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彩色滤光片市场:面板厂自制高世代滤光片为大势所趋,低世代厂商前景不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lcd厂家排名 2019年彩色滤光片市场:面板厂自制高世代滤光片为大势所趋,低世代厂商前景不佳

2019年彩色滤光片市场:面板厂自制高世代滤光片为大势所趋,低世代厂商前景不佳

2023-09-21 07: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面板厂自制高世代滤光片为大势所趋

彩色滤光片由玻璃基板、黑色矩阵、彩色层、保护层及 ITO 导电膜组成。彩色滤光片的 RGB 三基色按一定图案排列,并与 TFT 基板的 TFT 子像素一一对应。背光源发出的白光经过滤光后变成相应的红绿蓝三色光。TFT 阵列可以调节加在各个子像素的电压值,电压值大小决定各色光的透射强度,不同强度的三色光混合在一起实现多重的彩色显示。

彩色滤光片是 LCD 面板实现彩色化显示的关键原材料,约占彩色 LCD 面板材料成本的 25%左右。对于大型的液晶电视,彩色滤光片所占成本的比例与背光模组并列第一或稍低于背光模组。屏幕越大,彩色滤光片在整体面板中所占成本越高。因此,在屏幕大尺寸化的今天,各厂家都想尽办法降低彩色滤光片的成本。

中国彩色滤光片的主要进口来源为日本的凸版印刷、大日本油墨、东丽,这三家企业占据全球彩色滤光片 76%的市场份额。

彩色滤光片产业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面板厂家自制,面板厂购买凸版印刷或者大日本印刷的技术,然后自己建立彩色滤光片生产基地;另一种是采购其他滤光片厂家的产品。由于 TFT-LCD 生产线的玻璃基板尺寸越来越大,相应的滤光片的运输难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大部分面板厂家倾向于自制滤光片。

透过型Color Filter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从世代角度来看,5 代以下的滤光片多从滤光片厂家直接购买;而从 5 代开始,更多面板企业采取内部供应的方式。彩色滤光片是一种定制程度很高的部件,(立鼎产业研究中心)其玻璃基板的尺寸必须和客户基板的尺寸相配合,且 5 代以上的基板既大又薄,运输风险很大,所以 5 代以上彩色滤光片于 TFT-LCD 面板厂房内自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除了运输难度和定制程度以外,面板厂自制还有工艺技术方面的考虑:彩色滤光片的工艺与面板 Array 制程中的光刻比较相似,易于实现技术迁移。尽管企业投资自制的趋势明显,但目前京东方、天马这些面板企业,滤光片的进口比例仍在 70%以上。据 CNCET 统计,2017 年,全球彩色滤光片产能达到 3.0 亿平方米。2017 年中国彩色滤光片产能达到 950 万片/年,消费量为1800 万片,其中超过三分之二需要进口。这是由于不论是自制模式还是采购模式,当前我国高世代滤光片的产线都非常匮乏,供应量满足市场需求仍需时日。

反射型Color Filter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低世代滤光片厂家未见革新动向,前景不佳

国内的非自制式滤光片企业多限于低世代产线,龙头东旭光电当前主营产线也仅是 5 代线,高世代配套的彩色滤光片还是空白。目前中国大陆已知的非自制式滤光片的产线包括:莱宝高科的 5 代线、剑腾的 5 代线、上海仪电的 5代线、深超光电的 5 代线等。高世代产线建设情况尚不明朗。

考虑工艺与运输成本两方面的因素,(www.leadingir.com)高世代滤光片自制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自制式滤光片企业缺乏发展高世代线的动力。参考全球主要厂家,三星自制比例为 75%,奇美(台湾地区)、LG 的自制率高达 90%以上。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天马微电子也有自己的彩色滤光片厂,只是目前自制比例不及韩国、台湾地区,大约 70%需要进口。

综上,受成本与工艺的因素影响,国产化高世代线目前大部分依赖进口,但未来会以面板厂自制为主要发展方向,各大面板厂自行发展相匹配的滤光片产线;而低世代的滤光片的份额目前则由中国大陆滤光片厂商与日本、台湾地区厂商共享。从长远来看,发展高世代滤光片是必然趋势,而高世代滤光片的国产化希望存在于面板厂家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