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璀:从实习生到CEO,我的职场秘诀都藏在这件事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omself优势星球是哪家公司 崔璀:从实习生到CEO,我的职场秘诀都藏在这件事里

崔璀:从实习生到CEO,我的职场秘诀都藏在这件事里

2024-04-03 19: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实习到第3个月,公司要办一场面向全国财经作者的研修班,交代我来做活动的统筹。筹备时间非常紧张,我连续好几天加班加点,还是有很多细节没有敲定。

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老板忽然冲进来,把名单扔到我面前,「你有没有搞错,竟然把XXX的职务写错了!」

XXX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嘉宾,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才请到他。

「问了他助理好几次,都没得到回复,只能先从网上查。」我勉强解释着。

「少给我找借口!我要的是结果!还有,分会场的场地换了,你竟然没去看过!万一当天出了什么漏洞怎么办!这次活动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一年的书稿量和品牌!」他摔门而出。

我咬紧嘴唇,一句话不说,充满了羞愧和愤怒。

我已经尽力了!凭什么都怪我!

晚上跟F小姐吃饭,我愤愤地说,「这次活动搞完,我打算不干了!太累了!」

F小姐大我几岁,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她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从四大跳槽到咨询公司,对我来说是亦师亦友的存在。那次她来杭州出差,刚好碰到我情绪崩溃的一天。

听完我的哭诉,她笑着问我,「你觉得,是谁的问题?」

「我承认我有错,但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匆忙定活动时间,一下子给我安排这么多工作,那个助理又迟迟不肯回复,后勤部门也临时换场地添乱——我不可能出错的!是他们分工不合理!」

「哦,所以我猜,你心里觉得,他们要承担90%的过错?」

「当然了!」我想到这段时间的辛苦,觉得委屈透顶。

她继续追问:「告诉我,谁会为这个错误吃亏。」

「当然是我啊!不仅被骂,还有可能不被其他同事信任。还有我的绩效!」

「那么,再告诉我,这是谁的问题?」她紧追不放。

我好像有点明白她的意思了。

「问题也许不是你造成的,但你承担了后果,因此受到了影响。既然如此,这就是你的问题。这意味着,只有你,才是最能采取补救措施的人。当然,你也可以继续责怪别人,只是这样除了让事情更糟以外,不会有任何好处。」她朝我眨眨眼。

一顿饭的功夫,我仿佛感觉到有一束光打到我面前。

再回头看我面对的困难,我意识到,我的抱怨,把自己推到了世界的对立面,在这种情绪里,我根本没办法与任何人合作,也想不出什么解决方案——因为我所有精力都放在抱怨和抵抗上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尝试着不再抱怨,跟团队一起调头翻身,把项目中的困难逐一摊开,个个击破。神奇的是,整件事情忽然呈现出了全力向上的势能——那次活动一炮打响,在整个财经写作领域建立了品牌。

很多时候,我们拒绝相信眼前的一切,仅仅是因为它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而这种思维的局限,才是人和人之间真正的距离。

跳出思维的局限,时常让我感受到生活中的「光」。

从前,我很怕在会上发言,怕跟别人有正面争执。别人一冲我嗓门大,我就会很慌张,满脸通红,反应不过来该说什么。时间一久,在公司也越来越没有存在感。更重要的是,我的想法得不到表达,才华没办法发挥,心里也很不甘。

但在那一次看到「光」之后,我忽然意识到,长久以来,我把别人和自己的课题混淆在一起了。我总是觉得别人发火都是我造成的,越是这样想,就越不敢表达。

事实是,老板发火,是因为他为事情没做好承受了压力,那是他要自己面对的课题,不是我的。我要处理的,是怎样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盯在老板发火这件事上。

有了这个角度,一直以来限制我的那些束缚渐渐开始松动。

有一次,老板在会上冲我大发雷霆,我破天荒地没有紧张,因为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凶神恶煞的权威,而是一个失望的面孔,他冲着一个不相干的小姑娘撒气。我好像第一次可以跳出自己看问题了。他为公司业绩承担了那么大的压力,那么生气,他其实也挺无力的。

我平静地对老板说,「您别着急。」然后转头问团队,「大家一起看看,我们有哪些补救方案?」

同事们都愣了一下。但明显的,那一刻开始,有些不一样的东西开始在会场流动起来。

你看,我好像什么都没做,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思维方式,但是,改变就那样真实地发生了。

入职不到一年,因为业务出色,我被提升为主管。但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忍不住打起了退堂鼓——因为在印象中,管理者都是气场强大的,而我从小就很内向,不善表达,根本做不到职场上的「八面玲珑」。更不是当管理者的料。

犹豫中,恰好看了一本书,里面提到一个实验结论,说是内向的管理者总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因为当他们管理主动积极的雇员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让有主见的雇员去自由发挥。还有一个观点是,心理学家说,有创造力的那些人,他们最擅长的是变换思维和提出想法,但是他们同时也有着极为显著的偏内向的痕迹。因为内向对于创造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忽然觉得,我把「内向」这个标签当做一个负面评价,牢牢贴在自己身上,却从来没想过,「内向」是一个可以好好利用的优势。

后来有一次,跟老板去谈业务。因为知道自己实在不善于寒暄和客套,我干脆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公司的诉求,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没想到出门时,甲方客户跟老板说,你的团队很真诚,也很务实,我喜欢你们这样的风格,很期待跟你们的合作。

有时候,我还是会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差点要辞职的无助的小女孩,我想对她说,生活真的有各种不顺呢,只是,我们开始有办法了。

后来,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到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也读了很多心理学和管理学相关的书。我发现,不管是撕标签,还是摆脱受害者思维,掌握主动权;不管是「课题分离」,还是从困难中发现优势,这样的「思维转化」在这些成功的人身上都随处可见。他们非常善于在处理关键问题,解决人生困惑时,迅速切换视角,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

现在,我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这些思维转化方法,以及一些经典著作中的案例,做了12节视频课,叫做《人人都需要的管理术》。

我们总有种错觉,以为管理只发生在企业里。事实是,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生活。他人的和自己的。我们的每一天,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需要管理。

管理你的老板:柔性影响他们的决策,也让自己得到更多赏识。

管理你的同事:巧妙化解不必要的冲突和争吵,提高工作的配合度和效率。

管理你的家人:即使工作再忙,也能处理好自己和老公、孩子、爸妈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管理自己:我们的时间、精力、情绪和目标,你想成为的样子,它们都需要管理。

而在管理的背后,我会分享给你一套灵活的思维方法,遇事有办法,看问题有思路,遇到难题有逆向思维,提出的方法有全新突破。

从6月第一期视频课上线到现在,2个月时间里已经有近4万人上了这趟「视角切换」列车。他们中有管理学博士,有管理18个门店、带领几千销售人员的管理者,也有努力追求自我的全职妈妈,有希望平衡好家人关系的温暖爸爸,还有初入职场、在迷茫中奋力向前的年轻人。

他们开始跟我分享自己的改变,把向上管理、情绪管理、分工管理、权力管理这些思维方式应用到亲密关系、职场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一个接一个地,他们看到了生活中的那束光。

我们在职场上,在生活中,常常有被困住的感觉。这并不意外。但我们也许不知道的是,困住我们的,不是外在的什么,而往往是自己的认知层次。

问题的突破,就在于内心的一个转身,也就是认知的转变。这构成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到不一样。

如果你也想活出自我,成为有办法的人,

今日色号:桑染

图:《穿prada的女魔头》

生活中,你被什么事情困住过吗?

欢迎来留言区告诉我们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