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budslive降噪怎么开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2023-10-08 03: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2020-03-21 14:02:17 114点赞 92收藏 97评论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和照片均为作者原创,转载需事先取得授权,谢谢!

追加修改(2020-04-04 23:48:10):Update: 听了几天过后发现声音偏硬的倾向和延伸感有了改善,氛围感好了一些,至此基本上可以说Buds+的音质是保持原有风格基础上整体素质的提升。原文中说它偏硬确实是有点武断。不过Buds+的音量并不比前代大,甚至偶尔会无意间把音量开到红区;不过话说回来前代很少会开到红区更多其实是因为它大音量太扎耳朵了,素质劣化太明显,而Buds+恰恰大幅度改善了大音量下声音变糙的问题。 除此之外现在这个声音的味道让我愈发感觉不太像动铁。于是仔细查了下,发现果然不是动铁!而是形状奇葩的并列双动圈= =三星你是真的会玩。

拼多多真是个好地方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第一次下水是5元充10元话费,第二次是三星128GB存储卡,发现这个平台居然真的卖正品(???

第三次下水就是知名的6188元Galaxy Note10+ 5G了,当时手持Note9的我是在略喝多的情况下手忙脚乱下单的,收到货之后在两个寝室室友的围观下拆了箱,从此周围人都知道“拼多多真香”定律了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购买理由

至于第一代Galaxy Buds耳机是在京东上999元免息购买的,没成想用了几个月之后拼爹爹带着百亿补贴杀进来了。总之体验上让我十分满意,音质表现相当好,续航也比较无感,基本上除了打游戏延迟高得离谱之外没什么大槽点。

直到一个月前,小基友给我发了一个截图: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下单的时候是已购70多件,付款完成之后返回才发现抢购速度飞快而且只限量100件,再返回再进入居然就无货下架了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总之就这样抢到了。至于我老款的原味Buds直接被另一个朋友买下了。因此在拿给他之前,就有了这么一篇对比测评。

国内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新品首降:SAMSUNG 三星 Galaxy Buds+ 真无线蓝牙耳机799元包邮AKG调音、总续航可达22小时。拼多多百亿补贴价799元包邮,感兴趣的值友不要错过。GalaxyBuds+对高音和低音进行了优化,音质更加饱满,内置AKG调音双单元,3个麦克风,进一步优化通话效果。支持多终端设备无缝切换,且对iOS设备也能无缝连接。耳机充电盒支持无线充电,且与GalaxyS20系列 值1k 评论463 收藏628去购买外观展示Galaxy Buds+开箱

白色包装盒,正面印着对应颜色的图片。我购买的是幻游黑,Cosmic Black。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背面写着各种功能特性。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开盒。充电盒上面是随便扔进去的序列号贴纸,给保修卡用的。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顶盖内部依旧是各种纸质文档。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由于是亮面抛光外壳,新增了一圈保护纸,伸出的部分便于拉取充电盒本体。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配件盒。

M号耳廓垫和耳塞梢出厂安装在耳机上M号耳廓垫和耳塞梢出厂安装在耳机上

内含S号和L号的耳廓垫和耳塞梢,以及一根USB-A to USB-C的数据线。数据线是S10同款,磨砂质感。(三星你丫有种给我配CtoC的线啊!!!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耳机充电盒本体!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开盒。内部是磨砂外壳。耳塞整个都是抛光的亮面质感。触摸板部分在光照下泛银色。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新旧对比

包装,盒子尺寸完全一致。旧款的图案是耳塞在盒子里,新款跑外面来了。两款全部都是越南制造。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卖点从右侧移到了背面。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开盒。由于第一代Buds是磨砂外壳,所以没有额外的包装纸。配件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充电盒对比!外壳一个抛光一个磨砂,尺寸和形状完全一致!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那么我们会发现。。。第一代Buds一个很诡异的设计:在黑色外壳上印黑色字!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正面只有在有反光的情况下才能看到商标,而背面字体小、颜色淡,什么型号序列号产地都一律看不清!Buds+就高调很多了,全亮面真是个指纹收集器。

开盖。第一代Buds的盒子内其实有过改动。早期的批次(比如我的这个)左右声道的标识只有孤零零的字母,后来改进成白框反色字体了。而Buds+直接改成立体的。至于耳塞本体,形状完全一致。除了外壳工艺不同,一个是磨砂一个是全抛光之外,Buds+多一个降噪麦克风之外,就没有任何区别了(重量高了0.2g算不算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我习惯使用S号耳廓垫和L号耳塞稍。三星这种耳廓垫弹性不大,对我的耳型来说会一直有东西顶着的异物感,时间长了有点疼,不像Bose的鲨鱼鳍是一整条完全贴合轮廓的;大号耳塞梢贴合比较紧密,不会掉落,低频没有损失同时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使用感受

注:以下内容基于固件版本:Buds+为R175XXU0ATC2,Buds为R170XXU0ATA2,手机为Galaxy Note10+ 5G,系统版本N9760ZCU1BTC1,截稿时均为最新版本。

功能变化及体验

先从外观变化带来的改变开始说起。第一代Buds电池盒的盖子有比较强的的吸附感,前段的阻尼配合手感不错;打开后中段是完全无阻尼的,而最大角度有一个限位,卡进限位后盖子就不会动了。而Buds+的吸附做了一点微调,开盖初段阻力变弱了一点,开盖全程都有阻尼,最大角度限位感也有了明显弱化。这一系列改变让单手开盖变得更加方便,第一代Buds单手开盖总感觉下一秒会飞出去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只不过受限于外形设计,再怎么改进单手都不太安稳,平时还是习惯双手开盖。不过扣盖清脆的“啪”声依旧,每次用耳机时清脆的扣盖声音都特别能给人满足感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两个充电盒盖子都毫无松动,稳定牢固。

取用耳塞时,由于Buds+变成了光滑的表面,以前习惯的捏住边缘提出来的方法变得不太可靠了。现在需要手指稍微往内侧扣一点进去再拿出来才感觉放心一些。

新老两代充电盒对耳塞单元都没有很强的吸附感,比较松垮,没有AirPods那种牢牢吸住的感觉。不过这个更多是设计取向问题。整体来说做工本身没什么好挑剔的,不过个人觉得还有优化的空间。我自己最希望的效果是磨砂外壳加上紧紧吸附的盒子。现在的设计倒也算不上缺点。

佩戴感二者毫无区别!戴耳朵上都忘了自己已经换了第二代了!增加的0.2g感知不强。两代产品防护等级均为IPX2。至于感受本身,我个人佩戴起来没有任何障碍,甚至在床上打滚压迫耳塞也不会有特别强烈的不适感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早年有很多无线入耳式耳机为了给电池和主板留出更多空间,加粗了耳塞尾部同时压缩导管长度,采用微单元发声并贴近导管的末端,而我的外耳门有一小块会顶到尾部加粗的部分,导致要听到正常的声音需要多次调整佩戴角度,而且时间长了特别疼!早年的某些漫步者蓝牙耳机还有Beoplay E8等等就因为这个原因无法舒服地使用。除此之外耳塞梢柔软度适中,贴合度没有问题。有些耳机戴时间长了会感觉痒痒的,Buds和Buds+倒不是完全没有,但是能坚挺的时间要比我其他耳机长一些,是我愿意长时间使用的耳机。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三星手机+三星耳机,开盖即可连接配对。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进入Galaxy Wearable应用,首先很明显地发现,Buds+新增了充电盒的电量显示,同时三者的电量显示精度由5%提升至1%,准确度也没什么问题。充电盒的电量是由耳机本体读取到数据再发送给手机,两个耳机取出后便不再显示盒子的电量了,当然这样不影响你开盖使用时顺便查看电量,体验很顺畅。而一代索性就没有这个功能,盒子的剩余电量只能看盒子的指示灯。不过有一说一,我还真没特意观察过电量,一直都是用到手机提示60%不到,盒子灯都不亮的状态才特意去充电(或者是躺床上没事干发现插座空闲太多了就插一个上去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

均衡器相比Buds在界面上做了一点改动,功能和听感上没有任何区别。这个均衡器的调校很有意思,哪一个都不会大幅度影响原本声音特点的展现,但是又确实做出了明显的口味倾向性,调校确实相当到位。

触摸板响应灵敏,误操作几率不太大。记得以前用的Beoplay H7触摸板枕头都能触发,简直了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提示音和上代相同,我非常喜欢。辨识度很高,一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触摸操作是短促的哔声,单击响一声双击响两声三击响三声,干净清晰不拖沓,而且提示音和播放的音频互不干扰。手动@索尼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两侧耳机全部摘下时会自动暂停音乐。一侧耳机在充电,仅使用另一侧耳机时,此时你听到的声音是合成的单声道。

左右单元电量消耗很统一。三星这套方案是中继技术,但是主副可以无缝切换。大部分时候是右耳为主耳,捂住耳朵遮挡信号比前代稍困难一点点,信号连接有问题或者切换左右主耳时会感受到一个码率暴跌的短暂瞬间,这个应该就是Samsung Scalable Codec在发挥作用,会自适应调整音频传输的码率。

两代Buds均支持抢夺,意思就是在多个已配对的设备之间可以忽略当前连接的设备而直接连接进来。但是这个设计不完善的地方在于,即使是当前耳机正在播放来自一个设备的媒体,也会被另一个已配对的设备直接抢走。这种设计会导致在用手机听音乐时打开笔记本电脑时,音频连接突然被电脑切走。现在一些设计比较完善的产品是可以做到当前设备有媒体播放时拒绝来自其他设备的连接请求的,希望日后能通过固件升级改进这个问题。至于发布会上提及的多设备无缝切换,只局限于同一网络下的多个三星设备间的切换,此时你可以在三星手机的媒体面板中直接切换为Buds+发送音频的设备。

对了,标配无线充电。三星官方很喜欢推荐无线共享充电功能(就是无线反充),说明书中给的示意图如下: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Note9您是认真的么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卢泰文看了想打人。

哦,这是暗示Note9将通过系统更新支持无线共享充电!(又疯一个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新老两代的功能区别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连接动画改成3D了。Buds一代的配对和连接动画就是没有动画,一张2D的图而已,顶多叫弹窗。Buds+变成了实体3D动画,画面挺流畅的。其实这么个动画本身不算什么复杂的东西吧,主要还是增加仪式感。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Buds+环境声音量等级可调,中低档的收声会比外界实际音量小,高档位正常情况下和外界音量相同。首次开启至高档位时还会有提示避免可能出现的啸叫声音。环境声音质相比第一代略有改进,音色好一丢丢,依旧可以听声辩位,但是距离感还是很差,无论是哪里发出的声音听起来都感觉在耳朵里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Buds+摘下耳机时不再自动关闭环境声。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触摸板功能中,Buds+移除了上一代拥有的快速环境音功能。这个功能是长按一侧触摸板会开启环境音,松手即关。说实话,没啥用,实在是没什么场景能体现出便利性。不过说实话其实也没必要砍掉,把长按触发时间调短一点就好用多了。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Buds+支持通话期间开启环境音,提升安全性。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新增实验室功能,首先是双击耳机边缘调节音量的功能。测试发现这项功能应该是靠麦克风拾音来对操作进行判断的,因为使用指甲在外壳任意位置双击都能触发,甚至扒拉两下耳朵也可以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这个设计真的是秀了我一脸,完全没想到能有这种操作,三星的工程师太会玩了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其次是超高环境音量,其实就是把原本三档环境音量多加了一档,打开后一共四档可调,这个“超高”档会把环境声进行放大。不太建议开启,有时候会有点吓人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游戏模式提供一个低延迟的游戏解决方案,它并不是一个常开的功能,也就是说即使一直打开开关也不会改善平时使用的延迟,只有打游戏时才会有效。实际测试下,Cytus II中能把0.5秒的延迟缩短到0.3秒左右,王牌战士中能把0.3秒缩短到0.15秒左右,其他游戏也都有0.15-0.2秒左右的改善,依旧可闻,但不再给体验拉后腿。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通过查看电池信息可以发现耳机单元的电池容量由58mAh提升到了85mAh,充电盒由252mAh提升到了270mAh,充电功率也都有小幅提升。而官方标称续航从6小时提升至近乎翻倍的11小时,电池容量的提升只是次要因素,更关键在于更低能耗的芯片组。通过查看网上的拆解图片可以发现主控芯片由博通BCM43014升级成了BCM43015,均为三星定制芯片。这个续航表现平时用起来大概就是“听了这么长时间居然还有这么多电”的感觉。

只有我自己遇到的B站客户端延迟补偿问题

我的国行S8、Note9、Note10+ 5G全部躺枪。在其他手机上使用B站客户端观看视频,无论是两个Buds还是什么其他耳机都能补偿延迟问题使声画同步。而不知为何,我用的这几部三星手机连接任何蓝牙音频设备都无法正常补偿延迟,画面明显比声音快。但是使用内置视频播放器、MX Player、优酷和YouTube客户端均无问题(最搞笑的是以前优酷也中枪,MX Player在某次更新前也无法补偿Buds)。以前B站客户端可选视频解码方式,设置成“仅硬解”之后可以正常补偿,而后来这个选项被取消了,剩余的设置项都无法正常补偿延迟。WTF???不知道有没有补偿正常工作的朋友能跟我一块分析下原因。

音质

首先上一代Buds的单动圈表现就十分出色,成为了真无线入耳式耳机中的音质扛把子之一。之前一直觉得所谓AKG调音就是用LOGO起个宣传效果而已,因为无论是手机扬声器还是自带的双单元线控耳机虽然素质都还可以,但是也听不出来哪有什么AKG味道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之前用过一些AKG的设备,虽然“样本量”很少,但是也多少可以参考一下。当时刚买到Buds时就惊讶了一下,声音素质很好,没有辣耳朵的细节损失,低频温和而不张扬,没有轰头的下潜,中频清晰稳重,不糊不干瘪,高频位置相对靠前,整体是注重质感表现的风格,这样看来居然还真有点AKG的味道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跟AirPods等竞品走的路线不太一样,AirPods声音更注重力量感,更紧凑,但是整体有种糙糙的感觉。

当然问题也有,那就是音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层次会乱,质感也会明显变糙,高音开始扎耳朵。以我的喜好来说我还希望声场整体能够再宽厚一点。

而Buds+发声单元从单动圈改为双动铁之后,三频取向没怎么变,低频泛音变少了一点,导致包围感也变少了,但是打击感也变得更硬更强烈了,密度也相对更高;高音位置稍往后压了一点,控制力明显提升,层次感更清晰。整体听下来就是,大音量下质感变糙的问题有了改善,高频不再扎耳朵,当然整体风格气质还是没怎么变,依然是真无线耳机里敢拼整体素质的选手之一。

和三星手机自带的AKG双动圈线控耳机比,两代Buds素质均占优,形态、层次感都更好。S10开始配套的改款比S8那代更偏向Buds系列风格的调音,低频少了点无脑肥,高频更靠前,但是纵向声场实在是一般,层次感太差。

作为娱乐向对比,再说说它和真正高素质的有线耳机比的差距。这里结合之前对AKG K702的印象,以FLC 8d、远古线控版GR07、铁三角M50x和WI-1000X作为胡乱参考,大概得出的结论是Buds+横向声场太拘谨,低频氛围感还可以再增强一点,极高频延伸差点意思,没啥空灵感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说了是娱乐向,纯属比着玩,认真比的话Buds+会吐血的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总结

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优点

声音风格依旧,素质不差;

无线连接稳定可靠;

功能实用,续航优秀;

缺点

没有主动降噪;

全亮面外壳指纹收集器。

说实话,Buds和Buds+一对比,就感觉本质上优点还是那些优点,缺点还是那些缺点。因此我不建议Buds用户换Buds+,体验并没有明显提升,建议坐等带主动降噪的新型号推出。

当然,如果你是正打算现在购买真无线耳机的三星用户,Buds+一定是首选,体验均衡而完整。如果是其他手机的用户,你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比其他型号,比如音质更好还更便宜的漫步者或者是添几百元买带主动降噪的WF-1000XM3。但整体来看,Buds+确实是一款均衡得不好挑毛病的耳机。

为什么大家都在吹Buds系列?因为它所提供的声音不是胡乱调校出来的,基础素质没有硬伤,而功能体验也很优秀。

只是上一代Buds本身就很不错了,所以我觉得体验没什么实质性变化的Buds+果然还是应该打折时候买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大家看文章辛苦了提升在哪?三星Galaxy Buds+体验测评 以及第一代Buds对比

THE EN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