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东航583航班遇险,机长请求迫降美军事基地,最终成功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u583航班事件1993年俄罗斯 1993年东航583航班遇险,机长请求迫降美军事基地,最终成功没?

1993年东航583航班遇险,机长请求迫降美军事基地,最终成功没?

2023-04-21 18: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九九三年四月六日,这一天晚上的夜色似乎特别深沉,谢米亚空军基地弥漫着异乎寻常的紧张气氛,所有的地面灯光都关闭了,很多人都站到了停机坪上。

三百多名士兵手里拿着强光手电筒,在长官的指挥下整齐地排列在飞机跑道两侧。

人们忙忙碌碌地来回穿梭,救护车、医护人员纷纷赶到指定地点。

塔台里的工作人员一直在指引着某架即将降落的飞机,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大家焦急地凝视着皮母上的信号光点。

近了,近了——一架飞机穿过云层,机身上的灯光由远到近,慢慢地接近了机场跑道。

MU583航班

谢米亚岛位于阿留申群岛,归属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管辖,这个小岛面积不大,但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它成为了美军一个军事基地。

这里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最早曾经作为弹道导弹索引雷达的基站,作为一个空军基地,这里当然有机场。

不管对哪个国家来说,军事基地都是需要高度保密的单位,不要说是外国人或者飞机,就是本国人员也不得轻易接近。

但是这一次,令谢米亚岛基地官兵大批出动的这架飞机,不但不是来自本国的飞机,甚至只是一架民航,一架来自中国的民航。

这样一架飞机为什么会降落在谢米亚岛呢?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1993年4月6日,一架中国东方航空的飞机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航班号为MU583。

这次航班是从北京飞到上海,经停后再飞往美国洛杉矶。

飞机上载有235名乘客和20名机组人员,和往常一样,飞行非常顺利,在当天晚上北京时间六点多的时候,航班已经快要到达目的地。

这架飞机的型号是麦道MD-11型,这是一种非常宽敞的客机,因为需要长途飞行,所以座位都非常舒适。

飞机上的旅客们大都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经过长途飞行后,眼看目的地就在前方,旅客们都觉得非常轻松愉快。

晚餐时间到了,空乘人员推出用餐车开始,向乘客们一一发放晚餐。一切都在循序渐进的进行,待乘客们吃完饭后,一部分空乘人员在服务台也开始吃晚饭,另外一部分空乘人员开始给乘客们分发入境申报表。

她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入境申报表的填写注意事项,一些比较有经验的人已经开始填写另一些第一次填写申报表的人,单独找到空乘做进一步咨询。

此时客舱里的温度非常适宜,空乘耐心又温和的回答着人们的问题。

这次航班的机长名叫刘建平,他是一位有着8535小时飞行时长的资深民航机长,除了麦道MD-11型,飞机,他还曾经飞过空客A-300、A-310等型号的客机。

这次航班的副驾驶驾驶民航客机的时长达到了9714个小时,但是他较为缺乏驾驶大型客机的经验,对于麦道MD-11型客机飞行时长只有199个小时。

飞机已经在自动驾驶仪的操控下平稳飞行,此时不需要机长一直待在驾驶舱内,所以刘建平就去了休息舱稍事休息,准备应付稍后的降落。

此时大约是北京时间七点十分,机舱里的电视正在更新飞机的位置和飞行高度,根据屏幕上显示的数据来看,此时飞机已经到了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领空,飞行高度为10060米。

尽管飞机上的座位比较舒适,但是长途飞行依然让人急切的盼望能够早点到达目的地,眼看飞机再过不久就要降落,欢欣和愉悦的情绪在乘客之间涌动。

一些乘客解开了安全带,想要稍微放松一下。还有一名乘客起身离开座位,想要找英语较好的同事询问填报申请表的事。

副驾驶和随机工程师都留在驾驶舱里,他们关注着仪表盘上的各种数据,其中一人伸出手想要去拿一份文件。机舱内的一切看上去都非常正常,然而就在此时,变故突然发生了!

空中事故

那名机组人员一不小心碰到了一个控制杆,控制杆忠实的执行了这个指令:飞机的前缘缝翼被放下。

随后整架飞机的飞行姿态,迅速因为这个操作发生了改变,开始抬头自行向上爬升!

副驾驶立即意识到,必须马上改变这种状态,但此时飞机还被自动驾驶仪所操控,副驾驶猛推操纵杆,这一操作让飞机从仰角9.5度的爬升状态变成了俯角5度的俯冲状态!

机舱里顿时一片大乱!没有系安全带和离开座位的乘客们被甩了出去,有的人重重地砸在天花板上,随后又摔倒在客舱地板。人体相当脆弱,这样剧烈的碰撞足以让很多人身受重伤!

此时副驾驶想要重新让飞机稳定下来,再次猛拉操纵杆,原本在俯冲的飞机再次抬头,以七度仰角的姿态进行爬升。

机舱内失重了,机长刘建平也被突如其来的颠簸从床上摔了下来。他反应很快,知道如果这样来回碰撞,那么自己也会受伤,所以一把抓住座椅的扶手想要稳住自己。

但是他的手臂还是被座椅的边角划出了一条大口子,鲜血直流。

乘务长本来想通过广播指挥乘务组安抚乘客的情绪,但是由于失重,她无论如何也够不到扩音器。

此时副驾驶断开了自动驾驶仪,飞机立即遭遇了第三次剧烈的震动,机头再次抬起,仰角增大到15度!然而空速却从320节锐减至286节!

机舱里一片慌乱,人们的尖叫声,哭泣声和痛苦的呻吟声震耳欲聋,有孩子在大声的惨叫,喊着自己的妈妈,空乘在大声喊大家赶快系上安全带。

恐慌和绝望死死攫住人们的心——飞机要坠毁了吗?我们都会死吗?

副驾驶发现,刚才被误碰到的操纵杆让襟翼手柄还处于启动状态,他觉得应该立即纠正这个错误,于是便收起了前缘襟翼。

谁知这一操作却让飞机再次开始猛烈俯冲,而且俯冲角度达到了惊人的24.3度!空速飙升至364节!

驾驶舱内,超速警报的红灯不停的闪烁,警报声嘀嘀嘀嘀尖叫着!飞机开始迅速下降,在短短的13秒内,飞机下降了约5000英尺的高度!如果不能稳住,那么就会一头扎入大海,机毁人亡!

而机舱内那些没有系安全带的乘客们再次被抛了起来,由于飞机在俯冲,大家都摔落到飞机前部,有一位乘客甚至越过了三排座椅才摔倒在地上。

好在副驾驶终于控制住了飞机,但是由于机上设备损坏较重,所以只能手动操控。万幸的是自动驾驶仪没有损坏,很快飞机便正常爬升,回到了33,000英尺的正常高度。

而这时的客舱内已经一团混乱,地板上到处都是破碎的玻璃渣子,所有的氧气面罩都掉了出来,一些灯被撞坏,明明灭灭,旅客们的钱包、护照等物品,散落的到处都是。

一些受伤的人在痛苦的呻吟,一些人在大声哭泣,还有一些人在焦急地呼唤着同伴的名字。

有一位乘客摔断了6根肋骨,还有一些人胳膊或者手都受了重伤,很快空乘人员就帮助大家坐到座位上系好安全带。

飞机广播开始寻找医护人员,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处理人们的伤口。人们开始检查自己的身体,很多人都被撞到了头部,身体其他地方更是到处淤青。

飞机似乎恢复了正常飞行,乘客们心里都有一个疑问,这样伤痕累累的飞机还能顺利到达到目的地吗?

万一又出什么意外可怎么办呢?刚才的惊魂一幕只有短短的一分多钟,但是这一分多钟却给乘客们带来了异常的恐惧。

有些身受重伤的人已经陷入昏迷,他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无比焦急。此时此刻人人都恨不得立即回到地面,只要飞机还没有落地,大家的心就还悬得高高的。

只要飞机稍微有大一点的抖动或者颠簸,每个人都如同惊弓之鸟,生怕自己又被抛到空中再重重的摔下来。

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降,好像真是应验了这句话,没过多久,飞机又遭遇了一阵抖动!

紧急迫降

飞机上的灯突然全部熄灭,人们忍不住发出一阵阵惊呼和哀嚎。

此时机长已经回到了驾驶舱,他向人们传达了一条广播。原来飞机遭遇了特大气流,而现在机身有些地方受损,飞机上又有受伤的乘客,所以机长决定要找地方迫降。

此时,机组人员已经发布了求救信号,报出了自己的位置,希望附近有机场可以提供迫降场地。

虽然有21个国家机场都发出信息,允许该航班降落并且提供救治,但实际上这些机场要么距离过于遥远,要么太小,都不适合MU583紧急降落。

此时最好的选择是降落在位于阿留申群岛的谢米亚空军基地,但这是美国军方的一个军事基地,想要在这里降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如我们前文所提到的那样,一个军事基地要向民航开放,在正常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庆幸最终通过中美外交途径进行协商后,美国国防部同意开放谢米亚空军基地,让这架中国民航客机迫降于此。

机长通过飞机上的广播,向乘客们公布了这一消息,这虽然是个好消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另一重风险。

谢米亚空军基地不大,机场很小,跑道也并非为客机所设计,当时还在下着大雨,能见度不高,而飞机的起落架是否在颠簸中受损也尚未得知。

所以能不能成功降落都是未知数,机长请乘客们一定要做好自救准备。

很快空乘人员们就开始讲解各种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机舱里的电视屏幕也开始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

对于这个消息,乘客们的反应不一,有的人认真开始学习如何自救,有的人捂着脸哭起来,还有的人一脸麻木,不知如何是好。

空乘人员为乘客们拿来了纸和笔,一些人默默地接过来,开始一笔一画地留下自己的遗书。

压抑的气氛笼罩在机舱里,他们把自己的贵重物品放进小包里,和遗书放在一起。虽然人人都希望一切顺利,但是在他们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约两个小时之后,飞机抵达了谢米亚岛上空,按照计划,飞机将要在这里迫降。

为了保密,所以谢米亚空军基地没有打开灯光,但是为了给航班最好的引导,基地派出了300名士兵,拿着强光手电筒站在在跑道两边。

机场坐在驾驶舱内,稳稳的扶着操纵杆,他知道,这个时候最靠谱的就是自己的经验和稳定的操作。

终于在机组人员的努力下,MU583顺利降落在谢米亚岛!后来美国空军的一位发言人曾经表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飞机能够安全迫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当飞机轮子终于落在地面上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了一片掌声,人们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此时他们终于可以安心了!

很快飞机就停稳了,救援人员和医生迅速进入飞机,然后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人们撤离。令人感到难过的是,有一名乘客因为受伤过重,在飞机着陆之前就不幸去世。

由于空军基地的医疗条件非常有限,所以大部分伤员在第二天就被转运到了安克雷奇市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当时,很多懂汉语的志愿者都来到安克雷奇机场帮助照顾伤员,同时也充当翻译。当时飞机上一共有157人受伤,还有一位重伤者,在入院治疗两星期后,还是没能抢救过来,遗憾离世。

结语

经过调查,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飞机的设计缺陷以及驾驶员的操作、乘客没有系安全带等等。

庆幸这次事故还没有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飞机上的绝大部分乘客都幸运的活了下来。在2016年,一部分当年的乘客和机组人员,还曾经再次聚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