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动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hank绝命毒师 绝命动机

绝命动机

2024-06-15 10: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Walter White,全名Walter Hartwell White Sr.

曾用艺名:Heisenberg(品牌价值最高的)

Mr. White(下属称呼)

Mr. Lambert(假身份证上的)

Walt Jackson (随“儿子”Jesse Jackson的姓)

Mr. Mayhew (随“侄子”Badger的姓)

David Lynn(伪装采访记者)

生日:1959年9月7日

也是因为这个生日,整个《Breaking Bad》的时间轴特别清晰,2009年9月7日起,2011年9月7日止,整整两年。#更重要的是9月7日也是我的生日

全剧涉及实事的地方极少,我印象中,只有一次:2010年NASA在火星上发现液态水存在,与故事时间轴吻合。

Q1、老白为什么制毒?

在第一集就讲得很清晰了,50岁的高中化学教师被检查出肺癌晚期,出于为家人未来考虑,决定放弃治疗,专注经济发展,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高的经济利益。

在制毒这件事上,观众的价值观第一次出现分歧。我认为制毒就是一次风险投资,理由Gale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太平盛世,做这个实在对和谐社会发展不利,但是↓

(截图S3E06)

Q2、杀人?Krazy-8?

第二集也讲得清清楚楚,老白不杀他他就杀老白。Krazy-8人生最后的几分钟耍了个小聪明,提前预定了自己的死期。应该说Krazy-8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角,他为一个还在摇篮里的魔鬼补充了「奶水」。他晓之以情,大之以理地打动老白,深情到底还是为了生存,杀心未变。以至于后来老白再也不听什么“悲惨身世”的故事了,一旦威胁到自己的安全,杀无赦。

观众的价值观第二次出现分歧,赚钱路上就得杀人吗?我的价值观里,杀人永远是错误的,哪怕是杀掉Tuco那样的纯人渣。

本剧从杀人渣到不救人,再到伤及无辜——167条空难人命,再到亲手杀死敌人,再到手下杀小孩,再到组织大屠杀。一步一个脚印地缔造了了“史上最大恶魔”这个角色,根本停不下来。

(「史上最大恶魔」称号,是冰火作者乔治RR马丁那个杀角色狂魔册封的,所以含金量特别足。)

Q3、拒绝接受Schwartz夫妇的工作机会&医疗赞助?

①Gretchen是老白前女友,Elliott是老白学生时期就一起创业的战友,最后因为类似三角恋的原因,老白退出。自负的老白宁死也不可能接受这俩人的施舍。

②老白是「灰质」公司核心创始人,$5000块现金卖掉了市值$10亿的股票。现在遭难了,回头让这家公司接济?NO!

观众价值观第三次分歧,这一点不是故事,这是性格,自负的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再正常不过。如果你内心没有那股傲气,再精密地分析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不要免费医疗”。

Q4、老白到底有多自负(骄傲)?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就没戏了。

①老白五岁的时候,父亲重病在医院奄奄一息,无论从感觉(视觉、味觉、听觉)还是从事实上都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痛苦印记。从台词和剧情上,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老白的母亲是个控制狂,大事儿逼一个,而且长期守寡。无论我的结论是否正确,就一点而言,老白和母亲关系很差,差到「要死了我都不告诉你」的程度。这样的家庭让老白从小就没有安全感,犀利的地方来了哈: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会做什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囤积安全感。同时他的致命弱点是什么?自尊心极强。

②老白,年轻时期的研究领域染指过诺贝尔化学奖,没有理由不在自己的专业里骄傲。

③一直平庸着,年过半百突然杀入制造业。凭借自己的专业实力,一年多的时间创造$4.46亿净产值。即便你不是有野心的人,十几个月创造27亿人民币,那是个啥感觉?抛开产值不谈,Gus给老白开的年薪是$1500万美元(无税),在2010年这个价超过足坛年薪最高的C罗、伊布。

④自负的老白被Mike戳中痛点之后,做了什么?恼羞成怒,拔枪射死了Mike。

基于以上四点的分析,老白的自负:天生骄傲,生不逢时,时来命转,大杀四方。

Q5、“为了家庭”?

这世界上有几个人能从起点走到终点呢?开始搏命的目的确实为了给家人留下一笔生活费,到后来,人命比玻璃试管还易碎之后,一切都变了。

没错,“I am the danger”是一次高潮,但那是盛怒之下的爆发,还稍有吹牛逼之嫌,毕竟敲门的是Jesse。

而最后,“I did it for me. I liked it. I was good at it. And, I was really... I was alive. ”这句话才是恶魔的结案陈词,高亮收场。

我写这篇分析不是为了统一读者们的价值观,而是告诉大家老白这个角色动机充足。即便我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也难免对老白的一些抉择持保留意见,所以你「恨」、「讨厌」、「烦」老白跟你自己的价值观紧密相连。至于喜欢,不太需要理由。

Jesse Pinkman,全名Jesse Bruce Pinkman.

曾用艺名:Cap'n Cook(早期掌勺的时候用)

Diesel(跟毒虫抢货的用,后因「ATM砸死人」被黑道认可)

Jesse Jackson(租房子用)

生日:1984年9月(剧集里未交待具体日期,比老白小25岁。)

Jesse Pinkman是唯一一个跟Walter White没有亲属关系的主要角色,但他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都和老白有对手戏。大家也能看出来,某种程度上说,Jesse比老白亲儿子都亲,然而从头到尾Jesse和Walter White Jr.从未谋面。

Jesse是个可爱的角色,脑子够用好(hào)玩儿,他没有那么多确定的东西,稍显滥情,内心纯真,闯了不少熊孩子似的祸。他的经历其实很常见,哪?《CSI》那些尸体里一季能扒出来俩。或死于吸毒过量,或死于流弹,或死于花样自杀,总之,社会貌似不能容纳这种人。

少不经事,走进毒品世界,于是谎言和毒瘾把自己毁了,从而遭到家庭全面放弃。剖析他的家庭,也不得不说,爹妈也是一对极品,智商都够用,遗传基因也不错,就是望子成龙心太切。再生一个儿子的主要目的大概是为了抹去前一个“废品”的污点,这故事能再编下去的话,Jake Pinkman也绝逼是恶人坯子。

(不知道各位注意过Pinkman夫妇自家车后面的贴纸)

年纪轻轻就已经净身出户的Jesse根本没有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直到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老鬼Walter White。这一点无关真话谎言,是事实↓

在与老白共事期间,他逐渐明白这个癌症晚期的Mr White在操控他,但是事儿赶事儿,老白又每每为了他挺身而出,俩人就在这种不得不信任与怀疑中反复纠缠,结成了过命的交情。在作恶(Breaking Bad)这件事上,他的底限远高于老白,在利益点一致的时候打江山,在价值观出现分歧之后分道扬镳,真相让大家反目成仇,以至于二者在最后撕破一切。

Jesse有罪,无可辩驳。

谋杀类就得交代半年:正当防卫开枪射伤Tuco、蓄意谋杀Gale、黑帮枪战打死了叮叮爷的孙子(Joaquin Salamanca)、铁链勒死Todd。后三项都能构成一级谋杀。

蓄意藏毒

非法持枪

偷窃化学物品

非法闯入

大规模制造冰毒

根据我在律政剧学来的审案标准,如果他交出老白并出庭指证,可以换取一个污点证人的保护,匿名扔到边疆小城。或者判个20年,不能假释。如果不供出老白,这些罪够在监狱里呆一辈子的了。

但Jesse罪不至死,他接受了自己不是好人这个事实之后,平静了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投向罪恶,而是一直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在更正错误的途中又与其他角色产生激烈冲突。毒师前四季Jesse的大部分动机是证明自己「不是充话费送的」,第五季Jesse的动机可以总结为「我想做好人」。如果《Breaking Bad》按Jesse的故事线命名,完全可以叫《Redemption》。

我一直很喜欢这个角色,每次重看都不曾改变。但是对于他的很多想法、做法,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他曾说:“如果不是因为我,老白懂个屁贩毒啊。”随着故事的深入展开,他又成了新手,老白是导师。现实中就是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前辈通过自身的努力引荐了一个新手,随着时间的发展,新手业务能力远胜前辈,甚至威胁了前辈的利益。如果你是那个前辈,你会怎样?我知道,这段话写在这,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可能都不会多看一眼,但是经历过「实况纠结」的人们就会对这个问题很敏感。而且Jesse这种年轻人的桥段太多,关于家庭的叛逆、友谊的价值、爱情的意义......所以,跟上面分析老白观点一致,你对这个剧或这个角色产生了多少牵绊,跟故事的关系并不大,而是你经历了多少,看进去了多少。

写Jesse完全没有写老白痛快,因为老白的知道死命地奔向终点,快意恩仇,虽然不是传统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但是作恶也带着一身侠气。Jesse更接地气一点儿,年轻人今天爱橘子,明天爱苹果,在探索生命意义期间总是摸着石头过河。

Skyler White,娘家姓是Lambert,这个小细节是呼应老白假身份证的Mr. Lambert。空姐,是中文昵称。

生日:1970年8月11日

凭借我的记忆,咱们从头缕一下空姐的时间轴(主要是我想讲的部分,很可能不太正确):

在餐厅工作遇到老白↓

结婚怀孕并来到Albuquerque↓

买了本剧地标建筑物之一「白宫」↓

在老Ted的公司上班↓

辞职在家做家庭主妇、写短篇小说、开二手货淘宝店↓

继续怀孕↓

丈夫50岁行为异常疑似嗑药儿↓

发现丈夫患肺癌晚期(拒绝治疗)↓

丈夫接受治疗不愿接受灰质公司医保,后来又接受了(当然后来是老白骗了她)↓

办婴儿洗礼之后发现妹妹偷窃↑

(在这个↓和↑之间,夫妻性生活出奇地火爆,大满足)

丈夫治疗初见成效、同时发现丈夫有两部手机↓

回Ted公司工作↓

在怀疑与不安中与丈夫开始冷暴力↓

发现接受医保是假↓

生女儿↓

发现老白制毒↓

夫妻分居、孩子做筹码↓

fuck ted↓

回力回天、加入老白犯罪团伙负责洗钱↓

开洗车店↓

帮Ted处理IRS账务问题↓

在Hank家躲黑帮追杀、DEA重重设防(老白智爆 炸鸡叔)↓

Ted残废↓

几近崩溃、走下泳池↓

报警抓老白、又不敢说原因↓

人生已麻木,Jesse来家吃晚餐↓

随着老白不生产冰毒、专心洗车&洗钱、店里遇见Lydia↓

Hank发现老白是Heisenberg、约她出来谈话↓

家里被Jesse浇汽油、被迫住旅店,劝老白弄死Jesse↓

得知Hank出事,挥刀砍老白↓

真相败露,接受警方调查↓

Todd潜入白宫,威胁她不准供出Lydia↓

被迫搬出白宫、在家做出租车接线员、特别惨地活着。

(后面写Walter Jr.、Marie和Hank,所以涉及这三人的剧情略去了。)

我曾重复讨厌空姐这个角色,原因多不胜数。即便不是她,所有故事(小说、电影、电视剧)中,大主角周围都有这类亲密且帮倒忙的伙伴,也就是从剧情设定开始,她已经进入了不招人待见的队伍里。

但是最近一次重看,我决定以她的视角看这个故事,发现依然讲得通,这才是《Breaking Bad》的过人之处。空姐的绝命动机几乎全是被动的,甚至是fuck ted,做到了一个配角应该做的工作。故事的开始,她积极地试图改变明天的结果,在挣扎无望之后选择忍受一切。人死了没什么难受的,活着才受罪,这部drama到最后悲到天崩地裂,Skyler White无疑是最惨的那个。

你讨厌她不意味着她做错了,你同情她不意味着她“就应该那样”。

既然Skyler White被嫌弃成这样,我试着列了一个成为好媳妇的六大要素吧。

1、在生命的大部分时刻保持开心。

我们都喜欢浑身带着幽默细菌的人,戏剧里的人物大家都认同,怎么生活中就忘了呢?幽默感这东西不分性别啊,让别人开心你也得到一个愉悦的环境。随便问一个毒师观众,提到Skyler White你第一个想到的词是什么?我想很多人会给出“怨妇”这个答案。孔子曰:“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你可以打击这种鸡汤语录,但是不能否定其背后的意义,哪怕生来高冷,不见得非得走向哀怨。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条件的去看心理医生,没条件的多看看喜剧和单口相声专场。

2、追求公平已然是妄想,还寻觅宠爱呢?

初级情侣最常犯的毛病就是:“I love you,so you must love me back.”于是,很多人没弄明白这个病因就结婚啦,本来没什么显像的冲突,却身感不幸福、离婚这个那个,我只能说你活基霸该,男女都别跑,说的就是你。我琢磨了好多年,「爱」,这个字从一个生命体出发,只有“去”没有“回”。如果碰巧第二个生命体的「爱」原路返回,那恭喜你,这他妈叫相爱。

爱是一种态度,最无法估价的态度,无价就是无价,不是价值高也不是价值低。狗都可以有这个态度,你拿一个态度去换取其他东西?怎么那么他妈中二呢。空姐拿“爱”去感化老白,虽然这个过程极短暂但还是试了,大部分时间她拿“不爱”去要挟老白,很显然,非常失败。

没有爱是日常,遇见爱是大幸。这个观点有些悲观主义,但是如果你很仔细地照了镜子,检查了自己账户余额,综合评估了自己的价值,把心境放在五折以下的位置,向前走,放心追逐,你会很幸福。

3、掌握一门技术比嫁一个好人靠谱。

先让自己靠谱,再靠别人幸福。空姐的财务技术非常娴熟,不仅懂得算账,还能钻法律漏洞。老白即便不制毒贩毒,50岁就挂了,空姐凭借这项技术再找个工作也很轻松,业余时间还能继续开淘宝店。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建筑物,甭管是商务写字楼,还是乡村瓦房,亦或是鬼宅,地基还得自己建。即便坍塌,也有再建的底子。

4、三观无所谓正与歪,和你的生存环境匹配即可。

“三观正即双方看法一致”,世界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前一阵子我说过,在我的世界里没有褒义或贬义的形容词,只有描述状态的词汇,它叫形容词。即便是「傻逼」也不见得是贬义词,我做了一件傻逼事,写错了好几个字,that's a fact.

如果空姐和老白观点一致「死前就该干一票大的」,后面也就没那些家庭闹剧了。但是,我觉得人还是要有自己的立场,坚不坚持再说。只要你搞清站在哪个立场上对自己有利,无所谓对错。你对了又能怎样,联合国也不给你发钱。我喜欢美国,啥基霸人都有,容纳了这个世界。不喜欢朝鲜,每个人都冲着一个方向流泪。我看美剧,就是一个欣赏多元化国家呈现的多元化观点,哪怕里面充满着诸多对立。对于我这个深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单细胞思考个体,美国是新鲜的,而且能不断地新鲜下去。换个角度,你容纳不了多元的世界,你就多添几分苦楚。

想经营两个人的生活吗?在三观问题上,尝试去匹配,去调整,不行就离。你想啊,四十年前,殴打亲爹都被这个社会歌颂过,你觉得三观这事儿有那么科学吗?

5、性生活远比你想象的要重要。

现在饿了喊吃饭是件很荣耀的事儿,性饥渴却没几个人敢明说。这点上,我比较欣赏那些gay,能够正视一个生物个体本来的面貌。当然,这是生活方式问题,有些人连吃饭也不愿意和他人分享。

不管怎地,通则不痛,太多人把性压抑转换成其他负面情绪,害人害己。Please,please找人做爱(受婚姻约束的另说),跟自己也行,像解决吃饭一样解决这个问题,就当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吧。

6、头顶三尺有神明,善恶就在一瞬间。

地球在转,人们在流动,秤砣还有上锈减重的时候,你我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里,所以别总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并为之辩护。反正,笔者是一个喜欢审视过去,在不断否定中成长的青年,对于任何“真理”都持怀疑态度。每每回头观望,都有一个依稀可见的身影——当时那个傻逼真的认为自己很对啊。

在Skyler White做决定的每一个瞬间,作为旁观者,你可能觉得那是愚蠢、那是错误,“我会如何如何”,放心,彼时彼刻你可能更愚蠢。

你可以不信神,但不要去做神的工作。

话已至此,空姐这个角色的动机比老白和小粉更容易被参透。

《Hollywood Game Night》第一季,有一集Jane Lynch指着一位嘉宾说,你就是「that guy」。这里的「that guy」指的是啥呢?就是某个演员在某部戏里的角色塑造的很成功,但是大家又不知道ta的名字,但一说大家都知道的「that guy」。

举俩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充分非必要:《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扮演的Ethan Hunt不是「that guy」,因为阿汤哥太红了,谁不知道他啊。但是Simon Pegg扮演的Benji是「that guy」——aka阿汤哥内个小助手。

必要非充分:有个叫John Corbett的演员,他是《United States Of Tara》的男主角,一个能承受各种家庭不幸的nice guy,还是《Parenthood》里Amber她亲爹。他也不是「that guy」。因为这俩剧观众太少,说了也没有共识。

「早餐男孩」Walter White Jr.、「缉毒妹夫/连襟」Hank Schrader、「偷东西那个妹妹」Marie Schrader基本都跻身为「that guy」了。未来十年,他们再演什么,基本上跑不了这个称谓。因为绝大部分人看电影、剧,就是看个热闹,不会在意这些演员姓氏名谁。

这三个角色在《Breaking Bad》里作用只能说紧密围绕在主角周围,中规中矩,没丢分。他们谈不上有什么动机,单纯的「因为所以」更多一些吧。

Walter White Jr.

曾用艺名:Flynn (这是一次有趣的转折)

生日:1994年7月8日

以前我骂Vince Gilligan是老奸贼,都是剧情包袱方面的,而人物伏笔方面Walter Jr.就是他第一颗棋子。各位毒师的观众,请把思绪清一清,回忆:你第一次看《绝命毒师》第一集的时候,当Walter Jr.拄着双拐,慢慢走入镜头的一刻,你是不是把同情分给了老白呢?

提起老白,第一个关键词是「癌症」,然后是「高中化学老师」,这两点如果不够惨,再加一个「轻度脑瘫的儿子」吧。Vince在设计老白这个人物的时候,把观众心理摸得门儿清,基本上让你一上来就中他圈套。Walter Jr.是消耗老白财力和能量的角色,而在故事发展阶段,他一直是一名绝对合格的「不明真相群众」,并未对老白的故事线产生任何麻烦。

这种初始设定就牵着观众鼻子走的剧非常多。我认为这招儿用得最凶最频繁的是《24》,它通过不断的、快速的冲突去更改一个角色的初始设置,正邪邪正来回颠倒,折腾死拉倒,以至于再回头看的时候发现「文不对题」。而另一个特别优秀的例子是《The Walking Dead》里的「弩哥」Daryl Dixon,我还没见过讨厌弩哥的观众,甭管是常年不看美剧的,还是喜欢古典文学的,还是喜欢打刀塔的,但凡看《行尸走肉》都喜欢弩哥,更别提那些小姑娘了。Daryl Dixon的角色设定,先low到混蛋人渣区,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圣人的位置登,设想一下,同样射术一流,这是美国国家射击队退役的逃荒者之一,还有感觉吗?

然而Walter Jr.这颗棋太小了,不会吸引那么多观众的注意(诸如24配角或者Daryl Dixon)。亲儿子为老白贡献完同情值之后,时不时留给老白展现一下父爱,其他时间隐身吧。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Walter White Jr的早餐始于试播集101,终于S5E04,共19次。你知道毒师一共才62集吧。“早餐男孩”的美名坐实了,演员RJ Mitte本人twitter简介“your favorite breakfast eater”。

(好好珍惜这张图,全球仅此一张。)

Hank Schrader

生年:1966年或1967年

如果美国DEA员工要供什么关二爷之类的神位,ASAC Schrader是个不错的选择。不少人站在Hank的队伍里,认为那代表着正义,执着地追求真相。

《Breaking Bad》一半以上「走钢丝」的桥段与Hank有关,为了铺垫这些危险剧情,给他的施展时间很~~~~长。表象的好处是,在「紧张」这根儿弹簧上持续加压,使得最后的冲突更加有力。但实际上没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他的每一步都像是自己踏出去的,但是仔细想想,他没什么选择,Hank才是把底裤都交代出来的角色。

Hank确实是纯爷们。即便故事的中段给他安排了一次「脆弱」,或者说「崩溃」,但是“佯装坚强便是坚强”嘛。毕竟大家都是人类,持续刚烈容易走向终结者那一挂。关于他,那些有关动机的微妙,都在面儿上了。

Marie Schrader

Marie沿袭着Skyler身上所有令人不适的缺点,以自我为中心&控制欲强。独创了小偷小摸的癖好,这是一个让人倍感负担的角色。

当心你讨厌的那个人,你很可能成为她。

①Marie很注意自己的体重、身形

②有主见

③为爱人不惜与世界为敌

④脾气不好(极端之处:压小孩玩具车)

⑤过度的经验主义。认为自己是护士,见惯了生死,与常人不同。

⑥紫色系的女子,敏感,同情心泛滥。

理论上,她是老白一家和Hank的连接点,但是我觉得她是为了回应这个家族而衍生的人物。老白、空姐、Hank,三个点已经确定,故事像箭头一样冲出去。然后才执笔描绘Marie这第四个点,一张wild card,不管她怎么折腾不会影响这只离弦的箭,但她偏离航道的“阻拦”反而帮助了老白。真要放一个文文静静的贤妻良母在这个位置上,压力缺失。

反正不管看几遍,我都不会站在她的队伍里——人品问题。

Gustavo Fring

智利人,1986年移民到墨西哥,和Maximino Arciniega联手做买卖,台面上卖炸鸡,私底下造冰毒,寄希望于联手本地大毒枭开展业务,不曾想Maximino不幸被杀于他眼前。1989年移民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的Albuquerque,继续这种盈利模式。

在美国生意做得非常好,和当年杀死自己合伙人的Don Eladio犯罪集团一直有业务往来。剧里并未透露,为何Gus不早早就切断和仇人保持做生意这件事,我是看美国网友推理台词得到这么一个信息:Don Eladio、Juan Bolsa、叮叮爷(Hector "Tio" Salamanca)这伙人知道Gus在智利的底细,一直握着他的把柄(罪证,还可能控制着Gus家人),所以Gus才不得不远在美国还替他们「打工」。不管此种猜测是否正确,如果默认是这样,有助于理解Gus——墨西哥黑帮这条故事线。#在《Better Call Saul》第三季极有可能揭秘这段故事

「男人 不止一面」真正把这句话演绎到极致的当属Gus。从Maximino Arciniega到Gale Boetticher,再到Walter White,大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Gus十分重视核心人才。而且在面对这些化学家的时候,他都会显得格外的恭敬。这一面,可能要比对待其母公司大老板Peter Schuler还要严重(炸鸡连锁店Los Pollos Hermanos隶属于德国跨国集团Madrigal Electromotive GmbH)。如果故事以Gus为圆心开展,很可能耗到老白死去,Gus九成要在加州理工设立一个「Walter White奖学金」。

他满面春风地迎接炸鸡店的顾客,与缉毒局局长谈笑风生,对待黑道手下面若冰霜,与同行大佬对话坚毅无比。可惜的是「成也化学家,败也化学家」,老白成了Gus的送葬者。当然,有的老白党说,他寻私仇的意愿太强烈导致最后惨死,我是这么分析的:老子亿万富翁天天在炸鸡店干服务员的活儿,跟各路大爷点头哈腰,每出一笔货都费尽心思,唯一的乐趣就是折磨瘫痪的仇人,不寻私仇我图意个啥?

Gus是个提神的角色,演员Giancarlo Esposito贡献出太多令人铭记的大场面,看过的人自然明白,不再描绘。

你知道,让一个人或者角色毁灭something很简单,但是成就something太难了,这也是全世界需要那么多广告公司的原因吧。

说到成就,Gus Fring这一角色对我而言,彻底改观了对西班牙语的印象,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西语也可以如此得体。可能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之前我觉得西语不那么正式?你看,我听到的西语主要来自美剧和电影里墨西哥女佣、园丁&生活窘迫的非法移民之口,TA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求求你让我留下来。”另一个听到西语的渠道是皇家马德里足球队,每次塞尔吉奥·拉莫斯刚跑完90分钟,被记者抓到赛场边儿上,满脸是汗的水爷喘着粗气地接受采访:“米拉勾洒耶啦斯,荒拖罗塞耶喽¥%¥%&&@#¥#¥%¥%……&,gracias.”我就能听懂一句——gracias。年深日久的积累,导致了西语在我脑子里是聒噪、野性&汗津津的印象。而Gus Fring穿着西装一板一眼地讲那么长段的西语,听起来倍儿商务,得体。

大概另一个之于拉美人的成就是:我族终于也出个智勇双全的大恶人了。Danny Trejo(在BB里演Tortuga)长期霸占着墨西哥黑帮在人们中的印记,比如:相貌狰狞、大纹身、进出监狱无数次、蛮干、下手特别黑、弯刀......

而另一批手持雪茄、前呼后拥的黑帮大佬好像都不在美国玩儿,黑道白道都打点的非常利落,躺在墨西哥别墅后院的泳池旁待客就够了,这批人貌似离老百姓都很远。

终于,一个面带微笑的炸鸡店老板向你缓缓走来,拉美人看不见的杀气平添了三分。

在他后面出场的白人纳粹团伙跟他一比简直就是弱智群体,我确定我没打错字。并不是说那伙白人演得不好,而是他们秉承着其他故事里的风格,好歹出现了一个「绅士」Todd,为白人挽回了一点儿颜面。Gus Fring这个角色按现在的话说,属于颠覆式创新,甚至是超越老白的意外。

Mike Ehrmantraut

这个角色的出场,基本就宣告了一件事——您现在收看的是《低俗小说》电视剧版!

Mike出场任务和《Pulp Fiction》里那个“The Wolf”的任务如出一辙,尽管《Breaking Bad》之前有那么多熟悉的场景,但Mike就像解密者一样,明确地告诉你:你之前的感觉没错,后面还有很多。

以上是我两年前写的,今天稍微改了一下。我留了个扣儿,说Mike和Saul Goodman的动机会藏在《Better Call Saul》里。

《Better Call Saul》一出,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不但自身剧情严谨,而且紧扣《Breaking Bad》里的一切。那两个没说的角色,有了更加合理&详实的绝命动机。

Mike Ehrmantraut,生年大概在1960年以前,是有着30年费城警龄的老骨头。以目前剧情进展,星星点点的台词里透露出,他可能曾在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服役,而且参加过越战。总之,Mike完全有能力单人独骑刺杀一个毒枭。

同为警察的儿子不幸被一伙儿黑警陷害致死,几个月后,Mike手刃仇人,从费城搬到了新墨西哥州的Albuquerque——暗中照顾儿媳妇和孙女。

在白道上,Mike连退休金都没拿。如果只是维持他自己的生计,在法院停车场看大门也完全可以。阴差阳错,结识了在黑白两道之间游走的Jimmy McGill,从此一身本领在黑道上又得以施展。

Mike这条线是特别典型的「老警察の故事」,做事稳·看人准·下手狠,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啊。这样一个老战士,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或许是《Breaking Bad》里最不应该挂掉的角色。但是常在河边走,也容易在河边死啊。

现在解析Jimmy McGill(Saul Goodman)依旧尚早,从一个伊利诺伊州西塞罗街头偷鸡摸狗的小痞子,混到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一个商场里的面点师傅,这期间他经历了太多的故事,咱留到它完结之后再讲吧。反正《Better Call Saul》S1E01故事设定是在2003年,以Vince Gilligan和Peter Gould的性格,不会讲太久。

《Better Call Saul》依然秉承了《Breaking Bad》式的人物创作格式,这样的故事值得反复观看,再配合上已经到达巅峰水平的摄影术,堪称完美。我如果是商场卖电视的售货员,就把2160P版本的《Better Call Saul》当样片循环播放。

可以载入电视剧历史上的经典一帧

无巧不成书,我两年前写Jesse Pinkman时发的一些牢骚(那段关于「新手」和「前辈」的),竟然在Jimmy McGill和Chuck McGill之间得到更详细的应验。

等《Better Call Saul》完结的吧,我再开一篇这样的长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