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篇文章,你就能全面掌握做视频码率设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p3可变码率v0和恒定码率320有什么不同 读完这篇文章,你就能全面掌握做视频码率设置。

读完这篇文章,你就能全面掌握做视频码率设置。

2023-09-12 13: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章将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难度不高,若有错误请速速指正,希望大家都能读懂哈。

文章出发点为摄影后期,并非工程架构。

若需了解,出门转CSDN。

学生党,写得不深奥,见谅。

简单地理解码率:

  问题提出:为什么在小破站等网站上上下载一部一个半小时的1080p电影只要大概2G,而我们现在的手机或者相机拍摄1080p十分钟左右就有2G了。

  这就是 码率 在作怪。

比起厂商宣传的8K、4K分辨率,码率同时不可忽视。

分辨率应该很多人都知道是什么,哪怕不深入也知道个大概,这里不做赘述,毕竟知道个大概就够用了。

为什么买回来的2T硬盘实际上只有1.81T,剩下的那些为什么都没掉了,这是因为厂商和我们电脑用的单位不一样。

只有1.81T的硬盘

Byte(字节):一个数字或英文为1Byte,中文为2Byte,8个位=1个字节

bit(位):由0和1构成

这两个都是大小单位

1Byte=8bit

1KByte(后面简称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1Kbit(后面简称Kb)=1000b,1Mb=1000Kb,1Gb=1000Mb,1Tb=1000Gb

很重要!不可以混淆!

所以大伙应该都知道了,卖硬盘的厂商用的单位是Kb,我们电脑识别出来的是KB

这块硬盘的单位就是Byte(字节)

码率,又称比特率,是指单位时间(s)内通过单位面积(英寸)的数据量(bit)。单位为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数据速度越快。固码率为速度单位。

没看懂概念没关系,我们往下看。

从相机设置里入手。

sony微单A7M3视频菜单

从图里可以看到,在同样分辨率同样帧数的情况下,有着码率的选项。

先介绍下我这台相机菜单里的参数,图中的这些,我的分辨率默认在了1080p,因为这台相机(sonyA7M3)最多在1080p的分辨率下拍摄一百帧,后期可以放慢也就是升格4倍。图里最下两行就是100帧的设置选项。

100后面的单位是p,这里的p是什么呢?

引入概念:P (Progressive),代表逐行扫描。

i (Interlaced), 代表隔行扫描。

隔行扫描会有黑线,而逐行扫描不会

所以现在的相机大部分都是逐行扫描。

菜单图中的100p后面的100M和60M就是码率,可以发现图中帧数越高,所对应的码率也越高,这就要说到带宽。

带宽就是传输速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最大字节数(MB/S),即每秒处理多少兆字节,高带宽则意味着系统的高处理能力。

概念看不懂没关系,它和码率很像,所以我们举例子。

如果把码率比作通过管道的水,那带宽就是管道,只不过都要加个单位时间内,也就是速度的前提。因为他们两个都是速度单位。

我们的电脑屏幕大多数为60hz,也就是每秒需要60次刷新,若屏幕变成现在流行的144hz屏幕,则需要提高带宽,每秒刷新144个画面,画面需求多了,也就是流过的水多了,水管也要变大,需要更多带宽。

以上就是为什么帧数越高需要的码率越高的原因。

再聊聊100M和60M这几个码率后面的“M”,它们是码率,单位是Mbps(也有的写成Mb/s)

回到问题

我平时拍得最多的就是1080p25帧50码率,这是兼顾了我的电脑配置和播放场景做出的选择,我当然可以拍4K25帧,但目前我的传播范围内不需要,所以后面我会以1080p25帧50码率为标准来举例子,这个参数也值得大伙尝试和在拍摄中使用。

什么是h.264、h.265?

粗略地理解,是压缩视频的算法。

 H.265是新的编码协议,也即是H.264的升级版。H.265标准保留H.264原来的某些技术,同时对一些相关的技术加以改进。新技术使用先进的技术用以改善码流、编码质量、延时和算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优化设置。

他们的特点很复杂,百度很全面有介绍,不做过多赘述,但要知道他们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h.265在图像质量相同时的体积为h.264的二分之一。

以下先讲h.264编码的码率!

如今可以拍摄h.265设备越来越多,但在导出时候的码率计算设置都是大同小异的。

手机拍摄1080p一般码率在16M左右,高的有30M,所以好手机拍出来画质在小屏幕上看不会差到哪去。

接下来以两个常见软件:pr、达芬奇为例子来设置导出时候的码率

pr中的基础参数

在渲染这个视频为例子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参数算出它的码率是多少噢

68.01MB=544.08Mb=544080Kb,固码率为:544080Kb÷12s=45340Kbps

来对对答案

视频属性中的参数

可以发现总比特率这里有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比特率误差,具体原因不明,若有大佬希望教我。

最终得出公式比特率 x 视频时长 = 文件大小

码率设置为一个区间,一个最高,一个最低,还有一个在中间,中间那个为画质与文件大小的最优值。

我们先讲最优解

码率与分辨率最优值设置对照表(来自CSDN)

稍微解释下计算公式,还是以1080p25帧50码率为例子,套公式:1920×1080×3后再乘除一个系数,1920×1080为像素总和,3为rgb颜色。

我套一个高码率的公式,套完得出来为12441600bps换算为12.4416Mbps这是高码率的最优解,文件体积和画质都可以达到很好的保障,其他档次的计算和原理也如此。

B站对于码率的要求

也有人说现在B站最高24000kbps

看pr!

pr中的比特率设置

通俗解释

CBR固定码率:所有画面以一个码率来压缩

VBR可变码率:简单场景码率低,复杂场景码率高

    1次:分析+压制(整体清晰可能分配不均匀)

    2次:第一次分析,第二次压制(画质细腻,但时间翻倍)

下面分类讨论

投B站CBR设置

投B站VBR设置

如果不投B站想获得最高画质,可以根据分辨率与码率图里的公式计算,获得最优画质。

得出结论我的1080p25帧50M的录制格式已经大大满足于投B站的码率。

  来达芬奇看看

达芬奇的导出页面

不知道为什么达芬奇不分CBR和VBR,我就默认它是CBR好了,那根据投B站的话就把它默认的80000Kbps改成6000往下一丢丢,若想原画质导出则输入50000(根据自己拍摄为例),但体积巨大。

图片放大对比

我在导出的时候输入了6000kbps,但是出来是大于6000的,所以要和pr那里一样,在上传至B站时,最好输入比原来稍微小一点的码率,这样不会超过B站限制,这是我个人得出的结论。

我在15.6寸的屏幕上看不出码率被压缩前后的区别,所以就放心大胆的去设置码率就好。

最后说说H.265的,在导出时候选择了H.265的话,码率则÷2即可,但目前应该没有人会导出H.265吧哈哈哈哈哈。

好像讲乱了,不过还好嘎嘎。谢谢看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