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生产力工具换新怎么选?首推华硕这款高口碑RTX独显笔记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og怎么禁用独显 618生产力工具换新怎么选?首推华硕这款高口碑RTX独显笔记本

618生产力工具换新怎么选?首推华硕这款高口碑RTX独显笔记本

2023-06-06 20: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对于创意工作人群而言,今年6月份可谓是惊喜不断,既有618年中大促带来一系列降价优惠活动,在6月6日凌晨苹果也带来了全新的Mac Pro与Mac Studio两款主机产品,在M2 Ultra芯片和最高182GB统一内存加持下,性能实现巨大飞跃,自此高端人士的生产力工具又多了两个选择。不过,在当前移动办公越发普及的时代背景下,相比于苹果售价相对昂贵、性能溢出的主机新品,Win阵营的全能本才是618大多数创作者、商务人群更加关注的产品。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毕竟Win阵营的全能本同样拥有不俗的性能释放,尤其是现在市面上的RTX轻薄本既拥有强劲的性能,又能兼顾到便携属性,可满足日常各种专业创作、生产需求,让创作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且,相较于主机和游戏本产品,RTX轻薄本无需再购置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简约大气的外观设计,也非常适合各种商务场合,所以RTX轻薄本自然也就成了商务人群的首选换机目标。那么,目前市面上有哪些RTX轻薄本比较值得关注呢?这方面,华硕人气新品华硕灵耀Pro14 2023相信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就大众尤为关注的性能配置来看,华硕灵耀Pro14 2023标配13代酷睿i9-13900H处理器,拥有14核心20线程高规格,且最高睿频达到5.4GHz,单核、多核性能提升显著,对于生产力任务效率提升很大,同时再搭配上RTX4060光追独显,支持最高110W性能释放和NVIDIA Studio驱动,可实现近50款创意应用加速,包括达芬奇、Adobe全家桶等等,无论是视频剪辑、图形设计还是3D建模,都可以做到流畅稳定运行,从容应对各种高负荷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满足日常生产创作外,华硕灵耀Pro14 2023还能满足玩家畅玩畅玩3A游戏的需求,这点相较于MacBook产品无疑也是一大优势。这点通过已入手用户的评价反馈也能体现出来,不少用户直呼“4060的加持之下,游戏性能没得说,3A大作放心开启特效”、“性能很棒,完全能满足我所有办公需求和轻游戏需求”。

对于创意工作而言,屏幕显示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方面,华硕灵耀Pro14 2023同样有着相当出彩的表现,其配置一块2.8K 120Hz OLED华硕好屏,在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加持下,观感清晰流畅,可保障图片细节显示分明,高清显示无锯齿感。而且,这块屏幕还覆盖着100% DCI-P3广色域,支持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和Dolby Vision技术,对比度高达100万:1,并且通过潘通色彩认证,可实现四种专业色域切换,让创作者可以精准调整每一个细节,避免作品出现色彩偏差的情况。

还有就是在细节设计上,该机不仅带来了6尺寸超大触控板,同时还在左上角位置加入了华硕虚拟旋钮,并适配了多款Adobe创意软件,如此一来,用户便可以利用它实现精准的指尖控制,诸如更改画笔大小、调整视频时间线、完成撤销动作等操作更加得心应手,让创作过程更顺畅。

接口方面,包括雷电4 USB-C、USB-C 3.2 Gen2、SD读卡器、DC-in、HDMI 2.1、USB-A 3.2 Gen2以及3.2mm耳机插孔等一应俱全,足以满足日常大文件高速传输以及外接拓展高规格设备的需求。

不难看出,#灵耀Pro14 2023#的确是一款性能强悍、屏幕出色、接口齐全、细节设计精良的全能本,可以说满足了大众对于创作工具的所有需求,再加上目前电商平台100%的好评度背书,对于618有打算换新生产力工具的小伙伴而言,确实不失为更加值得考虑的对象。#RTX轻薄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