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是什么意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nau是什么意思中文 「Offer」是什么意思?

「Offer」是什么意思?

2023-08-18 21: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实(假)名反对以下这「类」答案。太长不看版:他们脑海组织起来的句子框架,根本就是欧式的,然后再搜刮一个个语素填进这个框架里。正常中国人说话的框架他们不用,反倒怪起中文词语塞不进这个欧式框架,「无法精准表达原文之精妙简洁」。

--

一句话终结该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上图说的是「欧化中文」。

中文的欧化是个讨论了上百年的话题,这里不展开了,详见文末延申阅读。简单说,这是欧洲文明在成为全球强势文明后对弱势语言的自然入侵。欧洲文明内部也有强势语种(英语)入侵弱势语种(法语)的例子。中文使用者对这个文化入侵并没有做太大的反抗(也没有什么意识去反抗),因为欧化跟白话文运动是一母同胎。

但我的观点有两个:

欧化中文的流行不是外语更方便,而是使用者的母语低能——自身中文不过关却怪中文不方便。在合适的人面前使用合适的语言,是说话人而非听者的责任,也是基本礼貌——不分对象滥用欧化中文,甚至中外夹杂,是对听者的不尊重。一、欧化中文的流行不是外语方便,而是使用者母语低能

这类问题又可以细分为两小类:低语境问题和高语境问题。

低语境问题

低语境问题里,「中文里没有对应的词」是假命题,绝大部分来自于两个原因:不会熟练使用、或者懒得使用词典(不知道有准确的中文翻译),以及母语语感差到不知中文意思是准确的表达。

低语境问题里的外文词翻译可以分两类:单词全称和缩写。单词全称是最简单的,上面答主举的几个例子其实非常好翻译:

Favor - 人情Point - 要点Slogan - 标语(书面)/ 口号(口语)Presentation - 报告 / 简报 / 演示 (根据语境选择,但无论哪个都是中文音节更短)Present (动词) - 讲解Demo - 演示Slides / PPT - 投影片(都是三音节)Deadline - 绝限(中文音节更短)Poster - 展报 / 展板(中文音节更短)Rebuttal (名词) - 驳论(中文音节更短

没有任意两种语言的词汇是完全对应的。因此,根据语境,中文翻译用不同的表达是很正常的事情,反之一样。但即使如此,上文的几个翻译也是可以覆盖大部分意思的。因此,在低语境问题里,「中文里没有对应的词」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硬求一个中文翻译无死角地覆盖外语原文的意思——缘木求鱼

外文缩写的翻译也分两类:约定俗成的中文缩写,和潜在的可缩写中文。先说在前头:所有玩 "NBA" 和「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梗都是不对的——你在用一个外文缩写对应一个中文全称。这个问题很简单:外文全称对应中文全称,外文缩写对应中文缩写。所谓的外文缩写更省音节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只要认真思索,准确又上口的中文缩写是不难找到的。

以下是约定俗成的中文缩写例子:

NBA - 美职篮(都是三音节)Wi-Fi - 无线(都是两音节)App (念作“哎普”不念作不伦不类的 A-P-P):应用(都是两音节)VIP (Very Important Person) - 贵宾(不仅音节省了,俗语也变成了敬语——俗称升逼格)WTO - 世贸组织GPA - 均绩点 / 绩点 (中文音节更短

以下是可以成为中文缩写但尚未约定俗成的例子:

USB - 通串口 / 通串总线KPI - 关绩标MBA - 工管硕

它们都是按照惯例缩称的(极端例子:「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你们觉得不习惯或者拗口,仅仅是因为它们没有流行起来。「绩点」无论发音还是音节数都比 "GPA" 好多了,为什么更多人爱用 "GPA"?——仅仅是因为从众效应罢了。

简而言之——大家一旦用起来,你就会「真香」。不信?看看下面这些例子——它们之前都不存在于中文,也就不可能天生「贴切」:

HR - 人资Team Building - 团建

但是现在(2019年)呢?感觉到它们变得比几年前更贴切和自然了吗?——语言是动态的。

一句话总结:解决低语境中文翻译问题,一是要勤奋,二是你们的中文还是要学习一个。

2. 高语境问题

高语境问题里,「中文里没有对应的词」是真命题。它是另一个思维陷阱:在一个欧化的句式里寻找最贴切外语原文意思的词汇。这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句子的框架就不属于母语,代入母语词汇后必然会产生不自然的感觉。

仔细理解这句话:英文的灵魂在于介词和名词,但中文的灵魂在于动词。

不理解?我们看一个上文作者给的高语境例子,请尝试把一下句式逐字翻译并保留原始韵味

英文句式:Could you please do me a favor?中文句式:我能不能你个人情? 英文句式:What's your point?中文句式:你想说什么?英文句式:Does your company have any headcount recently?中文句式:贵司最近招人/缺人吗?

你会发现,英文的「文眼」大部分落脚在名词上。但,最传神、最贴切地表达英文原文及其「言外之意」的,是中文动词。有兴趣的话请参考文末的延伸阅读。

这就是最多人犯的错误了:他们脑海组织起来的句子框架,根本就是欧式的,然后再搜刮一个个语素填进这个框架里。正常中国人说话的框架他们不用,反倒怪起中文词语塞不进这个欧式框架,「无法精准表达原文之精妙简洁」。

——Are you [b----] serious?

你们大可以试试:凡是觉得难翻译的外文表达,尝试以中文动词为核心组织句子,尝试用短句,一定有一个非常简洁的表达方式。比如下面这个答主抱怨的:

正常的中国人不会像上图那样说话,而是

xx公司录用我了。xx大学录取我了。xx机构邀请我加入。

他脑海里蹦出来的是一个欧式的句子框架:「A 给了 B」,然后放着好好的原生中文表达不用,死磕 "offer" 在这个语境下该怎么说,能不浪费时间吗?难道他学英文之前不会说这些话?

很多情况下,翻译是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尤其是口语,必须抓住「文眼」。那就意味着,名词不一定对应名词,动词不一定对应动词。

如果限定是名词对应名词,那当然翻译起来非常困难。"Offer" 在英文里的含义是「提供了某物但等待答复的状态」,即「甲给乙提供的待答复的事物」谓之 "offer"。中文里当然是没有这个词汇的,因为中文把它细化了:

在表达「待答复的请求」时,它叫「邀请」。在表达「待答复的价格」时,它叫「报价」。在表达「待答复的工作聘用」时,它叫「聘约」。在表达「待答复的入学通知」时,它叫「录取函」。在表达「待答复的意思」时,它叫「意向」。在表达「待答复的书面文件」时,它叫「xx函」、「xx书」、「xx信」、「xx通知」。

有答主提出,"offer"最准确的翻译是「要约」(见下图),但其实这个意思也是细化的——它有合同的语境,并不如英文原文宽广。

如果限定是动词对应动词,那翻译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著名的 "judge" (as in "Don't judge me.")。这个词是有宗教背景的,它的真实含义不仅仅是 「论断」,而且是「站在神的位置论断」,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意味。

如果不拘泥于原文,最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贴标签」、「扣帽子」,次一点的起码也是「瞎逼逼」。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才是「文眼」。

别以为只有中文有细化的问题。英文一样有。比如,英文有 goat, ram, sheep,但就是没有「羊」的非学名统称。所以一个简简单单的「羊年」,难倒了一众英语国家:

但凡你在寻找一个「贴切」的英文词汇上犯难,都是掉进了高语境的坑。尝试一下改变句式,尝试「忘掉外文」,尝试想象「我爸妈会怎么描述这个事」、「我学外文前会怎么描述这个事」——你一定能找到最贴切的表达。

一句话总结:解决高语境中文翻译问题,要活用中文动词。

二、在合适的人面前使用合适的语言,是说话人的责任,也是基本礼貌

简单说,「我怎么方便怎么说」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在东亚文化里甚至包含了一种「我的地位比你高」的冒犯,因为我们一般不会当面打断询问某个词句是什么意思。即使是熟稔外文的人,你也不知道你滥用欧式中文和中外夹杂会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比如,我个人是很反感的,你要么全中文,要么全英文。)

正确的做法是选择「最大公约数」——假设对方不懂你的黑话——直到被证否为止。而一般合理的假设是,对方并不熟稔外文,尤其是不熟的人。当双方的交流到了一定程度,你自然可以判断用什么方式说话写字是合适的。

比如下面这个答主:

这个例子并非中外对译,但道理相通。「麻烦你说说用汉语普通话怎么说」这个问题背后的心态就很微妙:「我想不出来怎么说不是我的责任,但听不懂就是你的责任」

这真的很没礼貌,而且在职业场合,这种说话方式很容易招反感。对,用普通话(中文)可能真的没有原文精妙、到位,但是交流的首要目的,是要通达意思,而不是让对方猜你的谜。

你没有资格强迫对方猜谜。

用我自己为例:我在美国十年,从事法律行业多年,每天阅读和写作量惊人,但我可以基本做到说话写字不中英夹杂。其实,一开始我就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人,说话满脑子的欧式句子,想不通的中文直接用英文替代。但五六年前,机缘巧合下,我意识到这是一件极其没有礼貌的事情(learned it by the hard way)。于是我改。结果表明,改起来并不难,难度跟每天坚持刷牙差不多。

那我是怎么做到的?当场想,想出来为止。然后记住,以后再碰到的时候不必再当场想。——我就不信没有中文表达不出来的意思。

某些情况下,例如学术、行业的语境下,使用外文原文不仅是更好,且是必须的——此时,语义的精确性压倒了交流的便捷性。我在涉及到法律用语的时候,一贯用的是英文,无论对话者说什么。只是,我会先跟对方确认或普及某个英文概念的意思,然后再使用。这也是对听者的尊重。当然,同行的话就更无所谓了。

一句话总结:别上来就假设对方能懂你的黑话或有义务学习你的黑话。

共勉。

--

参考:

树个稻草人自己打,有意思吗?您说的都对,但您反对的观点不是我的。出于人人平等的原则,您什么时候修改我什么时候删掉。祝您生活愉快。 @RONIN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