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本来的样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nova4e没有悬浮屏吗 Android本来的样子

Android本来的样子

2024-01-04 19: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咱的手机~

本文仅做入门科普,大佬看了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当然您愿意看的话也欢迎指出我的错误,感谢

全文约9000字,可以的话当然希望您能抽点时间看完,阅读时间约为20分钟

全文都为我的个人看法,观点难免主观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类原生Android系统,作为数码爱好者的我们应该多少略有耳闻吧。

每个人都在使用手机系统,但类原生Android系统则很稀有,是一个稀有到了只有爱好者才会接触到的存在。

而就算是对我们来说,它也是一类特别的系统,因为除了稀有,它的使用体验也很具特色。

我明白可能很多人已经对它很清楚了,但我还是要先分析几个问题。

① 首先的首先,类原生Android系统是什么呢?

我不是大佬,我用我自己简单的理解去解释,稍稍地班门弄斧一下(欸嘿

类原生ROM是基于AOSP(Android开源项目)开发的Android系统。它们对AOSP有自己的改进,不过几乎对外观没有什么改动,所以外观上很接近纯净的AOSP。

(虽然标题写着类原生是Android本来的样子,但要认真起来不应该这么说)

② 它为什么稀有呢?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用上类原生系统?买!直接买一台出厂就是这样的手机,没有什么设备是钱换不来的。但…买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你可以把一台洋手机用得很舒↓服↑吗?大多数没有国行,没有保修,购买也有一定门槛。虽然有些惊艳的特色功能,但那么贵,对很多人来说也值不起这个价了吧。

去买山寨机&工控机?喂..这已经完全脱离你的初衷了。这类产品实在是奇葩,虽然确实有的山寨机搭载的是自己魔改的类原生Android系统,但山寨机的质量实在不值得推荐。而工控机,对,就是立在地上做互动广告牌的那种工业计算机,它配置极低;搭载的系统就是AOSP,太野蛮了,我不承认那是类原生。除非你是对产品本身感兴趣,否则不要买。

捡洋垃圾?如果你有一定的“捡垃圾”技能,而且感兴趣的话,我觉得挺值得的。前提是你一定要做好买二手产品的预期,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要和卖家扯皮什么的。

再说,我相信大家身边已经有够多的手机了。

啊!还有刷机呢!类原生项目有为手机提供第三方固件。嗯,这是不错的方法,但刷机不是一个主流的行为,虽然给旧机刷机仍是我推荐的途径就是了。

……

综上所述,往白了说就是某种情况下它很“难用”。消费者永远是最聪明的,真金白银的“投票”结果反映到了它的热度上。

③ 类原生系统有哪些?

像谷歌Pxiel之类自带类原生系统的设备,用的是各厂商为自家设备定制的系统。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去拥抱开源,具有代表性的开源项目有LineageOS,ArrowOS等。

 上面有提到,不同类原生ROM之间外观都比较接近;而拜开源所赐,很多开源类原生ROM之间连很多特征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在这里仅作概括,不会具体分析。

用户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愿意花钱买一台很贵的搭载类原生系统的手机。

同时,手机搭载类原生系统也被很多人看作是某一品牌手机的缺点,而它已经成为让人放弃选购的理由。

使用体验上,用户的评价常常是“流畅”,“功能少”,还有“丑”与“好看”的不同声音。

以下分析类原生Android系统,我会以下面的顺序依次介绍:

外观

功能

性能和优化

缺陷

Part 1 外观

要说类原生系统带给人们的最大印象,那大概就是外观了。因为与其他系统对比起来,它显得非常独特。

它看起来那么独特的原因也许就在于它的设计规范,类原生Android的外观使用了Material Design设计语言。

Material Design是什么?它是由Google推出的设计语言,译为“质感设计”或“材料设计”。主要风格是扁平化,是注重卡片式设计、纸张的模拟、突出的动效、使用了强烈对比色彩的设计风格。

原生Android 5.1就使用了第一代Material Design。

Material Design 2随着Android 9亮相,MD2使用了更高饱和的色彩,动画效果更遵循物理的加速度。

Google在Android 12上推出了Material You设计语言,我认为MD3拥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更好的个性化。 作为设计规范它的设计风格非常独特,具有包容性同时又非常严格。

Google作为最大贡献者,毫不意外地让AOSP用上了质感设计。

类原生系统也是跟随AOSP使用了质感设计。当然也有的类原生项目会基于AOSP的设计进行一些更改,但幅度不是很大。

类原生Android上的质感设计贯穿了整个系统,Material You的自动取色特性可以根据设置的壁纸自动调整强调色,也就是说,当你更换了新的壁纸,不仅是在主屏幕,在系统的各处甚至(适配了的)第三方app都将更换全新的颜色,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由于图文的形式所限,我就放几张图吧

锁屏(左) 带通知的锁屏(右)

MD3设计将各种元素的间距被拉得更开,强调色的运用也更加频繁。

被拉开的间距和存在感更高的强调色使得阅读和触摸操作变得更轻松。

整个系统的外观都有着统一的风格,设计美观且有质感,动画轻快灵动。

app的相互跳转,元素切换都有着对应的动画,动画间的衔接也很顺畅。当然作为动起来的代价以及它本质还是Android,偶尔也伴随着闪现,动画消失这样的小问题,另外动画也是不可打断的。

(出现问题的概率是和项目的成熟程度、维护者的水平强相关的,使用成熟的类原生系统能将出问题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类原生Android设计上也是可以有很多丰富小细节的,它会很大程度上提升质感,尤其是Pixel 手机,每次锁屏、亮屏、充电都是赏心悦目。

当然也有很多在外观上“负优化”的类原生系统,没有添加足够的美化或者压根砍掉了不该砍的特性,这个具体讨论吧。

在外观上,完全遵守设计规范的类原生系统,我的评价是很好。

Part 2 功能

类原生系统一定功能少吗?

从来没有“功能多就不算类原生”这样的规定,类原生ROM的功能完全可以做丰富。

Pixel 手机的重度用户一定非常清楚,Pixel手机的功能丰富程度已经到了类似国内系统的水平,只不过由于网络原因,在大陆地区使用只能把大部分的功能当作“不存在”。

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开源的Android项目往往没有很多的功能,而很多厂商定制的类原生也没有为其增加很多功能。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开源的类原生项目都有哪些基本的功能。

1 手势导航

相比国产定制系统的Android 7.1就开始布局全面屏手势导航,AOSP确实慢了不少。Android 9之前只有虚拟按键可用,而9加入了一个不算多好用的“小药丸”导航。Android10加入手势导航,原生Android终于摆脱了古老的三大金刚键。

好在它相当完善,Android10的手势导航与现在也并无区别。

开启了手势导航之后屏幕下方的导航栏会变形为一条小横条。

为什么说是“变形”呢?因为小横条就是导航栏,它继承了导航栏的一切特性。

最好的例子就是导航栏的外观,它在不同的场景有着不同的外观。全屏状态下收起隐藏、出现键盘会变形等特性也继承自“三按键”的导航栏。

卡片跟随手指,符合直觉的手势导航,配合自然的动画效果、不停顿不掉帧,用起来很赞。

2 对话泡

对话泡是一个在大部分定制ROM上都会砍掉的功能。它类似小窗,但与小窗不一样的是对话泡目前只能用于少数的几个即时通讯软件,因为它需要软件的支持。

要想打开这个功能,去设置打开开关之后,就可以在通知里为单独的软件开启对话泡。

目前我知道的支持对话泡的软件只有谷歌短信和Telegram(和它的第三方客户端)。嗯,没了。

它是大部分定制UI都没有保留的功能,而且定制系统基本都有了小窗的功能,大量软件不接入的现象看起来也合情合理。

对话泡功能上充分发挥了类原生ROM的极简主义,它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

收到消息时屏幕上会直接跳出对话泡的按钮,点击即可进入聊天界面,点击空白处即可收回。把悬浮的按钮拉到屏幕下方的叉叉处,按钮就会消失,直到下次收到消息。

嗯,对话泡功能上一共就那么多操作,可谓很极简了。不过简单的操作带来的是意外的好用,如果有更多软件接入就完美了。

3 显示

原生Android系统拥有最基本的几个显示相关的功能,“深色主题”、“护眼模式”、“极暗”,安装了谷歌的 “数字健康”,还会增加一个“就寝模式”。

这些功能都可以在控制中心快捷打开,不用去设置里找开关了。

“深色主题”是Android10加入的功能,它可以让OLED屏幕设备减少耗电,可以在昏暗场景下使用,此功能需要软件的支持。适配情况上,毒瘤如QQ微信都支持了,但淘宝闲鱼不支持...我没有选择权,最多只能选择晚上不用它。

“护眼模式”会将屏幕调整为暖色,用户可以自行调整强度,这样就不用觉得滤镜强度太低或太高。它可以减少屏幕蓝光,有助于入睡。

“极暗”是一个系统级屏幕滤镜的功能,它可以在不影响屏幕调光的前提下降低屏幕亮度,一样可以调整滤镜强度,适用于最低亮度还是太亮或者低频PWM调光的手机,嗯,这就很舒↓服↑

开启“就寝模式”后会同时开启勿扰,同时将屏幕变成黑白色,让用户远离手机。

考虑到规律作息的你,系统贴心地设计成了以上功能都可以根据日出日落或者时间开关。(除了“极暗”)

4 自带软件

开源类原生项目的自带软件都非常精简,很多ROM都不自带计算器、录音机、应用商店,自带的浏览器、相册也都是功能残缺或难用的。

但其实这样的设定让我没什么感觉,因为我一般不会用它们提供的相册等软件。

类原生ROM的很多自带软件都可以禁用或卸载,这样我就可以轻易的去安装自己喜欢的app。

我可以替换app为Google开发的,比如Gboard、Gmail。这样手机里的软件就都是规范的设计。

相比别的系统,装第三方app之后系统本来的预装软件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多余,那索性没有过多的预装软件更适合我。

一定有人和我一样喜欢手机由自己掌控的感觉。

不过自己安装软件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对于“你的时间非常值钱”的人就不划算了,所以自己抉择吧。

5 Google apps

大多数项目都可以构建Gapps版本,那么Gapps版本用起来如何?

Gapps的pico版本只有精简的几个apps比如Google框架、Play商店。

需要的话也可以装Google搜索、Google Assistant语音助手完善系统功能。

Google框架带来了FCM推送服务,可以不依赖app自带的服务推送通知(需要软件接入),在大陆地区还不需要特殊网络环境。

自动填充服务搭配Gboard,可以自动填充短信验证码和账号密码。

云端服务会自动备份设备设置,只要不嫌弃再装两个app的话,还可以备份通讯录和照片。

使用Pixel启动器,就会有天气小组件和负一屏资讯。

为了防止沉迷手机,谷歌的“数字健康”还可以为app设定时间限额、你走路的时候玩手机它也会提醒你注意安全、可以在晚上提醒你该睡觉了,然后将手机设定成勿扰模式并调整屏幕为灰白色,某些地方简直像妈妈一样(bushi

谷歌服务让类原生系统的功能丰富了很多,功能与类原生系统的契合度也相当之高,所以Android+GMS的组合能做到1+1>2的体验,各位如果有科学上网的相关技能并且对这些功能感兴趣的话,强烈推荐体验。

6 无障碍

即使类原生功能很少,但它也和各种操作系统一样都是有完整的无障碍功能的。

我们可以在无障碍设置中调整显示,让UI和字体变得更易阅读;移除动画效果把手机变成“功能机”;改变显示的颜色去适应色弱人群;用TalkBack功能去朗读屏幕上的元素…

另外三击放大屏幕,自动生成字幕等功能也是非常实用的。

然而推动无障碍的发展,不仅需要系统的优化,更重要的就是让更多的app去遵循规范开发,TalkBack的朗读很依赖软件的规范开发。

无障碍的种种功能实实在在的降低很多使用手机的门槛。让更多的人享受互联网,那就是无障碍功能存在的意义。

因为国产UI都有了小窗的功能,一些即时通讯软件就可以不去适配原生的“对话泡”功能,大大方方地摆烂了。

所以,大部分的类原生ROM都无力去应对“游戏同时用国产通讯软件回消息”这样的场景。

谁也不喜欢激情手游时,屏幕被一条条通知占用了一大片屏幕吧,可(大部分)类原生ROM就是这样的。

假如通讯软件都接入“对话泡”,现在的国产UI也就不会有小窗、游戏模式等七七八八的功能了。

当然不在意错过重要消息的话,你也可以自己打开一下勿扰模式曲线救。

说到游戏,不知是因为玄学还是因为没有奇奇怪怪的手势触发,它打音游更不容易断触。

长截图的功能是在Android12加入的,虽然是个原生功能,但它的兼容性不太好,在部分app里会出错,在部分app里会根本不出现“获取更多”的按钮

这就是出错的样子

一些OLED机型也有常亮显示的功能,但图案样式不是很多。

只要维护者肯写、难度不会太高,抬起、双击屏幕亮屏这些简单的功能都能做出来。

一些基本和无关紧要的功能,比如Shortcut、单手模式、多用户类原生ROM也都有。

其实类原生系统很多很多缺少的功能对我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

类原生ROM的功能在国产定制ROM的过多的功能承托下显得少。需要和不需要的全塞进去,总有功能是你需要的。倒不是说这不好,偏好罢了。类原生是简陋还是简约,还是取决于不同用法。

不过如果是给主力手机使用的话,我也喜欢功能丰富的系统。

目前类原生功能少当然是我不喜欢的点,即使我一直在用类原生系统。

那么是什么原因能让我一直使用类原生系统的主力机呢?

啊,当然是因为没钱换手机(

嗯。说正经的,一方面,如上所说,很多功能对我使用手机的方法对我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而且它劝退我的地方,有在别的地方把我拉回来。完整地看完本篇就可以看到我的答案。

Part 3 性能和优化

类原生系统的流畅度和BUG情况是和各种类原生Android项目本身的优化、各机型维护者的水平强相关的。

例如口碑一直很好的official LineageOS,优化就处于第一梯队,整个系统相当成熟。也有以“优化好”为著称的项目ProtonAOSP,因其优质的优化经常成为被Pick的对象。

对于原生系统AOSP而言,它优化还不错,但是因为功能极度缺乏、粗犷的外观、不多不少的小BUG,非常不适合作为主力系统使用。

由于类原生ROM功能相对少,整个系统的负担也就小了,出问题的概率也更小。再加上贡献者对Android代码十几年的打磨,版本的迭代,现在的Android早已离智能手机早期那个被贴上“卡顿”标签的Android完全不一样了。

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实际体验。我的手机是Essential PH-1,它是骁龙835,4G内存和UFS2.1闪存,普普通通的5年前旗舰手机配置。系统是官方和官网版本的LineageOS。我没有给手机装模块,因为我不喜欢不确定的东西。我也不建议各位去装不可信任的模块。

拿MIUI11的小米Mix3比较,我的感觉是它比小米Mix3还要流畅,具体体现在动画的帧生成时间更平稳,手势导航更跟手。而小米Mix3更先进的配置体现在了游戏帧数更高、打开app的速度更快,app重载的次数也更少。

稳定性上,作为主力机使用的时间里,它没出现过很过分的bug,再加上差强人意的速度表现,我用了它不少时间,最近才把它换下主力机的位置。

在成熟的类原生Android项目上,手势导航的跟手、帧生成时间的平稳、不掉帧、高刷屏幕不锁帧,出色的体验我愿称为“惊艳”。

根据我的体验,我认为成熟类原生ROM是很稳定的。

LineageOS是一个开源的项目,源代码是完全公开的,再加上LineageOS有很多的用户也有很多的大佬,那些易复现,影响大的上游bug很快就被解决了。

可以说大部分的稳定性问题和bug都是维护者造成的,所以我要再次强调:没有名誉的维护者做出的ROM尝鲜就可以了,尽量不要作为主力使用。

Part 4 缺陷

类原生Android的问题已经值得我单独留一个part用来讲不好的地方了。

先说说维护者能力的问题导致使用体验的不好。技术不好的维护者做出的ROM是很可能有很多问题的,例如BUG层出不穷、传感器失效等种种的问题,如果你刷过这样的包,反馈问题请找维护者,不要去找项目的开发者,因为这多半不是他们的问题。

话说回来,不讨论ROM维护者造成的缺陷,这一章说的更多是类原生Android系统共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很多人用“系统对大陆地区水土不服”这一句话概括类原生系统的处境。但我认为,虽然是这样,但我认为在这里 “水土不服”很大程度上是“水土”的问题。先别急着发表看法,看完这章再发也不急。

首先是外观,上面展示的质感设计很漂亮对吧,但很可惜的是美好的东西总是脆弱的。现实中除了Google开发的apps和少数独立开发者开发的apps,Android的软件UI设计可以称为“群魔乱舞”,这没办法,iOS的情况稍好也没好到哪去。

再说说别的地方的外观。还记得我提过小横条本质上是原先的导航栏吗?所以类原生系统的小横条很长时间是黑条的样子,非常丑,它沉浸的前提也是需要app按照规范开发。

最完美的样子就是遇到适配了的app,导航栏完全透明,可以显示内容。

其次就是将导航栏填充为app的底色,不仔细看没问题,但一旦仔细看就会穿帮。

接下来就是最难看但也是最常见的那一类,给导航栏着色一下都不去做。

恰恰咱们国内的环境要接触到非常多的“第三类”app。国内的软件环境坏到有时候看到第二种的处理方法甚至会有超出预期的感觉。

某些类原生系统有隐藏手势导航的导航栏的功能,留给手势操作的空间变得局促了,但也因此没有了上面app不适配的问题,依偏好选择吧。

意外的是“小而美”在很早的版本就支持了导航栏沉浸,它的图标甚至还遵循了“自适应图标”的规范。除去毒瘤的本质,“小而美”还意外的挺规范。

既然提到了“自适应图标”,那么顺水推舟来讲讲app们的图标。

我将三个规范图标和三个不规范图标放在了一起,显而易见上面三个是规范的,下面三个是不规范的。

由于不支持自适应图标,图标没有分层效果,也根本不会适应成默认的圆形,只能在方形图标下方再套一层圆形。

那为什么国产的定制UI,图标都是一样的“看起来规范”呢?那是因为国产UI给它们擦过屁股了。

另外用来表现通知的通知栏图标,一样的由于不规范而显示一个实心的圆形图标。

再说性能的问题,能把即时通讯软件做成3A大作就能猜到一个软件里被塞了多少功能,而其中造成的性能浪费又有多少。

国内环境的软件特色,保活机制又拉下了多少低端手机下水,为什么国外的手机处理器那么差还卖得很贵呢?这个问题值得仔细斟酌下。

由于类原生Android的权限管理不像定制那么严格,毒瘤们不规范的问题在它身上更严重。它管不住毒瘤软件,就算划卡也关不掉没用的服务。

毒瘤软件和类原生系统无法好好共处。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耗电发热,性能下降。Android给予丰富的权限接口很多情况下成为了坏文明。

应对这样的情况,我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黑阈”等软件去管理不得不用的毒瘤软件,它会自动关闭不进缓存的软件。

要说app不规范就不能用了么?显然不会,但不规范的apps总因为这些产品经理所认为的“无关紧要”,不够重视细节,一点一点的拉低了用户体验,而想要好的用户体验是不能忽视任何细节的。

这让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系统一味地为软件擦屁股,这是生态健康发展的趋势吗?

我相信咱们有聪明的工程师,他们完全有能力写出规范的软件。

其实不用说专业工程师了,普通编程爱好者都可以做到。

但这样下去,大厂们还是只能出品不规范的摆烂软件。

只是希望咱们还是趁早把咱们的标准搞出来吧。

说完软件的锅,此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声音:

“啊!那类原生系统不好用,它自己就没有一点点责任吗?”

嗯,当然有,如果你铁了心要用Google apps的话,你需要连接“互联网”,嗯,你懂我在说什么的。同样的,某些ROM连接了WiFi之后会提示:不能连接互联网。解决方法网上有很多,我就不浪费篇幅了。

外观不耦合,开发不规范,推送和保活机制造成性能和续航水平下降,过于依赖“互联网”的功能,这些就是类原生系统目前的问题。

大家发现了吗,除去类原生的“网络问题”,几乎所有造成体验不好的原因要说是水土不服,我其实更愿意解释为类原生系统只是一直在做自己的,但是遇到了像毒瘤apps一样的“流氓”,不按规矩办事。

这也是整个Android的问题,没有像iOS那样严格应用审查,这样的情况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作为用户的我们只能吐槽一下,然后接着用。

不过相应的,Android平台有很多有意思的软件都是隔壁iOS平台没有的。

其实对于有时间和能力的人来说,这些问题对他们的代价更小,因为他们可以脱离部分毒瘤去使用别的软件。也因如此,类原生Android劝退的原因又回到了高门槛上。

Part 5 尾巴

再次强调整个系统的体验是和项目本身、维护者强关联的,要想稳定使用,请选择你信得过的维护者,也不要装你根本不知道有没有用的玄学模块。

另外,我不推荐对类原生系统不感兴趣,只打算好好用几年的用户使用这种系统。

虽然门槛不算很高,但它也算门槛不是么。如果你认为花一天折腾手机还不如玩游戏,那我建议你不要花时间去折腾它。

除了刷机,你还要再花小小的时间去调理毒瘤apps。

过完开机引导之后不能直接用,还得装上黑域等app调教一下,因为黑域不是“凡人”app,对于一些玩机基础较差的玩家,光是激活黑域又能劝退一些用户。

但如果它很吸引你,而你又肯花时间,就能获得新鲜感带来的快乐。如果你不使用Google apps,使用非Gapps版本的ROM也是不错的选择,除了Play商店、自动填充等几个功能不能用,其他地方都是相同的。

话说回来,类原生系统到底有什么有趣的呢?

开源的类原生Android项目有趣的是它们的自由度。准确来说是开放性和开源精神,即使我不会写代码,也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

我们不满锁帧降亮度,云控性能,一些不需要的功能成为了“负优化”,但我们可以对系统有绝对的掌控权。

我们希望自己的设备是“自己的”,Android的开源和开放性做到了这一点。

感谢你的观看,希望看完后你能获得一些乐子

再次强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关于这篇文,有的字词琢磨了许久,有的章节也仍不满意,但我的语文水平和对系统的了解程度也仅限于此了。希望以后再看本文会觉得很烂,这代表我进步了。

有的地方理解不够深,难免不专业,有条件我会找专业的人请教和审核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