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的尺寸标法及注意事项(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ad制图尺寸公差标注比尺寸长 工程图的尺寸标法及注意事项(一)

工程图的尺寸标法及注意事项(一)

#工程图的尺寸标法及注意事项(一)|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尺寸标注的原则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二、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1)物体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 准确程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注明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物体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中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4)图样中所注尺寸是该物体最后完工时的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三、尺寸的组成(重点)

标注尺寸应包括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线的终端形式和尺寸数字。

1.尺寸界线:表示尺寸的度量范围。

(1)线型:用细实线绘制。

(2)表示方法: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直接利用它们作尺寸界线。

2.尺寸线:表示尺寸的度量方向。

(1)线型:用细实线单独画出。

(2)表示方法: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他图线的延长线上,尺寸线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注意与尺寸界线的区别)

应用举例:分析图中尺寸标注错误,并正确标注

分析:主要考察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的区别。尺寸线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他图线的延长线上,尺寸线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而尺寸界线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直接利用它们作尺寸界线。

3.尺寸线终端

主要有箭头、45度斜线,小圆点等。(注意箭头的画法)

以下都是不正确的标法

4.尺寸数字

表示物体尺寸的实际大小。尺寸数字一般应标注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

综合举例:

1.指出图中标注错误,并正确标注

2.尺寸标注时,主要考查对尺寸终端形式(箭头)的标注和尺寸数字的标注,例如:

四、零件图的内容

1.零件图的内容和作用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由图形、完整的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组成。

1)零件图中需要用一组视图来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

2)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出能满足制造、检验、装配所需要的所有尺寸;

3)说明零件在加工、检验、装配、调试过程中所需的要求;

4)零件标题栏中的内容包括:零件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的编号以及设计、绘图、描图、审核人员的签名。

填写标题栏的注意事项:

1). 零件的名称要精练;

2). 零件图样的编号可按隶属编号和分类编号进行编制(机械图样常用隶属编号),图样编号有利于图样的检索;

3). 零件的材料要用规定的牌号,不得用自编的文字或代号表示。

轮盘类零件尺寸标注及分析

倒角大小×倒角度数°这是规定的标法,当倒角度数为45°时,可简化标为C倒角大小,所以说2×45°可简化为C2,也就是说2×45°与C2的标注是一个意思, 这是零件的一种工艺结构。 在GB/T4458.4-2003《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中关于倒角5.9条是这样规定的: 45°的倒角可标注成C2的样式,非45°倒角应在图上单独标出角度,并单独标出长度,而不能标成2×30°的样式。

五、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为了把零件内、外结构和形状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又能使读图方便、绘图简便,必须通过读零件的了解,认真考虑主视图的选择和其它视图的数量、画法,并且对零件表达的合理程度会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而逐步提高。

1、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零件表达方案的核心,它选择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读图和绘图是否方便,一般从下面两方面考虑:

1)主视图中零件的投影方向——形状特征原则;

2)主视图中零件的摆放位置——加工位置原则、工作位置原则、自然位置原则。

六、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中的尺寸是加工、检验的依据,是零件图的重要内容之一。零件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依然是:完整、正确、清晰、合理四个方面。前三点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要求一样,本章侧重于零件尺寸合理性要求。

零件尺寸的合理性是指从零件的设计和加工需要出发,合理的选择基准和进行尺寸标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生产经验的积累。

七、尺寸基准

基准是指零件在机器中或在加工、测量时计量尺寸的起点。即基准是一些点、线、面,用以确定零件在机器、部件中的位置或加工时在机床上的位置,从这一方面分,基准有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从另一方面,基准又分为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

面基准:主要加工面、零件的结合面、 对称中心面、端面、轴肩。

线基准:孔轴的中心线、 对称中心线。

设计基准——根据零件的结构和设计要求选定的基准

设计基准是在零件结构设计时,用以确定零件在机器、部件中的位置及其几何关系的基准。一般作为基准的要素是接触面、对称面或主要的回转轴线

2、工艺基准——为便于加工和测量而选定的尺寸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用来装夹定位、测量、检验零件已加工面时所用到的零件上的一些点、线、面。

(1)主要基准与辅助基准

任何一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所以至少有三个基准。其中,决定零件主要尺寸的基准称为主要基准,增加的基准称为辅助基准,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之间一定有尺寸联系。

主要基准最好与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都重合,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这一原则称为“基准重合原则”。当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不重合时,则主要考虑设计基准,即主要基准应与设计基准重合。

(2)尺寸的配置形式(坐标式、链式、综合式)

a.坐标式(同一基准)

所有尺寸从同一基准注起,优点是任一尺寸的加工误差不会影响其它尺寸的加工精度。

b.连续式(链状式)

所有尺寸依次标注,后一个尺寸分别以前一个尺寸为基准, 后面受前面尺寸加工误差的影响。

c.综合式

这种标注是上述两种尺寸配置形式的综合,尺寸的加工误差都累积到空缺未注的那一个尺寸上,这种标注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最广泛 。

八、合理标注尺寸的一些原则

1、合理选择尺寸基准

根据使用要求,零件的结构、位置和装配关系确定后则设计基准就确定了,工艺基准则据不同的加工方法而各不相同。

2、零件的重要尺寸应直接注出

3.不能注成封闭的尺寸链——将不重要尺寸设为开口环

4.所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

5、标注尺寸应便于加工

6.相同工种加工的尺寸集中标注;加工与非同加工面的尺寸分开标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