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症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r间期126ms正常吗 预激综合征症状

预激综合征症状

2024-01-02 12: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预激综合征一般去看哪个科?

心内科,心血管内科。

预激综合征是不是必须去医院就诊?

预激综合征不管是因为心悸发作而诊断的,还是体检做心电图偶然发现的,都建议去专门的心内科门诊就诊,由医生判断是进一步检查、治疗,还是无需治疗。

预激综合征需要治疗吗?有哪些治疗方法?

有些人虽然有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但尚未发生过心动过速,没出现过不适症状,这种情况可以暂时观察。但儿童、旁路不应期极短者、从事高危职业者(如卡车司机、飞行员或一些运动员)还是推荐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如果是有频繁的心动过速发作、有心悸头晕等症状的预激综合征患者,一般都需要进行治疗,首选射频消融。另外有些治疗是为了中止心动过速。

中止心动过速的治疗:

刺激迷走神经:前提是心功能和血压正常。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可以中止一部分心动过速。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有: 颈动脉窦按摩,平卧,摸到右侧颈动脉搏动处,按摩 5~10 秒,再换左侧,切记不可双侧同时按摩。 做 Valsalva 动作,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用力做出呼气的动作(但不要把气呼出来)。类似于用力排便时的动作。 诱导恶心,可以用手或棉签刺激咽喉部诱发恶心。 将面部浸入冰水中。 药物:如静脉注射腺苷、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 心脏电复律:如果患者心动过速很严重,出现低血压或晕厥,需要立即进行心脏电复律。医生会用除颤仪在患者胸部对心脏进行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的律动。 预激综合征的治疗药物有什么常见副作用? 腺苷的副作用: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面部潮红、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这些副作用一般都很短暂,可以很快消失。 维拉帕米的副作用:恶心、腹胀、便秘、疲乏、头痛、头晕、低血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脚肿、面部潮红、过敏等。 普罗帕酮的副作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便秘、房室传导阻滞等。 胺碘酮的副作用: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甲亢、甲减、便秘、肝功能异常、肺纤维化等。 β 受体阻滞剂(XX 洛尔)的副作用:头晕、神志模糊、抑郁、反应迟钝、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 预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导管射频消触术是什么?

这是预激综合征首选的治疗方法。医生将心脏导管通过腹股沟处的血管置入心脏内部,用射频电流彻底消融掉异常的旁路,达到根治的目的。

预激综合征治疗时的射频消融术有什么风险? 心脏传导阻滞,需植入起搏器。现在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这种并发症发生率已经很低(低于1%),但对于希氏束旁的旁路消融相当于正常通道和异常通道长在了一起,消融过程中出现这种风险就大大提高。 血栓栓塞,包括脑卒中、体循环栓塞、肺栓塞(发生率 < 1%); 血管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和其它血管损伤(发生率 2~4%); 心脏创伤,包括心肌穿孔、心包填塞、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夹层或栓塞、心脏瓣膜损伤(发生率 1~2%)。 辐射(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会受到一定量X射线辐射,但有经验的术者进行这种手术时,大多能将辐射的风险降到最低,有时这种风险甚至比做一次ct检查还要低。

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射频消融术,可以降低上述风险。

预激综合征需要住院吗?

大部分预激综合征都需要通过射频消融术治疗,因此需要住院。不过,住院时间通常很短,过程顺利的话 2~3 天就可以出院。

预激综合征治疗后需要复查吗?多长时间复查一次?

做完射频消融术出院后,如果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可以不用复查,就算治愈了。如果再次出现心慌等不舒服的症状,可以随时去医院复查。

预激综合征可以被完全治好吗?会复发吗?

通过导管消融术可以根治预激综合征,成功率约为 98%,甚至接近 100%。

约 5% 的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出现复发,可以仅出现心电图异常,也可以出现心动过速。约一半的复发出现在消融术后 12 小时内。再次进行消融术通常可以使复发的患者得到永久性治愈。

预激综合征会导致死亡吗?

预激综合征可能会导致猝死,不过非常少见,通常见于阵发性房颤伴预激综合征的患者。

这是因为正常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流通路,为了保护心室不会被过分激动有一种功能叫房室延隔,当心房跳的越快时传导速度就会越慢,甚至会发生2:1或3:1传导,虽然心房跳的很快但心室不会。

而异常通路则不具备这种作用,相当于失去了保护心室的作用,理论上讲心房跳多少次心室就可能跟着跳多少次,这是非常可怕的,房颤时心跳可能会达到每分300次左右,一旦心室也跳这么多次的话,那将有导致室颤甚至猝死的风险。

所以现在有很多专家建议预激综合征,即使没有发生过心动过速最好也及时进行射频消融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image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