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重启信号渐明,减排项目中的额外性到底是怎么回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cer项目备案 CCER重启信号渐明,减排项目中的额外性到底是怎么回事?

CCER重启信号渐明,减排项目中的额外性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4-06-03 00: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今年以来,CCER重启的声音接踵而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针对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密集发声。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表示为高质量建设好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全面提升方法学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合理性,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这意味着,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距离重启又更近一步。

  CCER是指我国的核证自愿减排量,是对我国境内特定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且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可用于控排企业进行履约清缴或者在碳市场进行交易。

  CCER项目的开发主要有两大阶段,项目备案阶段和减排量备案阶段。在项目备案阶段,CCER项目能够获得备案的关键就在于论证项目具有额外性,项目额外性的论证也是CCER项目开发的难点所在,因此项目开发者需要了解什么是额外性及如何论证额外性。

  一、CCER项目的额外性

  记得《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 ,对CCER项目提出了明确的额外性要求。

  “认定某种项目活动所产生的减排量相对于基准线是额外的,就要求这种项目活动在没有外来的支持下,存在如财务、技术、融资、风险和人才方面的竞争劣势或障碍因素,靠自身条件难以实现,因而这一项目的减排量在没有 CCER时难以产生。反之,如果某项目活动在没有CCER 情况下能够正常商业运行,那么它自己就成为基准线的组成部分,相对这一基准线无减排量可言,也就无减排量的额外性可言。”

  举个例子:

  比如有一个养殖企业计划实施减排项目,达到减少养殖过程中所排放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如果该企业仅仅是依靠已有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改良,那么实现减排目标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传统的养殖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碳排放问题,要想实现减排目标就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如热能回收、生物质气化等技术,以及高效低碳的饲料等手段。

  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管理成本,同时也需要投入长时间的技术研发和试验,因此企业很难通过现有条件来实现减排目标。但是,如果企业能够获得CCER项目的支持,那么可以获得财政激励和其他的优惠政策,通过外部资源的整合,这些障碍因素就可以逐步得到克服,使得减排目标可以得以实现。因此,在该企业中,这种减排项目及其减排量在没有外来的CCER项目支持情况下具备了“额外性”。

  二、如何论证减排项目的额外性?

  当前CCER项目的额外性论证大多还是使用2001年第七次缔约方会议上各缔约方执行理事会制定并颁布的《额外性论证和评价工具方法》(Methodological tool: Tool for the Demonstr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dditionality),由此来确认项目是否具备额外性。

  从上述框架中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额外性论证过程包括判断是否是首个同类项目、确定项目活动的替代方案、投资分析、障碍分析和普遍性分析。其中,投资分析和障碍分析是额外性论证中的重点环节。

  1.首个同类项目一般是指新开发方法学所依托的项目。如果是首个同类项目,则在论证过程中不用进行普遍性分析。

  2.替代方案是指在制度、法律、政策以及项目实施区域上是可行的,且与拟议项目具备相当产能的其他方案。

  3.投资分析和障碍分析是额外性论证中的重点环节,同时两者是可选择的,如果其中一项可以对额外性“一锤定音”,另一项分析可省略。

投资分析

判断拟定项目是否具有投资额外性的逻辑是,没有CCER的支持,资本不会青睐排放量低但经济或财务上不具备吸引力或可行性的拟定项目,而会选择排放量高但经济效益更好的替代方案。只有在CCER支持下,资本才会选择拟定项目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投资分析的目的是评估在没有CCER项目收益情况下,拟议项目活动在经济或财务上不具备吸引力或可行性。

《论证方法》规定了投资分析的3种分析分别是简单成本分析法、投资比较分析法和基准线分析法。

简单成本分析法指如果拟定项目不产生任何收入,即在经济或财务上不可行,则可采用。项目开发者只需要证明该项目成本大于收益,就可以认定项目具有额外性。

投资比较分析法是指分别计算和比较拟定项目和替代方案的内部收益率(IRR)或者净现值(NPV),如果替代方案指标数据更高,说明拟定项目在经济上或财务上不具备吸引力,则可以认定项目具有额外性。

基准线分析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指通过计算拟定项目的IRR或NPV,并与基准线数据指标进行比较,如果拟议项目指标数据更低,则同样可以说明拟定项目在经济上或财务上不具备吸引力,即项目具有额外性。一般可用作基准线指标的有国债利率外加适当的风险溢价、预估的资本回报率、公司通常所要求的回报率、政府批准的用于制定投资决策的基本指标和其他指标等。

障碍分析

如果投资分析足以证明CDM项目具有经济或财务上的额外性,则可跳过该步骤,直接进行普遍性分析。反之,则需进行障碍分析来证明没有CCER项目的支持下,拟定项目的实施存在某些障碍。这里的障碍包括技术、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障碍。比如说,技术障碍可理解为没有CCER项目的支持下,拟定项目实施区域没有先进的环境友好技术或者不能提供技术运维的培训,因此阻碍了该项目活动的运营和管理。

  4.普遍性分析则是说明类型项目与该拟定项目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项目开发者需要给出为什么类似项目在没有CCER支持下就可以实施,而拟议项目必须要在CCER支持下才能实施的理由。

  项目额外性的论证即是CCER项目开发的难点,也是CCER项目开发的重点。一个完整的额外性论证过程包括判断是否是首个同类项目、识别可替代的项目活动、障碍分析、投资分析和普遍性分析。其中,障碍分析和投资分析是额外性论证中的重点环节。在论证的过程中也要判断项目的环境额外性,确保项目的实质性减排。

  以上便是对CCER额外性及其论证方法的简单概述,如有不足获错误之处,还望指出。

  尽管目前CCER重启信号渐明,但回望历史,当年发改委因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问题”,于2017年3月暂停了国内CCER相关工作,分析得出,CCER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方法学重复严重,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的方法学超过7—8 项,照明节能超过6项,生物质替代、甲烷利用等均超过10项,且备案的200个方法学中有173个由CDM方法学转化而来,存在不符合现实情况的问题。

  2.许多项目已经不具备额外性,CCER项目开发最重要的一项是需要项目具有额外性,而随着许多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运营成本降低、收益提高,其已经不具备额外性了。

  3.减排量核算困难,CCER的数量是通过与基准情况比较计算得到,而在计算基准情景和项目情景的排放量时,由于涉及参数众多且许多参数难以准确计量常采用近似值或缺省值,导致最终的减排结果准确度欠佳。

  4.CCER 的管理和规则不甚完善统一,目前各碳市场均有一套不同的CCER使用规则,造成CCER应用的人为割裂。此外,在对项目进行审定与核证时,存在第三方工作失职的风险。

  5.交易信息不透明,CCER交易多以线下协议进行交易,仅有少数大宗CCER通过线上公开交易,线上成交价格与线下协议价格脱钩。线下交易信息透明度较低,交易价格难以获取,不利于市场参与主体对价格和供需趋势的判断,也不利于监督和识别交易风险。

  目前,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加快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相关技术规范,逐步建立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对于额外性论证的研究也会重点关注和推广应用,有利于CCER市场制度体系的建设。

  关于华测认证

  华测认证有限公司(简称“CTI华测认证”),是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CTI华测认证成立于2004年,是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具有独立第三方公正地位的专业认证机构。

  CTI华测认证总部设在深圳,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厦门、长春、大连、武汉、兰州、苏州、长沙、合肥、西安、青岛、重庆、昆明、贵阳、郑州等地设立有分子公司和办事处。主要业务包括:管理体系认证、碳中和、碳核查、自愿减排项目、节能服务与绿色制造服务、产品认证(3C强制性认证)、服务认证、ESG报告编制/管理提升和数据库服务、EHS合规性评价、二方审核和培训等服务。

  (碳中和专委会)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新浪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马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