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2 DDR3 DDR4 默认参数(时序、电压、频率)整理和超频经验分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ddr31600内存条可以超频吗 DDR2 DDR3 DDR4 默认参数(时序、电压、频率)整理和超频经验分享

DDR2 DDR3 DDR4 默认参数(时序、电压、频率)整理和超频经验分享

2023-10-01 09: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修订记录】 1、2021-08-06,增加“+调小参”字段

概述

在Core 2 Duo和DDR2内存的时代,笔者拥有了第一台自己的台式机。那是一台海尔的品牌机,主板是ECS定制的945GCT-M,CPU是单核赛扬420,虽然是Core架构,无奈主频低、缓存少,打打高频低能的Pentium 4还是妥妥的。后来强刷了零售版的主板BIOS,算是破解了隐藏的内存超频选项,从此我对PCDIY的热情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但笔者是一个普通的DIY玩家,买的大多数内存只是普条。好在从DDR2以来每一代都有体验和记录,趁现在还有些许印象,笔者愿意把这些默认参数还有超频后的参数分享出来。

DDR2参数 频率早期参数晚期参数[email protected] 【5-5-5-15】【创见DDR2-667-1GB】[email protected] 【6-6-6-18】 【奇梦达DDR2-800-2G】[email protected] 【5-5-5-18】【金泰克DDR2-800-2G】

大多数DDR2-667内存可以通过刷新SPD/BIOS手动超频 成为DDR2-800内存。超频后可增加内存电压到1.90V,以确保更好的稳定性。

DDR3参数 频率早期参数晚期参数[email protected] 【7-7-7-20】 【联想Y450】[email protected] 【9-9-9-24】 【圣创雷克DDR3-1333-1GB】[email protected] 【11-11-11-28】 【芝奇DDR3-1600-4G】[email protected] 【10-10-10-27】 【金士顿DDR3-1600-4G-XMP】[email protected] 【13-13-13-31】【芝奇DDR3-1600-4G OC】[email protected] 【15-15-15-36】 【芝奇DDR3-1600-4G OC】[email protected] 【14-14-14-35】【芝奇DDR3-1600-4G OC】

这条芝奇DDR3普调伴随笔者度过了DDR3超频时代。现在,它已经挂在了闲鱼。

DDR4参数 频率早期参数晚期参数[email protected] 【15-15-15-36】 【芝奇DDR4-2133-8G】[email protected] 【17-17-17-39】 【瑞势DDR4-2400-4G】[email protected] 【19-19-19-45】 【十铨DDR4-2666-16G】[email protected] 【21-21-21-47】 【三星DDR4-3200-8G】[email protected] 【22-22-22-52】 【三星DDR4-3200-8G】 内存手动超频经验

以下任何一种设置或多种设置的组合都视作超频: 1、降低内存时序 2、提升内存频率

增加内存电压而以提高超频后的稳定性,但与此同时,也会增加热量,因此增量要适度。

在DDR3时代,华硕主板(比如F2A85-M)给内存的预设电压是1.65V(内存SPD是1.50V),使其内存稳定性和性能比其它品牌的优秀。对于1和2,如果超频后出现不稳定情况,可以选择还原默认设置,也可以选择增加内存电压。

在现在的DDR4时代,给内存超频可能还要涉及到小参的调整。

在确保超频稳定性的前提下,来分析一下内存性能对频率和时序的敏感度 1、对DDR3内存来说,提升运行频率能带来更大的提升,2133-CL19的性能比1600-CL11好 2、对DDR4内存来说,运行频率和时序同样重要,3000-CL23的性能可能赶不上2666-CL17

如果主板支持内存频率超频,那么: 1、如果内存颗粒的体制好,可以采用提频+降时序(+调小参),适当增加电压; 2、如果内存颗粒的体制一般,那提频和降时序二者往往不可兼得,则可采用提频+提时序+加电压获得高频,也可通过降时序+加电压(+调小参) 或**提频+加电压(+调小参)**获得低延迟。

如果主板不支持内存频率超频,那么: 1、如果内存颗粒的体制好,可以采用降时序(+调小参),适当增加电压; 2、如果内存颗粒的体制一般,可通过**降时序+加电压(+调小参)**获得低延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