有NOLAN、X-lite、Grex 和 N-Com四大品牌,但在亚洲市场比较小众。2019年NOLAN被SHARK的母公司2Ride收购,两大集团合并后已开始技术合作,近年来SHARK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欢迎,NOLAN也会逐渐吃香。

NOLAN从创立至今签约共超过1000位官方车手,其中出过57次世界冠军,也是唯一同时被 MotoGP和SBK官方许可的头盔品牌。除专业竞速头盔,NOLAN还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合作商,意大利、中国、中国香港、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军警都在使用NOLAN头盔。

NOLAN的头盔产品可谓十分“稳定”,虽然没有5星头盔,但经SHARP测评的所有NOLAN头盔,无一例外全部获得4星评分,这样稳定的产品力在业内也属凤毛麟角,当然,这与NOLAN的管理、工艺以及科研方面的严格要求不无关系。

在产品安全系数相同的情况下,头盔的附加功能和价格自然成为购买头盔的主要考量因素。在揭面盔中,售价仅为253英镑的N104配备有Pinlock防雾镜片、蓝牙功能、内置遮阳镜、快速拆镜技术、内衬面颊垫可拆洗、多孔通风等功能,而N102和N90尽管缺少快速拆镜技术,但其售价比N104更低,分别为200英镑和150英镑,相对来说N104性价比更高。

NOLAN的揭面盔相比全盔人气更高,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风噪、硬度都没有全盔高,不过好在NOLAN的全盔表现也不差,N84/N85/N86这三款头盔功能齐全,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应用在摩托车头盔领域的实用技术,售价都不超过200英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N21以外,NOLAN所有的半盔都配有双镜片(外镜片挡风,内镜片遮阳),其中N40-5和N33 EVO还具有高效通风系统,非常实用。

6.Bell/贝尔-美国

Bell是地道的美国品牌,最初制造汽车零部件,创立人贝尔的两位好友不幸死于赛车车祸,Bell便开始开发赛车安全装备,其头盔种类非常丰富,除摩托车头盔外,还包括自行车头盔、雪盔等所有与运动相关的头盔。

Bell头盔最大特点是镜片防雾防划痕、头盔通风良好,还有非常实用的内衬拆除技术,后期可方便地进行内衬的更换和清洗。虽然Bell业务广泛,但在摩托头盔领域的专业度丝毫不减,14款测评头盔中就有8款获得了5星评分,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型号都已在官网下架。

现在Bell官网在售摩托头盔共有28款,其中全盔16款,STAR是其旗舰系列,面向专业赛级车手,运用了Bell所有最新技术,售价500-900美元。ELIMINATOR主打轻量化通风设计,优化头盔风道和空气动力学,BULLITT则是复古产品线,以上两个系列均在300-500美元之间。

提到Bell头盔,不得不提FLEX和MIPS两项撞击缓冲技术。FLEX是将高中低三种密度材料结合,最大限度缓冲撞击,MIPS技术则广泛用于自行车头盔,摩托头盔比较少见,它是一套几乎无人问津的多方位冲击保护系统,只用在了STAR MIPS系列和QUALIFIER DLX MIPS这两款全盔上,头盔内村中有一种黄色保护层,可降低撞击强度。

根据Bell头盔命名,可得知其用料和是否使用上述两种技术,比如CARBON结尾的就是碳纤维外壳,否则为复合纤维,MIPS和FLEX均会有标识。不过旗舰RACE STAR FLEX DLX没有按此标准命名,这款头盔采用3k碳纤维材质,面罩还提供ProTint防变色技术,内衬贴合度表现不俗,已通过DOT和SNELL M2015标准。

对“轻量化”要求较高的用户可以选择CARBON碳纤维外壳材质全盔,其重量一般不超过1.2kg,佩戴舒适度更好,不过售价也较高,一般600美元以上。

Custom 500是Bell的半盔系列,主打入门市场,除碳纤维产品外售价均不过200美元,该系列仅经过含金量最低的DOT认证,佩戴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7.Arai-日本

Arai专门制造竞速及日常保护用头盔,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三大头盔制造商,与SHOEI、AGV齐名。在著名的GP摩托车大赛、超级摩托车大赛以及世界房车锦标赛、一级方程式等等这些世界顶级比赛中,都能觅其踪迹。

Arai产品销售分为欧洲、大洋洲、亚洲及美洲四个区域,除美洲地区外,均采用统一命名标准,欧洲地区产品线最新。Arai声名远播,但产品表现不太稳定,虽然拥有RX-7V、QV Pro、GP5X等5星满分全盔,但其2、3星产品也多达7个,主要来自欧洲地区。

650英镑的RX-7V系列是Arai最热门的全盔,不仅具有快速拆镜、内衬面颊垫可拆洗等实用技术,通风设计也十分出彩,可调散热口拥有全开、半开和封闭三种状态,进风效率大大提高,骑行过程更加舒适。另一款569英镑的QV Pro则比RX-7V多了双镜片功能,内层遮阳镜可降低阳光对骑手眼睛的刺激。

Arai所有半盔都使用了双D环扣,能为头盔提供更坚固的防护,降低因发生意外可能出现的断裂,这也广泛使用在了全盔和赛道专用盔上。在半盔的选择上,SZ系列顶部的通风设计与RX-7V系列相似,新款SZ-R VAS采用了空气动力学外壳,增强防护能力,头盔内部更可以进行扩展,舒适性大大提升,美亚售价为500英镑左右。

售价为350英镑的FREEWAY-CLASSIC是一款没有镜片的半盔,外观为经典的哈雷摩托头盔设计,采用复合纤维材质,内衬可拆卸清洗,建议搭配护目镜使用。

8.Caberg-意大利

Caberg是意大利第一家、全球第二家生产揭面盔的品牌,并不以摩托赛事为主轴,而是以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头盔款式为主要研发目标,其揭面盔性价比高,以超强安全性著称,在SHARP测评数据中,5款测评的揭面盔就有3款获得5星,其余2款均为4星。

在SHARP上获得5星的揭面盔型号分别是Duke、Konda和Trip,其中Konda最重,售价约为120英镑,采用聚碳酸酯外壳,整个头盔重量高达1.7kg,长时间骑行可能会带来头部不适。Duke和Trip也在1.5-1.6kg之间,价格分别为150英镑和90英镑。

值得一提的是,Duke不具备Trip的多孔通风设计,因此通风性较差,所以更建议选择Duke的升级版Duke II,售价为140英镑。Duke II不仅在各项性能上较旧版有所提升,其顶部的两处进风口可通过简单的杠杆操作打开,透气良好。

全盔中较为推荐的当属V2 407、Vox、V2R和V2RR,这几款售价在90-140英镑之间,不仅安全性高,各项功能也较为齐全。V2RR和Vox具有快速拆镜功能,后期对头盔的维护比较方便,而对遮阳有较大需求的用户可以建议选择V2 407和V2RR,内置有遮阳镜,均有不错的性价比。

Caberg还有一款260欧元的ghost头盔非常有特色,外形张扬,在市场上比较少见,其下颚软罩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既可防护冬天寒风,又可隔离夏天飞虫。软罩可旋转可拆卸,在全盔、揭面盔和半盔之间不断“变身”,极具个性。不过由于材质过软,其安全防护性能不足。

9.Lazer-比利时

Lazer是全球最古老的头盔制造商,在头盔的演变史中贡献巨大,虽不属头部品牌,但旗下头盔产品物美价廉,也获得了SHARP的权威认证。

Lazer头盔在SHARP测试中以4星为主,也算可圈可点。目前,Lazer主打的竞速&公路盔为RAFALE、Bayamo和OROSHI,其中最具性价比的便是Bayamo,不仅具有双镜片、多孔通风、快速拆镜和后期方便维护的内衬拆除技术,售价在200英镑左右。

旗舰产品RAFALE则分为普通款和SR版,二者均在外壳注入改性合金复合材料,增强头盔硬度,头盔内含5通风系统,SR版还增加了空气动力学鸭尾,性能不错。

350英镑左右的Monaco是Lazer荣获SHARP 4星评分的揭面盔,目前已更新至Monaco EVO型号,有玻璃纤维材料和碳纤维材质两种可选,前者重1430g,后者仅为1300g。功能方面,Monaco具有蓝牙功能、多空通风以及内衬面颊垫可拆洗功能,Monaco Evo作为Monaco的升级版,其配备的Pinlock镜片有防雾功能,此外,通风性和舒适度上都有不同程度地提升。

OROSHI是Lazer定位较低的全盔产品线,外观复古,可拆卸内衬,集成6个通风口,遮阳板采用铝扣固定,售价不超过200欧元,花色丰富,适合预算不高的消费者。

10.BMW/宝马-德国

宝马这个世界豪车品牌,已经不需要用太多华丽的词藻来介绍,一直就是高级轿车的代名词。在摩托车领域,宝马实力同样不俗,旗下拥有摩托车和越野车两大业务,摩托车头盔便是其众多业务分支之一。

虽然宝马头盔种类较少,但宝马对其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就头盔品质而言,尤其是SYSTEM系列揭面盔,在SHARP测试中获得了不错的评价。只是宝马头盔是为了配套其摩托车而生,厂家对于产品线并不上心,每个种类头盔仅有1个型号。

旗舰揭面盔SYSTEM系列防护性能较好,内置遮阳镜和快速拆镜技术,头盔内附带蓝牙功能,可与宝马摩托车配套连接。最新型号为System 7 Carbon采用100%碳制纤维材质外壳,内衬为多层式EPS缓冲层,提供良好的面部包覆性,并可由全盔变为半盔,相当于花一顶头盔的钱购买了两顶头盔,售价为475英镑。

STREET X是宝马推出的第一款全盔,功能方面不及SYSTEM系列,但也有不错的空气动力学设计,遮阳板调整方便,S码重量为1450g,产品基础,售价为人民币4750元,目前可在电商平台旗舰店购买。

Bowler则是宝马半盔型号,由复合纤维制成,其提供了遮阳板、护目镜、面罩等DIY配件,仅适合低速行驶,也就是说,在宝马摩托车6大系列(运动、旅游、竞速、城市、复古、冒险)中,除城市和复古系列外,其余系列不建议购买半盔。

11.MT-西班牙

西班牙品牌MT Helmets头盔主打性价比,走的是平民化风格,产品品质坚实,在SHARP暴力碰撞实验中也获得了不错的评分。在顶级摩托车赛事MotoGP的Moto 3组别中,西班牙车队RBA BOE Racing Team的两位年轻车手Gabriel Rodrigo和Juan Francisco Guevara所佩戴的便是由MT Helmets提供的头盔。

MT全盔共有TAGRO泰格、Thunder 3 SV雷神、KRE玻纤系列和STINGER毒刺四大产品,基本都是全盔型产品,Thunder 3 和KRE-SV是双镜片全盔,泰格和毒刺则是单镜片全盔。

KRE-SV是其中的旗舰系列,采用玻璃钢材质,SEP缓冲保护层、防紫外线墨镜一一俱全,堆料充足,售价为1080元。Thunder系列是MT唯一获得SHARP四星认证的产品线,基础功能齐全,售价是KRE玻纤系列的一半。

单镜片泰格和毒刺主要以潮流的花色为卖点,外壳为聚碳酸酯(PC塑料)材质,硬度不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仅适合低速骑行,不过三层保护内衬也能降低不少撞击强度,售价为500元左右。

MT Helmets还有一款揭面盔Atom sv,该型号在国内电商平台售价约为750元,材质同样为聚碳酸酯。

在半盔的选购上,内衬的包覆性、头盔重量、镜片和内衬是否可拆洗等应该成为考虑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LeMans 2 sv、CityEleven sv、Thunder3 Jet sv这几款型号都不错,售价均不超过110英镑。

12.Marushin/马鲁申-日本

Marushin源于日本东京,早期只在日本出售,在创始人Watanabe Shin去世后,他的后人将 Marushin品牌连同所有的机器和生产设备仪器,卖绐了德国商人乌尔里希,随后乌尔里希带领Marushin开始进军摩托车比赛行业,在Marushin最鼎盛时期,有18位车手与之签约。

Marushin新款头盔产品线并不弱,早年两极分化的情况早已消失,目前SHARP中仅有一款M401是二星评级,而且早已无售,新的Marushin头盔并无送测。产品线混乱也是Marushin缺点之一,M401是全盔,M-310/410是揭面盔,M-610又成为了半盔,建议购买时看清产品类型。

Marushin头盔分为两大产品线,高级系列采用玻璃纤维纯手工制成,基本系列走性价比路线,用料稍有节省。

Marushin 999 RS为高级系列产品,售价300欧元左右,头盔空气动力学经过厂家精心优化,内衬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干燥快,玻璃纤维外壳更使其将重量控制在1290g,还为佩戴眼镜的用户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同样为高级产品线的RS3配置与999 RS相似,售价一样,花色更丰富,重量控制在了1250g,主打运动轻薄方向。

揭面盔也是Marushin另一发展方向,优势在于面罩可升起,长途骑行中饮食更方便,旗舰产品为M-410,玻璃纤维材质,用料较为厚实,重量达1500g,受众为长途旅行的骑手,在使用手套的情况下也能方便打开,头盔内部安装蓝牙也很方便,售价为300欧元左右。

13.HJC-韩国

相信中国的车友对HJC这个品牌并不陌生,这个成立于1971年的韩国头盔品牌在中国很有名气,各大摩托论坛上出现频率较高,也常在MotoGP赛场上露脸。

HJC虽然销量领先,但只能活跃在中低端头盔市场。SHARP数据显示,HJC的头盔整体以3星居多,不过目前正处HJC整体更新换代时期,大量新产品暂未送测,有一定滞后性。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RPHA 11改良款,在以往的数据中,RPHA 11两侧防护非常差劲,综合得分仅为3星,相对近4000元左右的售价令人失望。不过HJC对其进行了改良,并且与漫威联名推出美国队长&毒液花色,此款为韩版特供,采用碳纤维复合材质,通风口更是进行了不小优化,细节到位。

不过目前中国市场热门的不是RPHA 11,而是I70和C70两款,均为聚碳酸酯材质,双D扣的牢固佩戴方式,为双镜片设计,外观涂装相似,具有镜片快速拆除以及内衬可拆洗等实用功能,售价均在1500元以下,性价比较高。

在半盔中,HJC的IS系列同样值得推荐,售价为1000元左右,中国市场目前容易买到的是IS-33 II,完全符合中国电动车用户的需求,该头盔配备双镜片,一键可打开/收回,通风孔位于头盔顶部,可有效驱散头盔内湿气和热气,内衬部分更是预留了蓝牙耳机槽,功能齐全。

因为与漫威毒液的联名一炮而红,销量直接被拉爆!

14.Scorpion/蝎子-美国

Scorpion是美国本土最受欢迎的头盔和防护装备品牌,旗下不仅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头盔设计师,还拥有数十位爱好重型机车的产品工程师。2019年,Scorpion赞助的MotoGP新人王Fabio QUARTARARO连夺多场排位赛第一,使得Scorpion人气大涨。

Scorpion与其他厂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外观设计好看,所有型号均有磨砂黑可选,手感细腻,耍帅方便。不过Scorpion比较适合欧洲头型,不少亚洲地区用户表示Scorpion夹头感严重,重量控制也一般,所以只能定位在中低端头盔领域。

Scorpion每年都对产品线进行更新,全盔为EXO-RX/ST两大系列,COVERT系列涵盖了全盔、揭面盔及半盔三种形式,一盔三用,创意十足。EXO-R1是其中旗舰产品,是一款赛级头盔,采用玻璃纤维、芳纶和多树脂纤维,通风系统设计合理,尤其是呼吸道流装置是点睛一笔,能够防止面罩上形成口鼻雾气,售价400美元左右。

由于EXO-R1是2020新款,价格虚高,老款ST1400更具性价比。ST1400曾整合了Scorpion最先进的工艺与技术,外壳为3K碳纤维材质,这款头盔最大限度保障了骑手的舒适性,通风口与鸭尾共同形成导流风道,快速干燥内衬,其中还附带蓝牙扬声器,遮阳板能够隔绝大量紫外线,售价与EXO-R1相同。

COVERT系列是Scorpion最畅销的头盔,三合一设计精巧,用户在几秒钟就可将头盔切换为全盔、揭面盔和半盔三种形态,不过该系列头盔安全性能只能与半盔相提并论,总体结构不太稳定,在极限状态下不能很好保护面部安全,仅适合城市低速骑行。

15.LS2-中国

LS2是中国本土最具规模的头盔制造商之一,每年头盔产量高达数百万个。为吸收国际先进的技术,更好地打入国际市场,2007年LS2将设计部门搬迁至西班牙,并由江门工厂负责生产制造,LS2至此便以高性价比优势在国际头盔市场站稳脚跟。

论品质,LS2与世界顶级头盔还有很大差距,据SHARP的测评显示,LS2送测的22顶头盔分布在1星和4星之间,目前还没有5星产品,不过这些产品大多在功能上较为齐全,具备非常不错的性价比。

在LS2的头盔中,型号为FF开头的均为全盔/揭面盔,半盔以OF开头,越野盔则是MX,除了全盔/揭面盔不好区分外,其他产品线都比较清晰明了。目前中国市场在售的4星头盔包括FF352/358/396三款全盔,前两款售价为388元,主打入门市场,396则是LS2的高端产品路线,售价1298元。

FF352/358作为售价不足500元的入门产品,通过了SHARP 4星认证,具有超高的性价比,ABS材质外壳强度虽不如复合纤维/碳纤维,不过在SHARP测试中,352/358表现甚至比许多欧美品牌更好,拿下4星认证实至名归。

FF396就是LS2曾经的旗舰,基本配置跟欧美大牌动辄四五千的旗舰产品差不多,采用3K碳纤维材质,还配备了双镜片,最外层的是防雾镜片,内衬调节方便可拆洗,附带蓝牙耳机槽和眼镜槽,最重要的是符合中国人头型,佩戴感舒适,售价1280元。

FF396虽然用的是碳纤维,但在重量控制上稍逊于欧美大牌,净重1.4kg,较欧美同类产品多100g左右,100g足以使得头部疲劳程度上升一个等级。如不在乎价格,可以考虑FF397,这款头盔在396基础上升级了6K碳纤维材质,重量控制在1300g,售价也相应涨至1680元。

揭面盔推荐FF370,功能较为齐全,不仅具有防雾防划痕的挡风面罩,内衬也可方便拆洗,遮阳镜和蓝牙功能也被设计在这款头盔上,售价为498元,性价比很高。

半盔产品则推荐OF562、OF570两款,除基础功能外,还增加了实用的防紫外线功能,售价为600元左右,适合电动车用户使用。

下方商品链接为此品牌电商销量最多的款,请大家放心选购即可!

天猫-ls2追风专卖店

附:世界头盔认证标准。

美国的DOT标准:美国交通部的缩写,DOT是美国的国家标准,但只能算的上是行业内的最低标准,标志在制作上没有统一的格式,可以自行在产品上贴DOT标志,容易被仿冒。DOT的最大特点就是,如果头盔上有DOT标志,那么他的佩带必定是双环的,如果是插扣的必定是假冒。

欧洲的ECE标准: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简写,认证全称ECE-2205,ECE认证标准是最全面的一个,不仅是安全性,而且对相关配件也进行了硬性规定。特点:头盔的后面下部为ECE标签,标明了重量和尺寸,佩带上也会有一派分为两组的序列号,镜片左上角或者右上角会有一排数字,圆圈,里边写Ex(x为1-13之间的数字) 圆圈后边是6位阿拉伯数字。

美国的SNELL标准:号称世界最专业的运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准,认证标准比DOT要严格很多,认证相当不好通过,安全有保证,但是通过该认证的头盔价格都很昂贵。

日本的SG 和JIS 认证:

JIS是(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的缩写,即日本工业标准,它规定了确认产品的种类和尺寸、品质、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试验方法以及标准值。通过指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能确认此产品是符合JIS标准的时候,可以贴上JIS mark。

SG是Safety Goods的缩写,标志是由日本消费品安全协会CPSA,制定的产品安全保证标识。只有经审核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才被CPSA授权粘贴SG标志;一旦SG标志产品因缺陷造成事故、伤害或死亡,CPSA将支付赔偿金。

以上都是我自己所了解的一些头盔品牌知识,如果各位摩友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留言评论区或者私信我,我们一起讨论。

我是 @阿周的日常 ,爱骑车,爱探索,欢迎关注,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