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耕新2023·田坎上的“头等大事”丨一个村的“2.0版托管实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qq超级会员图片高清大图 万象耕新2023·田坎上的“头等大事”丨一个村的“2.0版托管实验”

万象耕新2023·田坎上的“头等大事”丨一个村的“2.0版托管实验”

2023-05-05 17: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川在线记者 阚莹莹

2月21日一早,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木龙村,绵绵细雨已连下一夜。

一片麦田边,顾不得一夜春雨带来的寒意,木龙村党委书记卢飞搓了搓手,跳下了车,一头扎进了麦田里。细雨模糊了卢飞的眼镜,他来不及擦拭,一边查看麦苗长势一边自言自语,“干了太久了,真是一场好雨。”

春雨中的木龙村麦田。 阚莹莹 摄

忠兴镇是一个典型的川北农业小镇,全镇耕地总面积68876亩。但土地分散、田块碎片、无人种地……该镇也集齐了四川丘陵地区耕地的典型特征。

面对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忠兴镇推行的土地大托管模式,截至目前已覆盖全镇60%的耕地。

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中。相比于此前省内多地探索的平原地区整村托管模式,开卷就是“困难模式”的忠兴镇自主探索了一套丘陵地区土地托管实验的2.0版本。

把“边角料”都管起来

“这60%的耕地,边边角角在哪里,种什么,问我最清楚。”卢飞说。

“问我最清楚。”五个字总结了这位带着眼镜的“80后”对全镇种植情况的熟悉程度。这背后,源于他的另一个特殊身份——忠兴镇集体经济联合总社理事长,也就是全镇60%耕地的“大管家”。

在卢飞眼里,每年的2月,忠兴镇都是一副崭新的样子,所见之处,麦苗渐绿,油菜花开。

但仅仅在几年前,连片土地撂荒曾是这个农业镇难以逃离的现实。

“土地分散零碎、‘谁来种地’问题突出、‘靠天吃饭’长期困扰。”忠兴镇副镇长罗海刚说,这是很多农业乡镇的共性问题,但是忠兴镇地处丘陵地区,不少田块交通不变、水源不好,这让问题变得尤其突出。

方向在哪里?忠兴镇亟需在千头万绪中理出一条明线。

“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土地没人管,谁来管?”镇党委政府数次开会,都围绕这个关键问题。

大户可以吗?当时,忠兴镇已经有不少大户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大户要的是好田好土,那些‘边角料’哪个要?”如果让大户来管理,交通不变、水源不好的田块就势必会被放弃,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

集体可以吗?集体管理,优势明显,一是可以把“边角料”都管起来,二是可以实现从土地耕种到产品销售全链条标准化管理,降低各种成本投入,三是农民也更安心。

托管中心进行土地集中翻耕。 受访者供图

但是,钱从哪儿来?

思路很快打开。镇集体牵头组建土地大托管服务中心,与农户核实签订土地托管协议,依托国有投资平台公司,用土地经营权进行融资,向省农发行进行贷款。

“土地整理过程中,实际上还会有每亩地3%的土地新增,新增的指标也可以在国有投资平台公司进行交易,这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顺利贷款。”罗海刚说。

在土地大托管服务中心,愿意托管的农户和大户,与中心签订托管协议,灵活选择“全托”和“半托”的方式。为保障土地集中连片经营,不愿意托管的农户实行确权不确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协商,为农户重新合理划分地块。

至此,一套完整的土地大托管模式在忠兴镇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忠兴镇集体经济联合总社成立,卢飞当选为总社理事长,成为了托管的43743亩土地的“大管家”。

把托管效益“跑”出来

如今,在忠兴镇,一辆车轮沾满黄泥的橙色越野车时常出没。每次见到这辆车轮和车身几乎可以混为一色的车,村民们总会玩笑一句:“‘大管家’来了。”

这是卢飞的车,自从成为托管中心负责人,不只木龙村,从耕种、施肥再到收割,全镇13个村的种植情况他已经非常熟悉。

土地托管的效益,的确被卢飞和全镇15名“管家”跑出来了。

通过土地整理,截至目前,忠兴镇已经实现了土地零撂荒,可耕作土地增加575亩,农业产值增加80余万元。

土地托管后,托管中心与农户采取“保底+溢价”的方式进行两次分配,保底收益的30%分配给农户,70%的溢价二次分成也全部给农户。去年,全镇进行了成立托管中心后的第一次分红,算下来,农户收益相较流转给大户每亩还增收100元左右。

忠兴镇的托管土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耕种,图为植保无人机正在作业。受访者供图

“此外,村集体经济参与土地托管各环节,托管中心按面积和产量支付费用,每托管1000亩土地获得6—8万元的集体收入。”罗海刚说。

农业品牌的优势也凸显出来。忠兴镇建立了“仙溯”线上线下直营店,整合全镇“三品一标”农产品,目前累计销售800余万元。同时,注册使用“忠粮”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和粮油供销企业签订协议,产品销售价格比农户零散自售增加约10%。

对于大户来说,托管的效益也很明显。7年前,杨波在忠兴镇流转了80亩土地,签订了10年的合同。80亩地全部流转出去,他的增收路径反而更多了。“可以在托管中心当田间管理发挥长处,也可以外出务工。”

“我们可以把全部的耕地用作粮油生产,这是最重要的。”罗海刚说,目前,全镇托管的土地全部用于小麦、油菜和水稻种植,“良田粮用,忠兴镇的这根红线,更能守住。”

随着托管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广,效益也越来越明显,罗海刚和卢飞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船小好调头,在忠兴镇党委书记梁红梅看来,托管中心这条“大船”,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是不强。“忠兴镇土地大托管还在起步阶段,去年的高温干旱,我们损失很大。”梁红梅说,现阶段的农业政策性保险还不足以抵抗大规模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不仅如此,农业规模化生产投入巨大,仅仅依靠金融资本注入,无法对镇域内所有土地覆盖。“仙溯”“忠粮”两个品牌还在初创阶段,品牌影响力还不够……

但梁红梅依旧充满信心,“土地大托管是忠兴镇自主探索出来的结果,直到今天,都还在‘初创’阶段。创业艰难,但我们的方向没有错,希望能为更多的丘陵乡镇探索出一条路。”

记者手记

投入资金不能“撒胡椒面”

“风险还是很大的。”采访过程中,罗海刚反复提到了“风险”,这句话,他也经常和“管家”们强调。去年夏季的高温干旱,更是给他敲响了“警钟”。

但是,一个清晰的思路已经在忠兴镇党委政府达成了共识——投入资金不能再“撒胡椒面”,要用到刀刃上。下一步,忠兴镇计划利用各种激励政策,依托土地大托管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把农业园区一路打造成市级五星园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同时,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建设,努力打造成绵阳单一最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

全省行动

实施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工程

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这项全省行动中,农业生产“大托管”被列为重点。接下来,四川将实施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工程,以村组为单位推广“大托管”,培育一批重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同时,健全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和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此外,引导支持涉农县(市、区)开展农业全程服务综合体建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