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VR?没有头盔也能玩SteamVR游戏的教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svr能用steam吗 廉价VR?没有头盔也能玩SteamVR游戏的教程!

廉价VR?没有头盔也能玩SteamVR游戏的教程!

2023-07-19 12: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引言

相信各位小伙伴在各种渠道了解或者体验过虚拟现实(VR)设备,并深深的被VR的沉浸式体验所吸引后,也会想在家中体验VR影片或者VR游戏吧?

.但目前市面上消费级VR设备都不便宜,类似与HTCvive、Oculus rift、PSVR等设备的价格对于很多只想稍稍体验一下的小伙伴们还是很贵的其实就是没钱。

那么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解决方案:用PC端软件模拟SteamVR环境,将画面推流到手机上,用VR盒子玩SteamVR游戏!

这里有站内视频教程,感谢up主@花园长o0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Rift+VRIDGE方法的教程,相关链接会放到评论区。

准备

一台Android手机

一个VRBox眼镜

一台电脑(笔记本、台式均可)

局域网(Wifi网络或Usb连接)

步骤

第一步、PC端安装Steam以及RiftCat软件

Steam大家都很熟悉了,目前SteamVR并不能单独下载安装,所以想要安装SteamVR也是需要先安装Steam。注册账号等不再赘述。

安装RiftCat软件,riftcat是PC端模拟vr设备以及给手机推流用的软件,获取软件我们可以在 riftcat官网【1】下载。注意要使用riftcat你需要一个账号,右上角register注册。

注册

注意:RiftCat是收费软件,未购买的账号只有10分钟的体验时间!

打开软件并登陆

登陆

你将看到这样的画面

网络识别

中间提示框要求我们选择网络,一般来讲直接选Automatic即可。

界面如下

RiftCat主界面

软件正在等待手机设备连接到同一网络,右上角齿轮可以点开设置具体的推流数据,我们先略过。

第二步、手机安装VRIDGE APP

这一步就简单多了,直接安装VRIDGE的apk安装包打开即可。这里我用的是htc911的1.3.1汉化版【2】。

打开app不需要多余的设置。

APP界面

如果你的手机和PC处在同一网络环境(如同一WIFI)下,PC端会有提示。

确认连接

确认后成功连接,手机端与PC端分别为

连接成功主界面

第三步、安装启动SteamVR并配置环境

下载安装Steam,注册账号,登陆。

此时点击主界面第一个按钮即可自动打开steam,安装steamVR环境。

安装成功steam界面右上角应该有VR图标。

推流时会显示小窗,手机屏幕上也会出现双屏显示提示。

识别成功,第一个头显指示器应该为绿色。

提示未就绪,需要运行房间设置,网上有许多教程,这里不再赘述。

设置完成后你应该可以在手机上看到默认SteamVR Home场景了。

注意:每次启动steamVR都必须在RiftCat中启动!

注意:每次启动steamVR都必须在RiftCat中启动!

注意:每次启动steamVR都必须在RiftCat中启动!

第四步、将手机装入VRBox,打开SteamVR游戏尽情游玩吧

TIPS

这里我们只是简单的将头显、陀螺仪模拟到SteamVR上,需要手柄的游戏大多数是玩不了的。如果仅仅是简单用于VR开发测试,还是非常方便的。

想要获得带手柄、手势、定位的体验,原来是用leapmotion,现在比较火的是nolo这款设备。再高端的还是直接买Vive吧。

关于手机可以连接到电脑但SteamVR不识别的问题,一般都是笔记本电脑双显卡的锅。打开显卡控制面板,指定SteamVR一系列进程和VRIDGE进程到GPU处理即可。

VR一系列和RiftCat最好都添加设置GPU处理

我们想要体验的游戏、应用只要支持SteamVR,并且电脑配置带的动,一般都可以推流到手机上,这里推荐一个单纯欣赏用Demo:Surge。

巨人从眼前走过十分震撼

搭载环境要求笔记本和手机在同一WIFI下。使用台式机没有无线网卡时,可以用USB将手机和电脑连接,打开手机app中 USB绑定 选项,设置允许USB共享网络。

推流质量设置,RiftCat右上角齿轮打开设置,VRidge项中可以设置推流画面质量和方式。个人建议win10设置为

win7将Video encoder选项选为NVENC。A卡用户用第一个应该也可以。

ios用户可以研究TrinusVR推流屏幕。仅仅是推流还是研究过的,苹果对不起。

最后感谢盗梦极客论坛,我在哪里找到很多相关教程和关于VR的新闻,对于后面Unity3D的VR开发也有很大帮助仅仅是测试方面。

我去见我家女仆了嘿嘿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