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P2P平台卷款跑路 空口承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2p网络平台跑路了吗 焦点访谈:P2P平台卷款跑路 空口承诺

焦点访谈:P2P平台卷款跑路 空口承诺

2024-06-02 15: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记者查看“融业网”的产品,有了新的发现:“融业网”2015年9月23日正式上线,到记者登录时共发布157个标的,但从上线开始,157个标的对应的始终是3个实体项目,每个标的投资期限长的半个月,短的7天。国内网络借贷行业最大的门户网站“理财之家”采用技术手段,对P2P平台数据进行跟踪分析,“理财之家”分析人员指出,像“融业网”这样涉嫌拆标的运营,风险极大。

央视焦点访谈:P2P平台卷款跑路 人去楼空竟承诺会还钱【视频】

网贷研究员马骏认为:“拆期限是非常危险的做法。比如说,项目做出6个月,他可能会拆成一个月一个月,其实真实的借款并没有到期,但P2P上的标一个月后已经到期了,那怎么还给投了一个月标的投资人呢?要么平台垫资,要么新发一个月的标的,用后来投资人的钱还之前投资人的钱,这样就陷入了一种类似庞氏骗局。”

“融业网”真的是在拆标操作吗?“融业网”总裁助理周诚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不过他反复强调,投资者的资金不会出现问题:“公司郑重承诺,不会跑路或清算,将依靠融业控股集团资金流调配,于下月(2016年1月)5号到15号完成全部兑付,在此请融业网用户保持理智,任何过激言论都会影响兑付时间。”

如今,面对这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承诺变成了一纸空文。如果说像“融业网”这样的P2P平台是在拆分标的,玩起了十个坛子九个盖的把戏,那么有些P2P平台干脆就是在自融。所谓自融,就是企业开设P2P平台,融到的资金用于给自己的企业或关联企业输血。自融已经踩到了非法集资的红线。2015年年底,记者就曾对武汉的一家公司进行了探访。

武汉盛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理财顾问告诉记者:“我们一般平时收益率都是16%,但有时,像这个,做活动,您投资的话,给你加2%的利息,再加上礼品,综合利息就可以达到20%。”

公开信息显示,通常情况下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就是2%左右。也就是说,这里P2P的理财收益都是银行存款的10倍以上。商业银行年贷款利率是4.35%左右,即使不考虑盛世财富公司门店的运转费用,人员工资等支出,如果盛世财富提供的数字是真实的,那么也就意味着从这个平台上把钱借走的人至少要支付银行贷款4到5倍的利息。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项目,敢用这么高成本的资金呢?

这位理财顾问说,这笔钱他们借给金鸿科技的法人代表何齐勇,他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正在运作一个项目。

按这位理财顾问所说,P2P平台上大部分投资者的钱都借给了一个名叫何齐勇的人。记者登陆工商查询系统,确实,何齐勇是武汉金鸿科技公司的法人。不过继续查询,记者有了新发现:何齐勇同时也是武汉万安盛世集团的法人,集团注册地址同样是在盛世财富门市店所在的中山大道226号,而运营P2P平台的盛世财富投资公司就是万安盛世集团的子公司。如果理财顾问所说是真实的,那么这个P2P平台实际是拿投资人的钱借给自己的母公司,已经涉嫌自融,记者随即向理财顾问指出了这一点。理财顾问却说:“这个我不知道。”并称他们不是一个公司:“是的话我们就是自融了。”

看来,这家P2P平台也知道自融是碰不得的红线。就在记者采访后十几天,今年1月12日,武汉盛世财富突然宣布停止提现,停止兑付本金和利息。随后公开的信息显示,公司法人投案自首,公安部门已对公司立案调查。

“P2P网贷平台”数据显示,从2007年我国出现第一家P2P平台,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环境变化,2013年起P2P迅猛发展,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到今年2月份,累计P2P平台达到3944家,其中问题平台累计达到了1425家,也就是说,3家平台中就有1家问题平台。从时间节点上看,2013年及之前问题平台只有92家,涉及金额14.7亿元。到2015年,一年出现的问题平台就达到896家,涉及金额87.6亿元。2015年一年出现的问题平台是2013年全年及之前所有问题平台的近10倍。在问题平台中,跑路、停业的分别占了4成。问题平台平均上线时间仅有12.89月左右。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就指出,失败率比较高的,就是在P2P环节。

央视焦点访谈:P2P平台卷款跑路 人去楼空竟承诺会还钱【视频】

业内人士指出,在2013年以前,经过5年发展,我国全部P2P平台也不到200家,但到2015年底,累计上线平台达到3858家,P2P平台的增长可以说是野蛮生长。但与此同时,立法和监管却没有跟上。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P2P也成为热议的话题。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我们立法是滞后的;第二,之前根本没有监管,后来勉强有了机构监管,但是功能性的监管还是缺失的。”

确实,从2007年我国出现第一家P2P平台,直到2015年7月,才由央行牵头,十部委正式发出一份指导意见。以资金池这一条要求来说,根据央行等十部门的指导意见,P2P平台只能作为连接借款人和投资人的信息中介,而不能承担资金中介和信用中介的职能,投资人的钱必须放在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管。专家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平台对这份并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指导意见置若罔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大概只有不到5%的平台能按这个要求去做。

就在两会之前,2015年12月28日,国务院法制办下发了P2P网贷行业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P2P网络平台是信息中介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息等行为。今年3月10日,互联网金融协会召开研讨会,讨论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初稿)》,要求P2P网贷平台必须每日更新违约率、项目逾期率、坏账率、客户投诉情况、借款人经营状况等21项信息。业内人士指出,信息披露规范的出台,有望从根本上杜绝P2P乱象。

而对投资者来说,在选择投资理财渠道时和产品时,也要增强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记者随机登陆一些P2P平台的网站,收益高、本息保障等字眼随处可见。记者随后进行的随机采访显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选择包括P2P在内的理财产品时,这些噱头还是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些P2P平台已经把营销对象锁定在了校园,营销时宣称低息,但实际上学生付出的代价极高,对于缺乏金融常识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上当受骗。一位校园网贷参与者告诉记者:“加上各种保险、各种费用,低的20%,高的50%。”

专业人士指出,做为普通投资者,在接触P2P平台时,凡是对方承诺高额回报,承诺保障收益的,都需要警惕,谨慎投资。

P2P其实不是坏东西,出问题的其实也不是P2P。理财之家在此认为,是因为有些人打着P2P的旗号,干了不法的勾当,才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可这样明目张胆地挂羊头卖狗肉,怎么就能得逞呢?第一是因为业者妄为,明知违法而故犯;第二是因为监管缺失;第三是因为公众大意。连P2P是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不能识别真假。不了解、没把握,就把资金放进去,能没风险吗?社会发展快,新鲜事物多,学会和新事物打交道,显然是政府、社会和我们每个人都要上的必修课。

理财之家微信id:licaizhijiacom 网贷理财QQ群:104462

原文链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