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精进Day3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day30还是days30 读书精进Day30

读书精进Day30

2023-06-13 23: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成长共读】磨课群共读共进

【打卡人】Alyssa

【打卡始于】2023年4月28日

【日精进打卡第30天】2023年5月29日

【今日读书】

书名:《自我边界》

【作者】:乔治 戴德【译】李菲

【用时】30分钟

【读书摘抄】

如果工作和生活间不够平衡,就说明他们内心的警示系统已经响铃很久了,就像流感一样,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一旦我们将某些事物视作自己的事,我们就要承担风险。因为你接受了原本不属于你的事物,让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你已经把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问题变成了自己的,你现在却希望另一个人用你认为合适的办法去处理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用的看法,你认为合适的解决方案别人不一定能接受,反之亦然。但他们也必须采取行动,而你对他们的行为没有控制权。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压力。

但我们所独有的可能是我们内隐记忆的一部分,并形成了我们无意识信念系统的基础和行为的驱动力。

人保持自己的边界,意味着你遇见的任何人,他们的感受和反应都应该得到你的尊重,正如他们也应尊重你的感受和反应一样。

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意味着你不自私,不以自我为中心。一段尊重彼此边界的关心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任何问题都是根据你应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而不是将责任推给他人这个事实而得到解决的。

解释和借口之间的差别

我们对事件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对所见所闻的东西的理解,而我们所做的行为,即我们的行为反应,其实是我们的第二反应。根据我们的观念,我们会选择自己的行为,生气,尖叫,跑开,痛斥或者任何其他行为反应。这种生理反应是根据我们观察周围环境所得的结果,既会受到当时事发状况的影响,也会受到我们以往经历的影响。

当与别人有不同意见,并开始争辩时,制定一条规则:一次只处理一个问题。这问题也包括你的感受。尝试说:“你这样说,我感觉……”

如果别人控制了你的感受,那么,他们也能让你改变这种感受,而这会让你觉得悲伤或愤怒。

没有人能让你伤心,或改变你的感觉。生气是你的选择,而不是别人让你生气的。你还可以有别的选择,不让自己承受那种痛苦。

在人际交往中,你接触的不是人,而是他们的防御机制。你评判或喜欢他人的根据,就是人的防御机制,你用防御机制对别人做出反应,对别人进行评价。

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时间越长,与他们的关系越亲近,他们就越明白什么样的行为能够伤害到我们。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言语和行为对我们伤害最深,而他们这样做是有目的的。

当我们感受到情绪时,请记得一定要想到,这是“能量”。我们积蓄能量是为了防御时再释放能量,就像蒸汽机积蓄压力不是为了积蓄蒸汽,而是为了发动机器一样。产出蒸汽只是通往结果的方式,我们感受到的情绪也是如此。

初次受伤的经历发生在幼童时期,这时只能以孩子的心态去面对并接受事物。由此而产生的保护机制,是由小孩子简单的心理处事能力决定的。进入成年期后,人还会携带着这些婴孩时期的防御机制,面对伤害做出的反应与孩童时代受伤时的反应一样,因此人就容易做出冲动的反应。

情感投入得越多,你就越可能失败。这与金融投资有一定的相似性。因为它们都涉及风险。

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承诺和感受都不确定,这样的状况通常会引起争吵,误解,并最终变成其中一方沉默着接受现状,怎么才能避免这种状况呢?

确保沟通渠道畅通

边界是用来区别不同的事物的,当然也能帮你明确自己的需求,明确什么是你的问题,什么不是,你可以自己选择。

这是我的问题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去面对,去处理;如果不是,那么做出下一步行动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是不是真的想要参与进去。即便你决定将问题视作自己的,你也要考虑该怎样说,怎样做。

多问自己“这个问题属于我吗?这是谁的问题?”习惯于回答这个问题,能帮你在情绪上拉开与话题的距离,并做好处理问题的准备。

只为自己和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不为这些言行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负责。边界让各方都能关心自己能做什么来改变局面。边界有利于减少我们的不安感和压力感。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找到问题的真正答案,而不会让你情绪化。

如果你不愿意,没有人能让你做出什么行为,产生什么感受,这是你和他人交往的前提条件。

不可预见性➕没有控制感=压力。

最终还是要理性地面对这个现实,即每个人只能为自己和自己的感受负责,只有自己能够处理自己所经历的伤痛。

【读书思考】边界的概念是清楚的,但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究竟怎么运用,比如,学生打扫卫生逃走了,说:“我就是不想打扫卫生。他们也可以不打扫我这边”,学生说的话让我觉得有震惊,但这是我的感受,我有这样的感受是我的事情,但学生说出来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我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其实是没有尊重他,他说什么是他界线内的事情,我其实完全可以不要过于震惊,只是听到这句话,然后说,那黑板上的板书不然你也只看49分之1部分吧,其他部分不要看了。潇洒走开就好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