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1、2、3级有什么差别,买一级能效跟三级能效哪个更经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fa1级二级三级有什么区别 空调1、2、3级有什么差别,买一级能效跟三级能效哪个更经济?

空调1、2、3级有什么差别,买一级能效跟三级能效哪个更经济?

2023-08-08 16: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空调的1、2、3能级之间有什么差别?买哪个更经济?

前几天刚买完空调,就看到这个题。首先,这里的1,2,3其实叫能效等级,本质上是家用来区分家用电器能耗高低的分级方式, 中国的能效标识分五个等级。市面上基本上卖的都是1,2,3这三个级别。

差别,其实所谓能效等级说白了就是能耗高低不一样,简单来讲就是同样的电,能效等级越高制造冷气越多,也就是一级能效最省电,其次二级能效,三级能效。所以,理论上讲一级能效最省电。

哪个更省电,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直观来说,在能效标签里看,能效等级表示这款空调是省电还是费电,能效比则告诉我门,这款空调在同级别中是否更省电。所以,在购买空调中,能效等级和能效比数值都影响这款空调是否经济,空调能效比越高就越省电。

哪个更经济,这个跟使用环境,个人使用方式,品牌,定频变频选择等等都有关系,所以不太好说,如果只论省电,那么选变频的一级能效APF越高的那款最省电,但是这种价位会相对很高,有人这么粗略的算过,假如每年用100天 三级能效比一级能效多花费100元左右,那么10年也就是1000多元,现在市面上一级能效跟三级能效起码差价在1500元左右,所以你10年都用不回这个差价。所以单论经济三级能效最便宜的那款最经济。

个人推荐,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买一级能效变频的产品,它或许不是最经济的但是是使用体验最舒适的选择,一级能效的产品用料做工都会好很多,制冷效果快体验好,炎炎夏日舒服最重要。

爱数码,爱生活,期待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上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不仅仅是空调,几乎所有产品都面临这种问题:环保性与经济性相悖——即越不环保的东西,使用成本就越低。

空调中的“能效等级”指的就是环保性,与问题中的后半句话“经济性”正好相悖。

空调能效等级

目前空调能效分为三级,等级越高(数字越小),环保性也就越高。

能效等级排名的标准,是能效比——单位时间内制造的冷量,与耗电量之间的比值,比值越高,环保性自然也就越高了。注意,这里有两个变量:制冷量和耗电量。

在不确定冷量相同或耗电量相同的前提下,单纯的通过比较两个空调的能效比,就说能效等级更高的那个空调更省电,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举例来说:两个制冷量同样为3500W的空调,一级能效一定比三级能效更省电。但如果是一个一级能效7200W的空调,和一个三级能效3500W的空调相比,此时再说一级能效的空调更省电,就错了。

除此以外,还要注意一点: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的能效比计算方法不同,因此二者的能效等级没有可比性。

空调经济性

经济性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是购买成本;第二是使用成本。

相同制冷量或耗电量的空调,能效等级越高的,使用成本就越低,购买成本就越高。

举例来说:

两台制冷量同为3500W的定频空调,一级能效空调的能效比是3.6,三级能效的能效比是3.2。

那么,一级能效空调的压缩机持续运行1小时,耗电量为0.97kwh;三级能效空调的压缩机持续运行1小时,耗电量为1kwh。

但是要注意一点:这里说的是空调压缩机持续运行,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压缩机不会持续运行,一般使用空调1小时,压缩机会运行20分钟——也就是说持续开3小时空调,才会消耗上面计算的那些电量(但也仅仅是估算,别太较真)。

北京周边地区的电费均价是0.5元/kwh,压缩机持续运行1小时,1级能效比3级能效的空调省了0.015元。

在购买成本上,一般一级能效的空调会比同品牌、同型号的三级能效空调贵出500~1000元。

因此,综合成本来看,还是三级能效的空调更经济一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