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CRV80开箱试听:独我的摇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mcx接触不良 先锋CRV80开箱试听:独我的摇摆

先锋CRV80开箱试听:独我的摇摆

2023-03-16 17: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散人按】

这年头说自己专门为某种音乐类型调音的耳机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加上“重低音”这三个字大部分带来的刻板印象,都让自命“电音格调”的先锋CRV80耳机一定程度上还未见人就先把人吓退。但是,如果真的喜欢电子乐,乃至于日常歌单总有一张是以电音乐曲为主,同时又有一台不太差的前端器材,那么CRV80带来的将是无与伦比的“正”。

我曾一度不喜欢听电音。碰过乐器的人,对电子制作生成的音效一开始多少有点抵触,倒也很正常。不过,随着心性转变,不少时候把自己整个人扔进电音里随着炸裂的节奏去摇摆,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基于类似的原因,玩HiFi的过程中,也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开电音作为测试器材的试音曲目,平日听电音的时候也多半是随便弄条低频过得去的耳机应付。一来,大部分时候测试器材所用到的指标,用在电音上面多半有些别扭;二来,对于一些标榜着“电音王子”“低音澎湃”之类的耳机,实际一听恰如我们平时熟悉的那些所谓“低音炮”一样,除了低频轰头之外其他要啥没啥,还不如用自己常听的器材来得舒服。

因此,当先锋CRV80和70这两条号称主打电音的塞子出现的时候,我是有些惊讶的。毕竟这两条塞子,价位直接到了2~3k的级别,干的活儿也是有点身份的耳塞都不太愿意标榜的活儿,万一整出来一个大号轰头塞的效果,可就啼笑皆非了。但试过70的朋友说,实际上这塞子是很有可取的地方的,估计80可能表现会更好。这多多少少又让人对塞子的表现有些期待。

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接触上了CRV80——

开箱:配件的齐整

如果从“包装盒体积正比于器材高贵程度”的浮夸认知来看,CRV80的盒子放在耳机堆里一定是一眼认不出来的那种。盒子虽然不小,但还是在现在许多耳塞包装尺寸正常范围内;正面则是白底塞子图这种传统的设计。

但是,如果从“配件数量正比于器材用心程度”的普遍认知来看,CRV80的确是够精心的了——抽出内盒,是书本式的包装模式,左右一摊开,会发现所有的配件把整个盒子塞得满满当当。

详细清点一下,除了耳机本体以外,给的耳套共有大中小硅胶套各1对、记忆海绵套3对,以及C套1对;收纳盒内放了带与不带麦克风的线材各1条;飞机插头、线夹、清洁刷也是样样齐全。

说起来,由于以前自己玩过一些先锋家入门级的塞子,知道这牌子在耳机收纳包上面经常有神奇的操作。比如之前的CLV20,配的耳机包是一个尺寸宽大的皮包,虽然皮质细腻,但过于软、薄的特性以及扣子处不牢靠的设计,都给人一种不安全感,不敢把塞子放在这个收纳包里然后丢到通勤的背包中每天承受挤压。

CRV80的收纳盒底部用坚硬的金属设计,盖子上有一层类肤质层,空间是比较大的,不过开箱时看里面放两条线就显得拥挤了。尽管材质上能够比较好地保护耳机,但设计上依然有问题:我原以为盖子是这类收纳盒常见的抽出式设计,没想到却是直接翻开的,有一不小心自己脱落出来的风险,仍然不利于直接把耳机装进盒子丢包里……

设计:黑铁的刚硬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的耳机品牌出新品时,颜值普遍是比前些年要更高的,讨好烧友听觉的同时也努力提升着视觉审美。

然而,在这股趋势中,先锋CRV80简直是逆流而行……

腔体整体用金属材质做成,表面采用了细腻的哑光喷涂。尽管算不上很大,但毕竟里面装着一圈四铁,体积是不太可能做到非常小巧玲珑的。

正面看呈直角梯形,整个金属面切成平面,但mmcx线材接口处用一个粗大的圆柱管体嵌在表面上,让上面印着的“PIONEER”字样显得格外抢眼。此外,正面开了5个小气孔,还锁了一枚小螺丝,应该是用于固定正背面两部分。

内侧来看则显得简洁许多,耳机编号和左右标识外加又一个气孔,一目了然。

总的来说,CRV80的设计有如黑铁般硬核,并不显张扬,但也不那么低调。或许这种“另类”的个性,恰是喜好电音的人所崇尚的?

声音:独我的摇摆

开始试听的时候,原配的硅胶套顶着自己的耳朵,怎么戴都觉得不舒服。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硅胶套长度较短以致于一套上去就到了根部,塞耳朵里就有些不自然了。

于是,这一次试听,我破天荒地用上了原配的海绵套。一方面是因为佩戴上改善实在太多,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是记忆海绵材质的耳套对于低频是有一定的增强作用的,作为一条主打电音的耳塞,这或许能让听感来得更炸裂一点。

试听用的前端是凯音N8。CRV80原配的两条线都是单端线,我也暂时不去折腾换平衡线的事情。

既然是电音耳塞,那就重点试听在电音方面的表现。

一言以蔽之,CRV80太抓耳了!

通俗地说,电子乐的结构比普通的流行乐会更复杂一些,一首电子乐从Intro、Verse进入,发展到Build-up,到高潮的Drop,一路的重复和加速是靠着音色和音乐风格的编曲方式的愈演愈烈来进行的。

节奏点上的低频总是最常见的手段。CRV80对低频的演绎,是一种能量的瞬间爆发,且非常集中,毫无散漫,震撼耳膜的同时并没有轰头的感觉;下潜有深度,每个低频都不是泛于表面;回弹有力量,激起泛音涟涟但量感有一定的控制,使得乐曲不会被低频包围覆盖。就像深水炸弹一样,CRV80的低频注重力量的宣泄但也不缺氛围的活跃,这与许多“重低音”耳机散乱、刺耳的轰头低频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如Avicii《Wake Me Up》,这首电子舞曲在仅有弦乐和人声时紧凑活泼欢快,加入低频之后的丝毫没有掩盖中频音效该有的明亮,而是以满满活力推着整首舞曲一步步走向令人不由自主摇摆起来的节奏里。

在中低频衔接、中频的演绎方面,CRV80的过渡自然、没有被低频淹没。在中频段,人声的表现并不靠近,甚至可以说是稍微靠后的位置,但一点也不弱势,被略微加强了能量的集中。节奏感平和不激烈时,人声虽不亲切但犹然清晰不糊;Build-up到Drop阶段节奏感上来了,也要在迷乱的摇摆中唱出一片嘹亮。此外,中频段的配乐层次鲜明,整体上对人声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如The Chainsmokers和Coldplay合作的名曲《Something Just Like This》,曲子一进来只有中频和人声,随后低频轻轻加入,到后续的爆发、Build-up阶段的蓄势、Drop的高潮,Martin极富辨识度的嗓音始终是引领整首曲子前进的旗帜。

似乎很多人听电子乐不怎么在乎高频表现,毕竟低频和中频带走了太多注意力。但是,CRV80依然保留了在高频部分的表现能力,无论亮度还是细节都可以仔细听闻,并没有被抹杀。

换言之,CRV80的三频“毫不意外”得偏中下盘多一些,却“出乎意料”地不失偏颇,以聚焦的能量维持力度,让整个声音动力十足。应该说,这是对电子音乐有着非常深入而独到的理解,以突出电子乐的特点作为调音的依据,才造就了这样一条声音浑然一体、风格独我存留的耳机。

CRV80演绎电音固然精彩绝伦。面对其他风格的音乐,则又是另一种光景:用电音的理解方式来演绎其他风格,会和我们平常熟悉的音乐大有出入。择取常听的一些试听歌曲的风格为例:

听交响乐时,低频的力度和泛音让其位置感听起来站在了前排,这与交响乐团中鼓组和低音提琴组靠后的位置有一定错位。

New Age风格自诞生便伴随着大量电子音效及合成,甚至可以说其具体表现效果带着各种创新实验性,因而在CRV80的演绎下并没有太明显的违和感。

流行乐中,伴奏的力度大、人声的位置不近且口型不清晰,如果看重乐感氛围自然是不错的,但想要仔细欣赏人声唱腔的话CRV80似乎优势不在于此。

摇滚乐看重高低两频的表现,这方面CRV80也给出了另类的“解题思路”:低频质感扎实但量感一般,听着正常的架子鼓是振奋激情的,不过要是遇上《Hotel California》1994现场版那种康佳鼓,就会把有弹性的清脆感打成带深深下潜力量的凝重感。另外,CRV80对于电吉他的失真音效倒是有着独特的风味。

此外,素质方面,CRV80扎扎实实地站在了这个价位上应有的水准。分毫毕现的解析用在电音上完全过剩。声场对于电音而言足够大,可以感受到相当不错的空间感,但对于大编制而言又不算宏阔。结象位置基本准确,稍微有些大。动态和瞬态并不小,至少保证了在电音中能量迸发时的动静反差足够吸引人。

而在驱动性方面,CRV80倒显得不那么“亲民”,无论用手机直推,还是通过解码线、小型手机解码耳放一体模块来驱动,都不如踏踏实实来块砖推得饱满一些。一旦没推饱,低频的力度明显打了折扣,听感上多少显得“不爽”。不过在前端的选择上倒无需刻意追求像N8这种级别,推力足、声音不散不粗,像我一直用着的凯音N6一代,已经足够让CRV80火力全开了。

总的来说,CRV80不可避免地要被贴上“偏科”的标签,这个标签还不是烧友给它乱贴的,是自己一出生就给自己摁得死死的……关键是,当其擅长的这一门实在优秀到大有开疆拓土立宗派的气势时,它已经有足够的资本让人直视自己的长处,贴在身上的标签也就成了自己专项技能的“解说牌”。专业课满分、通用课程勉强及格的学生毫无疑问是个专业的人才。CRV80正是如此,在电音的世界里,CRV80挥洒着自己的才华,“理解”并“演绎”电音的震撼人心,对它而言足矣。

总有那么些午夜时分,借着酒精的力量,戴上耳机闭上眼,就进入了自己的世界里独自摇摆。脑袋里放空白天的胡言乱语和撕心裂肺,跟着节奏打在自己的心上,得到的是脑力的按摩,驱散的是意志的迷乱。

自己的地盘当然是自己的节奏。这样的享受,是独我的摇摆。

以上。

国砖吧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